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湖南桑植境内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尚存百年以上古树名木300439株,计48科,84属,135种,其中树龄300年以上的珍稀古树名木102840株,被列为国家级古树王名录的252株,省级古树王名录的11846株,古树王树种、数量在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桑植县绿委办根据省绿化委员会的部署,对全县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调查考证。目前,全县尚幸存的百年以上古树名木886株,计31科,49属,69种。其中,树龄300年以上的珍贵古树达30株,被列为国家级的古树王名录的有2株、省级古树王名录的有28株,按古树王的树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桑植县本着“凡树干胸径1.5米或树龄250年以上,不分树种,均属珍稀古树”的技术规程,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实地,对全县38个乡镇和单位的古树名木逐树验证,查实了桑植县现存珍稀古树王12198株。其中,列为国家级古树王名录的有256株,省级古树王名录的有11942株。  相似文献   

4.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 ,胸径≥ 80cm的古树名木有 5 6 9株 ,隶属于 15科2 1属 2 9种。笔者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的种类、种群数量、生态分布、树高和胸径等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了保护该区古树名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第五批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树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州市第五批待测树木逐株进行实地调查、树龄鉴定、GPS定位,为每株古树名木建立电子档案,挂牌保护,并纳入“数字市政”古树名木管理系统。根据实地调查和树龄鉴定结果。分析广州市第五批古树名木种类数量、分布情况、资源特点,进行数据入库,讨论了该批古树名木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蕉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的概述,分析了蕉城区自然保护区、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名木古树等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福安市名木古树普查资料,对福安市古树的分布特点、生长情况、生长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对福安市古树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徂徕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初步明确了徂徕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高等植物约163科560属1117种,还调查了保护区内的古树名木的基本情况,保护区内现有古树名木512株,其中古树478株,名木34株,分属于18科24属28种,并提出了管护措施和今后保护工作的建议,为保护区进一步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古树名木保护的现状与措施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古树名木的定义,指出了古树名木存在的社会价值,结合古树名木的生存现状对古树名木进行了分类,并根据古树名木的生存现状详细分析了影响古树名木生存、生长和保护的因素,探讨了保护古树名木的积极意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古树名木的研究和保护措施,为各地进行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崆峒山古树名木的调查,建立了古树名木档案库,讨论分析了崆峒山古树名木的数量、种类、权属、生长势、树龄及保护等级,并结合古树名木的生长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福建省白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蔬菜资源现状,在本底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补充和走访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白马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蔬菜资源36科74属98种,按其食用部位分,嫩茎叶类15科43属58种、芽类6科7属8种、地下块茎类4科4属8种、花果类8科9属13种、其他类1科9属13种;本文分析当地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提出合理化开发建议,为下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动物活动节律是了解动物生存策略和科学管护的基础,为探究白马雪山保护区有蹄类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控74台红外相机,对比分析白马雪山保护区德钦叶日、维西塔城片区有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及人为活动影响。为掌握白马雪山保护区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及科学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本底调查和补充调查,福建白马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10科265属412种,按其药用部位将其分全草(株)类、根类、茎类、叶类、其他类等5类;分析当地野生药用植物区域特点,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建议,旨在为更科学更规范地进行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余姚市古树名木保护现状,结合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落实了具体的规划和相应的对策:加强宣传,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保护标志,构建多层次保护体系和监测体系,培育后备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以实现绿色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调查表明南靖县乐土自然保护区白蚁有2科6属10种,且发现了当地有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象白蚁类、印颚白蚁类和歧颚白蚁类,说明乐土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南亚热带和热带北缘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6.
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王惠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127-131
采用样线、样地、观测点相结合的野外普查方法对松溪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本底调查,按照《中国植被》的划分方法,对本底调查结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松溪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丰富,植被保存较完整,共具有8个植被型20个群系62个群丛;植被分布水平规律变化界限不明显,在垂直分布上,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形成垂直地带谱。  相似文献   

17.
从1996年开始间断地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的鸡类目鸟类进行了野外调查。确认该保护分局分布有鸡形目13种,隶属2科13属。分析了分布种类、栖息生境、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留居情况、区系特征。指出了鸡类多样性的致危因素,提出了今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兴隆山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统计,兴隆山现有古树名木21株,共7种,其中大部分在旅游区,为兴隆山的旅游起着重要的点缀作用,是兴隆山生态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分析了兴隆山古树名木的资源和管护现状,并提出了一些保护以及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本研究于2011年3~10月对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两栖爬行动物共52种,隶属于3目13科.其中两栖纲1目4科14种,爬行纲2目9科38种.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属于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达41种(占总物种数的78.85%).调查发现1种广东省两栖类动物新记录——长肢林蛙,发现外来入侵物种红耳龟、牛蛙和孟加拉巨蜥.并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