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我叫屈良运,虽然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但我的骨子里却天生有着一种"不安分"的细胞。受在醴陵市文化馆工作的哥哥的影响,我自小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劳作之余总喜欢一个人哼哼唱唱,哼唱的多数是我们醴陵本土的民歌,尤其对那首《思情鬼歌》情有独  相似文献   

2.
"书屋是农民学习的好宝库,是群众致富的好帮手."这是我对我村农家书屋的最深感受.在书屋如此多的瑰宝中,尤其是<湖南农业>月刊让我受益匪浅,心存感恩之情.  相似文献   

3.
2008年温暖的春日,津市市图书馆的同志把2排崭新结实的书架和8箱沉甸甸的书籍拉到我家院子的时候,我高兴得忘乎所以.好消息得让人分享,我在帮助搬运摆放书籍的间隙,抽空拨通了远在北京读大学的儿子电话,用激动和夸张的语气告诉儿子:"图书馆搬到咱家来啦,你妈当上了图书管理员,你放假回家我给你办免费借书证啦".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2008年8月上任,在资兴市东江镇文昌村任支书助理.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经常下组进户和村民零距离地沟通和交流,我发现自己很多业务知识都不明白,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种养技术……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身影开始在"农家书屋"定格,偶然发现自己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前进的阶梯.成立不久的农家书屋,面积约40平方米,3000余册书籍.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尤其吸引我的眼球,这本书为青年而著,帮助青年指路,让青年能走得更踏实、更精确.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上旬的一天早上,龙泉村村委会主任邓飞跃用一只红色的塑料篮子提着一篮紫红色刚刚出产的鲜茄,恭恭敬敬地献给我说: "站长同志,感谢您‘派出'的‘启蒙老师',引导我们龙泉村走上了科学种菜的致富道路.这篮第一批出产的鲜茄是我代表全村人送给您尝新的."  相似文献   

6.
我和老公是中专同学,毕业后我们一同到外地打工,从此相知相爱.结婚后,过起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日子,我才发现,当爱情的热情逐渐冷却,婚姻便一步步地显现出它淡而无味的现实一面.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 (何丽芳),介绍了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发掘、塑造以及保护方式,阐明了传统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旅游文化专著,更是一部旅游产品开发教材,读了该书对我的主要帮助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种着几公顷责任田,通过学习<湖南农业>,走上了致富路. 2004年前的我缺乏科学种田技术,凭传统经验和一身蛮力粗放耕种,责任田效益总是在温饱的水平上下徘徊.每次农事季节来临,总想到几公里开外的镇农科站咨询相关信息,来去2个多小时不说,还不一定能得到实用信息,心里真不是滋味.那时,多么盼望科技下乡能在我们村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