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间歇型补充臭氧(400 mg·h~(-1)),研究不同强度的臭氧对番茄幼苗叶面微生物数量及生长的影响,臭氧每间隔10 min通入一次,共通5次;Ⅰ:每次通15 s,Ⅱ:每次通20 s,Ⅲ:每次通25 s,Ⅳ:每次通30 s。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浓度的增加,番茄叶片表面细菌含量明显下降,放线菌和真菌下降量相对较少;随着臭氧强度的提高,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膜透性、丙二醛的含量逐渐上升,脯氨酸的含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说明高浓度臭氧会对植物产生一定的损害。四个处理中,通入臭氧25 s间隔10 min的处理方式(通入臭氧量0.042 mg·m~(-3))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抑制叶面细菌繁殖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依据双膜理论假设,建立了规整填料绝热吸收器数学模型,通过对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简化得出速度关系式,从而保证程序计算结果收敛和减少计算时间,依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喷淋溶液温度、浓度、流量和吸收压力对传质系数影响,并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增加喷淋溶液流量能显著增大溴化锂溶液绝热吸收过程传质系数;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臭氧氧化法具有反应完全、氧化能力强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是臭氧处理污染物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近年来超声强化臭氧处理废水这项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为处理废水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考察臭氧进气流量、超声波功率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超声波强化臭氧氧化体系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发出有效的鲜活螺旋藻杀菌方法,以延长鲜活螺旋藻的保质期,提升其感官和营养价值。[方法]将鲜活螺旋藻分散成悬浮液,用曝气石将臭氧发生仪产生的臭氧通入悬浮液中,检测悬浮液菌落总数随通气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考察了悬浮液浓度和体积对杀菌效果的影响,还考察了杀菌前后螺旋藻的形态变化。[结果]在同等体积下,螺旋藻浓度越小,杀菌效果越好;在同等浓度下,藻液体积小到一定程度之后,杀菌效果才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臭氧基本不会对螺旋藻细胞结构造成破坏。[结论]该研究开发的臭氧杀菌法是一个理想的鲜活螺旋藻杀菌选项。  相似文献   

5.
【目的】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极不稳定,易分解,且寿命很短,其半衰期仅 20~30 min。考 察臭氧在醋酸溶液中的溶解特性,以提高臭氧的溶解度与稳定性。【方法】在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采用碘量法 测定醋酸溶液中臭氧的浓度,间接得出臭氧在醋酸溶液中的溶解度;通过控制变量法,改变单一变量,探索醋 酸浓度、温度、配制醋酸溶液的水质、通入臭氧后的放置时间、通入臭氧气体的时间等因素对臭氧在醋酸溶液 中的溶解度的影响,探讨臭氧在醋酸溶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最佳条件。【结果】当醋酸浓度为 0.6 mol/L、温度低于 5℃、 通入臭氧处理 60 min 左右,臭氧溶解度最高,达 2.37 mg/L。试验还显示,水质越纯时,臭氧溶解度越大。【结论】 在水中添加少量醋酸能够提高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危海涛  吴春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88-15589,15611
采用臭氧工艺,对氨法脱硫的主要副产物亚硫酸铵进行了氧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臭氧对高浓度亚硫酸铵具有较好氧化效果,氧化速率随着臭氧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亚硫酸铵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循环流量对氧化效果影响不大,温度对氧化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在亚硫酸铵初始浓度不超过2 mol/L时,120 min内转化率基本可达到100%,亚硫酸铵完全氧化能耗约为0.5kW.h/kg,显示出良好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典型化工园区VOCs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在线气相色谱监测系统对上海市某典型化工园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自动连续监测,对VOCs浓度特征和臭氧生成潜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8月,该区域VOCs每1h平均浓度水平为144.5μg/m~3,其中,烷烃、烯炔烃、芳香烃和卤代烃的每1h平均浓度分别为71.4、18.8、36.8和17.4μg/m~3。该区域VOCs最大臭氧生成潜势量(Φ_(OFP))为450.1μg/m~3,其中,烷烃86.7μg/m~3,烯炔烃192.4μg/m~3,芳香烃166.4μg/m~3,卤代烃4.5μg/m~3。烯炔烃和芳香烃是该区域大气VOCs中的关键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臭氧对4种偶氮染料的处理效果.[方法]利用臭氧在相同条件下处理4种偶氮染料(酸性黑ATT、酸性大红3R、酸性品红、碱性品绿)废水,研究臭氧对这4种染料的降解效果.[结果]臭氧对4种偶氮染料的脱色效果分别是酸性大红3R>酸性品红>酸性黑ATT>碱性品绿.在既定条件下,臭氧对酸性大红3R的脱色效果好于酸性品红,臭氧对酸性大红3R和酸性品红溶液的处理时间短且都能达到很好的COD去除率.但是,臭氧对酸性黑ATT和碱性品绿尤其是碱性品绿的处理不是十分的理想,所需时间较长.[结论]利用臭氧处理不同的染料需要根据不同的染料性质去改变其相应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臭氧处理海珍品育苗用水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及应用实例,综合分析了臭氧发生器在海珍品育苗中的应用效果,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和论证了它的优越性,为臭氧发生器在第珍品育苗及养成中的普及、推广提供了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臭氧对银杏贮藏防霉的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研究了臭氧在银杏采后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方法与剂量实验表明,在常温下用O3,每3d处理1次,每次1h,O3浓度为1875mg/m3,效果较理想常温密封贮藏45个月,中种皮霉变率小于10%,比对照减少90%,同期处理的银杏种仁也较对照减少47.6%O3处理对银杏采后优势病原菌曲霉、青霉、木霉的抑制作用优于紫外线或特克多药剂处理,该方法适用、方便且无污染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电场对多种酶的活性、构象、酶动力学效应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电场在酶学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电场在酶学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臭氧在农产品贮藏保鲜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臭氧的产生和特性,综述了臭氧在农产品保鲜上的研究进展及其保鲜的机理,并分析了臭氧保鲜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剩余污泥臭氧化减量处置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笑 《安徽农业科学》2015,(11):255-256
综合臭氧污泥减量化近年来的发展和研究,对其技术原理和工艺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其现存问题,并讨论了未来的技术发展万向.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臭氧对植物的影响及臭氧与烟草花叶病的关系,介绍了臭氧在烤后烟叶处理中的应用,并从当今烟草行业提出的降焦减害出发,对臭氧在烟草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压静电场对紫花苜蓿组织培养的影响.[方法]利用电场处理紫花苜蓿的子叶和下胚轴,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定3个水平,研究电场对外植体出愈率的影响.[结果]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浓度组合是1.8 mg/L2,4-D +0.3 mg/L 6-BA;下胚轴在培养7d后出愈率最高务件为频率3.85 kHz,场强2 kV/cm,时间20 min;20 d后,由于用20 min处理的下胚轴逐渐凋亡,因此下胚轴出愈率最高的条件为频率3.85 kHz,场强2 kV/cm,时间15 min.试验发现经电场处理后外植体木质化程度较高.[结论]高压静电场对紫花苜蓿组织培养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复变函数保角变换,将无限长导体椭圆柱面变换为无限长导体圆柱面,给出了无限长导体椭圆柱面电荷密度和空间电场分布.  相似文献   

17.
滴灌带之间土壤中的热质传递规律是一个复杂的水热耦合运移问题。其水热耦合迁移机制随着每个地区土壤性质、气候等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式,因此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中的热质传递只能通过实地的测量加以研究。该文研究了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典型气候以及典型土壤条件下,土壤充分湿润之后、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中滴灌带之间的水分分布、温度分布,得到了滴灌带之间热质传递的基本数据。结果表明院在充分润湿时,距离滴灌带15~25 cm处地表,即湿润体边缘存在比较大的水分梯度和温度梯度是导致该区域蒸发量急剧上升,土壤含盐量上升,最终形成盐碱圈或者盐碱带的主要原因,降低水分梯度和温度梯度是防止土壤盐碱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力线是电磁场分析中一种常见的几何描述手段。本文的宗旨就是以电力线为例不仅要定性地,而且要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说明电力线所受纵向张力和横向压力的存在,并计算其量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树干液流技术对杨树冠层吸收臭氧特征的分析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树干液流的技术方法,在自然状态下对杨树( Populus spp.)臭氧吸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其变化范围为25.5~175.0μg· m-3;臭氧吸收速率( FO3)和臭氧吸收导度( GO3)日变化均为单峰型;FO3均值为(78.22±39.45)nmol· m-2· s-1,GO3均值为(127.60±64.35)mmol· m-2· s-1;环境因子水汽压亏缺(D)、太阳辐射(Rs)和风速对FO3和GO3的响应,导致臭氧吸收通量相对较高,D对更高的GO3和FO3更敏感,随着D增加臭氧吸收减少,Rs在达到50 W· m-2时GO3和FO3也有所降低;臭氧质量浓度抑制树木蒸腾,影响液流密度的变化;臭氧质量浓度超过临界水平引起树木相应的响应,杨树AOT40为72.02 mg· m-3· h-1,远超过对树木危害的臭氧质量浓度的临界水平10.71 mg· m-3· h-1,说明了杨树的高臭氧风险,树干液流技术适用于计算植物的臭氧吸收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