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湖北省近三十年耕地地力等级及养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湖北省26个县(市、区)近三十年来耕地地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耕地总面积减少了17.43%;不同耕地类型和各地形耕地面积均有较大幅度减少;优质耕地面积减少,劣质耕地面积增加,耕地整体质量呈严重下降趋势;土壤中氮、磷养分含量大幅度提高,钾含量、p H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趋于均一。基于耕地质量现状,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加大耕地质量建设投入,推广普及耕地质量新技术、新措施,加强耕地质量评价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衡东县耕地的地力状况,选取5 891个土样进行养分含量检测,与1980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含量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衡东县耕地土壤偏酸性,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适宜,速效钾的含量偏低,与1980年相比,pH值有所下降,其他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4.
建阳市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地力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阳市现有耕地面积2.85万公顷,是国家级省级商品粮基地。随着复种指数和种植水平的提高,耕地土壤肥力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6.
文章通过西畴县耕地土壤肥力重要指标分析,找出限制该县耕地土壤肥力提高的不利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229-230
为全面了解桂林市城区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和近30年来养分变化情况,进一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稳定粮食产量,将城区2009年的耕地养分情况和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城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提高2.5%,丰富水平(≥40 g/kg)的耕地面积提高7.32个百分点;全氮平均含量提高17.4%,含量丰富水平(≥2.0 g/kg)的耕地面积提高41.51个百分点;有效磷平均含量提高82.9%,含量丰富水平(40 mg/kg)的耕地面积提高37.76个百分点;速效钾平均含量提高43.0%,含量较丰富水平(150~200 mg/kg)的耕地面积提高1.51个百分点;耕地土壤p H值由7.8降到6.9,降低13.0%。经过近30年的种植结构调整和施肥方式的改变,桂林市城区耕地土壤肥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邹忠  丁峰  苏建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0,(6):301-301,310
依据1959年第1次土壤普查后50年来的土壤调查资料,分析了如皋市土壤肥力发生的变化,并总结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提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障农民增产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海安县耕地土壤肥力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安县耕地土壤肥力调查与分析陈斌,吉训凤,赵峰,季应明,仲崇平,鲁嘉(海安县土肥站226600)海安县位于苏中东部里下河、沿江、沿海三农区交汇处,土壤类型有沿江、沿海潮土及潮盐土,里下河水稻土等。自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1984年)近十年来,全面...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赤城县的耕地土壤肥力现状情况,以2009-2019年的测土配方施肥土样数据和耕地质量检测点的土壤化验数据为基础,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赤城县土壤养分不断提升,微量元素含量也有所提高,耕地肥力状况整体发展良好。  相似文献   

11.
余干县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摸索耕地土壤肥力的演变和发育规律,以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的大量土壤样品数据为基础,利用Arc GIS软件的空间插值和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余干县耕地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余干县耕地土壤养分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有效磷上升最快,整体提高了2个等级水平;其次是有机质和碱解氮,速效钾略有下降,但整体级别不变。说明耕作方式和栽培管理等因素的改变,改善了余干县耕地土壤肥力状况,为今后进一步合理利用耕地土壤资源,有效利用和管理土壤养分,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沼液农田消解利用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沼液对大棚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探讨沼液农田消解安全用量。结果表明,沼液可全部替代辣椒生产所需化学肥料,施用相当于2~3倍化肥氮的沼液量可获得与常规化肥处理相近的辣椒产量,且辣椒品质得到改善,省肥节本效益明显;沼液消解利用还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含量;从充分利用土壤最大限度地消解沼液,同时又能避免过量施用沼液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综合考虑,推荐大棚辣椒当季安全消解沼液量为900 t/hm2,可减排N 530.6 kg/hm2,P2O5 37.8 kg /hm2,K2O 311.4 kg/hm2,COD 900 kg/hm2。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区5个茶叶基地土壤的养分状况与肥力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湖南省洞庭湖区5个茶叶基地茶园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全N、全P、全K,有效N、有效P、有效K、缓效K含量,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这5个茶叶基地土壤的肥力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区5个茶叶基地土壤的pH值偏低;全N、全P含量偏低;有机质、有效N、有效P、有效K含量中等;全K、缓效K含量较高.雪峰山茶场、君山茶场的肥力质量等级为中上等;金井茶场、金华茶场和羊鹿茶场的肥力质量等级为中下等.  相似文献   

14.
明确不同种植制度农田肥力长期演变特征可为选择合适种植制度以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湖南省12个国家和省级农田长期定位试验点的种植制度试验为研究对象,选择当地习惯施肥条件下的水稻—水稻—黑麦草(RRR)、水稻—水稻—紫云英(RRC)、水稻—水稻—大麦(RRB)、水稻—水稻—冬闲(RRW)和水稻—水稻—油菜(RRO)5种双季稻模式,烤烟—水稻(RT)、水稻—冬闲(RW)、水稻—油菜(RO)和水稻—绿肥(RG)4种一季稻模式,棉花—油菜(CR)、大豆—红薯(SS)和玉米—萝卜(MR)3种旱作模式,研究其土壤基础肥力指标和综合肥力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双季稻模式有机质含量高于旱作模式,长期习惯性施肥条件下,除RRO、RT和RW有机质含量下降外,其余均有上升。RRW、RRO、RT和RW全氮含量相对较高但均有下降,其余则均有增加。RRO和RG碱解氮含量下降明显,而旱作模式均呈增加趋势。RRO和RRW速效磷含量下降明显,而旱作模式年均增加约1.23~4.76 mg/kg。双季稻模式速效钾含量均有下降,而一季稻和旱作模式除RT和MR增加外呈下降趋势或无明显变化。双季稻模式综合肥力下降,而一季稻和旱作模式均有上升。研究表明,湖南省不同种植制度农田肥力变化差异较大,双季稻模式应控氮重钾,一季稻模式应减施氮磷,旱作模式应培肥地力和控施磷肥。  相似文献   

15.
按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开展标准农田地力分等定级,在摸清标准农田地力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嘉兴市秀洲、嘉善、平湖县(市、区)2009年项目(面积4015.6 hm2)实施了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翻耕加深耕作层、调整土壤酸度、改善农田排灌等技术措施。2年后对该项目进行地力培育的成效评估,结果显示,由二等田(地力综合指数0.60~0.80)提高到一等田(地力综合指数0.80以上)的面积占65.89%,未达到一等田的地力综合指数也提高0.04~0.10。文章分析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的技术问题,并提出嘉兴市高标准农田的地力建设目标应为一等田。  相似文献   

16.
南方丘陵地区水田土壤养分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Excel以及ArcGIS中的地统计模块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对江西省奉新县第二次土壤普查中的养分数据以及2006年耕地地力评价中采集的养分数据进行统计特征分析以及级别面积统计分析,找出该县水田土壤养分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该县有机质和全氮基本持平,变化不大处于丰富水平,其中平均值变化处于0.06个单位以内;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了极大提高,其均值提高幅度分别达到45.28、11.19、37.53个单位,基本扭转了该县少磷缺钾的局面,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水田处于缺钾状态,导致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求,缺钾水田占全县水田面积的19.52%,;土壤酸化趋势明显,酸碱度均值下降了1.08个单位,已成为制约奉新县耕地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常太12个村30片果园土壤肥力和叶片营养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pH 变幅为4.06~4.96,属酸性土壤;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1.54% ;土壤含N 量平均0.052% ,低于0.050% 的果园占总数的53.5% ;33% 土样P素低于15×10- 6的临界值;56.7% 土壤K素营养不足;Ca、S和Zn 营养充足;所有样品的代换性Mg 和B质量分数分别低于50×10- 6和0.50×10- 6的临界值;枇杷叶片样本的K 和B质量分数偏低,Mg 明显不足;龙眼叶片的N、K和Mg 质量分数偏低;橄榄Mg 和B明显缺乏.据此,提出了土壤培肥、合理施肥和缺素症矫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东北黑土区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坡位(坡上位、坡中位、坡下位)深度(0~10、10~20 cm)土壤,研究免耕措施下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酶活性不同坡位变化情况,并用因子分析和土壤质量指数法综合评价土壤肥力质量。结果表明,免耕后各坡位土壤容重减小,土壤孔隙度扩大,全氮、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呈升高趋势。随坡面向下,土壤容重呈减小趋势,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呈增大趋势。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坡位差异显著(P<0.05),主要集中在坡中位和坡下位较高;土壤铵态氮、土壤硝态氮、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含量主要集中在坡上位和坡下位较高,而pH主要集中在坡中位较高。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坡上位和坡下位较高,蔗糖酶活性坡中位和坡下位较高。通过因子分析将14项土壤指标分为5个公因子,即土壤肥力、水分、结构、养分和生物学因子。利用土壤质量指数分析坡耕地耕层特征发现,免耕一年后各土层坡下位土壤质量指数高于坡上位和坡中位,免耕两年后各土层为坡中位和坡下位土壤质量指数高于坡上位,说明坡下位形成相对平衡和较高肥力质量的土壤。与免耕前相比,经两年免耕后坡中位土壤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摘要:由于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导致部分已建标准农田没有达到预期的吨粮田标准。为确保粮食安全,浙江省农业部门组织力量对已建标准农田开展全面的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文章提出了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开发了“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系统”,实现数据管理、地力评价与统计分析等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一等、二等、三等标准农田分别占33.2%,60.7%,6.1%,通过实地检验,评价结果符合生产实际。该项研究可为今后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