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三江平原60 余年大豆生产主栽品种更替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改进与变化规律,指导当前或今后的品种改良与创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选用三江平原不同年代同熟期组的18 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试验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随年代的推进,株高与有效分枝数呈降低趋势;底荚高度变化不大,总体呈增加趋势;主茎节数呈增加趋势;抗倒伏能力逐渐增强;生育日数逐年延长;品种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百粒重呈波动增加趋势。产量随着年代的推进逐年累加提高,产量变化幅度为2509.20~3311.25 kg/hm2,年平均产量增加13.35 kg/hm2,增长速度为0.53%。由于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进与变化,特别是品种生育日数延长和产量性状的改进,不断的提高品种产量水平,所以导致了生产主栽品种不断更替与变化,这一结论对当前或今后品种改良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明确三江平原地区主栽大豆品种对主要大豆根腐病致病菌尖孢镰孢菌的抗性。收集了该地区主栽大豆品种13 个,对其同时进行盆栽接种和大田接种尖孢镰孢菌的抗性分析试验,大田接种试验设不接种对照。‘垦丰16’和‘合丰55’的抗性最好,盆栽试验中均表现为抗病,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15.33%和20.67%,大田接种试验中表现为抗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5.55%和22.89%,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减产率最低,分别为3.55%和3.7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垦丰16’和‘合丰55’是适宜三江平原地区种植的抗尖孢镰孢菌根腐病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3.
4.
为明确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年度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促进内蒙古大豆育种,对2002—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的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进行综合分析。主茎节数整体呈上升的趋势,生育日数整体变化不显著,株高、单株有效分枝数、百粒重整体呈下降的趋势。粗蛋白含量整体略有上升,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审定的大豆品种中有8个高蛋白大豆品种,占总审定数的7.08%,有42个高油大豆品种,占总审定数的37.17%。2002—2020年审定的大豆品种产量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2019年‘兴豆7号’产量达到最高的3531.0 kg/hm2。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产量与生育日数呈正相关;与株高、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8、0.274;与百粒重、主茎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4、0.414;与单株有效分枝呈负相关,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89、0.414。百粒重的提高是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增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选育大豆的过程中,应注意百粒重较高、主茎节数适中的亲本组配及后代单株的选择,同时还要重视品...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48份来自不同产地的荞麦品种(系)种子中的粗多糖、芦丁、槲皮素、山奈酚、山奈酚-3-O-芸香糖苷5种主要功能成分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类型的荞麦品种,功能成分含量存在差异。荞麦的芦丁含量最丰富,平均含量达3.80 g·kg^-1。苦荞种子的粗多糖、芦丁、槲皮素、山奈酚、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平均含量均远远高于甜荞,分别是甜荞的1.99、30.27、76.05、19.02、35.56倍,以上5种功能成分含量最高的品种(系)均来自贵州省的苦荞。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87对SSR标记对近25年(1992-2017)在黑龙江省栽培的202个大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从试验材料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多态性位点808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位点4.42个;多态性位点最多的引物是satt703和satt311,均为10个;等位变异频率最高的引物是satt417和satt575,等位变异频率均为99.5%。供试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283~0.930,平均值为0.519。同一个育种单位育成的部分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群体结构、主坐标分析和NJ聚类将202个品种划分的结果是一致的,均为3个类群。类群中的部分材料血缘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对灰斑病菌10个生理小种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进行灰斑病生理小种水平上的抗性鉴定,10个生理小种对主栽品种的致病率在37.5%~85%之间,最高为6号生理小种。主栽品种中,有的只具有单一的专化抗性,有的则可以分别抵抗几个甚至全部生理小种,具有广谱抗性,抗8个以上生理小种的品种共5个,占主栽品种总数的25%,感8个以上生理小种的品种共6个,占主栽品种总数的30%。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豆主产区不同年代大面积种植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与大豆产量、品质、抗逆性、适应性等重要性状相关的125对SSR标记对中国大豆主产区东北和黄淮海地区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大面积种植的89个大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自北向南大面积种植品种SSR标记的多态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黑龙江北部、黑龙江中南部、吉林辽宁地区和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种植品种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依次为0.414、0.469、0.522和0.562。除黑龙江北部以外,其余3个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面积种植品种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均比80年代以前种植的品种高。根据Nei和Li提出的遗传相似系数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除黄淮海北部地区的冀豆12外,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种植品种各自聚成一类,而在东北地区品种中,吉林辽宁和黑龙江地区的品种归属不同亚类,表明同一区域内大面积种植品种的同质化现象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耐密性的遗传改良效果,选用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的5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代育成品种之间和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条件下,产量增加百分率呈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密度为37.5万株/hm2条件下,变化趋势与之相反,2种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增加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最大种植密度变化为高—低—高的趋势。不同年代育成品种之间和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之间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年代育成品种在30.0万株/hm2和37.5万株/hm2条件下,蛋白质增加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脂肪含量降低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从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耐密性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小麦品种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穗粒位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籽粒的发育存在时空差异,不同穗粒位的粒重和蛋白质产量也存在差异,剖析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穗粒位效应,有助于深入了解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机制。于2009—2010和2010—2011小麦生长季进行大田试验,选用3种类型4个品种,分析了不同穗粒位的粒重、蛋白质积累和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粒重和蛋白质积累量的穗粒位间变异大于年份(环境)间变异和基因型间变异;蛋白质含量的年份间变异大于基因型间变异和穗粒位间变异,而成熟期穗粒位间变异最大。大粒品种易受环境影响,小粒品种比较稳定。优质面包小麦品种开花后各时期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中筋小麦,但不同时期、不同年份差异较大。开花后各时期,强势粒的粒重、蛋白质积累量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大于弱势粒,中部籽粒显著大于上部和下部籽粒;随着灌浆进程穗中部与下部籽粒的差异变小,至开花后36 d时,中部和下部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随籽粒灌浆进程,不同品种各穗粒位的粒重和蛋白质积累均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变化,蛋白质含量均呈"高–低–高"的"V"型曲线变化,灌浆后期,中部和下部强势粒以及下部弱势粒的蛋白质含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穗粒位籽粒。粒重最大生长速率出现在开花后18~21 d,快速增重时期为开花后12~26 d;籽粒蛋白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开花后21~24 d,快速积累时期为开花后13~32 d。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特征是籽粒不宜过大,小花位粒数不宜过多,且中、下部籽粒较多,开花后13~26 d灌浆速率快。 相似文献
11.
高产品种诸多经济性状的量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以节荚数和粒茎比值增量最大。其形态性状株型向矮壮紧凑型变迁。粒茎比值高、茎重适宜、光效高才是高产品种的重要特点。 F_2代粒茎比值呈连续遗传变异,组合发生正负向超亲变异机率较高为60%,个体发生正负向超亲变异机率极低,其中正向仅0.98%。亲本对F_2代粒茎比值有较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小番薯主产区浙江临安等地甘薯茎腐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以及灾发影响因子,以不同品种的番薯为试材,通过2016—2019年连续4年的室内研究、田间试验和调查观察。结果表明:主栽品种的高感病性是该病近年来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该病原菌可在病残体和薯块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且土壤中病原菌数量要达到104~105cfu/cm3才能引起薯苗发病并显症;高温高湿条件可加速病害的发展;种薯与薯苗带病调运是该病远距离扩散传播的主要途径;使用脱毒无病苗、轮作、深沟高畦栽培措施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为今后该病害的综合治理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