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社会培育和形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文中旨在通过焦作社区居民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消费态度及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揭示我国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基础,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微观决策依据。研究发现:除性别之外,年龄、职业、收入及文化程度等人口统计特征能显著影响居民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居民对环境的关心度、环保知识的丰裕度、环境产品了解度正向影响居民对环境产品的主观态度;居民对环境的关心度反向影响居民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客观行为,其他变量与客观行为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居民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主观态度正向影响居民的客观行为。  相似文献   

2.
国家公园环境解说服务是有效促进环境教育功能、引导公众规范行为的重要途径,但是国内相关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理性行为理论(TRA),本研究尝试揭示国家公园环境解说服务的媒介使用程度、内容学习程度对引导公众环境态度及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在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展开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通过层次回归分析法对387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验证了环境解说媒介有用度对公众学习解说内容有显著的影响,易用度对科学知识内容学习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行为规范及行为后果的内容学习有显著影响;公众使用易用度越高的环境解说服务,越有助于增加对环境解说内容的学习效果,更有益于对环境态度和行为意向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探讨了以往单纯以公众满意度为解说服务标准的不合理性,提出了引导公众环境行为的必要性,为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环境解说服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耕地和建设用地区域协调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日益减少的耕地资源和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我国从1997年开始实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管理政策。但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减少的趋势仍在加快。本文基于陕西省省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视角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分析,通过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和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相对百分比等模型分析陕西省各市(区)耕地、建设用地统计面积变化情况,以及和标准分配面积的时空差异状况,并据此提出了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和实现陕西省区域土地利用协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艾比湖自然保护区盐生植物的分布及其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艾比湖自然保护区内盐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土壤盐含量与盐生植物数量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采集的9个土壤样地可划分成高、中和低盐度区3种类型;(2)拒盐和泌盐植物的丰富度在土壤盐分梯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别,稀盐植物的丰富度在高盐度区显著高于中、低盐度区(高中低)(P0.05),拒盐、泌盐和稀盐植物的多度在中盐度区均显著高于高、低盐度区(中高低)(P0.05)。在高、中盐度区,盐生植物的多度和丰富度为:稀盐拒盐泌盐植物;相反,在低盐度区,泌盐拒盐稀盐植物;(3)稀盐和泌盐植物的δ~(13)C值在盐分梯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拒盐植物的δ~(13)C值在土壤盐分梯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中盐度区泌盐植物的δ~(13)C值显著低于拒盐和稀盐植物外(P0.05),在高盐度和低盐度区,3种盐生植物的δ~(13)C值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5)拒盐、稀盐和泌盐植物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3个土壤盐分梯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同土壤盐分条件下,除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少数情况下3种盐生植物间有差别外,大多情况下植物抗胁迫生理指标在3种盐生植物间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7)抗胁迫生理指标、δ~(13)C值、多度和丰富度之间的关系随盐生植物种类迥异。综合以上分析,盐生植物在土壤盐分梯度上的分布、水分利用效率均与盐生植物的类型有关,其变化可能受内部生理调节、盐分的运输规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CVM的新疆天池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使用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天池湿地拥有大量的环境资源,但由于这些资源中很多不能进行市场交换,所以无法直接进行货币化评价。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当前可用于确定环境物品非市场和非使用价值的有效方法。文中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于2011年8月,在新疆天池景区发放了450份CVM问卷,共回收412份有效问卷。分析了保护新疆天池湿地永续发展的支付意愿,并对新疆天池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使用价值进行估算,得出新疆天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使用价值约为0.52亿元/年。研究表明:1)游客对保护天池永续发展的平均支付意愿为91.205元。2)统计样本显示:男性的支付意愿略高于女性的支付意愿;支付意愿随着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的上升呈上升趋势;支付意愿随着被调查者对天池湿地了解程度的深入呈上升趋势;支付意愿随着被调查者的年龄与月收入的增长呈下降趋势。3)受访问者的年龄、月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及对天池的了解程度对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为新疆天池湿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更需要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亲环境行为。以刺激-机体-反应理论作为框架,整合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构建出一个链式中介模型。基于河南、江苏、四川三省共836份有效公众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绿色氛围对公众亲环境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亲环境意愿受绿色氛围影响,其中控制性绿色氛围对亲环境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支持性绿色氛围的影响不显著。2)支持性绿色氛围对个人规范和行为态度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控制性绿色氛围仅对个人规范有正向影响。3)个人规范和行为态度在绿色氛围与亲环境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其中个人规范通过影响行为态度产生链式中介效应。该研究对厘清绿色氛围与亲环境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为建议。  相似文献   

7.
复合地貌区农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通过对比单一地貌和复合地貌下农田土壤有机质(SOM)变异特征,分析复合地貌区农田SOM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SOM含量为3~34.23 g·kg~(-1),平均值为18.23 g·kg~(-1),变异系数为25.73%,呈中等程度变异,不同地貌类型农田SOM变异系数表现为中海拔丘陵低海拔丘陵中海拔台地中海拔平原低海拔平原低海拔台地; SOM含量空间变异具有明显趋势性特征,各个方向存在各向异性,南北方向的空间变异性大于东西方向;研究区农田SOM含量具有显著局部空间自相关性,但各单一地貌类型下农田SOM含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研究区SOM含量块金值为41%,受结构因子影响更大。研究区农田SOM主要受经度、纬度、降水、温度、海拔等因子综合作用,其中纬度和海拔主要表现为直接作用,其他因子主要表现为间接作用。研究表明,复合地貌区农田SOM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受地形、海拔等结构性因子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耕地变化驱动力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陕西省以及11地市(区)1997-2006年耕地变化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陕西省各地市(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及其差异。结果表明:陕西省省域耕地面积变化第一驱动力为社会经济因素,第二驱动力为退耕还林政策;根据驱动因子内容划分,咸阳、宝鸡、渭南、榆林、商洛属于产业拉动型,铜川和延安属于投资推动型;西安、汉中和安康属于社会经济综合驱动型;10个地级市均受到退耕还林政策的驱动,杨凌示范区则由于特定的发展时期受到固定资产投资的驱动影响。陕西省11地市(区)耕地变化的第一驱动力存在区域上的差异,第二驱动力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9.
煤矿区的环境问题通常比较突出,当地居民对自己的健康深感忧虑。文中选择陕西省彬县矿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探讨了煤矿区居民的健康风险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居民的健康风险感知处在一个较高水平。2)对健康风险感知有明显影响的因素依次是:大气污染感知,为了经济或就业而愿意受污染,对煤矿开采的态度,噪音,性别,相信煤矿对环境的改善作了很大努力,居住时间。政府部门除了传统的环境监管外,还要引导煤矿企业与当地社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估及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陕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统计数据,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系数,对陕西省各县(区)进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基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自相关理论,进一步探索其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全省变化波动较大。2007年陕西省农业生态经济水平的空间差异呈现出由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向陕北、陕南递减的态势。各县(区)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也具较大差异,关中地区各县(区)各系统间协调得最好,陕北地区最差。2007年陕西省各县(区)的农业生态经济水平主要趋向于低低集聚,而表现为高高集聚的县(区)主要集中于西安市各县(区)及其临近区域,陕北和陕南地区的空间集聚主要表现为低低集聚。另外,关中地区边缘个别市、县表现为非集聚现象,且分布于高高集聚地区的外缘,其非集聚地区地理分布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