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化市优质水稻新品种(系)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兴化市开展优质水稻新品种(系)引种试验,从产量、产量构成、生育期、株型、抗性及熟相等指标对参试的13个优质水稻新品种(系)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南粳2728、临稻21、徐稻32646等优质水稻品种(系)产量较高,但生产上仍要注重提高结实率;扬粳34911、淮稻20、淮稻14等迟熟中粳品种综合性状较优,可作为机插种植的选用品种;扬粳508生育期短,熟期早,可作直播种植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水稻主栽及区试品种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通过对2001~2004年592份水稻主栽及区试品种(组合)对纹枯病的抗性分析,明确了江苏省水稻品种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现状。结果显示,2001~2004年中抗的品种(组合)所占的比率分别为32%、46.5%、57.7%、59.5%,感病的品种(组合)所占的比率分别为28%、33.3%、33.7%、21.1%。表现高抗纹枯病的品种较少,说明江苏省仍然缺乏高抗水稻纹枯病的基因。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组合)对纹枯病的抗性差异较大,其中以常规籼稻、杂交籼稻、杂交中粳、中熟晚粳和早熟晚粳等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较好,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弱。  相似文献   

3.
里下河稻区优质机插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建湖县于2013、2014年对里下河稻区优质水稻品种进行了机插种植比较试验,对这些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南粳9108经历了2013年极端高温和2014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的考验,分蘖性好,成穗率高,穗型大,田间综合表现较好,品质、产量优势明显,具有推广价值。中熟中粳品种对极端高温天气较敏感,相比较连粳7号、宁粳4号和武运粳27号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抗性强,易种好管,适宜在里下河稻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引种的中熟中粳水稻11个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探明这些新品种在当地生态区域的特征特性.[方法]通过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分别对引种的中熟中粳水稻11个新品种的田间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结构进行考察.[结果]中熟中粳组徐稻3号、徐稻4号、盐粳11号、连粳4号、皖稻54等品种综合表现尤为突出,可以成为盐城市水稻种植的首选品种.[结论]该研究为盐城水稻大面积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省2007~2013年审定的101个水稻品种的纹枯病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1个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总体表现偏差,抗病和中抗类型的仅占3.0%、5.9%,而中感、感病以及高感类型的分别占24.8%、38.6%和27.7%。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感差异明显,籼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高于粳稻品种;粳稻品种中,杂交晚粳的抗性水平相对较好,其后依次为中熟晚粳、早熟晚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以杂交中粳对纹枯病的抗性最差,后3种类型品种均表现中感至高度感病。不同年份间育成水稻品种的抗性分布无明显规律性,显示全省水稻抗纹枯病育种工作没有实质性开展或进展。对水稻抗纹枯病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松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所以松93-8为母本,通3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粳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等特点.一般单产8 500 kg/hm2,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熟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二九一农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优良水稻品种,对7个主栽、新审定水稻品种进行综合性状比较试验研究。试验结明表明,参试各品种的抗倒性均表现强,绥育117463、绥粳28熟期比对照晚1 d,绥118146、绥粳18、绥粳27、龙洋11熟期比对照晚2 d。产量表现为:龙洋11绥粳28绥粳27绥粳18绥118146≥龙粳21绥育117463,综合性状表现好的水稻品种是龙洋11、绥粳28、绥粳27。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嘉优5号亲本特性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优5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诸暨市越丰种业、德清市清溪种业等单位育成的BT型三系中熟晚粳杂交水稻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强、综合性状好,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嘉优5号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友谊农场为了研究更适宜当地的水稻品种,对11个水稻品种的熟期、产量和抗性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友谊农场第三管理区最宜推广的品种为龙粳29、北粳1011、06-2110、垦鉴稻6号、龙粳26、北粳1007等品种。  相似文献   

10.
籼粳交偏粳型优质中籼恢复系温恢365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恢365是采用籼粳交广亲恢目标选育的偏粳型中籼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籼粳交亲和性好、花粉量大、抗性好、后期熟色佳、米质优等优良性状。利用该恢复系选配组合表现优势强、米质优、抗性好。其中新优365综合性状优良,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恢复系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十五”前后主栽粳稻品种纹枯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十五"前后主栽的64个常规粳稻品种进行2年纹枯病抗性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纹枯病发病程度及趋势在年度间、同年度重复间表现一致;早、中熟晚粳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相对较好,其次是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品种抗性相对较差;参试品种中没有发现抗病或高度抗病品种,8个中抗品种分布于不同生育期类型。对水稻抗纹枯病鉴定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及抗纹枯病育种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9个中熟中粳、10个迟熟中粳植株性状、生育期、抗病性、严量及构成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熟中粳组连粳4号、徐稻3号、武运粳21号、连粳6号、盐粳11号,迟熟中粳组盐粳10号、南粳45等品种表现尤为突出,可以成为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3.
温恢365是采用籼粳交广亲恢目标选育的偏粳型中籼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籼粳交亲和性好,花粉量大,抗性好,后期熟色佳,米质优等优良性状。利用该恢复系选配组合表现优势强,米质优,抗性好。其中新优365综合性状优良,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恢复系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华粳6号(原名:华粳20316)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杂交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近年,华粳6号在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盐城市、淮安市和泰州市等地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表现出产量潜力大、农艺性状好、稻米品质优、综合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扬农粳1030是扬州大学农学院育成的长粒型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潜力较高、稻米品质较优、综合抗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特点,适宜在我江苏淮北稻区推广种植.阐述了扬农粳1030的选育过程、试验结果、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6.
播期、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下,播期与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播期及品种类型的科学选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个品种类型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播期,研究各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表现及温光资源利用特点。【结果】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表现为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晚粳。随着播期推迟,5个品种类型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程度不等。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减产幅度表现为中熟晚粳>迟熟中籼>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同一播期各品种类型水稻之间产量差异有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大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类型水稻的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极显著减少。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温光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按生育期长短分为两类,对生育期较短的中熟中粳及迟熟中籼影响较小,对生育期较长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及中熟晚粳影响较大。对不同播期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进行初步分类为:5月中旬应选用早熟晚粳,搭配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月下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早熟晚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6月上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6月中旬应选用中熟中粳。【结论】随播期的推迟,5个水稻品种类型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稻麦两熟制与热量条件因素,初步明确了不同播期应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江苏省杂交中粳与常规中熟中粳水稻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利用2013—2016年江苏省杂交中粳和常规中粳区域试验数据,对新选育的杂交中粳与常规中熟中粳品种的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中熟中粳相比,杂交中粳组合表现为植株高大、穗大粒多,但穗数较少、结实率偏低;主要品质性状表现为整体水平低于常规中熟中粳品种,但在整精米率和粒型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粳稻育种的改良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水稻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分析了近10年国家审定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主要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品种的综合性状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其中稻米品质优质化率不断提高,但对稻瘟病等病(虫)害的抗性水平未有明显提升;结合近年的水稻主要品种推广情况进行分析表明,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相比其他类型水稻品种具有一定优势,在近20年中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生产上应用的最主要品种类型,籼粳中间型杂交水稻也在近10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对下一步水稻品种选育、试验审定和推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不同水稻品种混栽条件下分蘖成穗规律及其对穗粒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3组同熟期水稻品种进行混栽试验,对高峰苗、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栽能够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增加有效穗,提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以水稻品种宁粳4号、连粳7号、连粳11号、华瑞稻1号和连粳15号为试材,考察了机插秧栽培的水稻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宜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机插秧水稻品种。结果表明:江苏淮北地区稻麦二熟区较适宜的机插秧水稻品种为连粳15号和连粳1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