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一、诊断依据 1.依据疾病发生的季节 因为各种病原体的繁殖和生长均需要适宜的温度,而饲养水温的变化与季节有关,所以,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大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适宜于低温条件下繁殖与生长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大多发生在冬季,而适宜于较高水温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大多发生在夏季。  相似文献   

2.
秋季水温逐渐下降,水质稳定,鱼体生长最快,但秋季又是鱼病高发季节。鱼池经过大量的投饵、施肥,腐殖质增多,病原菌大量繁殖,极易引起鱼病的发生。鱼病综合防治,一是要生态防病;二是要对水体、饵料和工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杀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暴发性流行疾病。  相似文献   

3.
<正>一、渔业环境与病害的关系1.理化因素(1)物理因素主要为温度和透明度。水温与病害发生直接相关,水生生物是冷血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水温的急剧升降,鱼体不易适应而发生病理变化,影响抵抗力,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一般随着温度升高,透明度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速度加快,鱼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喜低温种类的病原体除外,如水霉菌、小型点状极毛杆菌(竖鳞病病原菌)等。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秋冬季节,随着气温的下降,水温逐渐降低,养殖鱼类的摄食量减少,生长缓慢,有的鱼类甚至停止了生长,但是一些病原体仍然能旺盛地繁殖与滋生,如不加强管理,还会引起鱼类死亡,稍有不慎,就会造成  相似文献   

5.
一、鱼类春季发病的原因 春天,随水温的上升,水中各种病原体也开始孳生,适宜的条件下感染鱼体,引起鱼病.春季鱼类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经过较长的越冬期后,鱼体内积存的营养大部分被消耗,体质瘦弱,抗病力差,易被细菌侵袭;其二是春天捕捞、运输、放养活动较多,由于操作不慎使鱼受伤,鱼受伤后易被细菌侵袭;其三是潜伏在底泥中的病原体当开春水温上升后开始大量繁殖,再加上鱼池长时间未换水,水质较差,为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易侵袭鱼体引发鱼病.  相似文献   

6.
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淡水石斑鱼的繁殖频率与水温、激素催熟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淡水石斑鱼的繁殖频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快;注射LHRH—A2,可加快繁殖频率,注射剂量为0.8-1.0μg/kg(♀体重)时,有利于提高孵化率。此外,对亲鱼年龄与受精卵孵化率的关系及不同批次苗种生长的研究结果显示,2—4龄亲鱼产的卵,其孵化率在60%-70%;而在26—28℃情况下,不同批次苗种间的生长差异不大;在自然水温条件下,不同批次苗种间的生长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唐天德  邹勇 《科学养鱼》2000,(5):30-30,45
近几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不断发展,面积不断扩大,病害发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现将河蟹在繁殖、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疾病特征介绍如下。一、几种疾病的特征及病原体(一)河蟹繁殖期间的几种疾病特征1.抱卵亲蟹在升温催熟过程中发育的卵不断掉落,有时亲蟹自食其卵,这使抱卵率大受损失。这是由于水环境因子中的pH值及重金属离子污染和水温等引起,自食是因缺乏适口的饵料及微量元素钙和维生素C引起的。2.状幼体向Ⅰ~Ⅱ期变态时,幼体不能开口进食,发生第一次大量死亡。这主要是引用老化水,投喂的藻类也不适口,并有部分状幼体变态畸形…  相似文献   

8.
随着夏季来临,由于水温迅速上升、雷阵雨天气频繁,鳗鲡食欲旺盛、病原体繁殖速率加快等因素,造成短时间内水质指标大幅度变化,超越鳗鲡适宜要求,鳗鲡抗应激能力及免疫能力下降,病原体侵袭鱼体概率增大,使养殖鳗鲡进入疾病发生的高峰期,疾病发生频繁,死亡量增加。夏季疾病常旱暴发性发生,因此,有效控制夏季养殖鳗鲡疾病,是养殖鳗鲡控制疾病中最为关键的时节和技术点。本文就夏季鳗鲡疾病及防治技术作简要介绍,供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进入七八月份,水产养殖已进入中后期。随着池塘中残饵、养殖生物排泄物的累积,水体中有机物越来越多,加上天气炎热,气温和水温升高,极易引起池塘中有害藻类(如蓝绿藻、微囊藻)和青泥苔的过度繁殖。有害藻类过度繁殖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大量死亡,大量消耗水体中溶解氧,并且分泌藻类毒素,引起鱼虾缺氧及藻类中毒。青泥苔过度繁殖后,在气温和水温过高的情况下,易大量死亡浮出水面,消耗大量氧气,并且妨碍鱼虾的活动,影响鱼虾的生长,易引起鱼虾的应激反应,增大疾病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夏季气温高,鱼塘水体中生物繁殖快,饵料丰富,鱼类生长最快。由于温度高,鱼类病原体也繁殖快,为鱼病发生提供了机会,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鱼病暴发。轻则降低产量,减少收入,重则一年生产付诸东流。因此说.鱼病流行季节切切莫忘防病。  相似文献   

11.
方国安 《内陆水产》2003,28(9):33-33
1引起热带观赏鱼发病的原因1.1鱼体自身的原因热带观赏鱼体质强壮,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强,机体就不易患病;若鱼体的体质较差,机体的免疫能力相对就弱,一旦感染病原微生物或遇到不利自身生存的外界环境就容易患病,从而导致死亡。因此在购买热带观赏鱼时,一定要挑选体质强壮,游动灵活一些的热带鱼。1.2外界环境原因水温热带观赏鱼的生存水温一般为30~32℃,若水温太高或太低都可能引起患病而导致死亡。同时,水温的急剧升降也会引起鱼体发生病变。一般热带观赏鱼能忍受的温差变化在5℃以下。水体硬度绝大多数热带观赏鱼要求在软水中生长繁殖(即在8…  相似文献   

12.
张汉邦 《内陆水产》2007,32(9):16-17
夏季是鱼类一年中生长的旺季,但由于水温高,鱼类病原体也会大量繁殖,导致鱼病频发。因此,夏季必须做好日常管理及鱼病预防。  相似文献   

13.
春季,随着水温的上升,水中各种病原体也开始滋生,一定的条件下感染鱼体,引起鱼病。春季鱼类发病的原因有三:其一是经过较长时间的越冬期后,鱼体内积存的营养大部分被消耗,体质瘦弱,抗病力差,易被细菌侵袭;其二是春天捕捞、运输、放养活动较多,由于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鱼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其三是潜伏在底泥中的病原体当开春时水温上升后大量繁殖,再加上鱼池长时间未换水,水质较差,为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易侵袭鱼体引发鱼病。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下列措施预防:1、清塘消毒:未放鱼种的池塘,鱼种放养前10天—15天,注水10cm—20c…  相似文献   

14.
浅谈池塘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鱼类发生疾病原因一般来说,鱼患病后活动失常,减少或停止摄食,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大批死亡,致使鱼类发生疾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因素1.自然因素(1)水温:鱼类生活在水中,在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温都有一定的要求,水温突然大幅度变化,将会引起鱼类不能很快适应而影响生长或造成死亡。例如:鱼苗下塘时要求温差不能超过2℃,鱼种则不超过4℃,就是这个原因。(2)池塘水质变化:池塘水质的好坏与鱼类发病密切相关,如果池塘中有机物含量过多,水体富营养化,氨氮含量过高,各种微生物分解旺盛,不…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2,(9):61-61
鱼类发病与气候、水温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在夏秋之交(8~9月份),此时水温适宜,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快速,因该季节昼夜温差较大,鱼体抗病能力相对较弱,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是鱼、蟹等养殖动物疾病流行的主要季节,必须十分注意疾病的防治工作。一、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体】柱状屈桡杆菌,菌体细长,大小为0.5微米×4~48微米。主要危害青鱼、草鱼。【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鱼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粘…  相似文献   

16.
<正>水产动物的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常见疾病之一,至今尚缺乏能有效治疗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因为水霉菌丝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范围也比较广,在8~32℃的范围内均能生长繁殖。而在水温10~15℃的范围是最适宜水霉菌的生长与繁殖温度,当水温上升到25℃以上时,水霉菌的繁殖力会趋于减弱,其感染能力也会随之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17.
王小斌 《内陆水产》2008,33(1):29-29
我镇现有土池养鳗6.7hm^2,年产鳗80多t,在土池养鳗的这几年中,发现水霉病是危害鳗鱼比较严重的一种病,每年都有流行,发病时间大多集中在2月~4月。水霉病通常在水温10℃~20℃时发病,13℃~18℃为发病最适温度,在水温10℃以下或20℃以上,鳗鱼几乎不感染此病。该病主要危害鳗苗、鳗种,发病率较高,由寄生水霉引起,它容易在病变和坏死的组织上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18.
张秀江 《齐鲁渔业》2004,21(6):44-45
近年来,随着池塘养殖集约化程度和鱼产量的不断提高,鱼病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夏季,由于水温高,鱼类生长代谢旺盛,水体巾对鱼类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水质较差,鱼类的各种病原体也易大量繁生而引起鱼病。夏季鱼病,来势猛,危害大,一般的防治方法难以奏效,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鱼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温季节天气炎热、光照强、水质差、各种病菌大量繁殖,是养殖上疾病发生的高峰期,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在夏季水温32℃左右的高温季节,也是生长的旺季。如何确保高温季节对虾健康、旺盛生长,科学管理是关键。为了克服养殖难关,争取获得稳产高效,高温季节应掌握以下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李凯 《内陆水产》2001,26(3):38-38
春季随着水温逐渐升高,鱼类开始摄食和生长。但是危害鱼类的一些病菌也开始复苏,并大量繁殖,往往在短时间内导致鱼类发病或死亡,影响了全年的鱼产量。因此,春季鱼病预防决不可掉以轻心。了解春季鱼发病的原因,做好防病工作,提高鱼产量关键措施之一。 1发病原因 1.1池塘淤泥较厚,清整消毒不彻底,积存在鱼塘泥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常在春季适应条件下繁殖生长。 1.2饵肥料和下塘的鱼种消毒不严,会把一些病原体带入鱼塘,寄生或传播给鱼类引起发病。 1.3鱼种在放养时,由于拉网、计数、运输等操作不当,加之气温低使鱼体碰伤或冻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