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明确无糖培养对甘薯组培苗的生长质量和移栽成活率的效果,试验以晋甘薯3号和晋甘薯9号组培苗为材料,以蛭石、砂子作为支撑物进行无糖培养,比较分析组培苗的成活率、细菌感染率、生根率、长势等指标,以筛选最佳基质和基质营养液培养比例;同时对无糖培养和传统培养下组培苗生长情况和温室移栽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以蛭石作为培养基质,蛭石∶营养液配比为670∶800时,2个甘薯品种的成活率和生根率最高,细菌感染率最低,组培苗生长健壮、生根良好。晋甘薯3号、晋甘薯9号无糖培养的株高较传统组培分别高0.477、0.882 cm;生根数分别增加2.04、2.32条/株;单株鲜质量分别平均增加2 613.9、2 654.7 mg;单株干质量分别平均增加265.3、258.0 mg,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根长差异不显著。无糖培养晋甘薯3号、晋甘薯9号污染率分别为1.18%、0.96%,温室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7.74%、98.30%,传统组培二者污染率分别为15.11%、10.22%,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0.04%、91.15%。综上可见,无糖培养较传统组培显著提高了组培苗生长质量和移栽成活率,且晋甘薯9号的各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组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甘薯、马铃薯、果树、花卉及蔬菜等作物的脱毒及快速繁殖,但在培养过程中生产成本高费工费时间等问题,使一些优良品种的推广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3.
一种适于小麦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的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基是植物离体培养体系中最能体现人为调控作用的因素.N6培养基的出现曾极大地推动了禾本科植物组织和花药培养的进步,并且至今仍在许多重要作物组织及细胞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四季桂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高四季桂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以四季桂为材料,对影响四季桂愈伤组织形成和继代培养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四季桂花梗作外植体,在MS BAl.5mg/L 2,4—D0.1mg/L培养基上,暗处理7d,愈伤组织质量高且诱导串可达85.71%.用2,4—D诱导四季桂愈伤组织效果较NAA显著.继代培养以0.1mg/L NAA为生长素时,褐变致显著低于2,4—D,当2ip质量浓度为1.5mg/L时褐变致最低,为15.0%.  相似文献   

5.
火鹤组培苗无糖生根培养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验了微甘菊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芽尖和嫩茎作为外植体时诱导率较高 ;最适诱导培养基是MS培养基附加激素 2 ,4 -D2 .0mg/L +KTl.0mg/L ,pH值 5 .7;于 2 5± 1℃条件下黑暗诱导。另外优化了微甘菊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 :浓度为 5 .0mg·L-1 的抗坏血酸 (Vc)对于微甘菊愈伤组织褐变情况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继代培养基中较好的激素组合为 (2 ,4 -D1 .0mg·L-1 +NAA2 .0mg .·L-1 +KT0 .5mg .·L-1 +BA0 .5mg .L-1 ;添加 1 5 %新鲜椰子汁能够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而且对褐变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依此反复继代的微甘菊愈伤组织有良好的增殖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近年来日本学者开发的无糖培养法 (光独立培养法 ) ,即在快繁阶段去掉培养基中的糖 ,人工输入CO2 ,并对组培环境条件加以调控。简要介绍了该培养法的大型培养容器及机械化系统。容器内环境因子对培养植物的生长及形态影响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甘薯脱毒苗不同培养载体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鲁薯7号和鲁薯8号脱毒甘薯试管苗为材料,进行了不同载体栽培技术研究。试验采用棉纤维(液固相)、固体(固相)和液体(液相)3种培养基;在以棉纤维为载体的培养体系中,试管苗生长速度快,植株生长健壮,整个生长状况明显高于液相和固相,相对于固相而言,可节约30%以上的成本。,  相似文献   

9.
情人草组培苗无糖培养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情人草(Limonium belt laard)增殖苗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常规有糖培养和无糖培养条件下生根状况.与传统的培养方法比较,无糖培养效果好,培养基质为蛭石时,植株生根快,健壮且根系发达,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适合广西主栽甘薯品种的茎尖诱导培养条件。以广西主栽甘薯品种长蔓基因型桂粉2号(高淀粉)和短蔓基因型桂薯131(食用紫薯)为材料,用茎尖离体诱导培养方法在MS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研究消毒时间及复合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对茎尖存活率、分化率、成苗率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桂粉2号的最佳消毒时间为5 min,茎尖存活率为76.0%;桂薯131的最佳消毒时间为4 min,茎尖存活率为74.8%。桂粉2号的最佳培养基为固体MS+6-BA 2.0 mg/L+NAA 0.1 mg/L,其茎尖分化率为85.29%,成苗率为64.71%,移栽成活率为90.91%;桂薯131的适宜培养基为固体MS+6-BA 1.5 mg/L+NAA 0.1mg/L,其茎尖分化率为80.95%,成苗率为80.95%,移栽成活率100.00%。筛选出的培养基可用于桂粉2号及桂薯131规模化甘薯无毒苗生产。  相似文献   

11.
ABT生根粉在脱毒甘薯试管苗快繁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 1/2MS +IAA0 .5mg/L +ABT3号 4mg/L的培养基配方 ,可使脱毒甘薯生根数比单剂使用提高 2 0 %左右 ;根长、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明显加快了生根的速度 ,且对叶片生长量有一定促进作用 ,取得了快繁生根和壮苗的双重效果。不同品种的脱毒甘薯试管苗对ABT3号生根粉的反应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史新敏  郭小丁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2):204-204,211
脱毒甘薯喷施禾施丰叶肥后薯苗期明显增加成苗数 ,比对照增加 2 5 .1% ,百苗重增加 ,成活率提高 ,栽后生根返苗快 ,繁殖系数高。大田喷施禾施丰叶肥能增加脱毒甘薯的分枝数 ,蔓粗且短 ,地上部生长健壮 ,叶面积系数合理 ,结薯数增加 11%~ 15 % ,前期薯重占总产量的比率高 ,商品率高。以前、中、后喷施 3次处理效果最好 ,比对照增产 17.9%。  相似文献   

13.
甘薯无病毒苗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甘薯田间繁殖很易感染病毒,造成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椐报道脱毒三代与未脱毒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且脱毒薯在田间应用年限越长,单株薯重越轻。通过组培快繁不但提高繁殖系数,而且避免了病毒的感染,保持品种种性。岳薯1号、梅营1号淀粉含量均达20%以上,产量超过45000kg/hm2;紫薯80是一个深受欢迎的、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紫色品种。组培快繁对这3个无毒甘薯品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 材料与方法于4~6月份采集岳薯一号、梅营一号、紫薯80无毒甘薯苗茎尖,用自来水冲洗0.5~1.0h。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  相似文献   

14.
甘薯茎尖培养和脱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武  唐君  彭兰华  李华坤  戴优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125-1125,1127
试验以MS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浓度的BAP(苄氨基嘌呤 )和不同种类的生长素 (NAA、GA3)作为甘薯茎尖分生组织的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 :MS +BAP 1~ 2mg/L为较适宜培养基 ,其芽分化率和成苗率均可达 90 %。同时BAP附加低浓度的NAA ,有利于甘薯茎尖培养芽的分化 ;而附加GA3对芽的分化有抑制作用。病薯经脱毒培养后 ,生长旺盛 ,产量提高 ,品质改善 ,增产幅度为 2 0 %~ 2 2 4%。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甘蔗早期间作马铃薯增产、增效的原因与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甘薯品种的选择及原料、辅料对甘薯全薯果酱品质影响的测定,确定低糖甘薯果酱新配方(以各组份的质量配比计):以甘薯∶水为1∶1的薯泥为基础,低酯果胶Ⅲ0.5%,麦芽糊精5%,白砂糖2%,D-异抗坏血酸钠0.3%,柠檬酸0.6%,氯化钙0.05%,p H值5.8。  相似文献   

17.
以紫色甘薯品种山川紫为试材,对影响紫色甘薯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Hoagland培养液中培养,紫色甘薯植株中部茎段的插条生长状况显著好于顶部或基部茎段的插条;在以清水、1/4 Hoagland、1/2 Hoagland、Hoagland1、/4 MS1、/2 MS和MS为培养液进行紫色甘薯液体培养时,以1/2 Hoagland的培养效果最佳。建立的紫色甘薯的液体培养体系具有生长一致,环境可控,取材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VB对番茄根尖离体培养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番茄的离体根尖作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VB1、VB6及二者组合.结果表明:硫胺素(VB1)是必须的,缺乏它根的生长受阻,所用质量浓度在0.1~1.0 mg/L,其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与所用质量浓度成正比;吡哆醇(VB6)的作用也是明显的,它与硫胺素共同作用,能够维持离体根的连续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甘薯在贮藏过程中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以47145、47177、47157、47151、47138、47175共6个自选高淀粉甘薯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结果]试验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甘薯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的下降和可溶性糖的增加呈显著负相关,低温可减缓这一进程.在17℃条件下,6个材料平均贮藏7d淀粉含量下降0.80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87个百分点;贮藏28 d的淀粉含量下降2.96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3.87个百分点.10℃贮藏7d淀粉含量下降0.16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28个百分点;贮藏28d的淀粉含量下降1.42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16个百分点.[结论]研究可为甘薯贮藏和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了红薯地膜复盖栽培的增产效果、增产原因以及关键性的增产技术。实践证明,这是项在旱地春红薯栽培中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