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粒用高粱[Sorghumbicolor(L·)Maench]的DNA多态性——(Y.Tao等),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1993,Vo1.86,No.6,679~688(英文)分子标记[随机放大的多态DNA(RAP...  相似文献   

2.
96101单倍体的有丝分裂研究——(P.Gaven等).MaizeGeneticsCoope-rationNewsletter,1994,Vol.68.66(英文)用3个单倍体植株(分离自Stock-6)进行有丝分裂分析。在分裂中期Ⅰ和终期染色体组非...  相似文献   

3.
通过4x—2x杂交测验,从Solanumphureja后代中筛选出9份诱导双单倍体频率和花粉育性高的授粉者.它们的平均诱导率为33株双单倍体/100个果,并具有显性纯合的胚斑标记基因(BB)和紫色胚轴标记基因(PP),可用来有效地识别双单倍体.不同的四倍体母本产生双单倍体的频率不同,中薯2号产生频率最高,达34株双单倍体/100个果,母本基因型对双单倍体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者以前曾设想利用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的Sv型细胞质与1BL-1RS染色体互作产生的雄性不育培育杂交小麦(Toriyama等,1991,1993),在此设想中,雄性不育保持系可通过两个渠道获得,即回交法(Nonaka等,1993)和花药培养法.本文报道花药培养的结果。用 1BL-1RS染色体携带者911-B-8-10(简称st.911)与13个日本品种杂交,用 F1及 B1F1植株的花药进行培养,F1的胚形成频率高于亲本(日本品种),B1F1的胚形成频率低于 F1代。st.911和F1代较高的胚形成频率部分地得益于 1BL-1RS染色体.因为抗叶锈病基因Lr位于1RS染色体臂上,所以在再生单倍体植株上人工接种叶锈病菌(21B小种)可以选出抗病个体。用抗叶锈的加倍单倍体与带有1B染色体的(Sv)-中国春和带有1BL-1RS染色体的(Sv)-Saimon杂交,前者的F1表现出较高的自交可育性,而后者的F1表现出完全雄性不育,这说明,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的抗叶锈病的加倍单倍体系可以用作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  相似文献   

5.
玉米母体单倍体特性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潜力S.T.Chalyk在育种程序中,单倍体的利用存在很多优点。一个是快速产生纯合品系,而利用常规方法使品系纯合通常需经过5~7代自交,利用单倍体可以缩短产生纯合品系的时间(Chase.1951)。另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标记高粱抗霜霉病基因──(P.S.B.Gowda等),UseofMolecularMar-kersinSorghumandPearlMilletBreedingforDevelopingCountries,1994,10(英文)高粱霜霉病是全世界高粱...  相似文献   

7.
高粱耐寒遗传标记──(N.Seethara-ma等),UseofMolecularMarkersin'SorghumandPearlMilletBree-dingforDevelopingCountries,1994,32(英文)在所有的农业生态区寒...  相似文献   

8.
Dgoxigenin(DIG)标记RNA探针检测侵染花生的Potyviruses/许泽永(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油料.-1993,(4).-55~58花生条纹病毒(PStV)和花生斑驳病毒(PMV)是马铃薯Y病毒组(Potyviruses)...  相似文献   

9.
为植物育种的分子标记:RFLP和RAPD基因型检测的费用比较─—(M.Ragot等),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1993,Vol.86,No。8,975~984(英文)本文比较了光化学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cRFFL...  相似文献   

10.
粒用高粱的DNA多态性──(Y.Tao等),UseofMolecularMarkersinSorghumandPearlMilletBreedingforDevelopingCountries,1994,54(英文)分子标记(RAPD和RFLP)用于...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4x×2x杂种无性一代产量及产量性状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2n花粉的Neo-tuberosum双单倍体×Solanumphureja的二倍体杂种以及其与Neo-tuberosum双单倍体的回交后代与普通马铃薯(S.tuberosumssp.tubero sum品种东农303进行了杂交。4x杂种在株高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杂种优势。商品薯产量与4x亲本无显著差异,但两个杂种群体的最高值分别超4x亲本的260g/株和60g/株。总产量杂种优势明显,但杂种单株结薯数多,平均块茎重小,这些是限制4x×2x杂种利用的不利因素,需要进一步地改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玉米(Zea mays L.)进行远缘杂交,通过玉米染色体的消失而获得小麦单倍体胚,再经幼胚离体培养及染色体加倍诱导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是小麦单倍体育种的一种重要途径,用这种方法创建的DH群体是进行小麦分子标记研究和QTL分析的重要遗传材料。本文对DH群体创建过程中影响单倍体胚产生、单倍体及双单倍体植株形成等因素以及双单倍体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亲本选配原则、花期调节技术、2,4-D处理、玉米花粉和小麦柱头发育状况以及环境因素等对诱导单倍体胚效果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同时对利用小麦与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用三种不同温度前处理和三种培养基相配合对7个从双单倍体马铃薯(S.tuberasumL,2n=2x=24)中随机抽取的品系进行了花药培养,选择出了较好的培养基和前处理的适宜温度及方法.从双单倍体花药中诱导产生胚状体及再生植株频率有所提高达27.5%和8.8%.倍性鉴定表明,从双单倍体诱导的胚状体分化的植株绝大多数为二倍体,而且多数为纯合体,说明这些胚状体来自己减数的配子,可能是由在胚状体发育过程中的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高粱的DNA随机扩增多样性标记S.Pammi等由栽培种和野生种组成的高粱属,具高度多样性,属内许多种都互交可育。双色高粱亚种(Sorghumbicolorssp.bicolor,2N=20)是最重要的农艺分类单位,其中包括栽培的粒用高粱族,它高度自花...  相似文献   

15.
Tx2891高梁种质品系的注册登记──—(S.D,Collins等),CropScience,1993.Vol.33,No.5,1109(英文)该品种衍生于抗高粱疫病(Peronosperasorghi)的Caudatumkafir母本(SC414-...  相似文献   

16.
Bacterialisolatesof1274wereobtainedfrompaddysoil,sclerotiaofRhizoctoniasolani,lesionsofsheathblight(ShB),andriceplants.Sixty_onestrains,4.8 %ofthetotalisolates,showedstrongantagonisticabilityagainstR.solani.About57 %(727)wasmoderateandweakantag onistic…  相似文献   

17.
玉米自交系P_(502)花粉生产能力的改良──(V.I.Kostyvchemo),Selektsi-yaiSemenovodstvo,Moskva,1992,No.1,18~21(俄文)试图通过增加玉米雄穗侧枝数目来改良花粉产生,测定了来源于杂交种P...  相似文献   

18.
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S-ELISA)检测印楝(AzdirachtaindicaA.Juuss)愈伤组织中的印楝素含量,成功建立了DAS-ELISA,以牛血清蛋白为载体,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合成免疫原,制备抗血清,获得效价为1:2560,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标记酶,用“碘酸盐酸氧化法”合成酶标抗体,使用包被抗体的最适浓度为5.0μg/mL,标记抗体浓度为2.5μg/mL,可测抗原最低浓度  相似文献   

19.
两种自交系及其杂交种培养花药的胚状体形成——(ArtiKumari等),MaizeGeneticsCooperationNews-letter1994,Vol.68,83(英文)低频反应限制了产生单倍体植株的花药培养技术的应用。为获取满意的结果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潜伏期──玉米大斑病抗性选择的可用指标D.R.Smith,J.G.Kinsey1939年以前,在美国由玉米大斑病菌(Exserobilumturcicum(Pass.)LeonardandSuggs=Helminthosporiumturcicu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