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环保能源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县立足本县实情,以建设生态、经济强县为指导思想,多渠道、多形式的拓展农村环保能源建设路子,形成了以农村环保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齐头并进的新格局,有效的控制了星云湖、抚仙湖径流区农村污染物入湖源头,改善了农村用能与环境卫生状况,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村环保能源建设已成为江川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中央1号文件连续五年把沼气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六小工程之一,明确要求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发展农村沼气、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的重大决定,为今后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农村能源建设已成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也是净化农村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原州区实际情况,就农村能源建设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非常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曾多次作出批示,指出要加大推广力度。从2003年起,连续4年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沼气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发展步伐,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目前,以沼气为主的农村牧区可再生能源建设已成为自治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农村能源建设是保护森林植被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力加强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必须以提升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能力为前提,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本文通过开展调研,从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的变化与农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村能源建设现状,研究建立农村能源建设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雷 《现代农业》2005,(9):20-21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能源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相继增加了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投资,使全国各省区以沼气为中心的农村能源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我区同全国其他省区一样,农村沼气建设已有长足的进步,先后有18个旗县承担了小型公益设施项目、基本建设项目和农村沼  相似文献   

7.
一、普洱市农村沼气发展概况普洱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建设,明确规定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能源建设以沼气建设为重点,其他农村能源建设协调。农村能源建设以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促进林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贡  相似文献   

8.
文山县采取措施,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改变传统用能方式。从帮助农村群众解决烧火做饭的小事入手,把搞好农村能源建设当成大事来抓,农村能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文山县缺煤少电,农村生产、生活大多是靠烧用薪材解决能源问题。一方面农民为烧火做饭发愁,另一方面青山毁在了灶炉子里。1999年,文山县被云南省政府列为第二批沼气建设重点县。县委、县政府及时抓住机遇,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帮助群众解决烧柴问题和恢复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落实到乡村农户。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助,综合利……  相似文献   

9.
西吉县退耕还林地区农村能源建设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能源建设是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不仅是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将农村能源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大大缓解退耕还林地区能源短缺的矛盾,达到保护森林、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草建设成果。笔者对西吉县退耕还林地区农村能源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天水市甘谷县坚持把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按照“项目支撑、政府扶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注重效益”的基本思路,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创新模式,狠抓落实,使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为此,记者走访了甘谷县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刘晓明站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建设就成了当前我国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从隆化县的实际情境来看,依托着科学技术的力量,加之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努力和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与能源建设事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由于现实国情的限制以及隆化县的客观因素,农村也能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与读者讨论这些问题,并且给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能源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措施,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国家农村沼气建设的带动下,甘肃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成效,但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能源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总结分析当前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对推动全省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能源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壮大直接关系到农村能源项目的建设质量和顺利发展,是农村能源建设的技术基础和骨干力量。一、农村新能源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将发展农村新能源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沼气建设的发展,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沼气后续管理与维护问题越来越突出。积极开展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是确保沼气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 ,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成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配套工程 ,是全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是一项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 ,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 )农村能源建设是解决农民生活能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保障。目前 ,农村许多地方农村生活用能仍以薪柴为主。据统计 ,全市农村生活用能生物能源占 70 %左右 ,偏远山…  相似文献   

16.
互助县把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作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有效开发利用,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从2001年到2009年,互助县共建成沼气池21000多座,配套太阳灶5000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规范项目建设,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资金管理,严格建设内容和技术标准,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深切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湖北省鹤峰县以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发展农村户用沼气为重点,以项目争取和实施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农村能源建设呈现出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发展速度较快,在建设过程中也还存在许多不足。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农村能源建设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农村能源建设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出发,论述了农村能源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经济社会及自然资源的作用效果和机制。以典型实例分析了农村能源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关系,说明了农村能源建设对农业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二者效益的一致性,反映了农村能源建设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陈浩 《云南农业》2012,(8):10-11
沼气能源具有、生态、环保、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发展利用沼气技术,可以解决农民生活和生产能源问题,开展农村能源沼气建设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鲁甸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能源沼气建设,把发展农村沼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提出"建设能源沼气县,打造绿色新农村"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县能源建设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能源沼气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  相似文献   

20.
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好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切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能源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实施循环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当作重要内容,把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开发利用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