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研究类芽孢杆菌BD3526脱脂乳发酵上清对植物乳杆菌ST-Ⅲ在脱脂乳中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培养5~9 d的BD3526脱脂乳发酵上清液可显著促进植物乳杆菌ST-Ⅲ在脱脂乳中的生长和凝乳.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含5~9 d发酵上清的脱脂乳培养24 h后,pH值从6.44降至4.70~5.08,16h发生凝乳,活菌数达到9.22~9.35 (lg (CFU/mL》).  相似文献   

2.
前期研究表明添加鱼蛋白胨至脱脂乳中可显著促进植物乳杆菌ST-Ⅲ的生长,并且活菌数最高可达到1.4×109cfu/mL,最高酸度也达到了60°T。因此,本文将对鱼蛋白胨进行进一步的分级和分离。试验中采用超滤膜、凝胶过滤对其分离纯化,并用红外光谱分析法以及高效液相测定分子量分别对有效组分进行分析。得出能够对植物乳杆菌ST-Ⅲ在脱脂乳中生长的很可能是几个氨基酸组成的寡肽类物质。  相似文献   

3.
从胆盐水解酶的特性出发,在干酪乳杆菌LC2W中过量表达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Ⅲ 4种胆盐水解酶同工酶,通过酶活性的测定研究胆盐水解酶对干酪乳杆菌水解胆盐的作用.结果表明:实现了4种胆盐水解酶在干酪乳杆菌LC2W的过表达;利用茚三酮显色法测定的4种重组菌胆盐水解酶活性较宿主LC2W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在干酪乳杆菌LC2W中过量表达L.plantarum ST-Ⅲ的胆盐水解酶基因达不到提高该菌水解胆盐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植物乳杆菌ST-Ⅲ对实验性动物高胆固醇血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试验用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用植物乳杆菌ST-Ⅲ制成的三个不同剂量的ST-Ⅲ活性乳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动物实验表明:三个剂量的ST-Ⅲ活性乳均可显蓍降低大鼠血清胆固醇(TC)的含量(P<0.01),但对甘油三酯(TG)的降低作用不显著(P>0.05)。高剂量的ST-Ⅲ活性乳可显著提高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1)。因此认为ST-Ⅲ活性乳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能,特别对高胆固醇血症具有良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植物乳杆菌能够改善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吸附重金属,降低胆固醇,并且具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盐能力。但是,植物乳杆菌属于营养缺陷型细菌,缺乏蛋白质分解酶,利用牛奶中乳蛋白的能力较弱,牛奶无法满足其生长和繁殖需求,植物乳杆菌在牛奶中基本不生长。为了使植物乳杆菌在牛奶中生长,主要采取添加四种复合果蔬汁、协同发酵、改变发酵温度等方法,通过测定pH值、滴定酸度、活菌数来判断植物乳杆菌在牛奶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7.5%复合菠萝汁-香蕉浆(1∶1)对植物乳杆菌生长促进作用最好,35℃发酵24 h后,活菌数提高100倍,滴定酸度可以达到100°T。  相似文献   

6.
益生菌发酵剂对于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开发与应用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一株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益生菌干酪乳杆菌LC-15(Lactobacillus casei LC-15)进行生长发酵特性的研究。通过对干酪乳杆菌LC-15的生长及发酵特性的测定:确定了干酪乳杆菌LC-15在复原脱脂乳中凝乳需10h,12h时pH达到4.5,滴定酸度达到81.5°T,最适生长温度为38℃;药敏实验表明,干酪乳杆菌LC-15对四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高度敏感;该菌发酵乳所含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酮类物质与各类挥发性脂肪酸总含量分别达到了35.91%和52.52%;干酪乳杆菌LC-15发酵乳在前期发酵中酸度变化不大,有一定程度的后酸化现象;在pH4.0的PBS缓冲溶液4℃贮存10d总菌落下降近一个数量级;干酪乳杆菌LC-15在与其他发酵菌以3:1:1混合培养时,在39℃培养条件下6h开始凝乳,比干酪乳杆菌LC-15单菌发酵缩短4h。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针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乳制品,分离纯化得到56株乳酸菌。其中7株厌氧菌,11株乳球菌,38株乳杆菌。通过传代试验、凝乳时间、酸奶酸度及凝乳时风味的感官评价,选出其中4株性能较佳的乳酸菌:杆菌A、B,球菌C、D。球杆菌1∶1进行复合菌发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在发酵过程中,产酸速度比单菌株发酵剂快,能在5h内达到凝乳,且后酸化程度较弱,4℃保藏21d后酸度维持在120°T左右,符合工业化发酵剂的要求。通过对4种复合菌发酵剂的后酸化能力、产双乙酰能力、蛋白水解能力以及发酵乳的感官效果比较,最后筛选出AD复合菌发酵牛乳的效果最佳,具有成为生产发酵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获取生物抑霉的优良菌株以及为质量安全青贮饲料生产提供高效菌剂。从青贮饲料、酸奶以及奶豆腐中分离纯化出乳酸菌和霉菌,并且通过双层平板法对具有抑制霉菌活性的乳酸菌菌株进行筛选,测定其上清液抑霉效果;采用蛋白酶处理和高温处理法分析乳酸菌抑霉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分离筛选的乳酸菌和霉菌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和黄曲霉菌,且植物乳杆菌对黄曲霉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蛋白酶处理对乳酸菌无细胞上清液的抑菌活性有不同影响,而加热处理并不改变其抑菌效果。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对黄曲霉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测其抑菌活性物质为蛋白质、肽类等,并且这些抑菌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ROGOSA乳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从泡菜、腐乳等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得到12株乳杆菌。采用镉-茚三酮方法,以各菌株总肽酶活力为指标,得肽酶高产菌株SP-3。经API细菌鉴定系统鉴定,该菌为植物乳杆菌。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其能在pH4-6及6% NaCl的液体MRS中生长良好,并且在脱脂乳中具有较低的产酸能力,表明SP-3具有作为干酪生产附属发酵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前期的研究筛选出了一株降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干酪乳杆菌WPC09。研究表明,在脱脂乳中β-乳球蛋白抗原性降低率达到92.0%,且水解牛乳蛋白产生游离氨基酸的数量相当于341.5μg/mL酪氨酸。所以为了了解干酪乳杆菌WPC09降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机理,我们初步的考察温度和pH值对干酪乳杆菌WPC09降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影响,以及考察发酵上清液和活细胞悬液对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降低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产酸速度、pH2.5人工胃液耐受性、pH8.0人工肠液耐受性、0.3%胆盐耐受性,对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的298株干酪乳杆菌进行筛选,并对其在褐色活性乳饮料中的应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有1 1株干酪乳杆菌在脱脂乳中产酸速度显著快于其他菌株(P<0.05),其中IMAU60143、IMAU70020和IMAU10510具有优良的人工胃肠液和胆盐耐受能力(P<0.05),此3株干酪乳杆菌在褐色活性乳饮料中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其中IMAU70020于4℃贮藏28d活菌数仍大于5.0×108CFU/g.  相似文献   

12.
以15株乳酸杆菌为研究对象,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12作为对照,研究它们对肠道致病菌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9株菌对5株指示菌均有较好抑制作用,2株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以抑菌效果、凝乳状态、产酸性能为指标,筛选出4株菌,与嗜热链球菌ST-21组合制备生物保鲜发酵剂;通过...  相似文献   

13.
通过离心条件的选择,获得最大浓度的乳酸菌,进而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适合植物乳杆菌和肠膜状明串株葡聚糖亚种的最佳保护剂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菌均在5000 r/min的条件下离心10 min,所得的活菌数最多.试验确定植物乳杆菌的最佳保护剂配方为:脱脂乳15%、海藻糖6%、甘油2%、抗坏血酸3%;肠膜状明串株葡聚糖亚种的最佳保护剂配方为:脱脂乳15%、海藻糖6%、甘油1%、抗坏血酸2%.  相似文献   

14.
基于植物乳杆菌ST-Ⅲ和肠膜明串珠菌BD1710在添加不同碳源的MRS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差异,建立2株菌共培养时的2种选择性计数方法,分别为差值法和色差法。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够满足选择性计数的要求,且差值法中植物乳杆菌ST-Ⅲ和肠膜明串珠菌BD1710的平均检出率(97.2%和96.4%)均略高于色差法(95.4%和94.0%),因此差值法更适用于对精确度要求较高时数据的采集,而色差法具有操作简便和成本较低的优势,更适用于工厂进行快捷的活菌数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正澳大利亚科研人员研究瑞士乳杆菌发酵脱脂牛乳的抗结肠癌、抗氧化活性牛乳发酵过程中蛋白水解释放出的生物活性物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对健康有保护作用。最近,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瑞士乳杆菌ASCC953、ASCC474、ASCC1188和ASCC1315的蛋白水解活性以及37℃条件下发酵复原脱脂乳释放抗氧化、体外抗癌活性化合物的能力。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p H值下降对菌种释放生物活性成分的能力无影响。菌株  相似文献   

16.
试验初步研究菊粉对植物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的影响.在MRS培养基中添加1%、2%、3%和4%的菊粉,测定2株菌生长的OD600 nm位和pH.结果表明,当菊粉添加量为1%时,促进植物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植物乳杆菌生长OD600nm最高为2.799,pH从5.98降到3.59;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OD600nm最高为3.051,pH从6.55降到4.74.  相似文献   

17.
对芽孢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培养时嗜热链球菌的生物量和产酸量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芽孢杆菌活菌数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芽孢杆菌代谢产生的的蛋白酶水解乳中蛋白质产生的寡肽和氨基酸是促进嗜热链球菌生长的主要因素.芽孢杆菌与嗜热链球菌之间是偏利关系,可以利用这种关系进行新型快速发酵乳的研制.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湿热地区青贮饲料的品质,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从西南高温高湿地区青贮饲料中分离到的227株天然乳酸菌种群结构,再根据乳酸菌在高温条件下的生长活性和产酸能力筛选到4株优质乳酸菌(LP149、LS358、LR753和LPA761),并对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和生长、产酸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天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是高温高湿地区青贮料中最常见的乳酸菌菌株(占62.55%),其次是鼠李糖乳杆菌(L. rhamnosus)和副干酪乳杆菌(L. paracasei),分别占总乳酸菌的13.21%和9.25%。所筛选的4株菌株为革兰氏阳性和过氧化氢酶阴性的杆状菌,能够在pH 3.5和45℃的条件下生长。根据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测序分析,LP149、LS358、LR753和LPA761分别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L. 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在37和45℃条件下的菌株生长和产酸曲线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株乳酸菌有良好的高温适应性(45℃),不仅生长速度快,产酸能力强,耐盐性较好,对糖源利用范围广,而且对酸性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作为后续进行高温青贮回填试验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9.
付浩  金晶  朱欣  李龙兴 《中国饲料》2021,1(15):17-23
为改善和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及筛选优良乳酸菌,本试验从贵州地区玉米青贮饲料中分离到175株天然乳酸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测定对乳酸菌多样性进行分析,再根据耐温、耐酸性试验筛选出优良乳酸菌,并对菌株的生长速率、乳酸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出的乳酸菌有7种,其中主要菌种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其余包括短乳杆菌(L.brevis)、副干酪乳杆菌(L.paracasei)、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戊糖片球菌(P.pentosaceus)、布氏乳杆菌(L.parabuchneri)和罗斯乳杆菌(L.rossiae)。从中初步筛选出10株生长速率较快、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有3株(DF-20、DS-45和FG-77)植物乳杆菌,2株(DS-69和FG-85)短乳杆菌,2株(DS-71和RH-135)戊糖片球菌,1株(DF-12)副干酪乳杆菌,1株(QZ-35)类布氏乳杆菌,1株(HP-166)鼠李糖乳杆菌。其中菌株DS-69和RH-135具有较强的高温适应性和酸性环境适应性,且产酸能力强,可作为良好乳酸菌添加剂应用于青贮饲料中。 [关键词] 玉米|青贮|乳酸菌|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20.
于书坤 《饲料工业》2019,(10):22-26
蛋白质是动物养殖中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更好的消化利用蛋白质,促进其它养分的充分利用,提高生长性能减少环境污染。因此,以饲料为底物最优化筛选而得到的蛋白酶会大大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功效。本文将讨论饲料用偏碱性蛋白酶(EC 3.4.21.-)的特点和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其底物选择范围广,可水解不同来源的饲料蛋白质。(2)在不同的肠道pH值范围均具有活性:在小肠中性和碱性pH值范围活性最高,在胃中酸性pH值范围仍然具有较高活性。(3)在功能上与动物内源蛋白质消化酶具有互补性,可将动物内源蛋白消化酶不易降解的蛋白肽键有效降解。(4)不受植物原料中(如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影响。(5)可降解蛋白类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聚素),从而降低其对动物生长性能的负面影响。(6)偏碱性蛋白酶与其它市售饲料酶具有协同作用。(7)可广泛应用到禽和猪饲料中,改善畜禽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