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互助县造林地面积测估误差大的原因,并通过对GPS导航仪性能的全面介绍,建议在今后造林面积的落实和测估中采用GPS导航仪。  相似文献   

2.
西宁市彭家寨火烧沟是典型的干旱浅山地区 ,也是西宁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的重点地区之一。本文结合火烧沟的自然环境和立地条件 ,对该地区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中的整地方式和造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 ,提出了比较可行的做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以GARMINGPS导航仪为例,介绍了导航仪的主要功能特点、参数设置等,并对其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西宁退耕还林(草)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西宁市退耕还林(草)效果经分析,根据当前退耕还林(草)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卓资县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卓资县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现状,通过该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近5a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在该地区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集安市财源镇至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到2007年,保质保量完成了工程规划任务。累计完成退耕还林9450亩。其中,退耕还林造林735亩;荒山荒地造林2100亩。造林合格面积9450亩,现造林面积保存率100%,株数保存率达到90%以上。有1212户,5899人受益。退耕户对退耕还林的技术指导和政策落实方面都十分满意。如何做到群众的满意?几年的实践表明,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管控是群众满意的保障,是巩固成果的重要举措。1、实施行政管控结合我镇实际,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行政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我镇切实可行的管控方案,建立健全乡、村、组三级有效的推进机制,抓好跟踪问责。按照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的原则,层层分解任务,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明确责任和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机制,确保任务目标顺利完成和资源不流失。所有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都接受县级和上级审计部门的审计,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是重建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黑龙江省双鸭山农场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退耕还林1133.3hm2。在农场退耕还林中,针叶树落叶松与经济作物大豆间作是十分普遍的退耕还林地林经间作模式。除草问题十分突出,如何做到既不伤害大豆又对针叶树落叶松安全的化学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退耕区为研究区域,根据宁夏退耕还林(草)工程近几年来的实施现状,研究其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依据宁夏区域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口分布等状况提出了实现退耕还林(草)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GPS)全球定位系统的逐步发展,RTK测量技术被大规模地应用于测绘中,而且技术越来越成熟,RTK技术的测量方法可以实时测量精确到厘米级。本研究通过介绍土地整治规划概念和GPS RTK技术的工作原理,简单分析土地整治中GPS RTK技术的应用,以期对相关专业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青海退耕还林工程应注重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青海省退耕还林实际,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竹类在江西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合理调整农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改变现行的、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减少水土流失、根治水患、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发展农村经济。自2000年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存在一些林种选择不合理,盲目扩大等问题。本文就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竹类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点及退耕还林地的分析,阐述了竹类在退耕还林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分析了竹类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关于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工程建设效益如何收到社会各界关注。本研究以承德市为例,采用影子工程、商品价格等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改良土壤、改善环境等方面效益分别进行量化评估,对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承德市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涵养水源价值322,471.66万元、减少土壤侵蚀价值212.71万元,保持土壤肥力价值148 503.69万元,固碳价值55 370.54万元,释氧价值9 465.21万元,净化大气价值46 595.28万元,生态效益价值总计为582 619.09万元,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退耕还林工程灌木林培育与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缤 《青海农林科技》2009,(3):77-78,84
总结了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灌木林取得的效益和经验,分析了灌木林培育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灌木林培育与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东 《北京农业》2011,(30):166-167
水利工程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问题,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意义重大。而GPS系统作为一种具有连续和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有效的应用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就从GPS系统的相关知识出发,结合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而探讨和论述了GPS系统在其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GPS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一些应用方法及实例,阐述GPS新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得到的树木枝干点云数据,不仅数据量大,而且特征复杂,不适合采用传统的方法提取等值线。对此,首先把点云数据中树木的枝和干分为不同的部分,然后建立点云的分层模型,并分析点云在树高方向上的数据量分布。在高精度采样下,将分层点云作为等值线的采样数据,对每层数据中不同部分的树木枝干点云分别采用凸包算法进行连接,建立树木枝干的等值线模型。结果表明:在没有先验等值线知识和建立点云对象模型的条件下,利用迭代的凸包算法可以有效地对树木枝干离散点云数据进行连接,得到的等值线符合一般等值线的特点。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图8表1参11  相似文献   

18.
林地与农地转换过程中红壤有机碳、氮和磷库的演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比较自然林地、农地和造林地红壤表土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和磷的组成及分布特点,探讨林地开垦为农地和农地退耕还林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林地开垦为农地后,有机碳(特别是颗粒状有机碳)和全氮明显下降,有机碳的下降程度高于全氮,有机磷向无机磷转化。自然林地土壤有机碳平均比农地土壤高出219%,土壤总氮平均比农地高出15%。而当农地退耕还林后,有机碳、氮和磷呈相反的变化。自然林地、农地和造林地土壤的平均颗粒状有机碳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的65%,11%和47%,差异很大,大团聚体中颗粒状有机碳和有机磷的稳定性较低,最易受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表5参14  相似文献   

19.
GIS支持下的福建省林地气候潜在生产力空间分异与分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利用福建省气象观测资料推算出全省年均温度、降水量和实际蒸散量 125m×125m空间栅格数据,进而探讨全省林地气候潜在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其分区.结果表明,福建省林地气候潜在生产力为1163. 8-2455. 4g·m-2·a-1,其空间分异呈现由低海拔向高海拔以及由闽南向闽西、闽中、闽北和闽东递减的趋势.全省林地以高、中气候潜在生产力区占优势,分别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 68. 32%和 30. 46%.  相似文献   

20.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2008年,大通县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15193.34hm2,工程的实施在推进大通县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