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杂交优势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进产品品質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生产上利用杂交种时,先要配制大量的杂交种子,而制种又要先通过母本去雄这一关。去雄是一項十分繁重的工作。雌雄同花的作物(高粱)比雌雄同株異花的作物(玉米),去雄时要求的技术性更强,用的劳动量也就更大。人工去雄不仅費时耗力,增加种子生产成本;如果去雄不及时、不彻底,还会降低杂交种的質量,影响增产效果。所以近年来,雄性不育的特性便日益为育种工作者所重視,并作为育种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各地大豆杂交各主要环节的不同做法,分析了这些做法的优缺点及产生背景,并结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比较合理的杂交方案,即父本条播,母本穴播,既利于母本保花保荚又利于杂交操作;去雄采用整体去雄法,去雄后l~2 h再授粉,适当的间隔时间可以增加适宜花的数量,减少恶劣天气的影响,增加成活花的绝对数量进而提高杂交效率;去雄应在早晨6:00之前完成,可大幅降低伪杂种率;在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杂交后无需包扎,只需用彩线对杂交花朵进行标记,选中适宜花后其它花荚全部去除,这样既利于杂交果营养的供应,又便于摘荚收获.  相似文献   

3.
一、选育经过 宏字杂3号系四川省遂宁市宏字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育优质丰产品系HO-77作母本,自育2103作父本,通过人工去雄杂交配制而成的强优势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番茄新品种冀番135和冀番136的杂交制种效率,采用蕾期去雄同时人工授粉、蕾期去雄花期授粉以及2次授粉的方法,提出了适合冀番135和冀番136的最佳杂交制种技术,可为科学制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三种授粉方式(普通去雄授粉,去雄授粉后不套袋,不去雄授粉)比较研究了对小麦×黑麦 F_0的结实率、饱满度、粒型、发芽势、发芽率的差异以及对 F_1的自然结实率与饱满度的影响,以便寻求一种既简便而又有效的杂交方式。结果发现,对与黑麦杂交结实率高的品种,采用不去雄授粉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在实践上使用。此法不仅保证杂种 F_0结实率不降低,而且对 F_0的发芽势、率上也有显著的改进,但对 F_1的结实率与饱满度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果树杂交去雄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设常规去雄授粉套袋、连被去雄授粉套袋与不套袋、连被去雄不授粉不套袋与套纱袋以及自然授粉不套袋等六个处理、旨在进一步探索这种新的连被去雄法在梨、山楂、桃、李的杏等果树杂交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①重力或风媒传粉对梨和山楂和座果虽有一定影响,但机率很小,对于杂交一代群体遗传组成的改变是微不足道的。②连被去雄除山楂外,基本上失去了对昆虫的诱引力,无昆虫的光顾。③连被去雄对梨、山楂、桃和杏的座果、果实发育及单果种子粒数均无影响。④连被去雄速度比常规去雄平均提高10倍,并可省去糊袋、套袋、解袋、挂牌等工序。为此,建议对苹果、梨、桃、李和杏,如果单为培育新品种而进行的杂交,可试用连被去雄不套袋,对山楂可试用连被去雄套袋法;如果同时为研究遗传变异规律,可试用连被去雄套袋法。  相似文献   

7.
大豆杂交成功率是大豆人工有性杂交时所获得的真杂交荚数占所做杂交花数的百分数(大豆杂交成功率=大豆杂交成活率×真杂交率).在大豆人工杂交试验中发现:花蕾大小、去雄和授粉间隔时间等因素对杂交成功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花蕾大的杂交成功率高,而当天下午去雄次日早晨授粉与早晨去雄授粉同时进行对比,成活率影响不大,但前者真杂交率高且杂交荚生长速度稍快.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苦荞的有效杂交方法及苦荞性状表达与基因之间的关系,为苦荞的杂交育种提供良好的方法.试验以栽培苦荞与野生苦荞为杂交亲本,利用人工常规去雄和人工常规辅助授粉、温汤去雄和利用放大镜人工辅助授粉、解剖镜下人工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3种杂交方法开展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人工常规去雄和人工常规辅助授粉,杂交结实率为45%,但后代无分离现象;温汤去雄和利用放大镜人工辅助授粉,结实率为35.3%,后代具有分离现象;解剖镜下人工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杂交结实率为41.8%,后代具有分离现象.具分离现象的F1代植株生长势强,茎、叶、花、果、分枝和落粒性等性状表型与父本及母本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表明杂交是真杂交.  相似文献   

9.
以利用外引转基因材料为契机,探讨解决生育期较长的外引材料与当地材料杂交应用的有效方法,着重研究了解决花期不遇的方法和授粉方式、杂交后处理方式等环节对杂交成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对外引材料遮光处理与当地材料分期播种相结合的方式能很好地解决花期不遇问题,采用在每个早晨先去雄再授粉,杂交后用硫酸纸袋加湿棉球的方式,可以大幅提高杂交的成功率.去雄时采用整体去雄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大豆整体去雄杂交技术及其利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大豆整体去雄杂交技术,并探讨了利用该技术进行大豆组合配制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大豆整体去雄杂交技术在成活荚数、成活率、真杂种数、真杂种率等方面均优于常规去雄杂交技术,杂交成功率较常规去雄杂交技术提高28.3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谷子新品种选育仍然依靠人工杂交方法,由于其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的特殊性,人工去雄杂交十分困难,假杂交率高,人工杂交效率低,利用Ch显核不育材料作杂交工具,人工杂交效率提高百倍,为谷子育种工作者提供新的途径,对促进作物育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海南特定气候特点下影响甜椒杂交制种的几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以开花前1d去雄、第2d早上授粉单果饱满种子数最多;摄子去雄、不去花瓣,摄子去雄、去部分花瓣,徒手去雄3种去雄方法对座果率、种子数差异不显著;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温度25~30℃花粉发芽率较高;完全转色种果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后熟作用对发芽率影响不大,而始转色果和绿熟果随着后熟时间的增加,发芽率逐渐升高;完熟果种子在常温保存200d后发芽率几乎不变,而绿熟果和始转色果则下降较快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提高制种纯度和产量的相关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雌性育性差异,明确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否存在雌性育性降低的现象,探讨不育系雌性育性与异交率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在200余份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依据异交结实率高低,选择有代表性的不育系及保持系6对;然后通过网室内投放蜜蜂传粉对不育系进行异交率鉴定,确定不育系的异交率高低水平;再对6份不育系利用同一父本恢复系进行不去雄人工杂交试验,明确不同异交结实率不育系在接受外来花粉受精结实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最后利用同一恢复系作共同父本,通过去雄、不去雄人工平行杂交方法,研究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差异,对6份不育系及6份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不育系异交率与雌性育性的相关性。【结果】网室异交率鉴定表明,供试6份不育系异交率存在显著差异,最高达49.46%,最低仅15.94%。6份不育系在人工授粉杂交成活率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高异交率不育系(JLCMS101A和JLCMS82A)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异交率不育系(JLCMS9A和JLCMS47A)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JLCMS89A和JLCMS31A)。人工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中异交率不育系显著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杂交成活率在高、中异交率不育系与对应保持系间无显著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显著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人工不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高、中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与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则显著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结论】在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高异交率不育系雌性育性正常,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存在因雌性育性差而影响正常结实的情况,雌性育性差是造成其异交结实性低的原因之一,不同异交率不育系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均正常;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去雄杂交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不去雄杂交成活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去雄和不去雄平行杂交结果均可用于鉴定不育系的雌性育性。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水稻杂交育种中,通常采取去雄人工授粉的方法。包括逐花授粉、集粉涂抹和捻穗等方法.由于开花期(周口地区约在上午9点至11点半)与花粉生命力等条件的限制,去雄与人工授粉适期短,费工多而效率低,杂交结实率很不理想。笔者在进行水稻杂交授粉中,从提高工效与结实率出发,实行剪颖去雄和移株套袋自由授粉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天然授粉、人工杂交授粉、不去雄套袋及去雄不套袋4种方法对耐冬山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的结实膨大率最高,人工授粉次之,不去雄套袋的结实膨大率最低为0。综合试验结果,可见耐冬山茶是以异花授粉为主的,并且人工授粉结实膨大率并不高的植物。耐冬山茶的花粉生活力从35.71%~90.29%不等,不同耐冬山茶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陆地棉与陆地棉、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在不同时间去雄和授粉 ,研究了提高杂交成铃率的最佳去雄和授粉时间。试验结果表明 ,在气候比较干燥的河西棉区 ,两类材料组合均以采用清晨开花前去雄、当日 10 :30~11:30授粉能获得较高的成铃质量和成铃率 ;在同一去雄和授粉时间条件下 ,陆地棉与海岛棉的杂交成铃率远低于陆地棉品种间的杂交成铃率。  相似文献   

17.
玉米双交种子的产生,必须经过一整套杂交配制手续,在几个隔离区内对用作杂交的母本植株进行去雄,由父本植株供应花粉,才能结成作为亲本用的单交种子和生产上种植的双交种子。在大面积上配制多量杂交种子时,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劳动力来从事去雄工作。玉米开花季节恰巧又是农活比较紧张的时候,要调动大批劳力进行去雄,有时还有一定困难。而且在去雄不及时和不徹底的情况下,将会影响杂交质量,直接关系到杂交种子的增产效果。但将雄花不孕性应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不同成胚率的3个小麦DH株系与同一玉米品种杂交,探讨简化去雄方法对成胚率的影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去雄方法与剪药+喷水、剪颖不去雄、剪药+剪伤部分柱头等3种简化去雄方法的平均成胚率分别为26.53%、26.49%、27.84%和25.60%,4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平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1.44%、2.35%、6.13%和3.12%,剪颖不去雄的自交结实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自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与授粉偏迟有关。与常规去雄相比,3种简化去雄方法的去雄效率高5倍以上且单倍体胚成胚率相同,可作为小麦×玉米杂交中批量产生小麦单倍体的高效去雄方法单独或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迅猛发展.玉米单产的不断提高,我国杂交玉米种植面积不断上升.玉米杂交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做好玉米种子生产,提高种子质量.已成为繁育玉米种子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有一套科学的、周密的、切实可行的玉米杂交制种生产管理操作规程。本文从播种、田间管理、割本去雄、脱水保质等方面介绍了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棉花远缘杂交课题组近年来培育出的综合性状优良、柱头外露长度不同的4份长柱头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不同时段授粉、不同柱长不同时间杂交授粉等方面的差异性,并对杂交种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可以利用长柱头棉花不去雄授粉来简化去雄工序,提高杂交效率;柱头外露长度不同,异交率也不同;生产上宜选用柱头外露长度在10 mm以上、异交率在95%以上且具有较强杂种优势潜力的优良株系来进行转育或杂交制种,一般于8:00—10:00杂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