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天地     
我是《农村电工》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创刊4年多来,我每期必读,每版必品.刊物一到,爱不释手.虽说我已干过10年电工,但还是从《农村电工》杂志中学到了不少经验和方法,这对于我这个村电工来说真是“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2.
秋之播种,冬之酝酿,春之成长,夏之蓬勃!翻开《农村电工》副页,我惊喜地发现,《农村电工》至今已有20年,虽不到"三十而立",然20年硕果累累,芬芳馥郁,《农村电工》已扎根在农电这片沃土,深深地印在我们农村电工的脑海中.作为《农村电工》的忠实读者,想到与《农村电工》一路走过的岁月,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她与我同行,相伴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收藏.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下岗职工,2003年参与采写电力新闻.当年8月被湖北省襄阳(现为襄州)供电公司聘为特约通讯员,期间只在本地媒体发表过新闻作品.2008年我被襄州供电公司聘为临时工,在石桥供电所任资料管理员兼新闻通讯员.但在实际工作中,我感觉到与《农村电工》杂志无论是在距离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那么的遥远.首先与编辑老师们素不相识,另外,《农村电工》杂志作为国家级刊物,一个月只出版一期,稿件的淘汰率肯定很高.我想恐怕这一辈子也甭想在《农村电工》杂志发表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时光荏苒,弹指间《农村电工》期刊已走过三十年的辉煌之路,迎来创刊三十周年华诞。作为2021年《农村电工》期刊“2021年度优秀作者”,今年以来我一直沉浸在与贵刊同喜同庆中。看到《农村电工》创刊三十周年的征文启事,想到与《农村电工》三十年的情缘,一股无形的力量,敦促我拿起笔来,去畅叙与期刊三十年的友谊,去表达对期刊三十年的谢意。三十年来,《农村电工》期刊始终是我的良师挚友,我无怨无悔追随她前行。  相似文献   

5.
以前,我总觉得《农村电工》没什么可看的,也没什么可学的,见到她也只是随手翻翻而已,对她总是没有太深的感情.1996年4月我担任了农村电工以后,遇到关于电方面的问题就多了,一些技术方面的难题更是不少.这时才想到了《农村电工》,就借阅了几本,看到确实有些是在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更有一些实用的技术资料.我便从借阅到自己订阅,从此与《农村电工》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我是每期必看,期期必学.  相似文献   

6.
我于1995年3月分配到河南省襄城县供电局工作,参加工作之初邂逅《农村电工》杂志,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编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这本刊物上,从此,我开始了写作之旅,把我局的工作管理经验整理出来,经编辑老师多次校正后在《农村电工》杂志发表.局领导也开始关注我,把我提拔到中层管理岗位.工作至今,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农村电工》杂志.  相似文献   

7.
认识《农村电工》,说来是缘。那是2001年我被聘任为基层供电所副所长兼技术员。正当我在日常业务工作上碰到几个棘手的难题时,有一次我到图书室找到了一本《农村电工》杂志,翻开一看,里边内容多多、经验多多、窍门多多。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借回家看了又看。《农村电工》杂志让  相似文献   

8.
蔡宇宙 《农村电工》2002,10(11):22-22
1995年,我从农村基层走上了农电管理岗位,虽然我熟悉农村用电和农村用电管理情况,但对农电知识还是知之甚少,上任后就有一种急于了解农电知识的迫切心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市局汇报工作时,看到一本《农村电工》杂志放在桌上,翻开一看,细分的二十多个栏目,让我耳目一新。晚上,我一口气把那本《农村电工》杂志从头到尾仔仔细细阅读了一遍,里面丰富的知识让我精神大振,心里也渐渐地踏实起来,我找到了农电知识入门的好帮手,我从此与她结下了“情缘”。今年是我从事农电工作的第八个年头,八年来《农村电工》杂志使我学到了…  相似文献   

9.
读者天地     
《农村电工》与我心心相印 也许是搞农电的缘故,总离不开《农村电工》。当我第一次见到《农村电工》后,我就对她“一见钟情”。 该刊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版面新颖,吸引力强。我通过看《农村电工》,学习国家对农村供电的有关政策、方针,开阔了视野,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获得许许多多的信息,使我的业务和技术素质有所提高。 作为在农电县从事技术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十分钟爱《农村电工》,每到月末,我就期盼着早日见到《农村电工》。收到《农村电工》后,我每期必读,一篇也不漏,她成了我工作中解决技术和其他难题的良师益友,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因为有缘份,便十分珍惜,从试刊到如今,虽说有的《农村电工》已翻得“千疮百孔,目不忍睹”,但我还是一本一本地摆好放在柜子里;也因为有缘份,我忙里抽闲笔耕不辍,给《农村电工》投稿,我利用业余时间和农村电工一起评刊、议刊。大家对《农村电工》有啥心里话,发生啥新鲜事,总要我当“二传手”,把他们心里话写成稿寄给杂志社。农电工们见到他们的要求和企盼见诸报端,总是夸《农村电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初,我儿子从部队复员被安排在电业局上班后,我立即给他订了份《农村电工》杂志,目的是让他从部队到地方工作转轨有个好的开端,通过阅读学习《农村电工》从中获取知识,以此促使他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从思想和技术上尽快溶入供电行业这个大舞台中来。就目前形势而言,适合青工上岗培训自学,而且宣传农电发展形势,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的学习资料并不多,我看唯有《农村电工》杂志办得有特色,与农电一线职工贴得最近,最适合广大的电力职工阅读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因为这是农电管理工作唯一的一份面向基层的百科全书,易读易记…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电工.从1996年起,乡供电站作为奖品给站内几名优秀电工订阅了《农村电工》,从此我便与她成为挚友.在繁忙的工作中,稍有空闲,我便如饥似渴地反复阅读,吸收其农电技术精华,学习管电政策文件,给我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动力.在欣赏、受益之余,许多村电工的作品也使我大受启发,激起了我写作的冲动.今天我也拿起笔,试着向《农村电工》  相似文献   

12.
我是1995年进入安徽省宿松供电公司工作的,当时分配到供电所当上了一名农电工.由于对线路维护、台区管理方面的知识很缺乏,为了多学知识、多学技术、干好工作,我如饥似渴地寻找学习资料.可就当时情况来说,适合农电工自学,贴近农电、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的学习资料并不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县公司看到了《农村电工》杂志,通俗易懂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农村电工》杂志办得有特色,内容丰富全面,与农电一线职工贴得最近,是唯一的一本面向基层的农电百科全书,易读易懂.从此,我把《农村电工》杂志作为我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知识库,年年订阅.作为《农村电工》培育出来的学生,我真诚地对《农村电工》全体编辑老师道一声:谢谢您!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电管站站长,是农村用电的管理者.长期在农电战线工作使我认识到,农村电工是农民出身,文化程度比较低,真正把他们集中到课堂上请来专家讲课他们还真听不懂.我站于1996年开始给电管员订阅《农村电工》杂志.几年来,我们通过学习《农村电工》杂志刊登的农电技术、安全第一、农电设备等方面的内容,提高了我们的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同时,也促使我站出  相似文献   

14.
我从1994年7月任电工以来,就迷上了“电”,“热”起了写作.我当上电工后,就和《农村电工》杂志结上了良缘.它是我们农村电工的知识园和电世界.看到了邵智芳写的《秀才当电工,有理说得清》文章后,受到很大启发,能把自己的工作体会和所见所闻也发表在杂志上该多好.于是我拿起了笔,写了一个小幽默“跟电谈恋爱”,在县报和《农村电工》杂志上相继发表,并邮来了稿费,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从此对写作更“热”了.  相似文献   

15.
龙润洪 《农村电工》2004,12(10):44-44
《农村电工》真是好物美价廉刊中宝“三农”服务宗旨到技艺进家不必跑《农村电工》真是好农村电工离不了改革管理新政策群英荟萃可探讨电力与法传播早警钟长鸣期期到电盲必读不可少《农村电工》真是好寓教于乐宜老少小小说,有意思幽默漫画哈哈笑大家踊跃来投稿《农村电工》真是好!653403$云南省新平县挖窖河三级电站@龙润洪  相似文献   

16.
张汉青 《农村电工》2022,(11):60-60
今年,《农村电工》步入而立之年,三十载火相传,三十载春华秋实。我与《农村电工》的情感,可追溯到24年前。记得是1998年下半年,“两改一同价”正在全国展开,当时载在贵州省兴仁县地方电力公司“两改一同价”办公室当秘书,对有些政策把提不准,有人向我推荐了《农村电工》,于是我于1998年底自费订阅了一份。  相似文献   

17.
张开 《农村电工》2006,14(10):20-20
编辑同志: 与《农村电工》初相识时,我刚刚从校园步入社会。时光乜逝,转眼,我已工作近7个年头。回头看看与《农村电工》相伴走过的路,我觉得,与《农村电工》的相识真的是一生中最美好的邂逅,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幸运。  相似文献   

18.
孙新榜 《农村电工》2005,13(10):18-18
我于1995年分配到河南省襄城县供电局工作,1998年开始从事农电管理工作,有机会接触到《农村电工》杂志,通过多年的阅读,深深感受到《农村电工》杂志是农电工作者工作的助手和生活的益友。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电工》期刊编辑、发行工作会议于1996年9月中旬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重温了史大桢部长1995年8月为《农村电工》的题词:“服务于农村电气化,服务于电力‘三为’,使《农村电工》杂志走进农民心中”;汪恕诚副部长1994年8月11日为《农村电工》期刊的题词:“提高质量、立足服务、办好《农村电工》,为农村电气化做贡献.”代表们一致认为:题词为《农村电工》期刊指明了办刊方向,规范了办刊宗旨与服务方针,提出了任务与要求.题词意义重大,是对《农村电工》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对全体编辑人员的鼓舞和鞭策.会议肯定了华中电管局副局长、本刊编委会主任周奠邦同志结合领导题词精神,对期刊一年来的工作给予的评价和如何进一步办好《农村电工》期刊所做的具体部署,以及如何组织广大农村电工学好、用好期刊所提出的要求,并表示要认真组织落实.  相似文献   

20.
初识《农村电工》,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时候。当时也就随意翻看一下,后来就渐渐入了迷,便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这几年,《农村电工》一直伴随着我,我也随之与《农村电工》结下了不解情缘,期期必读,期期珍藏。《农村电工》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农村电工实际工作手牵手。即使拜读百遍,也无厌倦之感,真是爱不释手的好书。《农村电工》具有权威性,它是由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与国电华中公司共同主办的农村用电方面的科普性刊物,广大电工朋友和读者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实用性尽可放心。《农村电工》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