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滇池虾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琼英 《水利渔业》2002,22(2):33-34
虾类1973年后是滇池主要渔获物。虾类中青虾、白虾为主要品种,资源量中白虾占83%,市场上白虾占70%。近年来滇池污染严重,虾类资源受到很大影响。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控制渔具渔法和红鳍鲌种群,加大对产卵期虾类的保护,改善滇池鱼类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2.
虾类属甲壳动物,是海洋生物的一大类群。近几年,随着捕捞压力增大,沿岸近海一些传统捕捞对象资源的减少与衰退,虾类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普遍受到重视,捕虾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海区自然条件优越,繁衍和分布着众多的虾类,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本文根据历次调查的有关资料,就福建海区主要经济虾类的资源特点、利用现状和资源量等问题作一简述,并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所辖的长江口河口区,自浏河以下,至启东——南汇角的联线,东西长约120.5公里,南北最宽约75公里,水域面积约275万亩,是我国河口渔业的重要基地。该水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而且虾类资源也相当丰富。常见的虾类有安氏白虾,脊尾白虾,日本沼虾三种,其中白虾为主要捕捞对象,尤其是宝山县和崇明县,产量  相似文献   

4.
5.
杨家波  李平 《齐鲁渔业》1996,13(3):30-32
介绍了莫桑比克沿海的地理环境及其海况特点,浅水虾,深水虾和龙虾的品种,分子,渔场和鲆发规律,以及捕捞生产概况,并提出了莫桑比克发展无洋渔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南四湖虾类资源进行了2年调查,采集的标本经鉴定共有6种,隶属于3科,5属,这里首次发现克氏螯虾。对南四湖虾类所占渔业地位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保护,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7.
1995年对东海北部海域拖虾监测调查,结果显示,1995年东海北部虾类资源分布密度比前几年下降,以长江口、舟山渔场,舟外渔场下降较为明显。文章分析了虾类资源下降的原因,提高合理利用虾类资源,保持稳产高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1988年2月我们在纽约和斯坦福访问了美中科技产品公司、豪成贸易有限公司和哈利逊·帕斯公司。哈利逊·帕斯公司是美国经营虾类的五大公司之一,它在美国有4个分公司,我们参观了该公司的冻虾冷库以及纽约的虾零售商店。通过访问、参观,对美国的虾类销售情况印象颇深。1.美国是虾类消费大国过去,世界上虾消费大国首先是日本,其次是美国,日本每年虾销售量20万吨以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远洋渔业公司于1992年入渔西非莫桑比克,该国近海虾类资源十分丰富。但初期应用一船一网的网板式拖网作业,产量很低,后改用臂架式拖网,产量提高4-5倍。  相似文献   

10.
11.
鄱阳湖沼虾资源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鄱阳湖区不同水域的沼虾有8种以上,其中日本沼虾为优势种,可占65%-95%,九江沼虾占1%-10%,贪食沼虾5%-35%,韩氏沼虾为1%-5%,江西沼虾占2%-8%,春沼虾占0.5%-l.0%,粗糙沼虾占0.1%-0.8%,安徽沼虾占1%-2%。日本沼虾在各水体中出现频率为100%,贪食沼虾为8%-55%,九江沼虾则在南湖水域有较为集中分布,出现频率为17%-28%,其它种为0.5%-2%;比较了各采样时间内日本沼虾的平均体长分布和近年捕捞产量的变化,并对其种质资源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滇池平水期紫色非硫细菌的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高原深水湖泊中的微生物生态分布信息,运用统计学软件,在2002年平水期对滇池中的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的数量进行了数学分析。影响湖泊中PNSB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是地点和深度,SD、TN、TP、COD、BOD和Chl-a等环境因子对PNSB数量也有影响。各环境因子间也有相关性,对其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一元回归方程,且通过逐步回归得出了一个模型。对滇池平水期PNSB的种群结构作了初步分析,优势种群为红假单胞菌属和红微菌属。  相似文献   

13.
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及水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滇池4条主要入湖河流(盘龙江、宝象河、柴河、捞渔河)为研究对象,同时采集农田排污口5个、城市排污口5个、雨水3个共计13个水样,按照河流流经区的不同土地类型,共布设28个样点,对其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结合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探讨了流域水化学特征对环境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滇池流域4条主要入湖河流的pH值为6.50~7.77,均值为7.03;电导率(EC)为6.3~85.0 mS/m,均值为33.0 mS/m;总溶解固体(TDS)为40~540 mg/L,均值为210 mg/L,空间上均表现出沿河流自上游向下游递增的趋势;4条主要入湖河水中阳离子以Ca~(2+)为主,占主要阳离子的65%,阴离子则以HCO~-_3为主,占主要阴离子的84%,入湖河流的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2+)型;河道径流主要离子浓度均表现为自上游向下游增加的趋势。Ca~(2+)、Mg~(2+)和HCO~-_3主要指示了研究区地质条件对水环境的作用,K~+、NO~-_3、SO■主要指示了农业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Na~+、Cl~-主要指示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滇池非封闭围隔水体底栖动物的监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昆明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中,非封闭围隔水体试验区马村湾、海东湾底栖动物1年的定量、定性监测结果。调查中共采到底栖动物27科、68种;定量采样点底栖动物全年平均密度为7198.11条/m^2,生物量为60.16g/m^2;分析了本底调查与监测调查中种类的消长、分布;评价了底栖动物与其它生物及生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滇池水环境退化与区域内物种多样性的丧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滇池草海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由20世纪50年代的2.70(ShannonˉW iener Index)降到90年代的0.29;滇池外海在20世纪50年代末,湖水面积90%以上为海菜花群落、马来眼子菜群落等,70年代仅占20%弱,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生植物覆盖率不及3%;分析了藻类的种群优势度向着蓝藻种群优势度不断增加的方向发展,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增加,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物种结构趋向单一化,鱼类多样性指数由1957年的1.81降为1997年的0.11,滇池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由20世纪60年代的1.08降到90年代的0.67,认为滇池水环境退化与物种多样性丧失呈双向恶化效应,物种多样性重建是滇池生态恢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组成的混合催产剂对滇池金线鲃催产获得成功,单独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鲤鱼脑垂体(P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混合催产剂均催产失败。采取2次注射催产效果明显,第1次用2μg/kgLRH-A2催熟,第2次用8μg/kgLRH-A2+3mg/kgDOM+1000IU/kgHCG催产,能获得88.5%的催产率。催产成功后,采取遮光孵化,孵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对粘皮鯔鰕虎鱼Mugilogobius myxodermus在滇池水体的食物组成、摄食策略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其对滇池饵料资源环境的适应性,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态入侵策略积累基础资料。在东大河湿地公园湖滨带设5个采集点,2014年5月9-10日及10月10日进行了2次样品采集,分别采集到粘皮鯔鰕虎鱼17尾、130尾。滇池粘皮鯔鰕虎鱼5月份种群内以成熟个体为主,10月份转变为以幼鱼为主。粘皮鯔鰕虎鱼消化道共检出23种食物类型,主要有多种枝角类、桡足类、介形虫及摇蚊幼虫等。以出现频率评价,5月份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及蛹和介形虫,10月份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介形虫和摇蚊幼虫;以数量百分比评价,5月份较多的饵料种类为桡足类、尖额溞、摇蚊类幼虫和网纹溞,10月份较多的饵料种类为介形虫、桡足类和摇蚊幼虫、轮虫等。初步揭示粘皮鯔鰕虎鱼入侵早期种群具有喜好底栖食物的广食性特征,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其在滇池流域广阔生境中如何在不同时空尺度上针对不同的饵料基础所采取的摄食策略的差异,深入研究其在与先期入侵的近缘种的摄食竞争中如何取得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滇池银白鱼(Anabarilius alburnops)的食性,于2016—2019年奇数月份在滇池用机拖网试捕采集银白鱼,对其摄食形态、食物组成和季节摄食强度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银白鱼食谱较广,食物种类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虾类和水生昆虫等,其中丝藻属、龟甲轮属、溞属等出现率较高.结合摄食器官形...  相似文献   

19.
滇池草海水质等级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影响水质的不同类别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水质等级预测提供平均预测精度更高的模型。选取的p H、DO、CODMn、NH3-N、历史水质等级5个水质因子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保护部官方发布的水质数据,降雨量、光照时间2个气象因子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气象局官方发布的气象数据。首先利用改进的灰色模型(Adaptive Grey Model,AGM)进行单因子预测,从而获取BP人工神经网络(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训练集和水质等级残差序列;然后使用经过训练集训练后的BPANN进行水质等级残差纠正;最后利用AGM模型得到未来水质等级,以滇池草海2006-2013年水质周报资料和气象资料为数据基础进行了仿真分析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1)AGM模型对水体因子和气象因子的单项指标预测理想,保证了作用于BP人工神经网络数据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预测误差的传输;(2)来源于中国环境保护部与云南省气象局的数据保证了水质等级预测中数据的权威性,采用AGM-BPANN组合模型预测滇池草海水质等级精度达到90.2%,说明模型适用于同一地区短时间内的水质变化研究;(3)AGM-BPANN组合模型借助BP网络的高维非线性克服了数据突变对预测的影响,在AGM预测基础上,通过纠正预测残差获得最终的水质等级值,实现了对滇池草海短时间内水质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