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油研八号"油菜是贵州油料所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7年通过品种审定.我市1997年开始引进,经几年试验、示范和推广,1999年种植面积15.3万亩,占全市油菜面积的95.67%.我们在试验、示范的同时进行了不同播期、不同施肥量、不同栽培密度等试验,初步掌握了"油研八号"在我地种植亩产250kg产量结构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1992年来,我市大面积推广"秦油2号",促进了油菜单产水平,但该品种制种质量逐年下降,产量波动大.为寻找高产优质油菜品种,自1997年开始示范种植"油研8号",1998年秋播面积达7.5万亩,占油菜面积的70%,1999年,加力乡万富高产方,亩产均达254.3kg,高产田达291.3kg.1997年和1998年我们在建设丰产方的同时进行了"油研8号"播期、苗质、密肥及株行距配置等辅助试验,以利于更好地指导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5.
杂交油菜油研7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引进部分油菜品种 ,经 2年试验筛选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杂交油菜油研 7号 ,且进行了一系列栽培试验 ,总结出播期、密度、施肥等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2 0 0 1年起在生产上试种示范 ,3年累计示范 1万hm2 ,总增产 45 0万kg。  相似文献   

6.
油研11号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顺国  李风华 《农技服务》2010,27(4):434-435
油研11号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低芥、低硫、高油分杂交油菜品种。为加速该品种在贵州省及全国适宜区域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稳产的优良特性,笔者从品种特征特性、育苗技术、移栽技术、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油研11号的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油研10号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备好苗地与适期播种、精量播种与培育壮苗、适时旱栽与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油研10号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两种不同类型肥料对油研7号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肥料对土壤的作用。结果表明,施用磁性化肥有利于油菜的营养生长,株高平均增高15cm;提高油菜产量,平均增产达18.9%;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提供了一条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浙优油1号亩产200kg的产量结构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优油1号是含硫代葡萄糖甙低的单低油菜新品种,我区1990年试种,1991-1994年推广面积占40.6%,该品种株高较矮,叶色浓绿,分枝能力强,角果数多,抗逆性强。亩产206kg的结构是:每亩8501株,每株有效角果513个,每角16.2oug ,千粒重3.48g。在栽培管理上,主要抓好适期早播、培育壮苗、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增施磷、钾、硼肥,轻施苗、腊肥,重施苔肥,综合防治病虫草湿害,立足抗灾夺高产。  相似文献   

10.
宁杂1号油菜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而成的第一个宁杂系列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我市于1992年引进试验种植,结果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高油分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油研57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油研57在国家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研57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188.63 kg/667m2和182.74 kg/667m2,分别比对照南油12增产3.10%和5.37%;平均含油率为47.25%,芥酸含量0.35%,硫甙含量25.86 μmol/g饼;2年平均产油量87.67 kg/667m2,比对照南油增产12.74%;菌核病鉴定结果为低抗,抗倒性强,抗寒性好.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陕西的汉中及安康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高寒地区小油菜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贵南县气候特点,通过轮作倒茬、选用良种、配方施肥、化学灭草、病虫害防治,加强田管,选种留种以及适时收获等措施,介绍了白菜型油菜的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油菜撒播是油菜种植的一种方式,如能按其配套的栽培技术进行栽培,不仅能获得高产,而且能较大程度地节约生产成本,特别能节约劳动力的投入,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纯收入和单位劳动生产率。撒播油菜要获得150 kg/667m2以上的产量,其配套栽培技术的主要环节应做到以下几点。1整地1.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高产栽培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对产量、产油量、品质性状、经济效益和植株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产栽培平均产量3 177.25 kg/hm2,平均产油量1 408.57 kg/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产37.96%和32.2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产值7 625.4元/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加2 098.2元/h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纯收益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高产栽培平均含油量及平均油酸含量均降低,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显著水平;平均饼粕蛋白质含量增加,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余的7个品质性状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获得高产的同时,品质和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5.
杂交油菜油研817综合性状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加快高产高油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油研817在生产上的推广种植,对其在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试平均产量达169.4 kg/667m2,比对照增产14.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0.2 kg/667m2,比对照增产4.1%。区试和生产试验含油率平均为43.94%,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22.61μmol/(g.饼);菌核病、病毒病抗性与对照相近。认为:油研817是一个高产稳产、含油率高、抗耐性强、综合性状好的杂交优质油菜品种,适应在浙江省及其相似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杂交油菜青杂5号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庆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415-8416
[目的]探究青杂5号的高产栽培模式。[方法]利用3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鸟兰县进行青杂5号油菜的密度、施氮量、施磷量与其产量的回归关系的试验。[结果]油莱施氮量、施磷量与产量之间有极显著回归关系。随着氮和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油菜产量逐渐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油莱产量最高。继续增加施肥量,油菜产量逐渐下降。随着密度和磷肥用量的增加,油菜产量先增后减。密度和磷肥用量的最佳组合为密度38.90万株/hm^2,纯磷45.00kg/hm^2。青杂5号油菜产量最高时的密度、氮和磷肥施用量的最优组合是密度30.00万株/hm^2,氮和磷肥施角量分别为90.00和71.75kg/hm^2。[结论]该研究为充分发挥青杂5号的增产潜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杂交油菜黔黄油2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杂交油菜品种黔黄油21号在贵州省油菜主产区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采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研究了密度、氮、磷、钾、硼肥施用量对黔黄油21号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黔黄油21号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得出了黔黄油21号获得180kg/667m2以上产量水平的优化栽培模式为密度9 414~9 814株/667m2、施纯N15.8~16.7kg/667m2、P2O5施用量8.4~9.1kg/667m2、K2O施用量12.1~13.3kg/667m2、B施用量0.3~0.4kg/667m2;同时黔黄油21号商品籽粒的品质指标为芥酸含量<1%,硫甙含量<25μmol/g,含油量44%~47%,优于国家双低油菜籽标准。  相似文献   

18.
刘安琴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5):123-123,126
作物超高产栽培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之一[1,2],是解决我国粮、油安全的重要措施.油菜是遵义县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万hm2以上,油菜种植已成为遵义县稻田冬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9.
根据商丘市夏玉米高产栽培科技攻关的实践,提出了商丘市夏玉米高产(13 500 kg/hm2以上)栽培的技术路线和土壤肥力、全生育期施肥量、熟相、产量结构等指标,集成了商丘市夏玉米高产(13 500 kg/hm2以上)栽培技术,可为豫东平原及生态条件类似区夏玉米高产创建和高产攻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