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制种玉米生产上结实性差一般表现为3种形式,一是整个果穗结子很少,呈"花棒"甚至呈空棒;二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子粒,穗轴向没有子粒的一侧弯曲;三是果穗秃尖、秃尾。据调查制种玉米由于结实性差一般造成15%左右的减产,  相似文献   

2.
研究分析50份不同爆裂玉米种质材料的果穗性状及其膨爆特性。结果表明,果穗性状中秃尖长的变异系数为68.88%;果穗穗长、行数、行粒数、穗粗、百粒重呈正态分布,果穗秃尖长呈偏态分布。膨爆特性中膨爆倍数的变异系数为32.86%,膨爆倍数呈正态分布,膨爆率呈偏态分布,表明爆裂玉米种质材料间主要性状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膨爆特性、果穗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膨爆倍数与膨爆率呈显著正相关;膨爆倍数与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粗呈正相关,与秃尖长、百粒重呈负相关;膨爆率与行粒数、穗粗呈显著正相关,与穗长、秃尖长、行数、百粒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空秆是指玉米植株不结果穗或有果穗不能结实长大的现象。秃顶是指果穗顶部不结实,当雌穗顶部花丝抽出时,雄穗已散粉完毕,或者是不良气候影响,导致花粉败育,因而得不到花粉授粉受精。缺粒有两种,一是果穗的一面有若干行由基部到顶部都不结实,即缺行;一种是满天星缺粒,即果穗上只结少数子粒。  相似文献   

4.
玉米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刘帆  石海春  余学杰 《玉米科学》2005,13(3):017-020
对玉米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间进行了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等8个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除秃尖外,其余均为正值.其中,穗行数对子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达到1.300 42,行粒数达到0.903 82.因此,为获得高产玉米品种,应着重注意穗行数和行粒数较多的基因型,同时要协调好穗行数与穗长、粒深、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以及行粒数与秃尖和穗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应用莫惠栋最新提出的p q 2pq交配设计及其分析方法,研究84个玉米杂交组合及其13个亲本的株型、穗型、粒型等14个性状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株高、叶夹角、穗长、穗粗、秃尖、结实长、穗行数、行粒数、容重、子粒长、子粒厚11个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穗粗、穗行数、容重、子粒长、子粒厚以加性效应为主;穗位、百粒重、子粒宽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其中子粒宽以上位性效应为主;除容重、子粒厚外,各性状的显性方向为正向显性;除子粒宽、子粒厚外,各性状还受到细胞质效应的影响;狭义遗传力排序为子粒长>子粒宽>容重>穗行数>穗粗>子粒厚>百粒重>株高>穗位>叶夹角>穗长>秃尖>结实长>行粒数。  相似文献   

6.
30%已·乙水剂对玉米产量和茎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30%已.乙水剂处理极显著缩短穗下部节间长度,降低了植株和果穗的重心,提高了子粒形成期和灌浆期穗下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极显著提高穗下部节间折断时的最大载荷和径向的碾碎强度,增加了穗下各茎节的粗度,总体提高玉米茎的抗倒伏性能。同时,化控处理降低了空秆率和秃尖长,提高了行粒数和穗粒重,显著提高了产量,化控措施使玉米子粒产量与茎秆质量得到了协同改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浙糯玉5号鲜果穗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5万~5.55万株/hm^2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鲜果穗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密度为4.65万株/hm^2时,浙糯玉5号群体产量最高;株高、穗位高、秃尖长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高密度条件下单穗净重下降不明显,但果穗商品性下降较快,秃尖增长,子粒数减少。综合研究表明,浙中南地区浙糯王5号秋播最佳种植密度为4.65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在某些栽培条件下,玉米果穗会出现败育的籽粒,特别是在穗上部。在这些发育不全的果穗(秃尖长短不一)上,籽粒体积表现出逐渐地或突然地缩小,因此果穗顶:部出现败育籽粒(瘪粒)。据 Hanft(1986)报道,籽粒败育12.4%可导致产量下降6%。计算结果表明在瑞士高密度种植下的玉米如果果穗的秃尖长度达10%,籽粒产量将下降42%,茎秆产量将下  相似文献   

9.
铅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选用玉米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设置不同铅处理浓度,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Chl)和产量等指标,探讨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处理,除低浓度铅处理的各项指标基本好于对照外,其余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使叶片Tr下降,Pn、Cs和Chl含量降低,Ci上升;②铅胁迫影响了玉米子粒产量形成。穗粒数的减少是玉米产量下降的主要限制因子。进一步分析成熟后的果穗性状,发现铅胁迫主要是通过秃尖和穗长变化影响穗粒数和穗粒重,最终影响子粒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密度下施氮对甜玉米果穗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甜玉米甜单8号为材料,在不同种植密度(45 000、60 000和75 000株/hm2)及不同供氮水平(0、120和240 kg/hm2)下对果穗产量、穗粒结构、穗部性状形成过程及子粒灌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氮水平、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产量影响显著,施氮可显著提高鲜穗产量与子粒产量;穗长、穗粗的形成贯穿整个果穗发育过程,可用Logistic曲线拟合,分别在吐丝与抽雄期达到最终穗长与穗粗的50%;穗粒数在抽雄期达到最高峰,随时间推进果穗败育粒增加;施氮对单穗重的提高在高密度下最明显。施氮能够促进玉米子粒的灌浆,但不同密度下施氮对灌浆动态的影响明显不同,在4~20 DAP子粒体积、百粒鲜重、灌浆速率均明显升高,且施氮处理高于不施氮处理。  相似文献   

11.
糯玉米杂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试验选用自育的20个糯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鲜穗采收期和成熟期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株高、穗位高等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鲜穗采收期,穗长、双穗率、百粒重、出籽率等性状均与鲜穗产量呈正相关,作用最大的因素是穗长(r=0.600 0**)。通径分析显示各性状对鲜穗产量作用大小顺序为双穗率>穗长>百粒重>出籽率>穗位高>行粒数>穗粗>株高。在完熟期,行粒数(r=0.504 2*)、穗粗(r=0.495 9*)与干子粒产量呈正相关,达显著水平,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干子粒产量作用排序为行粒数>穗位高>穗粗>穗长>秃尖长。  相似文献   

12.
甜玉米果穗不同计产方法对产量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个鲜食甜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果穗不同计产方法(第1果穗计产、所有果穗计产和商品果穗计产)对产量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计产结果在甜玉米不同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第1穗净果穗计产结果比商品穗产量高0~35.78%(除个别品种外);所有净穗计入产量结果比商品穗产量高0.08%~35.78%,且各百分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以商品果穗计产比较科学。商品果穗标准为非霉变果穗,除去苞叶、花丝、穗柄、虫咬、损伤、秃尖及秃基部分的完好净穗有效长度至少不短于10cm的果穗。  相似文献   

13.
鲜食型超甜玉米组合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鲜食型超甜玉米组合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粗、穗长、行粒数与单穗净重、单穗鲜重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秃尖长与穗行数、穗长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脉数与株高、叶片数和行粒数极显著正相关。通经分析表明: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和叶脉数依次对单穗净重有直接影响;穗长、穗粗、秃尖长和叶片数依次对单穗鲜重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生态因素对玉米子粒发育影响及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通过播期、覆膜调控,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品种的生长发育,重点研究生态因素对玉米花后子粒发育的影响。试验主要结果如下:高温少光条件影响子粒灌浆,表现在灌浆期持续时间短、灌浆速率相对较低。晚熟品种灌浆期长而灌浆速率相对较低,早熟品种灌浆期短而灌浆速率相对较高,是正常年份两类品种都能取得高产的原因。子粒体积变化与干重变化趋势一致。适宜生态条件下,玉米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小,果穗发育整齐一致。掖单13穗长较大,易于形成大果穗,高产潜力大,但高温少光条件下,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大,果穗不整齐,产量低。高温少光条件下,子粒呼吸速率明显降低,高值持续时间短;同时CTK含量较低。ABA含量变化规律性不强,子粒生长受多种内源物质协调调控。  相似文献   

15.
玉米子粒含水量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17个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对10个穗部性状和子粒含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穗粗、行粒数对子粒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穗行数、轴粗、出籽率、粒面积、粒深对子粒含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其它穗部性状对子粒含水量相关性不显著。通过改良穗部性状,可以选育子粒含水量低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6.
甜、糯玉米杂交种产量相关性状分析与育种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14个甜、糯玉米为研究材料,对影响甜、糯玉米鲜穗产量的8个性状和影响糯玉米籽粒产量的10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数量性状对甜玉米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长、穗粗、采收日数、穗行数、穗位高、行粒数、秃尖、株高;对糯玉米鲜穗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为穗位高、株高、行粒数、采收日数、穗粗、穗长、秃尖、穗行数;对糯玉米籽粒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为千粒重、穗粗、株高、穗行数、穗位高、穗长、行粒数、出籽率、秃尖、生育期。  相似文献   

17.
玉米株型与穗部某些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8年对6个玉米品种的穗位叶叶长,穗位叶及穗位叶上一、二叶,下一、二叶的茎叶夹角,玉米果穗直径,穗轴直径,穗粒列数性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穗位叶叶长与果穗直径密切相关,其相关系数r为0.9561,即穗位叶长的品种表现出穗的直径大,穗粗.近穗位叶茎叶夹角平均值与穗轴直径及穗的子粒列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25和-0.9369.茎叶夹角大的品种穗轴直径小,穗的子粒列数少.茎叶夹角小的品种,穗轴直径大,穗的子粒列数多.  相似文献   

18.
早熟甜玉米留蘖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振声 《玉米科学》1993,1(1):020-022
以早熟甜玉米为材料,研究了留蘖对主茎果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熟甜玉米留蘖并不存在以往认为的浪费土壤养分、水分和与主茎争夺营养而减产等问题。反而为主茎果穗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更大的营养体、叶面积、根量,成为主茎果穗的“源”。留蘖也改善了田间冠层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含水量增加14.5%。留蘖使鲜穗秃尖缩短58.2%,行粒数增加50.4%,穗重增加38.7%:使成熟果穗籽粒增产72.2%,每穗粒数增加66%,千粒重增加7.2%。认为早熟甜玉米保留分蘖是一种提高鲜穗产量和商品质量,提高种子产量和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19.
玉米RILs群体穗粒性状表现及其环境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普通玉米自交系丹232与爆裂玉米自交系N04为材料,构建含有258个家系的重组近交系群体。在新乡、温县和郑州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田间试验,分析8个穗粒性状的表现及其环境稳定性。联合方差分析表明,各性状家系间和环境与区组互作显著或极显著;地点间穗长、穗粗、穗重、穗粒重和百粒重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除穗粗和秃尖长外,其余性状的家系与地点互作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F9群体各性状多呈连续正态分布,并表现超双亲分离。穗行数与穗长相关不显著;秃尖长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相关不显著;其他各性状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济单 7号是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 1 995年育成 ,2 0 0 1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豫审玉 2 0 0 1 0 0 2号 )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 0 0 1 0 3E。 2 0 0 2年通过东华北区试和生产试验 ,已推荐国审。1 特征特性株高 2 57~ 2 6 8cm ,穗位高 1 1 0cm左右 ,果穗为锥型 ,穗长 2 0cm左右 ,穗粗 5 4~ 5 6cm ,穗行数 1 6行左右 ,行粒数 4 0粒左右 ,属大穗型品种 ,千粒重3 2 0g ,子粒黄色 ,半马齿型 ,品质较好 ,结实性好 ,无秃尖 ,出籽率为 90 % ,株型紧凑 ,抗倒伏 ,抗大、小斑病和黑粉病 ,夏播生育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