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 1989年4月3日至6日,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在重庆举行了第八次会议。会议通过了第一批全国桑品种鉴定总结报告和1987—1988年家蚕品种审定结果报告,对25个桑树品种、8对家蚕品种的试验资料进行了审议,认为其中11个桑树品种和3对家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符合国家审定标准,可以推广。这些品种是,可供长江流域试栽、推广的新桑品种育15号、育237号、育2号、7307、璜桑14号;可供黄河流域试栽、推广的新桑品种选792;可供珠江流域试栽、推广的伦教40号、塘10×伦109号、试11号;可供  相似文献   

2.
北方蚕区第一批桑品种鉴定主要成绩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日彦  梁明芝 《蚕业科学》1998,24(2):118-119
桑树品种的选用,既要注意丰产性、优质性,又要注意稳定性。本文对北方蚕区第一批鉴定的桑品种进行了产量、叶质及稳定性分析,为桑品的推广提供参考。I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材料来自1990~1995年北方蚕区第一批桑见种协作鉴定试验。参试品种有:山东省蚕研所w7946、7934,山西省蚕研所的晋选1号,陕西省若研所的871、7435,河北省蚕研所的黄鲁选、禾桑。以湖桑32号为对照品种。1.2试验方法试验按照农业部(肥)农(农)字印号文《全国桑树品种审定条例)},以及《北方蚕区桑树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实施。1.3分析方法应用Eberhart…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3个山西优良桑品种二年四期叶质的养蚕鉴定和一年二期叶质的化学鉴定。结果表明,叶质显著优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晋选6号和鲁选1号;叶质优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鲁选3号,晋选3号,黑格鲁和晋选1号;叶质劣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鲁46,晋选4号和鲁34。  相似文献   

4.
对12个桑品种三年六期的产叶量调查结果表明:年亩桑产叶至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的品种有晋选4号、晋选5号、晋选6号、各选3号、鲁34;显著高于湖桑32号的品种有鲁达2号和鲁46;差异不显著的有晋选1号、晋选2号、鲁选1号和黑格鲁。  相似文献   

5.
选792是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育成的桑树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叶质优,抗逆性强等优点,正在全国推广.为充分发挥品种的丰产性能,我们对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目前,生产上湖桑32号一般剪梢1/4~1/3,前人的报导也多数是以湖桑32号为研究对象.选792比湖桑32号为研究对象.选792比湖桑32号枝条充实,冻枯梢短,春  相似文献   

6.
基于AMMI模型的桑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桑品种育成与推广过程中,品种的性状稳定性已成为重要影响因子。应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MM I模型),对北方蚕区区域性试验鉴定的桑品种产量性状进行稳定性分析。第1批鉴定品种的产量性状稳定性高低依次为晋选1号、禾桑、871、7946、7934、湖桑32号、黄鲁选、7435,产叶量显著高于对照湖桑32号的品种依次为7934、7946、黄鲁选、晋选1号、871。第3批鉴定品种的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不显著,产叶量显著高于对照的品种依次为陕桑305、陕桑402、辽育16号、鲁诱1号、晋选7号。第4批鉴定品种的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不显著,产叶量显著高于对照的品种依次为鲁插1号、昂绿1号、8837。  相似文献   

7.
国家农牧渔业部同意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五对新品种的审议意见,并印发了《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82)农(农)字第9号〕,现将此“报告”予以转载。  相似文献   

8.
不同桑树品种水分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农桑 12号、湖桑 32号、选 792、新一之 4个不同桑树品种的叶水势、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系列水分生理指标的分析 ,比较出 4个品种叶水势、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大小顺序均为农桑 12号 <选 792 <湖桑 32号 <新一之。表明农桑 12号、选 792对水分利用率高 ,湖桑 32号、新一之则对水分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9.
桑树不同品种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建设高产优质桑园,研究了湖桑32号、农桑12号、新一之濑、选792号等不同品种桑园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呼吸强度、CO_2浓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等生态特性。4个品种的土壤呼吸速率依次为农桑12号>湖桑32号>新一之濑>选792号;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顺序为农桑12号>选*蛇号>湖桑32号>新一之尬湖桑32号周围的地浓度显著高于其它3个品种;农桑12号降低气温的生态特性较为显著。对不同品种桑园与空旷地气候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认为,夏季桑园具有降低气温、增加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土壤温度、减少土壤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是在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领全下,全国桑树品种鉴定珠江流域鉴定点的任务。主要是鉴定各单位选育的一部份优良品种在珠江流域的适应性,为加速桑树良种化,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桑品种 1.育2号:由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利用湖桑39x广东桑育成的。 2.试11.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利用中桑5801x四209育成的。中桑5801是由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利用湖桑38x广东桑育成。四209是由  相似文献   

11.
新疆人工三倍体桑树品种9204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倍体有性杂交(2X×4X),单株系统选育,定向选择和定向培育,区试鉴定,育成适宜干旱蚕区栽培的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经多年实验室鉴定和多点区试结果:(1)9204桑树品种每公顷产叶量比新桑1号增产45.61%,公顷产茧量增加38.26%;比湖桑32号产叶量增产70.78%,产茧量增产151.81%。(2)9204桑品种万蚕茧层量比新桑1号高3.97%,比湖桑32号高31.72%;9204桑品种种茧育成绩产卵数高于湖桑32号、与新桑1号相仿;良卵率均高于湖桑32号和新桑1号。(3)9201桑品种秋叶硬化期为9月下旬,比湖桑32号晚20天、比新桑1号晚30天;枝条枯梢率比新桑1号高3.94%,比湖桑32低11.12%。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在多年不同区域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生长势旺、产叶量高、叶质优、抗性强,增产幅度大,遗传性能稳定,可在新疆干旱蚕区栽植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 新桑品种川765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培养而成。经过十六年的观察调查及室内鉴定和二年省区试结果及农村推广应用后,该品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能,平均亩桑产叶量1807.41kg,比对照湖桑32号高12.14%。1996年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发给品种审定合格证书。现将川7657桑的鉴定结果分述如下: 1 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13.
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倍体桑树品种具有生长势旺、叶片肥大、叶质优良等特点。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系统测试人工诱变培育的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和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植株的各项光合生理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多倍体桑树品种高产、优质的光合生理机制。测试结果:四倍体和二倍体桑树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但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光补偿点(LCP)为鄂桑2号[55.89μmol/(m2·s)]>湖桑32号[39.90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鄂桑2号[1 332.44μmol/(m2·s)]<湖桑32号[1 572.06μmol/(m2·s)];鄂桑2号和湖桑32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气孔限制值(Ls)差异不显著,而光合能力(Pm)和二磷酸核酮糖(RuBP)最大再生速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且鄂桑2号<湖桑32号;鄂桑2号叶片Pn的季节变化动态为10月8日>8月12日>9月22日>9月13日>8月30日,而湖桑32号叶片Pn的季节变化动态为10月8日>9月13日>9月22日>8月12日>8月30日,各测定时期湖桑32号叶片的Pn均大于鄂桑2号;鄂桑2号与湖桑32号不同叶位叶片的Pn差异不显著(P>0.05);鄂桑2号的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均大于湖桑32号,且第5、7、9、11位叶均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鄂桑2号叶片的光合性能低于湖桑32号,但其叶绿素含量与叶面积显著高于湖桑32号,这可能是鄂桑2号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北方蚕区第三批桑树品种鉴定共有 9个品种 ,以湖桑 3 2号和选 792为对照。参鉴品种特色明显。高产型品种有 3 0 5和 4 0 2 -3 ,比湖桑 3 2号提高 2 8.4 3 %和2 5.83 %。优质型品种有鲁诱 1号 ,养蚕四项成绩比湖桑 3 2号提高 6%~ 1 5%。产量、叶质均较优的品种的晋选 7号、辽育 1 6号、物 4 5等 ,发条力强的品种有物 4 5、辽育 1 64号等。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苏、浙蚕区栽培的桑品种较多,在经济性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我们对15个桑品种在产量、叶质和抗病性(黄化型萎缩病)等方面进行了初步鉴定,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桑品种:早生桑六个,即早青桑、育2号、白皮火桑、乌皮桑、真桑、黄海1号(本场选育)。中晚生桑9个,即新一之濑、湖桑197号、湖桑7号、桐乡青、荷叶桑、湖桑199号、大墨斗、大种桑、荷叶白(湖桑32号)。均于1976年春栽植,低干养成,亩栽600株,株行距2.5×4尺。桑园全年亩施纯氮约64斤,其中化肥占33%,有机肥占67%。按常规施肥时期分次施入。  相似文献   

16.
不同桑树品种在土壤水分胁迫下膜伤害和保护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以北方蚕区现行主要桑树品种选792、沙2、新一之舽、陕305、湖桑32号、农桑14号的1年生绿枝扦插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不同桑树品种的膜伤害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在水分胁迫下,细胞膜受到伤害,细胞膜透性增加,电导率随之增强,作为膜脂过氧化产物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各品种细胞膜受到的伤害度有差异。保护酶SOD、POD、CAT活性都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变化规律又有所不同。推测各品种抗旱性存在较大差异,6个供试桑品种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选792>陕305>农桑14号>湖桑32号>新一之舽>沙2。  相似文献   

17.
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优质、高产、环境适应性强为选育目标,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育成中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新品种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每公顷桑叶产量增加37.60%,具有生长势旺、农艺性状优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等特点,并且受桑瘿蚊的危害程度明显轻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2009年,强桑1号通过浙江省的桑树品种审定,新品种在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8.
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于2月1-3日在杭州召开了第一次桑品种区域性鉴定会.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省农科院蚕桑所、浙农大蚕桑系及各鉴定点等单位的3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自1980年开展以来的全省桑品种区域性鉴定工作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根据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要求,对第一次参鉴的璜桑14号、红沧桑、农桑6号、温岭真桑、湖桑199、新一之濑、湖选2号等品  相似文献   

19.
近年通过3次4批对桐乡青、湖桑7号、湖桑32号等20多个桑品种用生物鉴定法对各品种抗感朱砂叶螨的关系进行再探讨,从各品种对朱砂叶螨发育速率、生存率和繁殖力(每雌平均产卵量)3个主要指标综合分析,结果仍以桐乡青、湖桑7号、新一之濑等桑品种具有较好的抗螨特性。而鸡桑、湖桑32号、北场1号等桑品种易感螨害。  相似文献   

20.
桑蚕新品种“两广2号”(932·芙蓉×7532·湘晖)是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合作选配的四元杂交种.该品种进行了两年的实验室、农村饲养、种场繁种及有关缫丝厂测试鉴定.分别比两广当前推广的“桂夏2号”和“两广1号”提高.自治区桑、蚕品种审定小组接受育种单位的申报.依据农业部(80)农业(经)字第9号关于《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试行草案)规定于1992年2月29日进行审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