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短期(36 d)室内好气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培养温度(10℃、20℃和30℃)对茶园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园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J”型增长趋势,延滞期为11d,符合指数方程N=N0ekt(P<0.01),但培养温度增加并未打破硝态氮增长的延滞期;在10~30℃培养温度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茶园土壤净硝化量、硝化速率、硝化率和硝化常数k值呈升高态势,而硝化潜势(N0)以20℃处理最大;30℃培养温度下土壤硝化作用显著高于10℃和20℃处理(P<0.05),但两个低温区间(10℃和20℃)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说明,本试验条件下,升温会促进硝化作用,但并未改变酸性茶园土壤硝态氮积累模式,延滞期较长(11 d),有利于茶树对铵态氮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棉花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喜温、好光、需水。温度、日照和水分对其正常生长发育缺一不可,其中又以温度条件最为重要。如要使棉苗安全出土,达到全苗、壮苗的要求,必须在日平均气温恒定通过12℃(5厘米地温达15℃)时播种;温度低于20℃时,棉纤维中纤维素的淀积趋于缓慢,下降到15℃时,纤维素基本停止淀积,致使棉纤维成熟度不足,纤维强力下降;开花后的棉铃,通常需要≥15℃的有效积温1300~1500度·日,才能正常开裂成熟,如积温小于1100度·日,则棉铃成熟明显减慢,甚至不能正常吐絮。  相似文献   

3.
霍兆发  何平  胡湘韩 《玉米科学》1996,4(1):059-062
营养液育苗移栽是一项新的玉米栽培技术.选用的玉米品种是由玉米营养液育苗移栽所能争得的积温和当地的热量条件决定的,经试验研究求得玉米营养液育苗移栽能争得≥10℃的积温200~300℃,选择的品种所需的积温为当地80%保证率≥10℃的积温加上200~300℃.育苗期是培育适宜移栽的大苗壮苗的保证,育苗期由玉米幼苗生长发育速度及当地移栽期早晚决定的,从玉米籽摆盘到幼苗达4~5叶需20~25天,由当地气候适宜移栽期向前倒推20~25天即为育苗期,此时开始育苗幼苗长到4~5叶时当地即可达到气候适宜移栽期.气候适宜移栽期是移栽成活率高,不受霜冻危害的保证;气候适宜移栽期是由幼苗的抗寒能力及当地回暖早晚决定的.经试验和调查研究,玉米幼苗的冻死温度为-3℃。当空气最低温度(距地面1.5米处的气温)为0℃时,玉米幼苗的环境温度、即地面温度为-2.8~-2.9℃,所以,空气最低温在≤0℃绝对通过的日期即为气候适宜移栽期.  相似文献   

4.
保加利亚棉花生产发展与改进棉花品种的早熟性关系十分密切。棉花早熟能保证获得高产稳产;同时也有利于棉花机械化收获和后作、1972年A·Low曾强调指出:棉花早熟性问题是摆在棉花生期有效总积温不超过4500℃;的国家一个问题。尤其是保加利亚在棉花生育期有效总积温仅3567℃;因此,选育棉花早熟品种具有首要意义。保加利亚对棉花要求选育早熟、抗寒,高产(单产45—50公担/公顷)纤维长度30—31mm,衣分为35%,适宜机械化收获,抗棉花黄、枯萎病等优良品种。棉花品种的抗寒性,其指标是相对的。它要求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棉花能正常生育,生长期有效总积温在3200℃上下能正常吐絮。  相似文献   

5.
生物炭对环丙沙星在热带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带农业废弃物甘蔗渣为材料,在3种温度(350、450、550 ℃)下制备不同碳化度的生物炭(分别记为BC350、BC450、BC550),研究其对环丙沙星在砖红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在砖红壤和添加水平为1.0%的生物炭土壤上的吸附过程可以分为快速和缓慢2个阶段,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砖红壤和生物炭土壤吸附环丙沙星的动力学过程(r>0.989,p<0.01);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0.5%、0.8%、1.0%的3种生物炭提高了砖红壤对环丙沙星的吸附量,且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加。环丙沙星在生物炭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过程能够采用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进行较好的拟合(r>0.984,p<0.01);添加生物炭后土壤对环丙沙星的解吸过程并非吸附的可逆过程,其吸附-解吸过程具有明显的迟滞效应,环丙沙星在生物炭土壤中的解吸滞后指数提高了1.32~1.86倍。生物炭对土壤中环丙沙星有一定的固定作用,环丙沙星在被生物炭土壤吸附后,解吸较为困难,因此可以降低环丙沙星在环境中迁移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
作者探讨疫病菌的卯孢子和游动孢子在侵染人参根疫病侵染循环中的作用。接触侵染是人参根疫病发生的主要途径,试验证明:根疫病发生适宜温度为15—25℃,5℃和30℃根疫病停止发展,最适相对湿度为98%。当参床土壤5cm深的温度达17℃以上,1Ocm深土壤达10℃,土壤水势在200mb以下时,人参根疫病即可发生。  相似文献   

7.
根据广东梅县地区连续l3a的实测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沙田柚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了根系生长、枝梢发育、花芽分化、开花授粉、幼果发育、果实膨大等生长发育的适宜气象指标,并建立了产量和含糖量的气象预测模式.结果表明:沙田柚可以忍受的最低温度为-7℃;花芽分化期温度为8.0-18.2℃;开花期降水量和雨日宜少,以利于提高座果率:果实膨大期要求日平均温度25-28℃,雨量充沛,光照度充足:果实膨大后期日照时问适当延长,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气候箱内分析测定了接种体密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克干土中分别接种0、10、50、100、200、300、400、500、600、700个游动孢子,发病率逐渐升高,每克干土中接种400个游动孢子时发病率达到最高,浓度再升高发病率开始下降。在饱和土壤含水量(40%)条件下,土壤温度在10℃~25℃范围内,发病率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加, 25℃时发病率达到最高,温度再升高发病率降低。在最适温度(25℃)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在15%~40%之间变化时,发病率逐渐升高,当土壤含水量40%时发病率达到最高,土壤含水量再升高发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土壤水分对黄秋葵苗期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秋葵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80%,60%,40%,20%)对其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RWC为60%时,植株生长最健壮,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其它处理:SRWC为40%时,植株日均净光合速率仅次于SRWC为60%条件下生长的植株,且高于其它处理,生长也未受到显著抑制;SRWC为20%时,黄秋葵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均受到显著抑制:SRWC为80%时,植株细长,根冠比较小。因此认为,黄秋葵苗期适宜的SRWC为40%-60%。  相似文献   

10.
茶叶文萃     
产出茶昆虫──米缟螟存活繁殖及产茶适宜温湿度范围的研究用三叶海棠饲养米镐螟(俗名米黑虫AglossadimidataH)取其排泄物作饮料(虫茶)。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55%-95%条件下,大部分米缟螟卵能够正常孵化,但在35℃温度下,孵化率为0,实验数据推导出的有效回归方程推导米缟螟卵的致死高温(35.9℃),亚致死高温(31.3℃)和最适温(26.7℃)。幼虫成活率,在32℃下,全期成活率仅为24.0%,35℃下仅8.0%,在55%相对湿度下,不管温度多少,全期存活率无均为0。产虫茶量最佳湿度为87.3%,略低于各龄幼虫存活所要求最佳…  相似文献   

11.
人参根疫病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人参疫病的症状进行了描述。明确根疫病发生适宜温度为20~26℃,相对湿度在98%以上。并对土温和土壤水势对根疫病发生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选用白沙101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15℃、20℃、25℃和30℃)的升高,花生出苗率、株高、侧枝数、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也逐渐增加;土壤相对湿度60%时,花生的出苗率和幼苗长势均优于相对湿度40%和80%,且土壤相对湿度80%时,花生的烂种率显著增加,在高温和播种过深时尤其严重;播种深度为4~6cm时最为适宜,播种过浅或过深会降低出苗率,延长出苗时间,影响花生长势。因而,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质地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机及农艺操作可有效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小孢盘菌(原变型)[Acervus epispartius(Berk.&Broome)Pfister forma epispartius]菌丝在PDA和加富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适宜温度为25—32℃,适宜含水量为60%-70%。中性和弱碱性环境有利于菌丝生长,但最适pH值为8。菌丝生长对光照度要求不严,但光照度为500lx时菌丝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生物覆盖对塔里木盆地绿洲区土壤性能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不同覆盖处理方式对土壤容重、温度及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处理、立秆处理都较常规处理降低了土壤容重。在春小麦播种期和分蘖期,覆盖处理的5cm土层温度最低,较常规处理的分别低2.13℃和1.79℃;15cm土层温度较常规处理的分别低2.36℃和1.90℃;土层加深10cm土壤温度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都延迟3h出现。土壤含水量表现为0~10cm土层立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较常规处理的高,而10~20cm土层则表现为立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较常规处理的低。  相似文献   

15.
邵广全 《江西棉花》2006,28(4):36-36,30
气象条件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都昌县棉花生产的不利气象条件分析,提出技术措施如下: 1 苗期低温阴雨及防御 棉花苗期要求适宜的温度为20℃-26℃,此期间,都昌县平均气温为20℃-22℃,属适宜偏低;需水量为90-110毫米,而此期间都昌县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80—240毫米,比苗期需水量多2倍以上。可见苗期水份有余,常造成棉田积水,土壤湿度偏大,引起棉株根部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导致棉苗营养生长不良,同时,棉花也容易诱发炭疽病和立枯病,严重的还会造成死苗。此外,这期间还会有大风出现,幼苗易受机械损伤,因此,这期间必须使通透性差的棉田及时开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勤锄浅锄松土除草,提高地温,能促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协调生长,同时要注意防病、防虫、防大风倒伏。  相似文献   

16.
土壤水份的多少与消长与茶树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它与温度、光照一样,决定着茶叶生长的产量和品质。我地区春茶的萌发期一般在3月初开始,2月份的降雨和2月下旬的气温对春茶的萌发有很大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月下旬至3月上旬气温回升很快,平均温度达到15℃-20℃左右,是春茶萌发适宜温度,今年我地区2月份降雨不足100mm,比常年偏少,干旱将对今年茶叶生长带来影响,作者于3月初,在福云6号(早芽种)茶园同一块地,发现春茶萌发情况差异很大,因此想调查一下茶芽萌发与土壤水分含量有什么关系。1 供试材料福云6号成年茶园,在同一块地,根据茶…  相似文献   

17.
早熟陆地棉棉铃发育特点及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熟陆地棉棉铃发育过程中,在开花后30天左右以增加体积为主,棉铃的含水量达85%以上;棉铃的干重自开花至吐絮前增长曲线为y=0.492e0.054x,其中铃壳的干重在开花后30天内基本达到最大值;棉纤维长度在开花后25天内增长最快;棉铃的铃期和所需积温有随节位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吸胀期低温与水分条件对油菜种子萌发的耦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晚播油菜适宜播种的田间温度和水分条件,以华杂62和华双5号品种为材料,在土壤和PEG溶液两种介质中研究了吸胀温度与水势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吸胀期温度和水分条件对油菜种子的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在5~15℃范围内,种子萌发活力随吸胀期土壤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10℃和15℃下吸胀,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8.6%、水势为-0.1MPa时较适宜于种子萌发;在5℃低温下吸胀,适当降低土壤水势有利于种子萌发。华杂62种子具有吸胀冷害现象,在低温和高水势下吸胀,种子萌发活性降低,吸水速度加快,种子浸泡液K+渗漏量升高,而Na+渗漏量和Na+/K+比值降低。华双5号种子则具有较强的抗吸胀冷害能力,表现为在低温下吸胀受水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北疆棉区不同时期代表性棉花品种的耐寒性,分别在苗期、盛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对28个棉花品种的叶片进行-2 ℃、-4 ℃、-6 ℃、-8 ℃、-16 ℃的低温胁迫,测定其电导率,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对其耐寒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发现28个棉花材料LT50的范围为:苗期-9.07~-0.12 ℃;盛蕾期-4.43~4.25 ℃;花铃期-4.02~9.69 ℃;吐絮期:-15.76~3.06 ℃。所有材料不同生育期的LT50平均表现为花铃期>盛蕾期>吐絮期>苗期,且差异显著。中J9645和新陆早35号属于全生育期高耐寒品种,新陆早26号属于全生育期冷敏感品种。研究探讨了LT50在棉花耐寒性鉴定上的应用,筛选出了不同生育期耐寒的棉花品种,提出分别以-4 ℃、-2 ℃、2 ℃、-4 ℃为苗期、盛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棉花耐寒性指标的临界温度,并建立了不同生育期棉花耐寒性标准,对棉花耐寒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水分对3个花生品种(鲁花11、鲁花14号、花育16号)农艺性状及耗水特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各水分处理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生的荚果产量均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上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鲁花11号和花育16号在土壤相对含水量70%时荚果产量最大,而鲁花14号的荚果产量在土壤相对含水量60%最大。耗水量与水分生产率呈负相关,鲁花11的抗旱性最强,鲁花14号次之,花育16号最差。就经济效益而言,鲁花14号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时经济效益最佳,而鲁花11和花育16号均在土壤含水量为70%时最佳,因此鲁花11号和花育16号的高产高效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而鲁花14号的为6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