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麦22系山东省泰安市郊区农作物种子科学研究所以(泰山2号变异株×烟农15)F1×京花1号复合杂交,199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省小麦新品种(系)1993~1995年高肥甲组区试中,平均产量6710.4kg/hm2,比对照鲁麦1...  相似文献   

2.
温麦6号和鲁麦22小麦小花发育与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奇卓  夏国军 《作物学报》1998,24(6):941-946
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温麦6号小麦小花分化起始日与结束日均早于鲁麦22,小花分化总数鲁麦22多于温麦6号,小药分化强度主茎穗为温度6号高于鲁麦22,一级分蘖穗为鲁麦22高于温麦6号,小花退化强度主茎穗和一级分蘖穗一致,均为温度6号高于鲁麦22;提高小花结实率是增加每穗粒数的主要途径。鲁麦22的籽粒灌浆速率和千粒重均高于温麦6号,在豫西成熟较温麦6号晚4天。文中还讨论了提高小花结实率,增加穗粒数的栽培  相似文献   

3.
豫麦21号小麦1品种来潭:组合为(百农791×豫麦2号)×(鲁麦1号×偃师4号),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选育。2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偏强。株高75cm,株型紧凑,叶片半上举。穗长方形,穗长8~10cm,长芒,白壳,小穗数20~22个...  相似文献   

4.
Glu-1和Glu-3等位变异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9  
刘丽  周阳  何中虎  阎俊  张艳  Pe 《作物学报》2004,30(10):959-968
Glu-1位点等位基因编码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Glu-3位点等位基因编码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用优质面包小麦中优9507的两个杂交组合,即中优9507/鲁麦5号和中优9507/晋麦45 F5代,澳大利亚优质面包小麦Sunstate的两个杂交组合,即Sunstate/济南16和Sunstate/鲁麦21 F2  相似文献   

5.
广适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系烟886059烟886059小麦新品系是烟台农科所于1982年用鲁麦13号(烟中144)做母本,宝丰7228做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1988年选育而成的一个适应性广、耐寒、抗病、抗倒、落黄好、品质好的高产小麦新品系。1...  相似文献   

6.
鲁麦23是胜利油田滨南马坊农场1991年用鲁麦8号作母本,高赖氨酸小麦作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199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鲁麦23已被山东省定为主推品种,年种植面积达1000万亩。据统计,国内已有16个省(市)引种,累计...  相似文献   

7.
边行效应在套播麦种繁育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超  王立抗 《种子》2002,(1):73-73,89
本研究通过对冬小麦鲁麦15号调查分析,明确了小麦边行优势的形成具有时间积累效应:(1)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对边行产量优化形成的贡献呈现不均衡性,其大小为拔节-挑旗(31.2%)>挑旗-开化(22.3%)>灌浆-成熟(19.4%)>起身-拔节(11.2%);(2)小麦边行优势形成对产量构成的时间效应:拔节-挑旗为主要增穗期,挑旗-开花为重要增粒期,开花-成熟为增加粒重期;(3)套播麦种繁育田合理地开发利用小麦边行优势,达到了麦种和套种作物整体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8.
以100mmolL^-1NaCI处理耐盐小麦品种德抗961和盐敏感品种鲁麦15各2d,测定其胚芽鞘相对伸长速率及渗透调节能力。结果表明,NaCl处理抑制小麦胚芽鞘的伸长,其相对伸长速率最大值减小,生长最快的时间推后,但胚芽鞘最终长度没有改变;NaCI胁迫使小麦胚芽鞘渗透势下降,德抗961渗透调节能力强于鲁麦15;NaCl胁迫使小麦胚芽鞘Na^+、脯氨酸、总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德抗961增加幅度大于鲁麦15;NaCl胁迫下,德抗961胚芽鞘伸长明显好于鲁麦15,其具有较强渗透调节能力是原因之。因此,一定浓度NaCl处理下小麦胚芽鞘的长度可作为耐盐筛选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氧化酶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 GO)在植物抵抗真菌和细菌感染时起重要作用,但将GO基因转入小麦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将来源于黑曲霉的GO基因转入优良小麦品种扬麦10号、鲁麦22和鲁麦23,从轰击的3 300块幼胚愈伤组织中,获得了246棵再生植株,经PCR鉴定,其中的31棵含有GO基因,PCR阳性植株比例  相似文献   

10.
不同耐盐性小麦胚芽鞘伸长对NaCl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段迪  段培  王宝山 《作物学报》2007,33(12):2053-2058
以100 mmol L-1 NaCl处理耐盐小麦品种德抗961和盐敏感品种鲁麦15各2 d,测定其胚芽鞘相对伸长速率及渗透调节能力。结果表明,NaCl处理抑制小麦胚芽鞘的伸长,其相对伸长速率最大值减小,生长最快的时间推后,但胚芽鞘最终长度没有改变;NaCl胁迫使小麦胚芽鞘渗透势下降,德抗961渗透调节能力强于鲁麦15;NaCl胁迫使小麦胚芽鞘Na+、脯氨酸、总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 德抗961增加幅度大于鲁麦15;NaCl胁迫下,德抗961胚芽鞘伸长明显好于鲁麦15,其具有较强渗透调节能力是原因之一。因此,一定浓度NaCl处理下小麦胚芽鞘的长度可作为耐盐筛选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更加科学地开展小麦理论研究和提高育种成效,对‘鲁麦14’的构思设计与创制思路、突出特点和以‘鲁麦14’为亲本选育出的品种进行了系统分析。从2001年到2018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江苏、河北、安徽、河南、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天津9省1市的89家科研单位和育种企业,以‘鲁麦14’为亲本直接育成品种39个、间接育成品种92个,这些品种通过9省2市166次审(认)定和36次国家审定。‘鲁麦14’作为新一代骨干亲本,为全国的小麦生产和育种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Glu-1和Glu-3等位变异对不溶性谷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刘丽  周阳  何中虎  Pe 《作物学报》2004,30(11):1086-1092
不溶性谷蛋白含量(IG/P)对小麦烘烤品质有重要决定作用。用我国秋播麦区的251份品种和高代品系,CIMMYT优质小麦Pavon与澳大利亚劣质小麦Avocet的DH系,优质面包小麦中优9507的两个杂交组合,即中优9507/鲁麦5号和中优9507/晋麦45 F5代,分析了IG/P与揉面仪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IG/P与和面时间及耐揉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  相似文献   

13.
小麦新品种鲁麦23鲁麦23小麦新品种,具有产量潜力大、耐寒、抗倒性强等优点,199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滨州地区种植10万hm2,平均7500kg/hm2左右。特征特性:该品种半冬性,幼苗匍匐。叶色深绿,茎蘖粗壮,长势强,...  相似文献   

14.
高产小麦新品种——烟886059烟886059系烟台市农科所以鲁麦13为母本、宝丰722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旱能力强等特性,是鲁麦13的接班品种。同时由于该品种为中高肥水品种,且综合农艺性状优于鲁麦14,因此在适宜地...  相似文献   

15.
不同衰老类型小麦品种在衰老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衰老类型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鲁麦L14和93503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衰老类型小麦品种在衰老的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自开花至成熟期,鲁麦L14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光能转化效率的下降速度均明显快于小麦品种935031,但是各相关参数降低的起始时间不同,自开花后30 d鲁麦L14的叶片已经开始干枯,而935031小麦品种到成熟时大部分叶片还保持绿色,说明小麦叶片早衰与光合能力的下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山西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有关问题的思考山西省太谷县种子公司(030800)孙杰马纯义山西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从1973年恢复以来,经多方面的努力,逐步走向完善,为省农作物新品种审(认)定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资料,先后通过审定品种66个,认定品种22个,为我...  相似文献   

17.
超高产小麦品种(系)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以鲁原301、潍麦8号和山农62G三个具有超级小麦产量潜力的新品种(系)为材料,测定其在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的日变化,以及荧光参数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鲁麦14相比,三个具有超级小麦产量潜力的品种(系)在生育后期都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较大的光合叶面积和  相似文献   

18.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在河南的表现与评价杨会民林作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所,郑州450002)收稿日期:1996-01-22从80年代末至今,我们先后从国外引进了377份小麦种质材料,主要来源于欧洲、美洲与大洋洲。现将其主要农艺性状及抗病性(条锈病与白粉...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新品种鲁麦23鲁麦23是胜利油田小麦育种家孙永年以鲁麦8号作母本、高赖小麦为父本杂交,于1991年育成。1996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冬性,耐寒抗冻性强,越冬安全。幼苗匍匐。分蘖力中上,但地力不足时成穗率低。株高...  相似文献   

20.
淮麦20(淮阴9720)系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1990年以郑州891(豫麦13)为母本、烟1604(鲁麦1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单株选择于1997年选育而成。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有以下5个特点。1产量高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平均单产7106.55kg/hm2,较对照陕229极显著增产8.35%;2000-2001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平均单产7686kg/hm2,较对照陕229极显著增产11.98%;2001-2002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