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油桐(Aleurites fordii)是我省主要经济林木之一。现存油桐林面积420万亩,主要分布于遵义、铜仁、黔南、黔西南等27个县市。常年产量达1亿多斤,名列全国第二。近几年来产量大幅度下降,而油桐角斑病(Cercospora aleuritidis Miyake)危害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摸清该病害在我省的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及发病条件,为防治该病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对17个县的主要林分设置了274块标准地进行了调查。调查面积约10248亩。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油桐角斑病由尾孢霉菌Cercosporaaleuritidis Miyake引起,在油桐叶、果上产生病斑和黑疤,使叶、果早落;使桐籽出油率降低6.4—30.5%。近年来该病在南方诸省油桐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对贵州省桐区危害也日  相似文献   

3.
<正> 油桐角斑病(Cercospora aleuritidis Miyake)是我国南方油桐林区的主要病害,为害油桐叶片和果实,引起早期落叶和落果,影响油桐生长,降低油桐产量。该病自四十多年前欧世潢对病原菌定名以后,渐为人们熟知,但有关该病记载的资料不多,参照原有的方法防治效果甚微。为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作者于1982—1984年在对该病发生规律进行观察的同时,还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分布与分害油桐角斑病在贵州省主要分布于遵义、铜仁、黔南、黔西南等二十七个县。经十七个县  相似文献   

4.
由尾孢霉菌(Cercospora aleurnidis Miyake)引起的油桐角斑病不仅在油桐叶、(?)上产生病斑和黑疤,使叶、果早落,而且将造成桐果大幅度减产,同时还将使桐籽出油率下  相似文献   

5.
以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5%吡虫啉乳油、AS-2型杀虫乳剂四种化学药剂进行油桐尺蛾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油桐尺蛾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和AS-2型杀虫乳剂具有较好的杀虫速效作用;5%吡虫啉乳油具有较好的杀虫缓效作用;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兼具速效和缓效作用,为生产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6.
从1982年开始,从外省引进15个油桐优良品种,经过试验,精细管理,观察其生长发展情况,并对比省内油桐良种,从中选出5个优良品种,可以在陕西省油桐生产区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7.
油桐无性繁殖,是保持油桐优良性状,发展优良品种和单株的有效途径,也是建立无性系种子园的必要手段。 嫁接是无性繁殖的主要方法,而芽接具有穗条利用率高,方法简便,成活率高等优  相似文献   

8.
我站于1974年春协助所市公社福坪大队营造了60亩葡萄桐丰产林,其中1亩试验林41株,经营集约度更高。这一亩林1976年产油9。3公斤,1977年产油5公斤,1978年产油33.96公斤,而60亩丰产林平均亩产油9.35公斤。现将这亩桐林的试验情况介绍如下:立地条件,坡度30度左右,坡向南,偏西。土质为泥盆纪青色页岩发育的黄色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不同基肥对油桐幼年期生长的影响,我们在1982年春营造油桐丰产试验林时,进行了不同基肥的试验。 一、立地条件与试验方法 试验地设在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  相似文献   

10.
柿角斑病是柿园中常见的发生在柿叶片、果蒂上的病害,在三明长兴林果场大量发生,影响树势及产量。经观察发现该病的发生与柿树品种、雨日雨量、栽培管理措施有关。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是选择抗病品种,清除初侵染源,加强柿园栽培管理,并在不同时期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我区是桐油产区之一,但由于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单产一直很低。我们从1982年开始油桐品种对比选优工作,期望能筛选出一些适宜我区的高产稳产品种。一、试验材料试验材料包括浙江五爪桐、浙江少花丛生吊桐和广西三年桐(简写为a、b、c)三个优良品种。种子均来源于浙江省建德县林  相似文献   

12.
油桐无性繁殖,是保持油桐优良性状,发展优良品种和单株的有效途径。也是建立无性系种子园的必要手段。 嫁接是无性繁殖的主要方法,而芽接具有穗条利用率高,方法简便,成活率高等优点。广西林科所曾通过圃地培育砧木就地  相似文献   

13.
油桐原产我国,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我场于1963年引种油桐40亩,到1972年保存758株.按每亩40株计算,合计19亩(1979年补种34株,实际目前共有油桐792株).经过十多年抚育管理,现已获得成功.1982年收干桐籽5074斤,按28%折油率可产桐油1420.72斤.亩产桐油74.77斤.其中3株省优树3年共产鲜果859.8斤,平均每年每株产95.5斤,按全国统一标准6%折油率计算,株产桐油5.73斤,达到了国内高产水平.林地概况林地位于淮河流域南岸的天台山下的废坟地,约当北纬33°,东经118°29′.年平均温度14.8℃,7月份平均温度40.8℃,一月平均温度-18℃,年平均降水量1402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试验地海拔高50—20米,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土壤为棕壤土.直播造林  相似文献   

14.
云杉叶锈病化学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药剂对云杉叶锈病的防治试验表明:20%三唑酮乳油、20%萎锈灵乳渍500倍液对云杉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6%,81.0%;在2种药液中各加1g/L的衣粉或明胶后,其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安林Ⅰ号,Ⅱ号烟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2.0%,41.7%。采用20%三唑酮乳油,20%萎锈灵乳油500倍液对转主寄主冬孢子堆进行喷雾,冬孢子堆枯萎率分别为88.0%、90.7%。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黄顶菊的种子与植株的处理,表明800倍的乙草胺、志信安、金胺尔和乙莠水悬浮剂药液对种子萌发有很好的抑制作用;800倍的克阔乐和1 000倍的2,4-D丁酯、克无踪药液能迅速杀死黄顶菊小植株,100倍的草甘膦和农民乐亦能杀死小植株,但反应较慢;800倍的克阔乐和2,4-D丁酯能杀死高大植株。  相似文献   

16.
桉树林油桐尺蠖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桉树林油桐尺蠖的危害,选择苏云金杆菌、25%灭幼脲和烟雾剂(4.5%高效氯氰菊酯+30%乙酰甲胺磷+柴油)3种药剂对油桐尺蠖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桉树林油桐尺蠖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第1次施药后第5天,对照虫口减退率仅为1.34%,3种药剂防治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均达到65.38%以上。烟雾剂防治油桐尺蠖施药后第5天就可达到虫口减退峰值,连续防治2代,虫口密度减退到0.6头/枝,校正虫口减退率达到97.25%。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在福建省闽清县采用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复合制剂,于油桐尺蠖第二代幼虫发生盛末期进行粉剂喷撒防治,通过林间防治效果观察和实验室养虫观察等系列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林间防治,药后10d,处理a1、b1防治效果可达91.9%以上;实验室养虫,药后7d,处理a2、b2及c防治效果可达90.9%以上,说明采用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复合制剂防治油桐尺蠖幼虫效果十分显著,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引种省内外油桐主产区优良光桐品种杂交选育的优良单株后代14个F_2代单株家系和省内选优获得的41个优株家系及立枝桐品种进行推广栽培试验。在200多亩林地上结合生产测定良种的增产效果,增产达39~248%。在推广试验中继续进行选择提高。利用F_2代和F_3代的相关估计单株产果量的遗传力h~2=0.455。进一步选择的5个最优家系的遗传增益(相对值)凸G′_I=31.7%;其下一代的育种植(?)_A=11.5kg(4~6龄单株产果)。为今后的良种推广,为保存和进一步提高油桐优良种质提供了依据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油桐采取嫁接繁殖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提早结实.利用嫁接的方法对优树进行当代鉴定,可以大大缩短良种的选育期,加快良种繁殖.多年来在嫁接方法上多采用劈接和芽接法,要求季节性强,嫁接时期短,劈接要在砧木萌动前不离皮时进行,芽接要求砧木到离皮时,接穗须待新梢上的芽成熟后才可进行.采用插皮接可在生长季进行,方法比劈接易掌握,且不劈伤木质部.嵌芽接系带木质部芽接,砧木离不离皮均可嫁接,接穗1年生枝条和当年生新梢均可利用.这两种方法嫁接成活率高、嫁接期长、接后当年成苗,1—2年生油桐在林地嫁接当年形成树冠,大树高接第2年结果(见图l).现将插皮接和嵌芽接进行油桐嫁接试验的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对核桃膏药病防效较好的药剂,进行子代森锰锌、噻霉酮、松脂酸钠3种药剂防治核桃膏药病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核桃树膏药病发病初期,分别使用代森锰锌、噻霉酮、松脂酸钠800倍稀释液对核桃树进行整株喷施,对核桃膏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5%、65.9%、77.5%。试验使用的3种药剂对核桃膏药病都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松脂酸钠的防效最好,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次之,噻霉酮在3种试验药剂中防效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