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奶牛饲料中添加优良的乳酸菌微生物制剂对于生产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奶牛肠道中的乳酸菌本身已适应奶牛肠道中的环境,并且与奶牛肠道中的致病菌长期拮抗竞争,因而是奶牛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株的最佳来源。本试验利用改良MRS培养基从20头健康的荷斯坦泌乳牛粪便中进行菌群的分离鉴定,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对分离的乳酸菌进行鉴定。最终获得瘤胃乳杆菌、乳酸乳球菌等18株乳酸菌。该试验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为多角度开发我国乳酸菌资源和微生态制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考察乳酸菌制剂A203和A190对保育猪粪便和肠道中微生物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将144头(杜×长×大)杂交保育猪随机分为6组:试验Ⅰ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阿莫西林和100 mg/kg恩诺沙星;试验Ⅱ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阿莫西林和100 mg/kg恩诺沙星和乳酸菌制剂A203;试验Ⅲ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阿莫西林和100 mg/kg恩诺沙星和乳酸菌制剂A190;试验Ⅳ组,基础日粮;试验Ⅴ组,基础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A203;试验Ⅵ组,基础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A190。分析试验过程中保育猪粪便及试验前后肠道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数量变化,并比较各试验组保育猪的各项生长指标,包括采食量、日增质量、料重比、腹泻率和病死率等。结果表明:无论是调节保育猪粪便和肠道菌群平衡,还是提高保育猪生长性能,试验Ⅴ和Ⅵ组均优于其他试验组,说明乳酸菌制剂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用于保育猪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性状良好的动物源乳酸菌为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提供候选菌株,试验对鸡、雏鸭、甲鱼和小鼠的肠道内容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鉴定的乳酸菌进行耐酸、耐胆盐和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鸡、雏鸭、甲鱼和小鼠肠道内容物中各分离出了一株乳酸菌;相比其他三株乳酸菌,分离自甲鱼肠道的类肠膜魏斯氏菌生长性能优良,具备较强的耐酸、耐胆盐能力,且在pH值为7和pH值为4.5的条件下均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说明分离自甲鱼的乳酸菌能够作为微生态制剂制备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4.
肉鸡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制剂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对人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研究的深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肠道菌群失调时,可以应用菌群调整疗法。从正常菌群中分离有益菌株作为饲料添加剂,既可以防治动物腹泻等一些疾病,又有利于动物的生长发育。为此,我们把筛选出的乳酸菌K、P株,对肉用仔鸡进行了预防腹泻和增重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种来源 乳酸菌K、P二个菌株分别从健康兔和猪的肠道中分离。 1.2 活菌制剂制备 1.2.1 培养基成分:酵母浸膏10克,葡萄糖15克,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将四株饲用乳酸菌,制成复合乳酸菌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存活率为指标,研究复合微生态产品对高温、酸、胆盐的耐受性,采用琼脂稀释法、牛津杯法分别测定复合乳酸菌制剂对不同种类饲用抗生素的耐受性及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复合乳酸菌产品在温度65℃处理2.5、5、7.5 min以及85℃处理2.5 min对其存活率没有影响,但当85℃处理5 min,存活率下降至48%;p H为3时处理90 min存活率高达80.54%。对0.3%猪胆盐的耐受性较好,处理1 h存活率为73.52%;对抗生素(药物饲料添加剂)杆菌肽锌、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耐受性最强,对吉他霉素的耐受性最差;可抑制致病菌株大肠埃希氏菌的生长。体外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复合乳酸菌制剂具有很好的益生特性,可进一步研究其在动物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我国饲料业的"禁抗"呼声越来越盛,因此,寻找"安全、绿色、环保"的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已成为学者和业界聚焦的研究方向。饲用乳酸菌制剂是一类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安全、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其可以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的定植、降低消化道pH等作用,达到提高动物免疫能力、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等效果。然而,乳酸菌有抗逆性差的特点,导致其在畜禽生产中应用效果不稳定。因此,如何提高饲用乳酸菌制剂的抗逆性,使其更好地发挥饲用效果,也是目前饲用乳酸菌制备工艺研究的热点。此外,饲用乳酸菌的安全性问题也开始引起学者和从业者的重视,避免耐药菌株和携带有致病基因菌株的使用,建立相应的规范与标准,也是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乳酸菌制剂的关注热点,本文综述了饲用乳酸菌制剂的抗逆性和安全性研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制剂不但能提高机体的生长性能,而且能够影响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乳酸菌是肠道主要益生菌,所以,开展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对于畜牧养殖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的目的是从健康猪的肠道及新鲜粪便中分离乳酸菌。在无菌条件下,笔者采集健康猪各段肠内容物、肠黏膜及新鲜粪便,接种于MRS培养基,厌氧培养分离出6株乳酸菌,并对分离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化鉴定。试验结果表明,C2和C3是乳酸菌,其进行耐酸、耐胆盐试验,表明C3的耐性较好。下一步需对其进行16S r RNA序列分析鉴定,并对该菌株的抑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生物学特性良好的菌株。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为猪用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菌种资源及理论依据,试验选择从健康仔猪肠道及粪便中分离鉴定的4株乳酸菌(C1、C2、F1、F2),分别进行生长特性试验、药敏试验、抑菌试验和对酸、胆盐、温度的耐受情况以及模拟人工胃液、肠液的生存情况和安全性试验研究,从而评估各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4株乳酸菌对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酸、胆盐、温度均有一定的耐受力;在模拟肠道耐受性试验中,各菌株都保持一定的存活率,其中C2、F1、F2的各种耐受力都强于C1;安全性试验中,各菌株均未引起小鼠中毒和内脏出血等症状,证明这4株菌株均是安全的。说明C2、F1、F2可作为下一步猪用微生态制剂益生效果研究试验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择规格基本一致的20尾鲫鱼,随机分成一个对照组和三个试验组,每组5尾鲫鱼,其中对照组添加浓度为0ml/kg乳酸菌制剂,试验组分别添加浓度为26.25ml/kg、31.25ml/kg、36.25ml/kg乳酸菌制剂。探究乳酸菌制剂不同添加量对鲫鱼摄食量和肠道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拌料投喂对鲫鱼的摄食量和肠道韧性均有积极的影响;添加量为31.25ml/kg所投喂的鲫鱼摄食量增加量最大,肠道韧性均优于其他各组(P0.05)。  相似文献   

10.
猪肠道疾病防治中应用乳酸菌及其制剂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了猪肠道疾病防治中应用乳酸菌及其制剂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养殖场40头新生仔猪,以活乳杆菌粉剂和乳酪乳杆菌制活菌制剂饲养,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40头新生仔猪经饲喂乳酸菌及其制剂,未发生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等肠道疾病,肠道发育良好。[结论]乳酸菌及其制剂在猪生长中的应用,可有效防治猪肠道疾病,降低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等疾病的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制剂具有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动物免疫力、生产性能等作用.目前,乳酸菌制剂在冻干保存、微胶囊制备及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系统领域有了较多研究,乳酸菌制剂已广泛应用于猪、家禽和奶牛等畜牧生产.本文就乳酸菌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旨在为乳酸菌制剂在畜牧业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免疫激活乳酸菌制剂“Lacto力量-8”是日本株式会社生物化学研究所研制生产的乳酸菌制剂,是一种死菌和活菌的混合制剂。无论活菌或者是死菌,它们具有各自的作用,相辅相成的作用。所以,乳酸菌无论死菌还是活菌,它们的菌数越多,其有用性就越高。Lacto力量-8乳酸菌,每克浓缩了10个高浓度的乳酸菌制剂。现进行肉猪饲喂试验。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液体乳酸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粪便pH值、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CFA)、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120头(26E]龄)仔猪被随机分配到5个日粮处理,处理组使用相同的基础日粮:1)阴性对照组(不含抗生素);2)阳性对照组(含0.03%金霉素);3)乳酸菌处理1(含0.3%TL1、RG11和R111型乳酸菌菌株);4)乳酸菌处理2(含0.3%TL1、RG14和IRS5型乳酸菌菌株);5)乳酸菌处理3(含0.3%的RG11、RG14和R111型乳酸菌菌株)。经过5周的试验,乳酸菌处理组间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阴性对照组断奶仔猪的饲料转化率是最高的(P〈0.05)。此外,饲喂含乳酸菌制剂的日粮,仔猪的腹泻发病率减少。日粮处理组仔猪粪便中乳酸菌(LAB)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然而.乳酸菌处理2组仔猪的粪便pH值和肠杆菌(ENT)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O.05)。与此相反.乳酸菌处理2组仔猪的总粪便短链脂肪酸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O.05)。乳酸菌处理2组和阳性对照组仔猪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O.05)。试验结果表明:采食含液体乳酸菌制剂的日粮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并增加肠道乳酸菌和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对从健康仔猪肠道分离的12株乳酸菌菌株进行耐酸试验和耐胆盐试验,筛选出4株有效菌株。分别将这4株乳酸菌单独、混合与K88共培养;取4种乳酸菌单独和混合培养的菌液、发酵滤液和菌体用牛津杯做K88抑制试验;分别将培养滤液经过乳酸脱氢酶和碱处理做K88抑制试验。结果表明:4种乳酸菌皆具有抑菌功能,但相互之间有差异;用乳酸脱氢酶或碱处理后抑菌能力明显下降,说明乳酸菌是通过产生有机酸尤其是乳酸对K88进行有效抑制。4种菌混合培养的抑菌能力强于单独培养。  相似文献   

15.
利用乳酸菌复合制剂在实际生产条件下饲喂规模化养殖的罗斯308肉鸡,通过对出栏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等相关指标的测定和比较,探索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复合制剂对规模化养殖肉鸡的实际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试验共分为1日龄~21日龄和22日龄~42日龄2个阶段和5个处理组:Ⅰ组为全程饲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组;Ⅱ组为全程饲喂0.5mL/kg的乳酸菌复合制剂组;Ⅲ组处理方式为第1阶段饲喂0.5mL/kg的乳酸菌复合制剂,第2阶段饲喂1mL/kg的乳酸菌复合制剂;Ⅳ组处理方式为第1阶段饲喂1mL/kg乳酸菌复合制剂,第2阶段饲喂0.5mL/kg的乳酸菌复合制剂;Ⅴ组为全程饲喂1mL/kg的乳酸菌复合制剂组。通过对整个试验肉鸡出栏的产出效益和经济成本核算,本试验推定在罗斯308肉鸡生长的第1阶段(1日龄~21日龄)和第2阶段(22日龄~42日龄)分别饲喂1mL/kg和0.5mL/kg的乳酸菌复合制剂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为乳酸菌复合制剂在肉鸡养殖业的规模化推广和进一步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乳酸菌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乳酸菌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找到最佳的肉鸡适用的乳酸菌制剂,试验将从鸡盲肠内分离筛选出的3种乳酸菌单一或复合的添加到肉鸡日粮中,将600只雄性仔螺丝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5只。8个试验组分别为对照组和LR1、LR2、LC单一供给组及LR1+LR2、LR1+LC、LR2+LC、LR1+LR2+LC四个混合供给组。饲料中乳酸菌的添加标准是107cfu/g。结果表明,添加LC对肉鸡增重有明显效果(P<0.05);乳酸菌制剂对盲肠内乳酸菌及酵母菌数量的影响效果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结果显示,肉鸡适用的最佳乳酸菌制剂是LC。  相似文献   

17.
饲用乳酸菌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乳酸菌制剂具有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动物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等作用,现已逐步应用于畜禽水产等各个养殖领域。近几年来,中国在乳酸菌制剂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开展了较多研究。作者综述了有关乳酸菌制剂在冻干保存、微胶囊制备和生物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乳酸菌制剂在促进猪生长、改善肠道环境和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旨在为乳酸菌制剂在中国养猪业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一种乳酸菌发酵的黄芪多糖(APS)制剂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含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首先提取APS,测定乳酸菌对其发酵的可能性,确定最适宜的添加量;其次选择500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10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APS 0.1ɡ/kg和0.1、0.2、0.3 m L/kg的乳酸菌发酵制剂。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乳酸菌在添加20%APS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最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Ⅳ、Ⅴ组肉鸡的生长性能显著提高(P0.05),其中以Ⅳ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Ⅳ、Ⅴ组肉鸡血清Ig G、Ig A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肉鸡肠道微生物体系均有改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盲肠乳酸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综合考虑,肉鸡日粮中乳酸菌发酵APS制剂的最佳添加量为0.2 m L/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发出适应昆明气候条件的青贮用乳酸菌制剂,促进当地草地畜牧业的高效发展。【方法】以自然发酵60 d的全株玉米(Zea may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鸭茅(Dactylis glomerata)3种青贮饲料为试验材料筛选优良乳酸菌,经继代培养获得83株天然乳酸菌(Lacticacid bacteria,LAB)菌株。测定83株乳酸菌形态特征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获得的83株天然乳酸菌中,昆明地区青贮饲料最常见的乳酸菌是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占50.6%;其次是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短乳杆菌(L. brevis),各占21.7%。根据乳酸菌的生长活性和产酸能力,进一步从83株菌株筛选出3株优质乳酸菌(B10、B16、C23)。【结论】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测序分析显示,B10、B16、C23分别为短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3菌株产酸速率和生长速率的高低顺序为B16>C23>B10。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挖掘益生菌资源,从武定鸡黏膜分离鸡源乳酸菌,共分离到20株乳酸菌,分别命名为LacC1~LacC20。根据培养特性、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方法等鉴定为7个种。并通过乳酸菌益生特性试验筛选出3株优良菌株,进行雏鸡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雏鸡的饮水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明显增加武定鸡的日增重、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的重量和鸡群肠道中乳酸菌含量,提高鸡免疫器官指数和外周淋巴细胞指数SI,降低料肉比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