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禽的肉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改善肉质就成为育种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适量的皮下脂肪可改善胴体外观,但皮下脂肪和腹脂太多则不好,而较高含量的肌内脂肪(I MF)则能改善肉品质。近几年来,畜禽脂肪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已成为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热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讨氮氨甲酰谷氨酸(NCG)与胍基乙酸(GAA)组合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22.52±0.85) kg的健康去势滩羔羊48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NCG+0.08%GAA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0 d,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测定胴体品质及肉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滩羊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提高(P0.05); 2)试验组滩羊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提高(P0.05); 3)试验组滩羊体脂分配得到显著改善,尾脂和GR值显著下降(P0.05),肌内脂肪(IMF)含量显著提高(P0.05),大理石花纹评分显著提高(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10%NCG+0.08%GAA能够显著提高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及体脂分配,对舍饲滩羊肉质提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一、影响猪肉品质下降的因素 (一)猪的品种(1)外来猪种:引进猪种虽然具有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高等优点,但肉质普遍不及我国地方猪种,特别是皮特兰,其PSE肉(生理异常肉)的发生率较高,杜洛克、大白猪等品种虽然PSE肉的发生率较低,但其肉色、肌间脂肪含量均不及我国地  相似文献   

4.
猪肉品质是影响养猪产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提高产肉性能的同时,确保肉质性状遗传改良是当今全世界猪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丰富,具有优良的肉质特性,在生猪养殖中利用我国地方猪种开展杂交生产或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实现猪肉品质遗传改良,是提高猪肉品质的重要途径。该文总结了我国代表性地方猪种的肉质特性,并对其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兰州大尾羊     
兰州大尾羊(Lanzhou Large-tailed sheep)原产于兰州市,是我国优良的肉脂兼用粗毛型地方绵羊品种,具有体格大、早期生长发育快、肉脂生产能力高、肉质鲜嫩、适应性强等特点.1989年兰州大尾羊被收录于《中国羊品种志》,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单纯要求瘦肉含量而越来越看重肉的品质.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的含量影响着肉质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Patrici等(1985)等对丹麦商品猪的肉质研究发现,肉的风味多汁性随肌内脂肪含量的增加而持续改善,提高肌内脂肪的含量会增加肉质的嫩度和多汁性.  相似文献   

7.
黄羽肉鸡肉质评定技术操作规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已开展的黄羽肉鸡肉质评定技术研究结果,结合国内外有关禽肉肉品质研究报道,提出适合于评价黄羽肉鸡肉品质的物理性状指标(包括肉色、pH、系水力和嫩度)和感官指标,并规范各项指标测定方法和条件,建立了黄羽肉鸡肉质评定技术操作规程,提出快长型黄羽肉鸡各项肉质性状指标测定值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8.
老百姓在去市场购买生猪肉时,往往不知如何断定肉的质量好坏,有时发现肉质发黄,就认为这样的肉是病害猪肉。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判断肉的质量好坏,应区别对待。比如,市场上肉质发黄时,可能是黄脂肉,也可能是黄疸肉,也可能既是黄脂肉又是黄疸肉。同样是肉质发黄,黄脂肉一般经过加工后,能够放心食用。而黄疸肉及既有黄疸又有黄脂的肉只能加工作为工业用或予以销毁。准确快速地鉴别出黄脂肉与黄疸肉,关系到肉品的处理方法,同时也关系到能否达到检疫目的,维护畜禽生产安全,以至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现就黄脂与黄疸肉的鉴别诊断与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饲粮能量水平对产蛋后期(50~60周龄)肉种鸡胴体品质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健康机体状况一致的49周龄AA肉种鸡270羽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高能量组(H组)、对照组(N组)和低能量组(L组),N组饲喂基础饲粮,H组和L组饲粮能量水平分别是N组的120%和80%,进行70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进行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产蛋后期肉种鸡腹脂率、肌间脂带宽随饲粮能量水平降低极显著降低(P0.01)。与N组相比,L组胸肌红度值(a~*值)显著升高(P0.05);与H组相比,L组肌肉剪切力显著升高(P0.05),胸肌pH_(24)值降低,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降低饲粮能量水平(80%)可有效降低产蛋后期肉种鸡腹脂率及肌间脂带宽,提高肌肉红度,改善胴体品质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家禽的肉质性状已经成为育种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影响家禽肉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研究结果表明,肌内脂肪与肉的嫩度及肉质相关;另外,肌苷酸(IM P)是鸡肉质鲜味特性的主要物质基础,影响IM P生成的各种基因都是潜在的候选基因。作者综述了与肌内脂肪及肌苷酸合成代谢相关的脂蛋白脂酶(LPL)、细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EX-FABP)、瘦蛋白受体(OBR)、解偶联蛋白(UCP)、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SL)、腺苷一磷酸脱氨酶1(AM PD 1)等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上接第17期)1.3.8脂肪酸与肉质日粮中的脂肪酸,特别是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对育肥猪的脂肪沉积和肉品质产生深远影响。脂肪酸与肉质部分本文共收录6篇论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亚麻酸和共轭亚油酸对育肥猪脂肪沉积、脂肪酸组成、肉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产蛋不多的淘汰母鸡肥育,国外应用肥鸡丸埋植剂(Diethylstilbestrol即 C_(18)H_(20)O_2)。本文在总结发掘“云南武定骟母鸡”和对其阉割技术研究改进的基础上,用116日龄的洛岛红×本地的杂种鸡,每组14只,分3组进行170天肥育试验,并对胴体、肉脂品质和推广价值等进行了研究。骟母鸡组增重提高24.44%,屠宰率(半净膛)提高11.64%,效果均极显著(P<0.01);所增部分主要是腹脂多增重196.55%,差异显著(P<0.05),其次是皮下和肌肉中的脂肪增多;经18人感官鉴评较一致(C.V 为5.20~9.98%)认为骟母鸡肉质细而滋嫩,香鲜味美,品质最佳,与产区群众评价一致。肌纤维直径粗细与肉质细嫩似乎呈正相关;肉质滋嫩则与肌纤维间沉积脂肪相关;骟母鸡不合性激素,营养丰富,是老幼病弱的优质滋补食品。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改善猪肉品质的传统选育方法(性能测定与选育、适当的杂交配套、合理利用氟烷基因)和肉质主效基因(氟烷基因、酸肉基因等)的定位与应用情况.这两方面的研究对改善肉质都很重要,应该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400头中国荷斯坦奶公犊为试验动物,研究不同胴体等级间产肉性能及肉质差异。对不同胴体等级间产肉性能研究结果发现,除分割肉产率外,其它指标随着等级增加而增大;不同胴体等级间奶公犊的胴体重、分割肉重、优质部位肉重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不同胴体等级间肉质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体形等级间奶公犊肉质差异不显著(P>0.05);随脂肪等级的增加,犊牛肉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感官品质升高,含水量、蒸煮损失、剪切力、色度值L*降低。不同脂肪等级的犊牛肉,除脂肪含量、多汁性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其它肉质指标均无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胴体等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荷斯坦奶公犊的产肉性能,但是对犊牛肉肉质的预测性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提高猪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生 《养猪》2014,(5):11-16
1猪肉品质概述及评价指标 肉质的具体定义是多样的,但其本质是一致的。肉质是指与鲜肉或加工肉的外观和适口性有关的一些特性,包括肉的色泽、肉质结构、硬度、大理石纹和肌肉系水力等,而消费者在猪肉品质方面还讲究适口性,包括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等。通常所说的猪肉品质主要指猪肉的消费品质,而决定这几个方面的最主要肉品质性状为肉品的系水力、色泽和大理石纹以及猪肉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和肉的风味特征等(张鏸予等,2009)[1]。肉的物理特性决定着消费者对肉品的可接受性,肉的化学特性与营养性关系密切。主要评价指标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滩羊肉肉质鲜嫩、膻味轻、营养丰富,脂肪分布均匀,蛋白质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低,近年来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影响滩羊肉品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营养因素对滩羊肉品质调控起重要作用。从滩羊肉品质的评价指标及营养水平对滩羊肉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生产滩羊肉、提高羊肉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旨在比较研究2岁龄滩湖杂G0代与滩羊产肉性能、肉品质及风味物质方面的差异。选取2岁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滩湖杂G0代公羊和同期滩羊公羊各3只,屠宰后测定产肉性能、肉品质,电子鼻测定肉质气味轮廓。结果:2岁龄滩湖杂G0代与同期滩羊各项屠宰性状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G0代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GR值及背膘厚等指标高于滩羊,尾重较滩羊降低4.88%,头重显著低于滩羊(P<0.05),皮张面积大于滩羊(P<0.05)。与滩羊肉质相比,滩湖杂G0代肉中氨基酸与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剪切力降低7.95%,失水率降低10.55%。对肉质起挥发性作用的物质是氮氧化合物、烷烃及芳香成分,利用电子鼻不能完全区分滩湖杂G0代与滩羊肉质。综上,2岁龄滩湖杂G0代的屠宰性能有优于同期滩羊的趋势,肉质食用品质有所提升,肉品风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营养和饲喂制度对猪肉品质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肉质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影响肉质的因素很多 ,动物的品种、性别、年龄、应激、营养与饲喂制度以及肉品的加工等都会影响到肉的品质。近年来 ,国外关于肉品质的研究报道较多 ,尤其是在关于营养与饲喂制度对肉品质的影响研究非常活跃。国内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仅就近年来限制饲喂、饲料中加入不同的营养物质如 :糖、镁、色氨酸、糖分解酶抑制剂、肌肽等营养元素对肉质的影响及其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黑猪肉得到迅速发展。三元杂交(杜长大)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较高、瘦肉高率等优点,但存在繁殖力低、肉质差、抗逆性差等问题~([1]),沂蒙黑猪产区位于沂蒙山区的丘陵地带,作为肉脂兼用型,其体型中等。文内主要比较研究沂蒙黑猪与三元杂交猪在生长育肥阶段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之间的差异,为研究中国本地黑猪的饲养管理和优质土猪肉的市场开发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汉中白猪(简称汉白猪)1982年被国家鉴定验收为培育新品种;迄今选育进展至第六世代,通过世代的自繁选育,我们认为有必要对第6世代汉白猪胴体瘦肉率及品质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汉白猪肥育至90kg屠宰后,屠宰率(71.53±2.03)%,胴体瘦肉率(54.80±0.85)%,胴体长(84.67±4.5)cm,选育性状较第一世代(1988年)均有明显提高;肉质pH值、肉色、大理石纹等指标正常,未检出PSE肉和DFD肉,肉质优良遗传性状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