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现状及诊断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病,以发热、消化道黏膜糜烂或坏死、胃肠炎、腹泻等为主要临床症状[1],进而引起生长迟缓、产奶量下降、孕牛流产等繁殖障碍及其他疾病甚至死亡等.BVDV除感染牛外,也可感染羊(绵羊、山羊)、猪、鹿等动物[2].  相似文献   

2.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作为一种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应用疫苗来防控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依然是重要的方法。直至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BVDV疫苗,本研究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外BVDV疫苗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国内BVDV疫苗的研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牛病毒性腹泻病(bovine viral diarrhea, 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感染导致的传染病。该病会导致牛生产性能下降,给全球养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BVD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与其他牛源腹泻病毒病相似,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快速高效的BVDV诊断方法,及时采取措施阻断BVDV在牛群间、BVDV持续感染牛(persistently infected, PI)与健康牛之间传播,减少BVDV对养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用于BVDV检测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病毒分离鉴定、荧光定量RT-PCR、RT-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GIC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原捕获ELISA(AC-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等。近年一些新兴技术和优化的方法被应用于BVDV的检测,如抗体液相芯片技术、CRISPR-LwCas13a系统、双重纳米RT-PCR法等,均具有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等优点。作者从抗原、抗体两个方面总结了BVDV检测方法的研...  相似文献   

4.
正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引起的。各年龄段的牛对BVDV均易感,BVDV可以垂直传播引起牛慢性感染,也可以平行传播引起急性感染。1946年人类首次发现和报道BVDV,而我国是在1983年第一  相似文献   

5.
正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1],牛感染BVDV后主要表现为腹泻,进行性消瘦,脱水,严重的可引起死亡[2]。BVDV可以导致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母畜流产和奶牛产奶量下降,以及生产性能下降,每年都给全球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4]。近几年来,我国BVDV的感染情况日益严重,为了掌握青海  相似文献   

6.
正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以腹泻、繁殖障碍和免疫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1-2]。BVDV进入机体后可造成免疫抑制和持续性感染。BVDV持续感染牛  相似文献   

7.
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的病原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感染后会出现与其他腹泻病相似的症状,仅通过临床表现和病理观察很难做出准确鉴别;其次持续感染(PI)牛是该病主...  相似文献   

8.
正牛病毒性腹泻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起的,以急慢性黏膜病、持续性感染和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1];该病在世界范围流行,给世界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BVDV流行趋势呈明显上升状态,给养牛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1疫病流行对我国养牛业的危害通常将BVDV引起临床急性感染症状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正>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并且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疾病[1-2],其病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一员,可分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BVDV-1)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BVDV-2)。研究证明:BVDV会引起牛的急性感染、持续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PI)和黏膜病(Mucosal disease,  相似文献   

10.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牛传染病,其特征是消化道黏膜糜烂、坏死、胃肠炎和腹泻、免疫耐受与持续性感染、免疫抑制、先天性缺陷、母畜流产、产死胎和畸形胎等.1946年Olafson等[1]在美国首次报道本病,之后世界各国均有该病报道.我国也于1980年首次报道分离出BVDV,现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南京等地均有本病报道.近几年来,河北省奶牛群中也有该病的发生,BVDV平均感染率高达42.6%[2].为有效地控制奶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生,从河北省奶牛场采集腹泻及流产奶牛粪便及血液样品分离本病毒,用分离毒株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经临床应用后该病得到有效控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病原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BVDV的一步法RT-PCR方法。该方法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猪瘟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检测的敏感性达1 ng RNA。该一步法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可以准确快速检测出极低含量的BVDV,将为BVDV的病原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一种快速、灵敏、特异、准确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JY株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疑似含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种公牛精液进行检测并分离病毒,本研究采用细胞培养、免疫荧光及纳米PCR技术,对采自吉林省某牛病毒性腹泻(BVD)发病牛场中使用的种公牛精液进行检测与病毒分离。共采公牛精液8份,接种牛肾细胞系(MDBK)进行分离培养。分离得到阳性毒株为非致细胞病变(NCP)型,测得第4代病毒效价为106.25TCID50/mL。纳米PCR检测5′-UTR和E2基因,测序后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BVDV流行毒株核酸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属于BVDV-1型,与BVDVJL株亲缘关系最近,5′-UTR核苷酸同源性为100%,E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9.3%,命名为BVDVJY株。研究显示,本次采集的种公牛精液携带BVDV-1型毒株。该牛场BVD的发生疑似与种公牛精液带毒有关,对牛场BVD的防治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牛病毒性腹泻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也称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mueosal disease virus,BVD—MDV),在分类学上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BVDV与属内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及羊边界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在血  相似文献   

14.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呈世界性分布,由于持续性感染及母牛的繁殖障碍,给世界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控该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疫苗接种,由于传统疫苗存在不足之处,对预防该病仍存在较大难度。为了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新型核酸疫苗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牛病毒性腹泻病(Bovine viral diarrhea,BVD),又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BVDV)引起的。BVD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在分类上与猪瘟病毒(CSFV)和边界病毒(BDV)在同一属,同源性较高,抗原性有交叉。该病毒可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家  相似文献   

16.
陈新诺  张斌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1):3137-314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是导致牛腹泻的重要致病病毒之一,BVDV感染不仅能造成严重的临床症状,且可导致患畜的免疫力降低从而感染其他病原,致使患病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增加,给养牛业造成重大的损失。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及技术不断发展,对于BVDV的研究逐渐深入,人们对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方面有了一些新的了解,作者主要从BVDV的病毒粒子结构组成及功能、国内外的流行情况和BVDV基因的遗传与变异情况3个方面阐述近几年BVD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牛病毒性腹泻病(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深入研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致病机理和免疫机制非常必要,构建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技术平台已成为研究RNA病毒的一条有效途径。文章针对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反向遗传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上海嘉定、崇明地区奶牛病毒性腹泻血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又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BVDV除感染牛外,还可感染猪,也会感染鹿、羊、骆驼、兔及其他野生动物,宿主相当广泛。近年来也有人感染BVDV,以及从生物制品中分离出BVDV的报道。病牛临床表现为腹泻,急、慢性黏膜病,持续性感染与免疫耐受,母畜流产、产死胎和畸形胎等。本病世界广泛流行,自1980年李佑民首次报道BVDV  相似文献   

19.
为控制本公司猪瘟疫苗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污染,采用RT-PCR方法对猪瘟疫苗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2012~2017年共检测4089头新生牛血清、152批新生牛牛睾丸、1255份猪瘟抗原、114批猪瘟疫苗,BVDV阳性数分别为115、34、78和2份。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玉树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牛的腹泻、咳嗽、发热、黏膜糜烂溃疡、免疫抑制、怀孕母牛流产、死胎等多临床表现类型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于1980年传入我国,目前在我国呈散发性、地方性流行,每年都给我国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我国养牛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动物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