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强 《中国棉花》2004,31(8):34-35
随着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棉花的杂种优势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优质一代杂交棉种子的开发生产 ,也逐渐被众多种子企业所重视 ,如何生产和推广一流的高质量杂交种子 ,确保棉花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 ,是当今杂交棉种子生产的重中之重。本文对中棉所 38杂交制种技术做了一些探索。1制种田选择要求土质肥沃 ,交通方便 ,排灌条件好 ,无病害和盐碱。集中连片 ,不能种植其它棉花品种或另类作物 ,周围与其它棉田间隔 5 0 m以上。增施基肥 ,保高产 ,每公顷增施优质土杂肥 45~ 75 m3 ,有机肥3.0万~ 4.5万 kg或腐熟饼肥 90 0~ 1 0…  相似文献   

2.
中棉所46高效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46属于陆地中长绒杂交棉品种,纤维长度32.4mm。近两年对其制种期间父母本的开花规律、父本花粉量、授粉技术及制种田管理等进行研究,总结出了中棉所46高效杂交制种技术。1播前培训陆地中长绒杂交棉对亲本的纯度要求比陆地中绒棉品种更加严格,如果两亲本之一在繁育过程中,受天然杂交或人为混杂影响,纯度不高,不单是杂交种的产量降低,更为严重的是纤维品质不一致,不能符合陆地中长绒棉的要求。因此,播种前对制种人员的培训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从而确保杂交种的纯度和质量。2制种田的选择制种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排灌自由、土壤…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水稻杂种优势研究及杂种优势利用在国际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对杂交稻的研究始于1964年,1973年利用三系法成功制得强优势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并于几年后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20世纪70年代又开始了具有更大优势的两系法研究,并在80年代取得关键技术点的突破,两系法制种在大面积生产中呈现飞速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制种授粉花粉悬浮速度测定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杂交水稻制种授粉花粉悬浮速度(uB)的概念及其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同时测定了明恢63、测64一7这2个父本的花粉悬浮速度参考值,分别平均为1.12m/s和1.095m/s;还利用花粉悬浮速度授粉的基本原理对母本珍汕97A进行了投粉试验,其异交结实事比现有人工辅助授粉提高17.3%。  相似文献   

5.
棉株成铃是构成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对棉花制种而言,成铃率显得更为重要。调查、了解杂交制种棉空果节形成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空果节、增加成铃数,提高制种效率。  相似文献   

6.
两系杂交粳稻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两系杂交粳稻制种最佳抽穗扬花期的选择,建立父母本双强群体结构,促进盛花期及花时相遇,喷施“九二0”,提高异交结实率,以及防止自交混杂等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集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的抗虫杂交棉品种中棉所38于1 999年通过全国审定。为了充分发挥新品种的增产作用,于1 999-2 0 0 1年研究了该杂交种的配套栽培技术。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山东中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良繁农场一分场进行。试验田为壤土,耕层土壤含有机质0 .96% ,全氮0 .0 80 % ,速效氮1 .46mg·kg-1,速效磷1 4.7mg·kg-1,速效钾1 2 8mg·kg-1。深冬耕,3月中旬灌水,基肥每公顷施鸡粪1 5 t,尿素1 5 0kg,磷酸二铵2 2 5 kg,硫酸钾1 5 0 kg。选用中棉所38一代杂交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等行距1 m。试验设计为5因子、2~4水平…  相似文献   

8.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036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优036(03S/安选6号)是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介绍了该组合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前言 尽管水稻的F1杂种有相当高的生产力(virmani和Edwards 1983),但杂交水稻除中国外仍然未能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通过大量的人工辅助措施解决了制种问题后(Yuan和Lin 1980),杂交水稻己经成功地在中国各地区提高了水稻产量,但是,水稻雄性不育系的低结实率仍然是杂种大量生产必须克服的主要难关。然而杂交水稻繁殖制种的授粉生物学,特别是在粳稻方面仅有少量报道。我们已致力千杂交水稻制种的授粉生物学研究(Kato和Namai,1987)。本文报道了为保证雄性不育系结实,柱头所需花粉粒数量及授粉所必要的时间。 材料和方法 。。试验采用水稻品…  相似文献   

10.
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适于云南高原麦区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以云杂3号(C49S-87/98YR5)、云杂5号(K78S/01Y1-1069)为材料,在1997-2005年大面积生产制种中,对与制种纯度和产量相关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制种实践及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极显著地影响制种产量,云杂3号、云杂5号的最佳父母本行比分别为2:8和2:6;对于C49S-87,为确保制种纯度和制种产量,制种以利用前3个分蘖穗为宜;叶龄、叶枕距、幼穗长度等均可作为制种中预测父母本花期相遇的形态指标;不育系C49S-87和K78S的制种实践表明,不育系本身的育性参数和异交结实性对建立高效制种技术起决定性作用。2003年以来,已建立了一套基于K78S的简易、高效、低成本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制种产量稳定在3750kg/hm。(不含该面积上的父本产量),制种纯度稳定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1.
马红军 《杂交水稻》1998,13(3):37-38
谈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季节的确定Onthedeterminationofseedproductionseasonfortwo-linehybridrice马红军(湖南省湘潭县种子公司411228)从80年代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围绕湖北光周期敏感核雄性不育水...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2019,(6):26-29
为解决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性问题,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来构建水稻两系不育系育性敏感安全期模型和抽穗扬花安全期模型,并通过气象数据来筛选气候满足两系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以及有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气象站点作为制种基地。收集了湖南怀化地区部分年份的气象资料,运用该模型进行筛选,发现安江、太阳坪等地作为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安全性高于其他气象站点,并进行了制种验证。  相似文献   

13.
Y两优17是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利用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与强优势抗倒恢复系R1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Y两优17双亲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2017,(5):27-29
盐两优220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组合,具有杂种优势强、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稳定性好、抗病性强等特点,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盐两优2208的亲本特征特性,结合多年制种实践经验,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棉所46为陆地中长绒杂交棉品种,其父母本来源不同,父本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开花期较长,而母本植株相对较小,株型较紧凑,开花较集中,差异明显,因此其杂种优势显著。其纤维长度32.4mm,比强度34.7cN·tex-1,麦克隆值3.9,长、强、细度搭配合理,完全符合陆地中长绒棉的要求,适合纺60~80支高档纱,而且丰产性、抗病虫性、早熟性等其它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中棉所46的杂交制种效益,在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专项资金等项目的资助下,针对中棉所46父本及母本的开花规律、花粉量时空变化动态、不同授…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辅助授粉技术研究现状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技术和机械化授粉技术研究现状,概述了杂交水稻制种人工辅助授粉的几种方法及其不足之处。结合我国航空植保无人直升机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小型农用无人直升机辅助制种授粉实现全程机械化制种的设想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卫东  段贵娥 《大豆科学》1996,15(4):362-366
本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对夏大豆6种不同去雄授粉时间的杂交成活率进行统计分析,各方法及杂交成活率依次为:(1)下午去雄授粉62.5%,(2)下午去雄授粉次晨再授粉55.8%,(3)下午去雄次晨授粉48.3%,(4)下午去雄次日下午授粉45.8%,(5)下午去雄第三日晨授粉32.5%,(6)晨去雄授粉21.7%。方法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徽两优6号(1892S/扬稻6号)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配套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明  陈立云 《作物研究》2006,20(5):371-375,382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两用核不育系只有在一定的温光生态条件下,其雄性不育基因才能表达,因而在实际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中存在着风险。综述了两系杂交水稻在制种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策略及今后两系杂交水稻安全制种技术应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明  陈立云 《作物研究》2006,20(Z1):371-375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两用核不育系只有在一定的温光生态条件下,其雄性不育基因才能表达,因而在实际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中存在着风险.综述了两系杂交水稻在制种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策略及今后两系杂交水稻安全制种技术应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