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鹿的难产助产技术性较强,由于助产失败造成的不应有损失令人痛心。因此,研究鹿的助产实用技术,提高助产成功率,是养鹿实践中最为关心的问题。 鹿的难产率大约占3%~5%,有的达10%以上。近些年由于助产技术的普及与  相似文献   

2.
养鹿小窍门     
1 尼龙袜子助产绳 助产绳也叫助产带,是助产时用来绑胎儿前腿的.过去用寸带(1~2cm的布带)作助产绳,实践证明用尼龙袜子(女式长筒袜)作助产绳最好.这里涉及母鹿难产助产的一个关键技术细节--胎头变位.难产助产时,必须将胎儿两前肢绑上助产绳,推送回子宫,再矫正胎头并拉至盆腔,然后分别拉两前肢,方能助产成功.因为助产绳结在球节处,球节下方还有蹄、指、指关节等5~6cm长,拉出时易卡在骨盆处.改用尼龙袜子作助产绳,在袜装处穿上细绳,将袜筒套(穿)在胎儿腿上,细绳系在球节处,拉出时由于袜筒的作用,鹿蹄先被拉出,不会卡住,十分顺利(当然也可用细布缝个长筒,一端如套袖那样穿上细绳).使用时用0.1%新洁尔灭浸泡5分钟,用液状石蜡润滑,用毕洗净、晒干备用.  相似文献   

3.
母羊骨盆狭窄、阴道过小、胎儿过大,或因母羊身体虚弱,子宫收缩无力或胎位不正等均会造成难产。羊膜破水后30分钟,如母羊努责无力,羔羊仍未产出时,应即助产。助产人员应将手指甲剪短、磨光,消毒手臂,涂上润滑油,根据难产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如胎位不正,先将胎儿露出部分送回阴道,将母羊后躯抬高,手入产道校正胎位,然后才能随母羊有节奏的努责,将胎儿拉出;如胎儿过大,可将羔羊两前肢反复数次拉出和送入,然后一手拉前肢,一手扶头,随母羊努责缓慢向下方拉出。切忌用力过猛,或不依据努责节奏硬拉,以免拉伤阴道。难产…  相似文献   

4.
一、注意分娩接产 母猪的妊娠期为114天,据此推算其孕产期,做好接产准备。仔猪刚出生时全身沾满羊水,口腔、鼻腔内有大量黏液,清除黏液,使呼吸畅通,擦干身上的羊水,防止受冻。对初产母猪过肥、仔猪过大造成的难产,助产时应待仔猪前肢和头露出产道后,随母猪的努责将其拉出产道;对生殖道畸形造成初产母猪难产的,一般不采用破腹产,应探明畸形的具体原因,据此引导仔猪产出。胎势不正的难产,将仔猪送回子宫摆正其胎势(出生时两前肢在前伸直,头紧靠前肢上)就能产出。  相似文献   

5.
黄母牛难产是指黄母牛在分娩进行时,一方面由于母牛产力弱或无力及产道狭窄等;另一方面由于胎儿过大或者胎位姿势异常等,导致母牛未能从产道将胎儿正常分娩出。笔者在临床实践,助产救治一例胎儿胎头一侧偏斜引发的黄母牛难产病例,助产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结合养鹿生产实践,阐述了梅花鹿临产表现、难产症状与诊断方法、助产技术及预防难产措施,对养鹿生产实践,提高梅花鹿繁殖成活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母鹿难产因素较多,难产也是马鹿常见的产科病。及时、准确地对难产母鹿进行助产,是提高仔鹿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母鹿难产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助产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04例驴难产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助产方法)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在难产的发生中,由胎儿性因素所致的难产占88.4%,由产道性因素和产力性因素所致的难产各占5.8%。分娩第一胎的母驴所占的比率(67.4%)显著高于其它胎次(P<0.01),2—4岁母驴所占比率(54.1%)也显著高于其它年龄阶段(P<0.01)。母驴未发育到体成熟就配种、怀孕,怀孕后期运动不足,分娩时缺乏临产检查,治疗中助产不及时或者助产方法不当是发生难产的重要原因。在对难产的治疗(助产)中,采用牵引术解除6例,矫正术解除19例,剖腹产解除7例,截胎术解除72例。在截胎术中,主要使用了本文提出的“截肢牵引术”(64/72),并对其具体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就其使用成功率和解除难产所用的时间与矫正术进行了设计学处理,二者均 P<0.01。本文还就怀孕后期母驴的饲养管理和难产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兽医临床上经常碰到母畜因产道狭窄、胎位不正和胎儿弯曲或过大等难产病例,此时应采取必要措施,才能确保顺产。一、母牛难产1、在阴门外只见前肢而不见胎头,多是胎头侧弯于左或右。此时应让母牛站立于前低后高处,用绳子套住阴门外的前肢,以消毒的右手伸入产道握住胎儿腕部或肘部,将其推回子宫。同时手伸入骨盆前缘触摸到侧弯胎头上的鼻孔或下唇,矫正胎头导向产道,并牵引系在前肢上的绳子拉出胎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 1 0年来经产道助产分娩方法的适应证及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助产分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n=1 82 )为产钳术助产分娩 ,对照组 (n=2 2 8)为胎头吸引术 (胎吸术 )助产分娩 ,对两组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两种助产方式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母体损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损伤有较明显的差异性。结论 :两种助产方法均是解决头位难产的有效方法 ,特别是在危急时刻 ,争取快速结束分娩 ,抢救宫内缺氧的胎儿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梅花鹿属于野生动物,一般情况下都能顺利生产,但近年来,随着圈养梅花鹿的增多,鹿的活动场地相对逐渐减少,因而在梅花鹿的分娩季节,难产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如果由于难产处理不当,不仅能造成母鹿和仔鹿的死亡,还可引起母鹿的不育。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分析病例的方式来找出梅花鹿难产的原因、难产的助产、预防措施及仔鹿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黄母牛难产是指黄母牛在进行分娩时,由于母牛或者胎儿的某种原因影响,致使胎儿未能正常分娩出。发生该病后,如不及时进行助产治疗,一是可造成胎儿死亡。二是可使母牛的子宫和产道造成损伤与感染,影响母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甚至可能会危及母牛的生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助产一例因胎头一侧偏斜引发的难产,由于及时采取助产措施进行助产,助产获得成功,母牛和小牛匀均成活。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联合应用药物催产、人工助产和剖腹产三种助产方法对12例犬难产病例进行了救治。试验结果表明药物催产成功率为33.3%;人工助产成功率为66.7%;剖腹产成功率为100%。因此,对于犬的难产的救治应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在药物催产和人工助产无效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剖腹产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异常胎头位置,降低难产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4年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异常胎头位置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中经阴道分娩者60例,成功率为83.3%,余12例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结论:对于头盆评分≥6分,四项评分≥11分的初产妇,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异常胎头位置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治疗原则:对胎儿存活的,要采取保胎护母的治疗原则;对胎儿死亡的,采取保母排胎的治疗原则,及时将死胎取出母牛体外。胎儿头颈侧弯难产的助产:对胎儿头颈弯曲程度不大,仅头部稍弯,助产者用手握住胎儿唇部把胎头扳正;如果胎头弯曲程度大,要先尽力推动胎儿,使母牛骨盆入口的前方腾出空间,然后用手握住胎儿唇部把胎儿扳正,如果扳胎有困难,可用产科绳打一活结,套在胎儿下领骨之后并拴紧,术者用拇指和中指掐住胎儿唇舌部向对侧压迫胎儿,助手拉绳,将胎头扳正。胎儿腕部前置难产的助产:如果是一侧腕关节前置,术者先用手把胎儿前推,用手勾住胎儿蹄尖,…  相似文献   

16.
小型犬因产道狭窄,胎势不正和胎儿过大等引起的难产及死胎的病例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由于产道不易进手,助产极为困难,剖腹助产成功率虽高,但多损伤母犬元气。现针对笔者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一例京巴犬病例,浅谈难产的人工助产及治疗。1发病情况2011年4月4日田东县一养犬户带来一只京巴犬来门诊部求诊。主诉:该犬为初产,  相似文献   

17.
<正> 农二师三十团十连鹿场1989年共养鹿233头,其中生产母鹿96头,采用群公群母自然交配方式配种。1989年怀孕母鹿75头,产仔76头,怀孕产仔率为78.13%,但育成仔鹿仅41头,发育完全的仔鹿死亡35头,死亡率达46.05%。其直接死亡原因为仔鹿娩出后后肢瘫软无力不能站立的11头,占死亡总数31.43%;娩出仔鹿痴呆、不会吃奶的2头,占死亡总数5.71%;娩出仔鹿抽搐、歪头、空嚼、吼叫、不会吃奶的6头,占死亡总数17.14%;仔鹿瞎眼3头,占死亡总数8.57%;难产死亡11头,占死亡总数31.43%;母鹿无奶饿死2头,占死亡总数5.71%。其中因孕期胎儿疾病死亡24头,占死亡总数68.57%。  相似文献   

18.
牛的剖腹产     
正剖腹产就是切开母畜的腹壁和子宫取出胎儿。适用于胎儿过大;骨盆过小或变形;子宫颈、阴道狭窄;子宫捻转;子宫破裂等,引起胎儿无法拉出、无法矫正、无法截胎等各种顽固性难产。临床上常见难产原因是由于饲养管理和配种不科学,用体型较大的品种改良体型较小品种,或母牛未达体成熟时就配种怀孕,由于胎儿较大而母体产道相对狭窄常引起难产。及早进行剖腹产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顽  相似文献   

19.
每到鹿的产仔季节 ,因母鹿产仔时难产助产、惊扰、异味、仔鹿弱生、母鹿无奶、弃仔、扒仔、咬仔或母鹿死亡等原因 ,使 3%~ 5 %的新生仔鹿吃不到母乳 ,又找不到代养母鹿 ,只能进行人工哺乳。仔鹿人工哺乳技术已经成熟 ,只是人工哺乳仔鹿头 3天必须吃到初乳。因为鹿是结缔组织绒  相似文献   

20.
1犊牛的接生 母牛分娩时,应先检查胎位是否正常,遇到难产要及时助产.胎位正常时尽量让其自由产出,不强行拖拽.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黏液,尽快使小牛呼吸,并轻压肺部,以防黏液进入气管.同时,将犊牛的脐带在距离腹部10厘米处剪断,用5%的碘酒浸泡1分钟,进行消毒,犊牛身上其它部位的胎液最好让母牛舔干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