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选菇。野外采摘的牛肝菌会混有杂菌、杂物,加工前要精选。将不同种类的牛肝菌分类,分别加工,以保证加工产品的纯正。  相似文献   

2.
阎长正 《新农业》2001,(5):44-44
美味牛肝菌(大腿蘑)因其味美可口、营养价值高,出口创汇深受外商欢迎。农民在采收加工过程中,不了解标准,没加工先破碎,带泥砂烫煮,降低品质,达不到出口要求。为了提高美味牛肝菌的商品性,现将其采收加工方法及收购标准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牛肝菌又称大脚菇,俗称“结齐菇”,是世界珍贵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国际市场上牛肝菌干品的价值逐年上扬,优质牛肝菌干片供不应求,销价高达150~240元/kg。牛肝菌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菌类产品。采摘和加工好野生牛肝菌,对发挥山区特有资源优势,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野生牛肝菌的采摘与加工技术介绍如下。一、分布与生长环境野生牛肝菌主要分布在南方600~1500m的山区,属高温型菌,菌丝生长适温为23~28℃,一般7~9月生长于高海拔的针叶林、针叶林与阔叶林的混交林,菌丝生长要求有散…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甘孜州道孚县八美镇出产的橙黄疣柄牛肝菌的护色加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切片时橙黄疣柄牛肝菌含水量的多少对干品色泽有重要影响,晾置1 d的菇体切片处理后制得的干品的色泽较佳,褐变较轻。另外,柠檬酸和Vc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抑制酶褐变的发生,浓度0.3%柠檬酸+0.2%Vc的复合溶液和浓度0.6%的柠檬酸溶液对橙黄疣柄牛肝菌褐变抑制效果的最好。同时,冻藏也可以较好的抑制橙黄疣柄牛肝菌褐变发生,经0.3%柠檬酸+0.2%Vc的复合溶液处理的橙黄疣柄牛肝菌,可经冻藏10 d以上几乎不发生褐变。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年多的调查,鉴别牛肝菌新种1个、新纪录3个,认为福建省域内的牛肝菌物种有86个。对牛肝菌种类分布的研究表明,树龄是影响林区牛肝菌种类、数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牛肝菌又称大脚菇,俗称"结齐菇",是世界珍贵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牛肝菌干品的价格逐年上扬,优质牛肝菌干片供不应求,销价高达每公斤150~240元。牛肝菌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菌类产品。采摘和加工好野生牛肝菌,对发挥山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具  相似文献   

7.
牛肝菌又称大脚菇,俗称结齐菇,是世界珍贵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牛肝菌干品的价格逐年上扬,优质牛肝菌干片供不应求,销价高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美味牛肝菌为原料制作蛋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美味牛肝菌、白砂糖、玉米油、膨松剂的不同添加量对美味牛肝菌蛋糕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蛋糕的最优配方为低筋面粉50 g、鸡蛋液100 g、美味牛肝菌2.0 g、白砂糖20 g、玉米油15 g、膨松剂0.7 g、食盐0.5 g。按此配方制作的美味牛肝菌蛋糕表面色泽棕黄,口感香甜松软,有美味牛肝菌的特殊香气。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现有职工38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6人,博士1人,硕士4人。研究所下设综合加工研究室、保鲜与加工研究室、香椿研究中心和标准化研究室。  相似文献   

10.
松乳菇罐头的加工山西运城地区农校(044000)贾盛华松乳菇属于粘盖牛肝菌,富含植物蛋白、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滑菇多糖等成分,有降低胆固醇、清除血毒、润肠通便功能。松乳菇罐头的加工方法如下:1.原料选择新鲜饱满,菇色为乳黄色至乳褐色,菇体完整,无病虫...  相似文献   

11.
以厚环乳牛肝菌和点柄乳牛肝菌为研究对象,采用MMN固体和液体培养基,设置pH单因子5~6区间内梯度条件,测定2种外生菌根真菌的菌丝生长速率、菌丝干重、纤维素酶和漆酶的变化特征,探究2种外生菌根真菌培养扩繁条件。结果表明:厚环乳牛肝菌在pH值5.2~5.4的MMN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干重较高,点柄乳牛肝菌在pH 5.8的MMN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干重较高。在不同pH处理的MMN中,点柄乳牛肝菌的纤维素酶和漆酶活性高于厚环乳牛肝菌中的2种酶活性,在pH 5.4的MMN中厚环乳牛肝菌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为0.694 U·mL-1。在pH 5.2的MMN中厚环乳牛肝菌的漆酶活性最高为0.164 U·mL-1。在pH 5.8的MMN中,点柄乳牛肝菌的纤维素酶和漆酶活性最高分别为1.518、0.715 U·mL-1。结合菌丝生长情况与2种酶活性变化可知,pH 5.2~5.4的MMN更适合厚环乳牛肝菌的培养,pH 5.8的MMN更适合点柄乳牛肝菌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酸碱度和重金属对3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测定重金属、pH值对外生菌根真菌(ECMF)生长的影响以及探讨ECMF耐重金属的机制,该文利用纯培养方法测定了pH值、不同浓度重金属锌、铜和铅胁迫对粘盖牛肝菌、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3种ECMF生长的影响,以及重金属处理和ECMF培养前后培养基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值4.1~7.1的范围内3种ECMF均可生长,其中粘盖牛肝菌生长的最佳pH值为6.7~7.1,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为5.3~6.7。不同重金属对3种ECMF的生长影响不同,锌浓度≥100 mg/L时就显著抑制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的生长,而锌浓度≥600 mg/L时才显著抑制粘盖牛肝菌的生长,低浓度(100~300 mg/L)的锌对粘盖牛肝菌的生长影响最小,粘盖牛肝菌对锌有较强的耐性。10~1 000 mg/L的铜对3种ECMF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10 mg/L铜对褐环粘盖牛肝菌除外),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大,当铜浓度为1 000 mg/L时,对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的抑制率均为100%,而对粘盖牛肝菌仅为20.42%,说明粘盖牛肝菌对铜的耐性最强。低浓度的铅(褐环粘盖牛肝菌0~600 mg/L,褐黄牛肝菌和粘盖牛肝菌0~200 mg/L)对3种ECMF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褐环粘盖牛肝菌的促进效果最明显,对褐黄牛肝菌的促进效果最差,当铅浓度较高时(褐环粘盖牛肝菌1 000 mg/L,褐黄牛肝菌和粘盖牛肝菌600 mg/L)开始抑制3种ECMF生长。3种重金属胁迫下3种ECMF培养前后pH值变化总体趋势相同:不同浓度重金属处理间及ECMF培养前后pH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ECMF培养后pH值降低,且重金属处理的培养基pH值比对照降低更多。   相似文献   

13.
1.粮食和薯类产品资源精深加工关键设备。如小麦剥皮制粉设备、玉米脱胚榨油设备等.市场年需求量较大。2.油料和油脂精深加工设备。如油料挤压膨化设备、粉末油脂加工成套设备等。3.烟草和茶叶精深加工设备。如提取制作烟口香糖、烟茶、浓缩茶、果味茶等加工设备等,市场前景可观。4.果蔬特产精深加工设备。由于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14.
黄军 《云南农业》2002,(3):26-26
小鱼加工成小鱼罐头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其加工技术简单易操作,适合普通农户家庭生产加工。方法如下: 一、原料处理 1.选用鱼体完整,气味正常,肌肉有弹性的新鲜小鱼,挤净内脏,充分漂洗,尽量洗去小鳞片。 2.每100kg小鱼加食盐1kg、料酒0.5kg,拌匀后放置10min(分钟)翻动1~2次。盐渍后立即取出,沥去盐水,用清水淘洗1次,晒至8成干。……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四川藏区松栎林下牛肝菌资源的系统发育地位,采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于7个地区的11株牛肝菌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11株牛肝菌形态有所差异,系统发育结果显示它们属于琥珀乳牛肝菌(Suillus placidus)、乳牛肝菌(Suillus bovinus)、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绿盖粉孢牛肝菌(Tylopilus virens)、金黄柄牛肝菌(Boletus auripes)、Boletus bainiugan和尚不能确定到属的牛肝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藏区松栎林下牛肝菌资源丰富,对该区域的牛肝菌资源的探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吉林美味牛肝菌分布及生态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自然生态环境下进行调查研究,对吉林美味牛肝菌的生长发育观察记载,初步摸清了美味牛肝菌的生态习性以及不同生态因子对它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统计了吉林省美味牛肝菌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1.肉骨粉的加工:主要原料是肉食品加工下脚料,以及不合乎卫生要求的动物屠体组织,将原料加水蒸煮,一般脏器煮1小时,头、蹄组织煮2~3小时。煮后去掉汤表面的油脂,经烘干粉碎即成。加工较好肉骨粉呈淡红色,水分不超过6%,粗蛋白质含量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褐黄牛肝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褐黄牛肝菌(Boletus luridus Schaeff.:Fr)干制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的挥发性风味组成进行分离分析,共测定了51种挥发性化合物.研究表明,主要成分为正丁醇、3-甲基-1-丁醇、十五酸、棕榈酸、亚油酸甲酯、十七酸、亚油酸等.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占挥发性组成总量的24.9%.突出的气味分子主要有丁酸、含甲基支链的羧酸、苯甲醛、苯乙酸、α-金合欢烯和吡嗪类化合物.吡嗪类化合物可能是褐黄牛肝菌干制品特色香气的主要贡献源之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褐黄牛肝菌的呈香机理,并为其干制加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主要野生食用菌中重金属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调查云南主要野生食用菌中砷(As)、镉(Cd)、汞(Hg)、铅(Pb)的背景值,研究不同种类野生食用菌的重金属富集规律,为野生食用菌食品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25个县采集茶褐牛肝菌(Boletus brunneissimus)、皱皮疣柄牛肝菌(Boletus duriuscul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白牛肝菌(Boletus granulatus)、灰褐牛肝菌(Boletus griseus)、华丽牛肝菌(Boletus magnificus)、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梭柄松苞菇(Catathelasma ventricosum)、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鸡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干巴菌(Thelephora ganbajun)、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等12种野生食用菌共165个鲜样,分别采用硝酸-高氯酸湿式消解法和高压消解法对As、Cd、Hg、P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种类的野生食用菌中As、Cd、Hg、Pb含量存在差异。其中,As平均含量为0.055-0.515mg·kg-1,最高的是松茸,最低的是华丽牛肝菌;Cd平均含量为0.039-1.280mg·kg-1,最高的是鸡菌,最低的是茶褐牛肝菌;Hg平均含量为0.015-0.608mg·kg-1,最高的是美味牛肝菌,最低的是干巴菌;Pb平均含量为0.272-1.782mg·kg-1,最高的是鸡菌,最低的是白牛肝菌。【结论】在这12种食用菌中,不同种类的野生食用菌As、Cd、Hg和Pb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美味牛肝菌隶属于担子菌纲,牛肝菌科,牛肝菌属,是一种草木外生菌根菌,分布世界各地,在福建福安子实体发生期主要集中于6至7月间,平均温度为25.6℃,生长于针、阔叶混交林的酸性土壤上,pH值4.8 ̄5.8,对该生态环境的考察研究结果可为半人工模拟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