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有机肥利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肥主要有:厩肥、沤肥、作物秸秆肥、绿肥、堆肥和少量的沼气肥、饼肥、泥肥等。近几年来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中,武安市遵循有机无机肥并重的方针,强调在抓好传统厩肥、沤肥、堆肥积制的同时,加大作物秸秆肥、绿肥积制力度,发展沼气肥等新型有机肥源,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在农业节本增效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体利用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据1990年农业部对全国有机肥料资源进行了调查,根据有机肥的资源特性、性质功能和积制方法,将有机肥归纳为粪尿肥、堆沤肥、秸秆肥、绿肥、土杂肥、饼肥、海肥、腐殖酸、农业城镇废弃物品和沼气肥等10大类。现介绍蔬菜上常用的6种有机肥(不含商品有机肥)及其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3.
<正>增施有机肥料能改土培肥,改善农产品品质,但由于传统有机肥料积制方式落后、经济效益较低、施用不方便而成为农民重视化肥轻视有机肥的根本原因。有机肥施用比例的下降,一方面造成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大量堆积,养分流失,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土壤因长期缺乏有机肥料,养分失衡,地力下降。通过商品有机肥推广使用,可以有效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土壤疏松肥沃,有利于提高稻米的产量和品质,并促进农  相似文献   

4.
农村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积造有机肥,主要来源是一些人和动物的排泄物、植物的残体及其它物质.目前,广大农村绿肥、堆肥、沤肥的使用越来越少,人和猪的粪尿所积造的肥成了一般农户主要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5.
朱景权 《新农业》2006,(10):41-42
沼气肥是投入沼气池内的人.畜粪便和各种农作物秸秆及其他植物废弃物经密封发酵后的残留物。沼气池内原材料在发酵过程中,有40%~50%的干物质被分解,其中碳素大部分分解产生沼气,作为能源使用;氮,磷.钾等作物的营养元素则保留在残留物中,使之成为一种养分齐全,缓速兼备,肥劲稳长的优质有机肥,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最佳用肥。1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能积5000公斤以上的沼气肥,管好用好沼气肥是积造有机肥的新途径,也是作物秸秆还田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东安县有机肥资源种类,概述了有机肥利用现状,指出有机肥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有机肥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促进该县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掌握的大量有效数据对河南省安阳市有机肥料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说明,其中包括农家肥、秸秆还田、养殖场废弃物、沼气肥、商品有机肥的资源及其利用情况等,并针对有机肥积造原料少,农民积造农家肥缺乏积极性,秸秆还田的配套机械和技术措施落后等一些问题做了阐述,对今后安阳市有机肥料产业化发展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有机肥料使用历史和现状,分析了有机肥料积制和施用量减少的原因,重点论述了有机肥对甘蔗生产的作用。建议各级党政领导要加强有机肥工作的组织领导,制订出“土地保养条例”或“土地使用保养法”;广辟有机肥源,增施有机肥料各种措施。达到培肥土壤,提高地力,促进甘蔗“三高”生产。  相似文献   

9.
种植绿肥具有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增积有机肥等作用,对崇明区生态岛的建设与推进、崇明现代化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为进一步推进崇明区绿肥种植,对崇明区绿肥种植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崇明实际,初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崇明区绿肥种植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安徽有机肥利用现状分析及激励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持续使用有机肥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是耕地久耕不衰、保持地力常新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有机肥的积造使用方法和技术却未能随之变革,以致出现了使用量和利用率下降、地力退化等问题。在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有机肥积造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政策层面缺乏促进持续施用有机肥的激励机制,技术层面缺乏解决传统有机肥积造施用难的关键技术是当前制约有机肥积造使用发展的根本原因。应针对当今农村经济、劳力现状和结构,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建立涵盖有机肥积造使用方方面面的激励机制,重点是对广大农民进行经济补贴,以调动其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正农民不会用、不愿用、不敢用,成了制约有机肥使用的瓶颈。推广应用有机肥,要供需两端齐发力,捡回农村的"另一半"资源。"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在传统农谚中,"肥"指的是有机肥。过去家家户户用人畜粪便制作农家肥,用秸秆沤草肥,可如今,在不少农村地区,有机肥踪影难觅。按理说,有机肥富含各类有机质和微生物,对培肥地力,提升农产品  相似文献   

12.
覆膜甜椒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覆盖栽培提高了土壤的供肥能力,促进了甜椒对养分的吸收。在甜椒整个生育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前期较高,以后逐减,与植株养分吸收强度成负相关。覆膜甜椒前期需肥较少,吸肥高峰出现在采收至采收盛期,此间养分供需存在尖锐矛盾。对覆膜甜椒增施半腐熟有机肥,磷、钾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栽前全层施入,结果至采收期分次适当多追氮素化肥,将有助子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生产实践证明,土地再差,只要狠抓增肥改土,立足于养,养用结合,以养为主,产量就能比较快地大幅度地持续上升。在肥料中有机肥是当家肥,化肥是促进肥,而绿肥又是有机肥的主体,发展绿肥是肥料建设的基础工作。绿肥生产发展得如何,直接影响到粮、棉、油生产和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机-无机肥料不同配比的田间试验,研究绿色食品专用有机肥在香蕉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绿色食品专用有机肥,能显著促进香蕉的生长发育。在等量氮磷钾养分条件下,绿色有机肥22500kg/hm2 复配肥1860kg/hm2(50%绿色有机肥 50%复配肥)配合施用,不但显著促进香蕉的生长发育,还提高香蕉产量,并有利于提高香蕉果实的营养价值和耐贮性。从农业生产实际出发,绿色食品生产用肥应提倡有机无机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5.
增施有机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土壤剖面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田间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番茄生产过程中单施无机肥(CF)以及在无机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CF+M)后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无机肥处理相比,增施有机肥处理促进了番茄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植株的干物质量、氮素累积量以及改善了番茄品质,Vc含量显著提高;增施有机肥比单施无机肥增产15.7%左右;增施有机肥处理在0~60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高于单施无机肥处理,在60~200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低于单施无机肥处理。研究表明,无机肥和有机肥结合施用有利于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堆沤肥是有机肥的主要品种,也是有机肥资源及质量调查的重点。通过调查测算、抽样化验及肥效试验,基本查清了全省堆沤肥常年积制实物量及其分布、质量与施用效果。1 堆沤肥实物量与组成成分1.1 堆沤肥实物量 我省堆沤肥种类较多,包括普通堆肥、高温堆肥、坑肥、沤肥、沼气肥等。全省常年积制施用量为11274万t,亩均1.1t左右,占有机肥施用量的54%。堆沤肥实物量见表1。1.2 组成成分 主要由秸秆野草类、粪尿类、污水、  相似文献   

17.
增施有机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进 《北京农业》2007,(36):34-36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发展绿色食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而开展了对有机肥的研究。增施有机肥要广辟肥源,合理开发利用城肥,变废为宝,大力发展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料是我国农业的"传家宝",增施有机肥不但能提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养分,还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消除或减轻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对土壤的污染。施有机肥种的农作物不仅产量高、品质好,且外观漂亮,深受人们亲睐。土壤是农业的基础,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增产依靠培肥土壤,培肥土壤依靠有机肥。本文通过对有机肥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眼下,化肥与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上的投入80%的农民是重化肥使用而轻视有机肥,化肥的投入量呈逐年递增而产量下降的态势,造成投入产出比例失衡,究其原因在于农肥投入量逐年减少甚至不施,并在积肥,造肥、管肥、送肥、施肥方法上不科学,因此肥要年年积,种地才能年年收。积肥、造肥、管肥,送肥,施肥要做到科学合理。 1、积肥要科学积肥,牲畜圈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麻栗坡县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鼓励施用有机肥是必然途径之一.多积、多造、多用有机肥料,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幅度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净化城乡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麻栗坡县有机肥种类较多、肥源广,主要有农作物秸秆、绿肥、人畜粪便、土杂肥等,总资源量67.5万t.应针对存在问题重视并加大发展有机肥施用的力度,采取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有机农业的开发利用;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方针,做好科学施肥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晋城市畜牧业发展迅速。2013年,全市猪、牛、羊、鸡存栏分别达到188.4万头、3.7万头、79.7万只和859.4万只。过去,人畜粪便是农业的重要肥源,在促进物质、能量循环和培肥地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省工、省力、清洁、高效的栽培方式出现,传统有机肥的积、制、存、用技术已不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成为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污染源,处理不当还会排放大量甲烷、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据测算20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