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忠祥 《云南农业》2009,(10):25-25
蔗糖业是盂连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提高蔗糖业的科技水平,走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之路,应加快甘蔗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升旱地甘蔗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
3.
4.
旱地春谷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研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谷子作为旱作农业的先锋作物优势因素的分析,阐明了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谷子抗旱节水栽培,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特点,探讨了谷子抗旱节水栽培的七项关键技术,为提高旱区谷子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旱地甘蔗抗旱栽培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旱地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 ,以选用抗旱良种、利用植期、耕作栽培、覆盖减蒸发等多项抗旱技术进行组配集成 ,突出解决萌发出苗期的“旱”字关 ,生长中后期的土壤持续保水能力 ,为旱地甘蔗的萌发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云南蔗区年降雨少,且分布不均,在春旱尤为严重的年景,甘蔗下种至萌发出苗的2~5月降雨量仅为100毫米左右,土壤水分不足成为制约甘蔗萌发出苗和低产低糖的首要因素。经多年多点试验,"槽植"平均亩增产甘蔗0.8~1.2吨,提高蔗糖分0.2%~0.5%。"槽植法"适宜各种不同类型的旱地蔗区推广应用。近年来,云南旱地蔗区广泛采用"槽植"法进行栽培,取得了显著的运用效果。"槽植"法即沿等高线开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雷州半岛旱地甘蔗生态系统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被破坏,土壤“库”容变小,土壤给"源"减少,土壤“流”增强,旱灾频繁等严重问题,论述了改革栽培制度、蓄水保墒耕作、选用高产多抗良种、建立高效低耗群体等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对提高旱地甘蔗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旱地甘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旱地小麦增产节水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增产效果,阐述了旱地小麦增产节水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小麦旱地节水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秸秆覆盖、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小麦种植户进行旱地节水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盆地,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每年干旱造成的水稻减产十分惊人。在目前水资源日益短缺和广大丘陵区灌溉条件近期不可能明显改善的条件下,研究、推广水稻节水、抗旱栽培对于稳定与提高我省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种粮农民增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家“973”和“863”项目的资助下,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等单位合作,自1998年开始系统研究覆盖旱作水稻,探索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并从2001年起在我省中江县、富顺县及简阳市的典型缺水地区和望天田大面积示范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均获成功。各地的示范表…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一种需水量很大的栽培作物,对水依赖性较强,结合生产实际,该文提出几种切实可行的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方法,包括应用抗旱水稻品种、推广旱育秧、采用旱整地方式栽培、大田地膜覆盖栽培和大田旱直播全程地膜覆盖栽培,可较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缓解干旱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促进水稻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玉米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各地区玉米种植中广泛应用先进玉米种植技术,解决玉米节水与抗旱等问题。该文简单介绍了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要点,通过选择抗旱品种,采用人工技术缓解地区干旱气候对玉米植株生长造成的影响,加强追肥、揭膜、培土、植株调整等后期管理,大力推广"大小行种植"法,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的实施,在实现节水抗旱栽培的同时保证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的甘蔗种植在全国甘蔗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长期以来亩产都在2-3吨之间徘徊,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旱害严重;二是土壤质地瘦瘠;三是施肥少,种管粗放。采用旱地甘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利于加快海南省旱地甘蔗生产跃上新台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8.
19.
从种苗选用和处理、整地下种覆膜、田间管理、肥料运筹、虫草鼠害防治、收获等技术环节总结了旱地甘蔗地膜覆盖高产高糖栽培技术,以减少甘蔗生产中的投入,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黄土旱地小麦抗旱耕作栽培技术,包括深耕蓄水、防旱保墒、选择茬口、合理施肥、选用抗旱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小麦抗旱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