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恩施盛家坝红椿天然种群动态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典型代表意义的红椿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绘制红椿自然种群的龄级结构图,量化分析种群各龄级间个体数量、变化动态。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等重要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红椿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红椿种群中,1龄级和7龄级存活数分别占总数的28.57%和16.07%。27.5 cm以上径级的立木有10.71%。动态指数Vpi=27.84%0。2生命表表明,种群死亡趋势前期高于后期,死亡高峰在1龄级和4龄级。存活曲线不符合Deevey型,说明环境筛和种群竞争加强造成波动。3时间动态对第3、5、7龄级预测表明,种群呈现老龄个体增加的趋势。4红椿种群死亡率曲线与消失率曲线基本一致,即在1~7龄级波动很大,其中3~4龄级时死亡率和损失度最大。研究认为:红椿种群的生长发育主要受限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种内竞争和环境干扰。对现存种群和生境的保护,以及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是红椿种群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研究植物的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种群结构表示植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种群数量动态揭示种群的生存规律。总结了分析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数据的方法:点格局分析植物在物种演替过程中的规律;静态生命表表现种群的生存策略和繁殖策略;生存曲线表现植物的生存-死亡规律;生存分析方法揭示种群的数量动态特征和生存规律。根据研究得到的数据信息可为物种将来的生存选择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生态平衡及物种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14块总面积为5600m^2样地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云南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大小级结构,编制了该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的种群数量少,种群发育过程中具波动性,但仍属稳定型种群。云南红豆杉的年龄结构与大小级结构差异较大,不宜以大小级结构替代龄级结构。云南红豆杉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曲线,该种群的死亡率曲线与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龄级为110~130a和220~250a阶段出现第一和第二峰值。生存空间与养分竞争可能是产生最大第一峰值的主要原因。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云南红豆杉种群具有前期稳定、中期锐减、后期衰退的特点。云南红豆杉种群在160~190a龄级后进人生理衰老阶段,生存率小于5%,累计死亡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6.
7.
8.
东莞莲花山毛棉杜鹃种群结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邻格子法设置1 200 m2样地调查广东省东莞市莲花山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所在群落。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和拟合方程计算确定了毛棉杜鹃所在群落实际取样最小面积为900 m2。通过计算重要值来分析毛棉杜鹃所在群落的物种组成;将林木以胸径分级,以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匀滑技术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曲线和消失曲线,分析毛棉杜鹃种群结构和动态趋势。结果表明:调查群落优势种是毛棉杜鹃,林层结构简单,物种以地带性森林演替前期树种为主;毛棉杜鹃种群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属增长型种群,种群在4龄级(大树)阶段发生波动;毛棉杜鹃主要通过萌蘖方式进行繁殖,萌蘖对幼树的贡献明显;毛棉杜鹃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以江西境内的5个毛红椿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ISSR与SSR分子标记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5个群体总体表现为杂合子过剩,纯合子不足,总的遗传多样性偏低;物种水平的基因多样度(h)为0.2524,各群体基因多样度按大小排序为:九连山>官山>井冈山>马头山>岩泉。毛红椿群体规模小且林龄结构单一,推测这是造成其杂合子过剩但是基因多样性低下的主要原因。遗传分化指标(GST)显示受检测的毛红椿各群体间已发生显著分化,但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约占总变异的70%,仍是变异的主要来源;群体间基因流值(Nm)仅为0.596,多世代后的随机遗传漂变会逐渐加剧毛红椿群体遗传分化。为保证遗传完整性及保持群体的多样性水平,在江西境内可仅选择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的九连山与官山两个群体来开展毛红椿的资源保存以及迁地保护。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首次报道了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蝶类名录。为了解该园的蝶类资源状况,对2013~2015年3次动物学野外实习所采集的蝴蝶标本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其区系组成、各科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等。统计该园蝴蝶共计6科30属46种,蛱蝶科、凤蝶科种类较粉蝶科等占优势,眼蝶科、灰蝶科较贫乏;发现湖北省蝶类稀有种及东亚特有种各1种,中国特有种4种,易危种2种,2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观赏价值的蝶类。分析表明,该地区虽以广布种稍占优势,但仍具古北界与东洋界过渡的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5.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 ,地形复杂 ,峡谷众多 ,第四纪冰川在山麓有轻微的侵蚀痕迹 ,原生植被保存完好 ,有不少银杏古树分布 ,对其部分银杏是否为天然起源存在争论。根据调查和有关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并参考浙江丰富的银杏类化石资料 ,阐述了天目山银杏种群孑遗与生长特点 ,为银杏 (原生种 )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6.
红椿(Toona ciliata Roem.)是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采用相邻格子法和中点四分法,研究平江县芦头国有林场红椿林的物种组成、群落外貌、群落垂直结构和群落各层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在1 200m2的样地里共有维管植物81种,隶属于53科70属,群落的科属组成不够集中;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垂直结构分层,各层有明显优势种;乔木层的Simpson指数最大,为0.217,灌木与草本层Simpson指数分别为0.033和0.039,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建群树种红椿也明显增多,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也有所增加,而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变化很小。生活型谱矮高位芽植物在群落植物中占的比重最大为33.33%,其次是小高位芽植物。由频度级分析得出,群落仍处于发展的不稳定时期,频度级为C物种数将不断增多,从而达到稳定阶段。由于红椿林生长的地理环境不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成长,且生长对光照有强烈的依赖性,林下更新困难,已成为红椿林濒危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红椿生境的恢复和重建技术研究,以利其种群的扩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空间代时间和匀滑技术,通过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生存分析,对福建省连城县乐东拟单性木兰的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人工林栽培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种群年龄结构似金字塔形,Ⅰ级、Ⅱ级数量较多,在Ⅲ级、Ⅳ级种群出现断层,种群存活率曲线属于DeeveyⅢ型,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共出现3次死亡高峰,第Ⅱ级、Ⅳ级、Ⅶ级死亡率较高,种群在第Ⅰ级生存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进入第Ⅱ级之后,生存率急剧降低,累积死亡率急剧升高;11年生东拟单性木兰与杉木生长无显著差异,但在后期的培育过程中,应对杉木进行适当修枝或疏伐,以促进东拟单性木兰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采用种群大小级结构、生命表、生命曲线和秩相关分析对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的结构与数量动态以及种群高度—环境关系的研究得出:川滇高山栎种群总体呈增长型,不同地段种群的年龄分布差异较大(P<0.001),种群表现出林隙更新和阶段性更新的特征,迹地型种群以大量同龄或近同龄林出现,幼苗缺失,呈现出偏途顶极的特征,存在被其他树种替代的可能。川滇高山栎存活曲线介于DeevyⅡ与DeevyⅢ型之间,整个生命过程出现4次死亡高峰,以幼苗进入幼树时期最为强烈(死亡率77.3%),高死亡率会带来高的生命期望值,种内资源竞争是影响个体寿命和造成种群波动的主要原因。环境因子对川滇高山栎种群高度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土壤湿度>年降水量>坡位>坡向>坡度>海拔,土壤湿度和年降水量是影响川滇高山栎种群高度分化的显著因子,另外种群对海拔的适应幅度较宽,对坡度响应不强,水分格局是影响个体增长和种群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