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花生栽培上的应用及其降解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普通PE地膜在花生覆膜栽培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2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与普通PE地膜的对比试验研究,重点监测土壤温度、水分及花生产量的差异,通过作物覆膜栽培试验、暴晒试验和填埋试验的立体化研究,评价地膜的应用效果和降解程度。结果表明: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与普通PE地膜的保温保水作用基本一致,不同降解地膜间无明显差异;地膜覆盖能够大幅度提高产量,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比普通PE地膜产量有所增加,同时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可有效减缓对土壤的污染残留。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探讨其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温度和棉花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膜品种降解性能尚不稳定,覆膜后60 d内,各降解膜土壤温度均介于露地对照和普通地膜对照之间,各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有显著增温作用;棉花前期生育进程与普通地膜差异不大,随着降解膜不同程度的降解,对进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棉花产量与常规PE地膜相比,BH-1和CK-2处理棉花产量减产明显,与露地对照相比,CK-1和BH-2处理棉花产量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使用8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和1种常规PE膜,在大田里进行试验,来研究降解地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E膜下棉花产量显著高于8种降解地膜,处理八和处理九下棉花产量显著高于其他降解地膜;苗期和蕾期的大田土壤温度与棉花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摘要:通过对不同类型可降解地膜,在博乐垦区主栽品种新陆早82号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分析。筛选出,适于在机采棉生产中应用的可降解地膜产品,以保证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棉花生长的前期,是地膜发挥作用的最大时期,保障了棉花出苗和培育壮苗,对温度和水分的需求。从产量结果看,四种有膜处理,均高于裸地种植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降解膜处理略高于常规膜处理,差异均不显著。但从降解情况、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和节约灌溉用水等角度综合分析:处理4湖北光合(湖北光合B白)最具推广价值、处理3(湖北光合A白)次之。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轻农田白色污染,加快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我们采用模拟实验,比较了新开发的淀粉基可降解地膜对辣椒水分利用效率、品质及植株中氮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都能显著增加辣椒的产量和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对品质而言,覆盖地膜处理辣椒果实p H、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CK,且其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和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CK。降解膜和普通地膜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差别不大,可降解地膜可作为普通膜的替代产品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6.
可降解地膜覆盖对土壤养分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研究了3种可降解地膜对土壤养分和棉花产量的影响,并与普通地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在棉花蕾期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同时EC值提高,可降解地膜处理的土壤EC值和养分含量均高于普通膜处理。3种可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覆盖比不覆膜处理棉花分别增产12.3%、10.2%、5.7%和4.7%。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效果,采用不同的农用可降解地膜对温室连栋大棚内栽培的樱桃番茄进行替代常规地膜试验,测定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及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判断可降解地膜的降解进程。结果表明:2种可降解地膜使用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基本要求;在作物灭茬前达到大裂或无膜状态,不需要回收残膜;天壮牌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处理能明显使植株矮壮,增产4.28%,替代应用适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适合尉犁县棉田的降解地膜类型,使用9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和1种常规PE膜,在大田里进行试验,来研究降解地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和处理3在棉花产量方面与普通PE膜无差异,其它降解地膜显著减产,减产幅度为1.38%~3.39%。各处理间产量的差异主要是受收获株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可降解地膜对棉花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可降解地膜是治理棉田残膜污染的有效途径,探讨可降解地膜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可降解地膜和普通PE地膜的比较,研究其对棉花生理、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最大叶面积指数(LAImax)和全生育期群体光合势的大小顺序一致,依次为:BXS90>BJS90>HYS50>CK,LAI>3.5,BXS90和BJS90为21 d,HYS50为14 d,CK为7 d.4种地膜的棉花干物质积累均可用Logistic曲线表示,成熟时积累量BJS90、BXS90、HYS50、CK分别为1 099.20、1 329.35、1 085.08和1 019.49 g/m2,产量依次为:5 537.13、5 644.15、5 060.58和4 855.83 kg/hm2.[结论]可降解地膜LAImax和群体光合势较高,具有较长的LAI>3.5持续时间,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巩留县玉米田的降解地膜类型,使用6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和1种常规PE膜,在大田里进行试验,研究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号地膜和6号地膜在玉米产量方面与普通PE膜无差异,其它降解地膜显著减产;大田土壤温度与玉米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可降解地膜覆盖对渭北旱塬土壤水热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可降解地膜对渭北旱塬土壤环境及作物生产的影响,设置厚0.008mm可降解地膜、厚0.006mm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露地对照4个处理,分析各处理对玉米田土壤温度、水分及产量和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播种后0~80d,3种覆膜处理5、10cm土壤温度和0~30cm土壤水分显著高于露地对照,且厚0.006mm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两处理产量分别达到10 020.00kg/hm~2和10 245.60kg/hm~2,两者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均明显高于厚0.008mm可降解地膜处理和露地对照。说明,厚0.006mm可降解地膜增温保墒及增产效果与普通地膜相当,可在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作物面积逐年增加,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也逐年加重,为解决残膜造成的危害问题,引进几种市场反应效果较好的可降解地膜在察布查尔县进行降解膜筛选试验,通过不同类型降解膜在生产中的对比试验,调查降解膜在土壤中的降解情况,以及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本地区农业生产的降解膜品种,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生物降解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和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不同种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探讨其对土壤温度和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后70 d内,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有显著增温效果,且与普通地膜增温效果无显著差异,覆膜70 d后,各可降解膜处理土壤温度与裸地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各可降解地膜处理玉米前期生育进程与普通地膜相比差异不大,随着可降解地膜不同程度的裂解,后期对生育进程产生一定影响;各可降解地膜试验小区玉米产量与常规地膜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减产,与裸地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可降解农用地膜应用效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残膜对土地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残膜对农田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我们试验研究了国内主要可降解地膜生产厂家生产的可降解地膜,在田间的保水、保温和降解性能以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情况,分析评价了各产品的应用效能。结果表明,生物可降解地膜可在土壤中降解,但降解的速率有很大的差距。在试验中也有表现相对较好的可降解地膜,但是在生产使用中也还存在一定难度,比如韧性差容易断裂等。建议各厂家在生产可降解地膜时要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种植作物的种类、覆膜方式、机械化程度等,生产不同等级的可降解地膜,以适应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目前残膜累积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和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探究不同厚度聚乳酸可降解地膜对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和农田水热特性的影响。【方法】在石羊河流域进行田间试验,本研究选取0.006 mm(PLA1)和0.008 mm(PLA2)厚度聚乳酸生物可降解地膜以及0.010 mm厚度的普通聚乙烯地膜(PE)覆盖种植玉米,探究不同厚度聚乳酸可降解地膜对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和农田水热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填埋试验探究不同厚度可降解膜的降解性能。【结果】与PE相比,PLA2覆盖下玉米农田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作物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水分利用效率达24.6 kg/(hm2·mm),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与PE无显著差异,籽粒产量达13 533.3 kg/hm2。此外,PLA2覆盖下农田水热特性和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PLA1。在降解性能方面,PLA1降解率显著高于PE和PLA2,90 d后超过50%;PLA2填埋后60 d降解程度显著增大,150 d后成为碎屑,降解率达50.9%,降解性能优良。【结论】从生产上看,0.008 mm聚乳酸可降解地膜降解性能优良,与普通PE地膜具...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材料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和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以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聚乙烯塑料(PE)地膜为处理,在南疆四地州主要棉区和玉米种植区,开展降解地膜大面积应用试验与示范,系统分析了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以及对作物产量、土壤温湿度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为先出现裂纹,然后出现孔洞,最后破碎成小块,中间伴随着地膜变薄、变脆。巴州棉花降解地膜出现碎裂期的时间较阿克苏提前4 d,喀什玉米出现大裂期的时间较和田地区提前7 d;但同一作物不同地区之间降解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降解地膜降解处于诱导期之前,除巴州棉花降解地膜膜下5 cm的平均土温低于PE地膜外,四地州棉花和玉米降解地膜膜下5 cm和10 cm的土壤温湿度均高于PE地膜,但两种地膜的土壤温湿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地区,降解地膜覆盖下作物收获期和播种前土壤养分略有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巴州和阿克苏地区降解地膜覆盖下的棉花产量分别较PE地膜提高8.33%和6.48%,喀什与和田地区玉米分别较PE地膜提高3.67%和14.97%,但两种地膜的作物产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降解地膜降解性能良好,对土壤水分和温度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与PE地膜相当,以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代替PE地膜应用于南疆农业生产具有可行性,对作物和土壤环境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地膜自引进国内市场以来,因为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增加作物产量,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但是地膜使用的曰渐增多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给我们的土壤环境带来了负担,而可降解地膜的出现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的普通地膜的不降解的缺点,减轻了一部分的土壤污染。为了研究可降解地膜的农用特性以及对不同种可降解地膜进行择优,试验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一般大田条件下普通地膜,不同可降解地膜以及露地栽培条件下土壤的温度、水分以及产量性状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玉米产量和地膜的降解情况综合进行考虑分析,可以分别得出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运用于实践的最优型号,可降解地膜代替普通地膜运用于生产实践具有很大的操作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可降解膜的增温保墒和增产效果,为可降解膜在甘薯覆膜栽培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淀粉型甘薯‘漯薯1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了可降解地膜、普通PE膜和不覆膜(CK) 3个处理,每隔40 d,调查其对甘薯田0~10 cm、10~20 cm、20~30 cm 3个不同土层温、湿度,以及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在收获后期已降解;土壤温度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栽后40 d,不同土层的温度均表现为可降解地膜<不覆膜<普通地膜;栽后80、120、160 d,3个不同土层普通地膜温度最高,可降解地膜温度略高于不覆膜处理;覆膜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前3个调查时期普通膜处理含水量最高,收获期可降解地膜土壤含水量最高;覆盖可降解地膜与普通膜相比,显著降低了收获时期的甘薯蔓长、地上部茎秆鲜质量,其根冠比在120 d时分别是普通地膜和不覆膜处理的1.66倍和2.55倍;在160 d时,根冠比是普通地膜和不覆膜处理的1.45倍,对甘薯生长无其他不良影响;可降解地膜的产量比不覆膜处理高33.8%,与普通地膜差异不显著。因此,可降解地膜可以代替普通地膜在本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类型的降解膜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的小区对比试验,研究降解膜技术对棉花生产的影响,为博乐市科学合理使用地膜,有效治理棉田残膜污染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毛晓雅 《北京农业》2012,(22):46-47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膜下滴灌技术有新突破:新研制出的可降解地膜能够避免普通地膜对农田造成"白色污染",同时消除残留地膜对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目前,可降解地膜已在吉林省大面积推广。为了保障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水分需求,吉林省从2006年起开展了膜下滴灌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