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单189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培育的早熟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生育日数117d,与四早6生育期相仿,需要≥10℃积温2440℃左右,该品种早熟、高产稳产、抗倒伏,生育期适宜.商品品质优良,达到国家一级粮食标准,200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审玉2003013).2007年11月申请国家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目前已在北方春玉米区推广种植3.3万hm2.  相似文献   

2.
吉单618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培育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植株清秀、冠层结构合理,2005-2007年在吉林省预备、区域和生产试验中,表现高淀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和广适等特点,一般产量在10400kg/hm2以上,生育日数128d,需要≥10℃积温2720℃,适宜中国东北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吉单681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培育的中熟优质高抗玉米新品种,生育日数130d,比对照品种先玉335晚1d,需要≥10℃积温2700℃左右。该品种产量高,淀粉含量高,容重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强,是适宜吉林省玉米中熟区种植的新品种,201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抗逆玉米新品种吉单198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吉单198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抗逆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一般产量在10000~11000Kg/hm2.生育日数125d(公主岭)左右,需要≥10℃积温2550C左右.通过在省内外各级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吉单198比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四单19、本育9增产10%以上.具有高产、穗产、抗病、抗倒伏、生育期适中,容量高,商品品质优良,达到国家一级粮食标准.已在北方春玉米区推广种植.200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3月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权.目前已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累计推广0.667余万公顷.  相似文献   

5.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双玉102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云峰  杜忠  张丽娟 《农业与技术》2007,27(4):59-59,123
双玉102由吉林省双辽市双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育成,组合为HW1×丹598。该品种需≥10℃积温2800℃左右,属晚熟品种,2003-2006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籽粒容重高,抗逆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深受玉米种植和加工业欢迎。适宜在北方春玉米区登海9、新铁10等适应区种植,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早熟玉米杂交种“源玉3”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熟玉米品种“源玉3”是以自交系“合344”为母本,“红玉米”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杂交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出苗至成熟113 d,与“牡单9”相似,需≥10 C积温2 100℃,适宜在吉林省东部、东南部、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等早熟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6万株/hm2保苗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种植比例为1∶6.  相似文献   

7.
四密 2 5是原四平市农科院玉米所 1990年育成 ,组合为 81162× 792 2。该品种属于中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 ,需≥ 10℃积温 2 60 0℃左右。 1990~ 1991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抗病、优质、耐密植 ;1992年参加吉林省耐密型杂交种预备试验 ;1993~ 1995年参加吉林省耐密型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产量均居首位 ;1998~ 1999年参加全国东北早熟春玉米区试和生产试验。适宜在东北早熟春玉米区种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 6万株为宜。高产攻关田可种植到每公顷 6 5万~ 7 0万株。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出许多玉米新品种,现将10个适合吉林省种植的品种简介如下。1.先玉335系辽宁省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邮编:110015)培育。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平均公顷产量11451公斤。属中熟品种,生育期127天,需≥10℃积温275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20厘米,穗位高110厘  相似文献   

9.
早熟优质高抗玉米新品种吉单602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单602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培育的早熟优质高抗玉米新品种。生育日数124天,与四单19生育期相仿,需要≥10℃积温2500℃左右。该品种具有高抗玉米丝黑穗病、高产稳产、抗倒伏,生育期适中,商品品质优良,达到国家一级粮食标准,已在北方春玉米区推广种植。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9月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相似文献   

10.
高淀粉玉米杂交种"九单64"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单64"以自选系"九122"为母本,外引系"丹340"为父本,于1999年育成,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29 d,需≥10℃积温2 700℃,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多抗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等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以4.2~4.5万株/hm2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种植比例1:5.  相似文献   

11.
吉单159:1993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偏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9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750℃左右。株高280 cm,穗位高110 cm。果穗长筒形,穗长22 cm,16~18行,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6~40 g。高抗丝黑穗病,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   该品种喜光、喜肥水,适宜密度为每公顷4.2万~4.5万株。施肥时应前轻后重,追肥应适当晚,以控制前期生长过盛。   适于吉林省的中晚熟和晚熟区、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玉米覆膜地区及山东、贵州、湖北等地区种植。一般公顷产量10 000~12 000 kg。   吉单180:1994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7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700℃左右。株高280 cm,穗位高105 cm。果穗筒形,穗长21 cm,14~16行,粉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40 g。抗玉米丝黑穗病、大斑病和茎腐病。   该品种株型收敛,种植密度适宜范围广,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5.5万株,施肥量应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适于吉林省的中晚熟区、内蒙古的通辽、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第二积温带的部分地区种植。平均公顷产量10 074 kg,高产田块可达11 500 kg。   吉单209:1996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熟偏晚单交种,生育期126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650℃左右。株高280 cm,穗位高110 cm。果穗筒形,穗长20 cm,14~16行,红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9 g,粒大质优。高抗茎腐病、玉米大斑病和玉米螟,中感丝黑穗病。   适于我国北方夏玉米早熟区种植。在吉林省中熟和中晚熟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部分地区种植,可获得较高产量,公顷产量为10 000~11 000 kg。   该品种株高、穗位适中,株型半收敛,茎秆坚韧抗倒,适于密植。建议种植密度为平岗地每公顷5.0万株,条件较好地块每公顷6.0万株。东北春玉米区春季气温低,播种到出苗时间较长,种子易受丝黑穗病侵染。因此,应在气温高出苗快的最佳时期播种,并进行种子包衣,以防止或减轻丝黑穗病发生。   吉单131 B:1987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6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650℃左右。株高300 cm,穗位高110 cm。果穗筒形,穗长22 cm,16~18行,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5 g。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抗倒伏。   该品种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的部分地区种植,一般公顷产量可达8 500~9 500 kg。   吉单304:1994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31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800℃左右。株高264 cm,穗位高100 cm。果穗筒形,穗长20.3 cm,18行左右,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6 g。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适于吉林省水肥条件较好的晚熟区种植,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2万~4.5万株,一般公顷产量在10 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吉农大935"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农大935”是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9-2010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 728.9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6%.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0 809.9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7%.该品种具有耐密性好、丰产性好、客重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强等特点.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农大935”.该品种适宜吉林省玉米中熟-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优质高产饲用玉米新品种吉单185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单185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培育的优质高产饲用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一般生物产量85~100t/hm2.生育日数1 34d(公主岭)左右,需≥10℃积温2850℃左右.全株粗蛋白含量7.06%;粗脂肪含量3.82%;粗纤维含量17.91%;无氮浸出物60.05%.籽粒粗蛋白含量11.63%;粗脂肪含量5.22%;粗淀粉含量68.4%.该品种高抗玉米大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玉米螟;中抗弯孢叶斑病和灰斑病,抗倒伏.适宜吉林省南部晚熟区种植.200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14.
吉单156:1992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7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700℃左右。株高290 cm,穗位高125 cm,果穗长筒形,穗长23 cm, 14~16行,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6 g。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较抗倒伏。 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部分地区种植。平均公顷产量在9 000~10 000 kg,高产地块可达11 000 kg以上。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株左右。 吉单222:1997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35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900℃左右。晚于“丹玉13”3~5 d。株高280 cm,穗位高115 cm,果穗长筒形,穗长20 cm,16~18行,红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2 g。高抗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玉米螟。该品种株型收敛,根系发达抗倒。 适于吉林省水肥条件较好的晚熟区及辽宁省北部地区种植。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6.0万株,平均公顷产量10 000 kg以上。 四密21: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8年育成。1995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9 d,需≥10℃活动积温2 700℃。株高265 cm,穗位高90 cm,叶片收敛上举,耐密植,果穗粗大,穗长22 cm,每穗16~18行,百粒重39 g,单穗粒重210 g,产籽率82%。 适于吉林省的中晚熟、晚熟区及丹玉13适应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6万株为宜,平均公顷产量10 000~12 000 kg。 四单19:是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4年育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经1 992年黑龙江省、1993年吉林省、1994年内蒙古、1995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单19属高淀粉中熟玉米单交种,生育期124 d,需≥10℃活动积温2 550℃。种子拱土力强,早发性好。株高265 cm,穗位高100 cm,穗长22 cm,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40 g以上,单穗粒重230 g,淀粉含量74.58%,比一般品种高3%~5%。 对肥水条件要求不严,适于吉林省的中熟区、黑龙江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5万~5.5万株,平均公顷产量为10 000 kg左右。 四密25: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9年育成。1996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5 d,需≥10℃活动积温2 600℃。株高250 cm,穗位高90 cm,穗长20 cm,穗行数16行,百粒重40 g,在公顷保苗6万株条件下单穗粒重200 g左右。叶片收敛,根系发达,活秆成熟。 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种植,凡适合本育9的区域均可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6万株,平均公顷产量10 770 kg,比本育9增产13%。 四早6号:是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6年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经1992年黑龙江省、1993年吉林省、1995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高淀粉中早熟玉米品种,生育期116 d,需≥10℃活动积温2 400℃左右。株高225 cm,穗位高70 cm,穗长23 cm,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37.5 g,淀粉含量74.99%。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适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内蒙古的兴安盟和哲盟等地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5万~5.5万株,平均公顷产量为8 304.4 kg。 黄莫: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7年育成。属中晚熟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8 d,需≥10℃活动积温2 600℃左右,株高270 cm,穗位高110cm,穗长20 cm,穗行数14~ 16行,百粒重40 g,单穗粒重200 g左右。茎秆坚硬,根系发达,成株21片叶,叶片上举。 该品种喜肥水,清种密度为公顷5.5万~6万株为宜,平均公顷产量10 000 kg左右,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可达12 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5.
伊单48号是吉林省稷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13-2014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 483.5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5.3%。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 670.7 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3%。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容重高、抗病性强、淀粉含量高等特点。2015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吉林省玉米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高产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吉单631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单631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2005年以自选系吉D83为母本,自选系吉D3151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日数124d,需要≥10℃积温2 550℃,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吉单631比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先玉335增产5%~7%,具有抗倒伏、增长潜力大、粗淀粉含量高、产种量高等特点,适宜东北春玉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7.
"长单529"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6-200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 775.3 kg/hm2,比对照品种"龙单13号、吉单27"增产11.5%。2007年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9 840.5 kg/hm2,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7.1%。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淀粉含量高、抗病性较强等特点。2008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长单529"。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吉单88,组合为吉046×丹598。北方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0d,需≥10℃活动积温2800℃左右,属晚熟品种。2004~2005年吉林省区试共11点次平均产量10970.8kg/hm2,比对照新铁10、登海9平均增产15.6%。适宜在东北春玉米区新铁10、登海9适应区域种植。2007年完成国家东华北区域试验,待审。2007年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9.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单18”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吉单18"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于2002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6—200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 467.8 kg/hm2,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8.3%。2007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 711.4 kg/hm2,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5.6%。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早、抗性强等特点。2008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单18"。该品种适宜吉林省吉林、白城、通化、延边等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通育105是以自选系LH3为母本,外引系红轴598为父本,于2001年杂交育成。该品种生育期130d,需≥10℃积温2750℃,属晚熟玉米杂交种。2004~2006年参加吉林省各类试验产量表现突出,穗大,综合抗性好,适宜吉林省晚熟区种植。制种时母本、父本干籽同期播种,父本覆膜;或父本先催芽播种,待出苗1叶1心时再播母本,父本母本种植比例为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