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河南省飞播造林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开展飞播造林的必要性,结合我省实际提出飞播造林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河南是开展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飞播造林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从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推广的发展历程。本文在详实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河南省开展飞播造林的技术实践过程,论述了飞播造林成功的主要技术措施,指出了目前我省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展飞播造林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飞播林基地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飞播林基地现状及对策探讨刘增喜张慧勤邢惠民(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河南省自1979年飞播造林成功以来,已完成飞播造林423万hm2(不含重播面积),其中成林面积93万hm2,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加强飞播林的经营管理,提高飞播成...  相似文献   

4.
绿色短波     
省厅召开飞播造林二十 周年纪念大会 为全面总结我省20年来飞播造林成就,交流经验,表彰从事飞播造林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研究部署今后到2010年飞播造林工作,省林业厅于1999年11月17日在栾川县召开了河南省飞播造林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厅直有关处室、单位负责人和三门峡、洛阳等10个市及其县(币)林业局负责同志、全省飞播造林先进个人代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初,飞播造林在河南省淅川县试播获得成功后,拉开了全县飞播造林的序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造林绿化途径,使造林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全县先后在荆关、西簧、寺湾等10个乡镇34个播区飞播造林  相似文献   

6.
飞播油松幼林抚育间伐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播油松幼林抚育间伐技术探讨①刘增喜姚勇(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河南省自1979年飞播造林由局部试验到大面积推广以来,已形成大面积油松飞播林,成为我省重要的木材后备资源。由于飞播造林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林木分布不均匀,林分密度差异较大。随着林龄和郁闭度...  相似文献   

7.
GPS导航对飞播质量的影响刘增喜姚勇刘建生郭际荣(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提高飞播造林质量,减少地面导航人员和减轻导航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飞播经费,1996年9月结合飞播生产任务,在栾川县进行了GPS卫星定位导航飞播造林试验。GPS主要由24颗卫星、...  相似文献   

8.
孙君策  侯辉 《国土绿化》2011,(10):41-41
20世纪80年代初,飞播造林在河南省淅川县试播获得成功后,拉开了全县飞播造林的序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造林绿化途径,使造林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全县先后在荆关、西簧、寺湾等10个乡镇34个播区飞播造林47.2万亩,其中有效面积42.99万亩。  相似文献   

9.
栾川县飞播油松幼林抚育间伐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勇 《河南林业科技》1996,(4):29-29,32
栾川县飞播油松幼林抚育间伐试验初报①姚勇(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河南省栾川县1979年开始飞播造林,并及时开展了“飞、封、补、管”相结合的经营管理。为提高飞播幼林经营管理水平,河南省林业厅飞播队从1985年起,连续多年在栾川县三冷飞播区进行了飞播油松...  相似文献   

10.
河南是开展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飞播造林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从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推广的发展历程,飞播造林20年来,敛上飞播作业面积49.26万hm^3,成效面积21.72万hm^3,其中成林面积17.63万hm^3,人工直播造林和补播补植15.01万hm^3,建成9.58万hm^3的飞播林基地,回顾了飞播造林20年来的发展历程,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河南省飞播造林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1.
我国飞播造林发展概况及今后的任务①姬韶领(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1996年是我国开展飞播造林40周年。10月6—8日,由林业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简称五部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飞播造林40周年纪念大会”。现...  相似文献   

12.
淅川县侧柏飞播造林效果分析①邢惠民(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更好地解决低海拔、多阳坡的石质山区出苗保苗的问题,我们分别于1989—1990年在淅川县进行了飞播侧柏造林试验,现将调查情况初报如下。1自然条件淅川县位于南阳盆地鄂、豫、...  相似文献   

13.
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效果好、省工省时的优点,但因受降雨量、立地条件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还不能达到一次实现荒山飞播造林绿化的要求。采取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人工补造、加强幼林抚育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不仅可使各种造林方式的优势得以互补还可起到调整树种结构的作用。河南省1987—1991年采取飞、封、补造、管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已建成百万亩飞播林基地。  相似文献   

14.
<正> 从1979年飞播造林试验开始,我省的飞播造林工作者,针对复杂的自然条件,推行了广泛深入的科学试验,并迅速推广到全省,取得了喜人的试验成果与造林成效,涌现出了许多先进集体与个人。河南省飞机播种造林试验与推广先后两次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多次获地市级科技  相似文献   

15.
979—1995年河南省在9市32县完成飞播造林作业面积438600hm2,其中宜播面积340800hm2,保存幼林及成苗面积187267hm2,通过补播补造,形成相对集中规模在20000hm2以上的飞播幼林2片、6700hm2以上的10片、670hm2以上的50片。文章总结了飞播造林经验,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为今后飞播造林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飞播造林多效复合剂拌种处理效果研究宋玉和,姚勇,秦延国(河南省林业厅飞播队)为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减少鸟鼠对飞播种籽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今年我省飞机播种造林在豫西伏牛山区、豫北太行山区广泛采用多效复合剂拌种处理,共用复合剂250套,拌种面积占飞...  相似文献   

17.
飞播造林不同药剂拌种试验①刘增喜郭际荣(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根据河南省历年飞播造林试验,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种子落地后至发芽前遭受鸟、鼠大量食害所致。近年来林业部先后推荐广东省林科所研制的“R-8复合忌食剂”、辽宁省朝阳县林业局的“HL粉剂”和...  相似文献   

18.
飞播造林多效复合剂拌种试验①郭利华(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刘小锁程金磨(卢氏县林业局)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鸟、鼠大量取食飞播种子。为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6月我们在豫西伏牛山区进行了多效复合剂拌种试验,对其驱避鸟、鼠危害及影响飞播种子...  相似文献   

19.
<正> 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黄河中下游,是个少林省份,森林覆盖率仅12%,有大面积荒山急待造林绿化。为了加快荒山绿化步伐,1979年开展了飞播造林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十年中,全省共完成飞播造林面积336万亩,已成苗成林120多万亩。早期的飞播区已郁闭成林,有的已开始间伐利用。目前全省的飞播造林正向基地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计划于1995年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开展飞播造林事业30多年来,无论是在多雨的南方,还是在半干旱和干旱的北方,均以它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能深入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深远山区的显著优点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河南省的飞播实践证明,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飞播造林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增加森林后备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飞播造林是一项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