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植物锰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土壤中锰的形态、化学行为及其有效性,植物中锰的含量与分布,植物对锰的吸收及转运,锰的生理功能,锰的缺乏与中毒,植物对缺锰胁迫的适应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对锰尾矿区、恢复区和模拟锰污染土壤中加入不同质量摩尔浓度的抗坏血酸、酒石酸和EDTA,研究加入螯合剂对超富集植物短毛蓼累积土壤中锰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毛蓼对不同土壤中锰的累积效果有很大不同,添加螯合剂能显著提高短毛蓼对尾矿区和恢复区锰的累积,却抑制了其对模拟区锰的吸收;EDTA对提高短毛蓼富集、转运土壤中锰的影响明显大于抗坏血酸和酒石酸,其中,10 mmol/kg EDTA对尾矿区短毛蓼地上部富集能力的影响达到了最大;植物对重金属的迁移总量与地上部生物量有密切关系,而螯合剂对植物有一定毒害作用,如果浓度过高会严重影响植物的产量,如10 mmol/kg EDTA使地上部的生物量减产过半。总的来说,不同浓度的不同螯合剂对短毛蓼累积锰的调控效应各不相同,从修复潜力和潜在的环境风险来看,5 mmol/kg EDTA是提高锰尾矿区短毛蓼对锰的转运能力和修复效率的最佳调控螯合剂。  相似文献   

3.
锰锌肥对锰锌俱缺石灰性土壤上小麦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田间、盆栽试验及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锰锌俱缺土壤上 ,施锰锌肥的作用效果及施肥后土壤中锰锌变化和小麦对锰锌的吸收利用反应。结果表明 ,在陕西省锰锌俱缺土壤上 ,锰锌肥配施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田间平均增产 13.4% ,盆栽增产达 39.8% ,均明显优于对照及单施锰锌的增产效果 ;锰锌俱缺土壤上 ,补给锰锌营养 ,能同时促进作物对锰锌的吸收 ;土娄土对锰锌有较强的固定作用 ,施入土壤中的锰有 5 3.8%~72 .4%转换成植物不易吸收的易还原态锰 ,而 DTPA - Mn增加甚微 ,故盆栽试验施锰 1g/kg,小麦未见明显毒害。  相似文献   

4.
土壤锰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土壤锰含量、分布及其形态,锰有效性因素,锰毒及其矫正方法及与植物营养元素间的关系及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5.
对羊草草地在土壤-植物间微量元素锰的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全锰、有效锰和羊草中锰含量很低。在生长季各时期,全锰和有效锰在土壤剖面从上至下呈下降趋势,有效锰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全锰各月平均含量变化在生长季呈"V"型曲线,7月含量最低;有效锰平均含量在5月—8月与全锰相似,8月后则逐渐减少。羊草各器官及枯落物锰含量有很大变化,总的趋势是:根>根茎>枯落物>叶>茎;羊草叶的锰含量在生长季中为波动型下降曲线,根茎、根、茎及枯落物的锰含量在生长季中为"V"型曲线。A层土壤富集有效锰的能力较强。土壤中锰活性平均为13.78%,从5月—8月逐渐升高,8月后逐渐下降,10月最低。羊草根部富集的锰平均为土壤有效锰的1.448倍。地下部的锰向地上部的转移强度从5月至10月逐渐下降,平均为0.556。地上部锰向枯落物的转移强度很高,平均为1.398,5月至10月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6.
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茶树是富锰植物,饮茶是人体摄取锰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正确评价茶园土壤锰的生物有效性,调控茶叶中锰的含量,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江苏和安徽13个自然茶园土壤采样,采用连续提取法将茶园土壤锰分为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及残渣态,探讨了茶园土壤锰的含量、形态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茶园土壤锰含量有一定差异,随土壤pH升高和粘粒含量的增加,土壤锰全量显著增加;不同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规律略有差别。但总的规律是残渣态》交换态〉水溶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茶园土壤锰的累积量对锰的各形态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了水溶态和有机结合态外,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锰均随土壤锰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特别是残渣态锰含量增加最明显;土壤pH、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对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土壤pH是影响茶园土壤锰形态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大豆连作下,土壤与植株体内锰营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各施肥处理大豆连作土壤中有效锰都高于轮作土壤,但连作大豆植株体内锰累积吸收量却低于轮作。不同施肥处理轮作和连作土壤中有效锰含量、植株体内锰累积吸收量的大小排列顺序为。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施用化肥>对照。  相似文献   

8.
锰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催化剂.用比色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法)测定会理石榴基地土壤中交换性锰和易还原性锰,试验结果表明,会理石榴基地土壤富含有效性锰,比色法测得土壤交换性锰和易还原性锰的含量为43.59 ~445.31 mg/kg和28.98 ~ 903.49 mg/kg,FAAS法测得交换性锰和易还原性锰的含量为49.88 ~ 485.69 mg/kg和37.57~ 897.09 mg/kg.通过精密度测试和加标回收试验,FAAS法测定有效态锰相对标准偏差为5.11%,精密度高,加标回收率最高达94%,准确性好,是测定有效态锰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土壤锰素营养及锰在烟草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锰是烟草生长发育中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土壤有效锰含量直接影响土壤锰养分的供应能力。从土壤中锰的状况、我国土壤含锰状况、烟叶中锰含量状况、锰对烟草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锰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土壤锰素营养及锰在烟草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土壤中锰素营养和烟草锰营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BCR连续提取法,以大兴安岭漠河县胭脂沟典型采金迹地4种自然植被群落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群落类型对土壤锰元素4种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穗薹草--玉蝉花群落、兴安柳--白桦群落、兴安落叶松群落和樟子松群落土壤弱酸可提取态锰平均含量占该群落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6.25%、36.63%、31.04%和43.39%;可还原态锰平均含量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0.71%、32.98%、36.80%和27.28%;可氧化态锰平均含量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9.07%、7.10%、8.30%和7.13%;残渣态锰平均含量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3.97%、23.28%、23.86%和22.20%。通过因子分析表明:大穗薹草--玉蝉花群落对锰难分解形态固持效果好,且对土壤弱酸可提取态锰含量积累较高;兴安柳--白桦群落对锰难分解形态固持效果差,且对土壤弱酸可提取态锰含量消耗较大;樟子松群落对土壤弱酸可提取态锰含量积累程度最高,且有利于锰难分解形态向着对植物有效的形态转化;兴安落叶松群落对土壤弱酸可提取态锰含量消耗最大,且对锰难分解形态活化程度低。此研究结果可为采金迹地人工恢复植被过程中筛选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