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河蟹幼蟹培育指大眼幼体(俗称蟹苗)培育成Ⅱ~Ⅲ期幼蟹的生产过程。幼蟹培育主要有水泥池、土池和网箱三种培育方式。为了推进幼蟹培育技术更进一步在生产中应用,现将三种培育方式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水泥池培育幼蟹 水泥池培育幼蟹具有密度大、成活率高、占地面积小、捕捞方便等优点,但造价高,管  相似文献   

2.
第二讲幼蟹、蟹种培育湖泊河蟹放流要将蟹苗培育成幼蟹,养殖商品蟹要将幼蟹培育成蟹种.蟹苗养成幼蟹,可用土池、水泥池、稻田、滩地、网箱进行一级培育.幼蟹养成蟹种,可用土池、稻田、滩地、网围、箱围进行二级培育.1.生态习性和养殖的适宜环境蟹苗体小纤弱,平均体重6~7毫克,营游泳生活、喜集群、顶风逆游、岸边生活、食  相似文献   

3.
繁殖数足、质优的蟹苗种是发展河蟹增、养殖的基本条件。Z_5溞幼蜕皮后.经3~5天淡化,个体重6~7毫克/只(14~16万只/公斤).能适应淡水生活的大眼幼体.称为蟹苗。从蟹苗至成蟹的中间阶段的小蟹称幼蟹,生产上又称蟹种。我们把蟹种的培育分为三个阶段,即仔蟹(蟹苗经一个月左右的培育,蜕  相似文献   

4.
宣州市幼蟹培育始于90年代初。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 ,优质幼蟹倍受养殖者青睐 ,其市场前景看好 ,培育幼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幼蟹培育呈上升态势。宣州市1998年幼蟹培育面积仅在60hm2 左右 ,1999年飚升至300多hm2 ,培育出5000余万只幼蟹 ,这些幼蟹规格较为整齐 ,性早熟由原来的20 %下降至3 %以下 ,幼蟹质量优良。幼蟹培育的发展 ,使该市对幼蟹由传统的外购转为外销。根据近几年的实践及观察 ,笔者认为影响幼蟹性早熟的因素主要有 :遗传、放养密度、池水有效积温、饵料营养及换水次数等。控制这些因素 ,可有…  相似文献   

5.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肉质鲜美、风格独特,历来受到民众的喜爱,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优质、大规格成蟹是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幼蟹培育主要是指将蟹苗培育成规格更大的一龄蟹种[1,2],即"扣蟹",良种幼蟹是"养大蟹"的基础,因此如何提供优质幼蟹就成为推动河蟹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不同构型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玉霞 《淡水渔业》1997,27(5):43-45
在每年的早春繁殖河蟹大眼幼体(蟹苗),利用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经3-4周的强化培育后,幼蟹放人池塘中进行快速养殖,当年即可达到上市商品蟹。这是自1994年始在江苏兴起的养蟹新方法,其关键是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技术方法。由于技术水平的不稳定性,致使有的场家培育五期幼蟹的成活率高达20%,但大部分在5—10%之间,有的甚至低于3%。本文就1997年度我们在南京地区就不同类型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的技术方法与结果作一叙述,以便为在内陆水域条件下完善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的技术方法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育蟹建棚…  相似文献   

7.
采用土池大棚和水泥池大棚三个点两类池放养河蟹早繁苗培育幼蟹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每kg蟹苗经大棚培育30d左右,能产出幼蟹2—3万只,成活率20%,获纯利2万元以上,且土池大棚优越于水泥池大棚。1996年,泗洪县进行大面积推广,成效显著,这说明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幼蟹培育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幼蟹培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河蟹的养殖生产。目前,在幼蟹的培育过程中,常会由于某种原因,使一部分幼蟹个体较小,不肯生长或生长缓慢,它们长期栖息在洞穴之中,不愿出来活动和觅食,这部分幼蟹被称之为懒蟹,俗称“小老蟹”。现结合养殖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对幼蟹培育过程中懒蟹的控制作如下分析:1严格控制放养密度现在有许多的养殖户存在着放养密度越高幼蟹出池量就越多,获得效益也越高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高密度的培育幼蟹,往往会使养殖水体水质处于不良状态,而且极易造成饵料的不足,这是懒蟹形…  相似文献   

9.
幼蟹培育指大眼幼体培育成三期至四期幼蟹的生产过程。生产中为了提高成蟹上市规格,采用温室培育早苗,以获得大规格幼蟹。早苗培育因时间早(大部份在  相似文献   

10.
陈冬林 《中国水产》2012,440(7):60-61
为提高幼蟹品质,生产出规格大,体质壮,成活率高的幼蟹,提升当地幼蟹市场占有率,实现幼蟹培育标准化生态培育技术"资源循环再生、饵料合理利用、水质自我调节、病害生态防治"的良性循环,对幼蟹生态培育集成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水草移植、微生物制剂调水、微孔管道增氧"三合一的生物生态技术和"深水、良种、营养、品牌"发展模式,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相似文献   

11.
高淳县河蟹养殖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坚持大规格幼蟹的培育推广,选择优质蟹种是养殖大规格商品蟹的基础。蟹种又称扣蟹、幼蟹,将16万只/kg左右的蟹苗(河蟹大眼幼休)培育成60~260只/kg幼蟹的过程即是为蟹种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幼蟹品质,生产出规格大、体质壮、成活率高的幼蟹,提升当地幼蟹市场占有率,实现全区幼蟹培育标准化生态培育技术资源循环再生、饵料合理利用、水质自我调节、病害生态防治的良性循环,我们于2009年进行了幼蟹生态培育集成技术的研究,并总结出水草移植、微生物制剂调水、微孔管道增氧三合一的生物生态技术和深水、良种、营养、品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与动态     
早繁蟹苗培育Ⅴ期幼蟹获得成功 今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射阳县、阜宁县等地河蟹育苗场,首次繁育出早期(4月15日前)蟹苗3000公斤。在些基础上,各地采用控温方法,将早繁的大眼幼体培育成Ⅴ期幼蟹获得成功。据不完全统计,盐城、南通、扬州、苏州、淮阴等市共计60公顷、产幼蟹3万多公斤。如射阳县养殖公司、淡水一场和二场,采用塑料大棚土池育苗2.7公顷,3月30日至4月5日投放196.8公斤大眼幼体,经40~50天精心培育,收获Ⅴ期幼蟹774.6  相似文献   

14.
在河蟹育苗、幼蟹培育中,常见蟹体表有纤毛虫寄生,稍有不慎,即造成蟹大批死亡。笔者在塑料大棚培育5期幼蟹工作中,针对纤毛虫病的发生,进行了福尔马林等3种药物防治试验,结果如下。1病蟹症状附着有纤毛虫的幼蟹行动迟缓,食欲降低,体质瘦弱。镜检可见幼蟹的附肢...  相似文献   

15.
1998年6月至10月期间,笔者在苏州阳澄湖区主持了“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蟹业有限公司”规模型扣蟹培育的技术工作,应用生长速率调控法培育扣蟹,收到了规格与计划基本相符的效果。105.1亩养殖水面,到9月23日,80%培育他中的幼蟹,平均规格为199只/kg,单只均重5.03克,其中:6.3-9.7g/只、平均规格为7.29克的幼蟹占总饲养量的62.1%,形成大规格的主群体。秋分前后,对20%培育池中因密度较高规格偏小的幼蟹实施了强化培育、刺激脱壳的调控生长速度的措施,经20多天的饲养,单只均重已达5g左右,基本上实现了扣蟹规格与计划相符的…  相似文献   

16.
一、幼蟹生产的现状安徽宣城市水阳镇2001年幼蟹培育面积1万多亩,培育幼蟹8000余万只,2002年幼蟹培育面积达1.6万亩。全镇以河蟹生产为龙头的特种水产品养殖初趋格局,已初步形成了蟹苗(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成蟹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特别是幼蟹苗种的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各地成蟹回捕率高、成蟹规格较大、长势情况良好来看,在各地享有一定的声誉。二、存在的问题1.采购蟹苗(大眼幼体)形势严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油棉生产效益下滑,全镇去年幼蟹培育面积比上年增加64%。5~6月份,全镇…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崇明县新民乡第三养鱼场在蟹苗讯期间,共采集蟹苗135公斤,投放于室内水泥池和室外网箱暂养。经20天精心培育,共育出250公斤幼蟹,且个体健壮,为外省市提供了优质幼蟹。大批蟹苗暂养的初步成功,为提高外运途中的幼蟹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夏秋季节是高温季节,既是幼蟹生长期,也是诱发幼蟹疾病的高峰期,还是提高养殖幼蟹成活率的关键时期。结合几年来幼蟹培育的经验,总结了夏秋季节幼蟹塘口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9.
蟹种培育足指将仔蟹培育成Ⅴ期幼蟹(豆蟹),再将Ⅴ期幼蟹培育成蟹种(扣蟹),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成蟹养殖苗种来源的主要途径,蟹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蟹养殖的成败.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为依托,充分利用本地白马湖河蟹养殖的产业优势,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驻村对接专家的直接指导下,注重蟹种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在生产实践中有所创新,获得了理想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幼蟹培育技术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对幼蟹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利用人繁和天然蟹苗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提供相对稳定种源,已成为当前养蟹户的迫切愿望。为此,1995年我们在高桥镇文昌村陈忠义池塘中采用人繁蟹苗大眼幼体进行培育幼蟹试验,初获成功。现将培育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