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黄秋葵是一种新型的营养、保健性蔬菜。国内市场黄秋葵的需求量日渐增多,出口量不断增长,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其相应的栽培模式也不断创新。本文综述了黄秋葵的栽培模式研究进展,并分析了黄秋葵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黄秋葵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旨在为黄秋葵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秋葵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秋葵疫病是危害黄秋葵的真菌病之一,发病严重时会导致黄秋葵产量和品质降低。该文综述了黄秋葵疫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并总结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黄秋葵的营养保健作用、食用方法,并从品种类型、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黄秋葵栽培关键技术环节,以期对北方地区黄秋葵露地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秋葵是近年来蔬菜市场上发展较好的蔬菜,为研究黄秋葵种子的耐盐碱能力,文章选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分别对黄秋葵种子进行处理,模拟盐碱胁迫环境下,黄秋葵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伤害率、苗鲜质量、胚根长,计算黄秋葵种子的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结果显示,低浓度NaHCO3溶液处理黄秋葵种子的发芽情况与幼苗生长情况优于低浓度NaCl溶液处理,推测出黄秋葵种子更适宜在弱碱性环境下发芽,表明黄秋葵种子具有较强的耐碱性。黄秋葵种子在2‰浓度NaCl溶液和NaHCO3溶液中的发芽率分别达到75.89%和85.82%,在较高浓度的盐碱溶液下仍有一定的发芽率,说明黄秋葵种子对盐碱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黄秋葵汁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复合菌种发酵成黄秋葵酸奶;以感官评价和持水性为评分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黄秋葵酸奶制作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黄秋葵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脱脂奶粉11%、白砂糖6%、复合菌种含量0.35%、黄秋葵汁含量14%,得到的黄秋葵酸奶酸甜适宜、口感爽滑、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黄秋葵汁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复合菌种发酵成黄秋葵酸奶;以感官评价和持水性为评分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黄秋葵酸奶制作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黄秋葵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脱脂奶粉11%、白砂糖6%、复合菌种含量0.35%、黄秋葵汁含量14%,得到的黄秋葵酸奶酸甜适宜、口感爽滑、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法和醇提取法对黄秋葵花、果、茎叶中多糖和黄酮进行了提取,并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提取出的粗多糖和黄酮2种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秋葵花、果、茎叶中多糖含量分别为27.75%、39.05%、43.74%,黄秋葵各器官中多糖含量依次为茎叶果花;黄秋葵各器官中黄酮含量分别为26.25%、27.50%、26.93%,黄酮含量依次为果茎叶花;黄秋葵茎叶中多糖含量较高,果中黄酮含量较高。这些结论为黄秋葵今后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秋葵作为一种食药两用植物,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国内对黄秋葵的研究比较全面和深入,主要集中在优良品种选育、栽培制种、病虫害防治、综合利用等方面,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1999年-2019年的数据作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度分布、研究机构、基金支持、学科分类、期刊来源等方面分析了黄秋葵研究文献,剖析了黄秋葵文献研究的特点和热点方向,分析近20年来黄秋葵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25%嘧菌酯悬浮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黄秋葵疫病的防效及对作物和施药者的安全性,进行了黄秋葵疫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600、1 080 mL/hm2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 200.5、4 000.5 g/hm2均可用于防治黄秋葵疫病,对黄秋葵和施药者安全,特别是25%嘧菌酯悬浮剂600、1 080 mL/hm2对黄秋葵疫病的防效明显高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200.5、4 000.5 g/hm2的防效,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秋葵为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嫩果富含类黄酮、多酚、氨基酸、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为人们熟知的保健蔬菜。食用黄秋葵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癌、抗糖尿病以及免疫调节作用,黄秋葵多糖被认为是与上述生物活性相关的物质。黄秋葵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结构分析是开展生物活性研究的前提,本文对目前黄秋葵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进行阐述,以期为黄秋葵多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