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盆景的桩材大多为野生桩, 如果要在众多的树桩中挑选出符合盆景造型的桩材,就得掌握一定的选桩知识:1.必须是适合盆景造型的树种。2.桩材要有好的根、头,特圳要有中小根、须根。 3.干身要有一定的曲度(直干式除外),过渡要自然,顶干要逐级  相似文献   

2.
刘中 《花卉》2010,(6):43-44
(一)桩根、头、干三位一体部的处理 根、头、于的接合部(或称下桩)是决定桩胚立型的重要依据。例如:可作悬崖式的不要作直干式,反之,应作直干式的不宜作悬崖式。根、头、干的接合部更是岭南派具有艺术的主要观赏点之一。它能以先天或人工的条件。充分体现出桩景的千姿百态。  相似文献   

3.
主建桥 《西南园艺》2003,31(2):43-43
人们对迎春花都比较熟悉 ,花小、黄色 ,叶对生 ,幼枝细长具四棱 ,是制作小型盆景的良材。迎春花要长成较粗的树干较难 ,一般都采用以根代干的方法制作盆景。形式多样 ,有单干、双干、斜干、悬崖、过桥等挖取迎春花一般在冬季至清明前 ,挖起后可先栽在瓦盆里 ,浇透水 ,放在背风向阳处养护 ,逐年提根。如果挖来后就提根到位 ,因须根露出太多会造成新芽干枯 ,甚至整株死亡。提根成功后 ,再移入景盆内。造型时 ,可根据桩形造成自然型让其新枝自然下垂 ,四面开花 ;也可让新枝向一侧生长下垂 ,呈瀑布状开花 ;如桩形较大象梅桩 ,可仿梅桩造型 ,将枝…  相似文献   

4.
解道乾 《花木盆景》2014,(10):67-69
近年来,随着盆景艺术的兴起,大量云南野生桩材被采挖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树种有黄杨、清香木、尖叶木樨榄、云南松、铁马鞭、苟子、高山柏等数十种。昆明和悦堂盆景园园主周宽祥先生,独爱黄杨野生桩材,20余年坚持不懈,聚得佳材满园。今应其之邀,在园内选了一盆养护多年、生长旺盛的桩材进行创作,现将创作过程整理与大家共同探讨。这是棵一本双干的素材,主干高98cm,地径20cm:副干高70cm,地径5cm。主干苍劲古朴,副干健康旺盛,一大一小,主次悬殊,是典型的公孙树型。  相似文献   

5.
树桩的采挖     
桩景创作大多以采挖野生树桩为起点。野生树桩长期经历火燎樵砍、畜啃兽咬、虫蛀蚁蚀,适合制作盆景。再加之生态环境各异,生于悬崖隙缝的,形成姿态奇特的树蔸;生于山涧溪岸的,形成盘根错节的根头;生于高山风口的,形成遒劲曲折的躯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提供了千姿百态的树桩,这是我们桩景艺术创作的基础,也是桩景创作的快捷途径。随着盆景创作队伍的日益壮大,盆景自然资源已显得十分宝贵。树桩的采挖是否得法,直接关系到该树桩的生死命运。这一关不把好,不但流失了宝贵的自然  相似文献   

6.
曲干树术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中华民族对线条的欣赏有既定的习俗,认为“曲为美,直则无景;以倚为美,正则无态;以疏为美,密则无姿”。人们在选桩过程中,除了要特别强调的直干造型外,一般都选取干身有曲度变化的桩材。这里的“曲”是指曲度变化较大,但又符合自然生长规律,不是人为的两弯半,方拐、滚龙抱柱等有规则的曲。曲在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株三干桩。下干曲且长,约200厘米的长度,于整个下干的中段起才有托枝,整干大小过渡不大;中干约80厘米长,斜向朝上方向生长,干径与下干差不多;上干短小约50厘米长度,走势随中干走向。坦白说,这桩有特色却无美感可言,随行看桩的一盆友质疑并反对我买此桩。当时我看中这桩确实也没看出它有什么可发掘之处,也没想到买了后该怎么摆弄。但我选桩却有一个偏好,只要是我还没有的形态的桩材,其价钱又可接受,我都会买,买回去后再想办法弄,当然,能不能弄好是另一回事。我觉得通过时间培育,调整枝托、养旺针叶后不管  相似文献   

8.
侧柏,柏科,侧柏属。生性强健,不择土壤,但生长缓慢,寿命极长,千年以上的古柏随处可见。侧柏盆景的桩,大多在山野采挖。选生长健壮,根干优美的桩坯,将不需要的枝干和老根剪除,选用略带砂质的黄壤土,栽种在泥盆中,浇透第一遍水,不必遮阴,但要加强水的管理。在盆土不干的情况下,要注意喷洒它的枝叶,保持其湿润。植后的桩坯,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为防治病毒感染,要注意喷施多菌灵、菌毒清、甲基托布津等  相似文献   

9.
面壁     
<正>这是一个明显以根代干的作品,由根演变的干并非人工所为,而是于山中漫长的时间里修炼形成。整干柔顺修长且从根部至顶粗细变化不大,通常树桩的干身是难以长成这般形态的。推估此松生长期间,山土慢慢地坍塌,树的求生本能迫使根不断延长,坍塌戛然而止时,底端小根重新形成一组根盘。岁月留痕,中段及顶端两条小舍利是残存根,记述了演变的过程,顶端只残存少许,显露岁月不短,中段那条较原状,岁月相对短点,顶端曲转下跌的干段也非人为。一株不显眼的桩,却现出山松野桩的多姿。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个赏根为主的作品。2006年秋,又寻得这么一个稀见另类的桩坯。五条长约一米,大小不一的根,组成了"身干",一条粗根成主轴,下跌部分才是原来真正的干段。这桩态的形成,我推估是因为桩长于较松软的土质,根才没四岐而生,随着土不时坍塌,根段逐渐裸露,挖桩时随着裸露的根寻着挖至根端。前几年时兴种植露根桩,挖桩人也跟潮,挖根挖到至极,长及两三米,我甚至见过一株  相似文献   

11.
正在南方,朴树是乡村常见的高大乔木,果实比黄豆小,是鸟儿喜欢的食物,因而可通过鸟儿传播,生命力很强。小型桩材容易获得,偶尔也能挖到天然的怪桩。图1是2012年2月,我在起桩时,顺手从桩材旁边挖起的一棵野生朴树。如此平常的一棵树木,一般人怎么也不会与盆景扯上关系,在农村以柴薪为原料的年代,就是一根普通的用来烧火的柴。只有玩盆景的人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盆友让给我的另一个桩,桩体比前一个大,也是由一个桩长出的气根分拆育出的,但所育时间稍长,上段已蓄育出三干段,桩的下半段仍明显露出根的蜕变,留得的一截断段(A),本是一条完整的根,盆友把它截短,留下约10cm没去掉,未知他何意。但我感觉这桩最不顺眼的应是顶段的处理:锯一个截口把枝折成一个“N”形,以此状作结顶。猜想盆友可能试着弄点新意。这桩我没悟出什么头绪,同样没预期如何弄,但却隐约觉得有点与一般水松桩不一样的潜质。  相似文献   

13.
<正>何承坤先生是广西北海资深树桩玩家,业余把玩盆景逾三十年,从最初的上山挖桩到痴迷于人工育桩,对罗汉松、九里香、山松等植物生理习性了然于胸,其悉心养护的桩头直径年增粗可达5cm,且苍古有韵,稀奇古拙。近年,何先生痴迷于罗汉松树桩的人工培育技术,其生性不循常理,大胆打破传统思维,在罗汉松桩材培育上颇有独到见解,尤擅长人工桩的根盘、根脚调教及基础干身的修整,所育桩材根、干堪称完美。另外,何承坤先生积极摸索北海罗汉松的适应性问题,通过日常特别管理提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从众多的桩材中如何选择出自己喜欢的、有前途、有个性的桩,对于初玩盆景的人来讲十分重要。好的桩材要求如下:1.要有符合既定的盆景造型的固有形格;2.根、干必须与这一形格相配合;3.可能利用得上的原托要多,这是减少成型时间的关键;4.干身要过渡自然,各截口要  相似文献   

15.
博兰原产海南,儋州品种最优:其桩型怪异,树干古朴,树皮嶙峋带灰黑间淡黄的色斑,经久不腐的舍利,树相非常苍劲老辣桩材;趴根发达,均以横展根为主,少有直根;愈合力强,易种活,好管理,长速较快,芽点丰富,蓄枝截干与引干、带枝、蓄爪相结合成型迅速;枝条耐修剪、不会出现枯枝、缩枝现象;耐阴,能长期放室内而保持旺盛树相。  相似文献   

16.
对节白蜡连根丛林盆景《童年的回忆》(曾命名为《春天的故事》)自1999年选桩、购进下山坯桩至今已将近十年了,多年来根据桩材连根多干的特点,经反复构思,多次改坯,历经放养枝(干)增粗生长,  相似文献   

17.
正"丛林盆景的布局造型,一要顺乎自然之理,二要合乎造型之法,三要表达作者主意,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互相融合,互相统一,才能创造出盆景的艺术美和意境美。——贺淦荪都市喧嚣,给心灵留下了一片宁静的栖息地,同时勾起了对童年的回忆:山林、青草、流水、牧童……还有那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梦回童年,情景再现,是此桩创作的初衷。此桩为一本多干丛林黄杨,高低错落,大小共10余干,粗细搭配协调,是多年来一直寻找的桩材(图一)。2010年偶得此桩,  相似文献   

18.
<正>在第十三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暨花都赤坭盆景节造型创作表演环节,笔者作为表演嘉宾,与多位树友合作完成了一棵山松桩材的制作。现将制作过程辑录如下,与同好交流。本次制作素材是一棵呈“云头雨脚式”的山松树桩,高干跌枝、悬根露爪,基部以根代干,姿态飘逸,且干身鳞甲厚重,是棵好桩。但该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枝叶蓬松,脉络不清,结顶枝伸展方向不佳,跌枝自然垂跌,绵软无力,  相似文献   

19.
紫藤盆景     
紫藤,豆科、紫藤属,是落叶木质大藤本,别名葛花、藤萝、朱藤等。紫藤是我国著名的观花藤本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李白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十分生动地描绘出紫藤的优美姿态和园林效果。我园的紫藤资源极为丰富,十几个省区广有野生。现广泛栽培于庭园中,有近十个品种。紫藤也是制作观花盆景的良材,其制作盆景的方法如下:一、选材。于早春还没发芽前,到山野林中选桩形好、干皮完整的多年生老树采挖。紫藤一般主根深,支根少,采挖时要尽可能注意多留侧根和须根。采挖来的  相似文献   

20.
<正>我生活在浙江温州,这里气候宜人,非常适合植养花草树木,盆友们多爱植松柏,而我偏爱榆树、雀梅。2001年春,笔者在市场看到一连体多干榆桩,此桩基部为长约60cm的大横根,其上着生三干,中间主干高约70cm,因三干处于同一平面,不够立体,缺乏变化,没人看上。我有自己的思路,于是大胆购入。因三干排列太过平面化,所以我特意把右干顶和枝向后蓄养,再在于右前方蓄一小枝,顶和枝向右前方蓄养,使整桩显现出立体变化。每一枝的修剪都采用岭南的蓄枝截干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