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蓖麻有可再生能源之王名称,蓖麻全身是宝,利用价值非常高,蓖麻叶营养价值高,可以养蓖麻蚕,秸秆、蓖麻茎叶可以制作生物防虫剂防治地下害虫,蓖麻饼粕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蓖麻油在工业、农业、医学等行业广泛应用。随着蓖麻油深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对蓖麻油的需求量每年以15%的速度增加,全球所生产的蓖麻子量远不能满足加工行业的需求,蓖麻油主要进口国家有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2.
▲侧柏、蓖麻:将叶片晒干,制成粉末,放入少量在土中,可防地下害虫蛴螬。▲蒜:用一斤,捣烂,加水十斤过滤后喷洒,可防蚜虫。▲姜:用一斤,加水半斤,捣  相似文献   

3.
刘瑶  孙丽丽 《种子科技》2023,(17):121-123
蛴螬是为害花生的最主要一个地下害虫类群。目前,花生蛴螬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农民为了控制蛴螬数量会不合理施用高毒化学药剂,不仅无法有效控制蛴螬数量,反而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而威胁人体健康。文章从蛴螬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出发,提出了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在海南繁育玉米种子,令繁育者最头痛的就是害虫和老鼠的危害。笔者根据几年来的玉米南繁的实践,提出如下防治意见:1对玉米害虫采取药剂防治和人工捕捉相结合1.1地下害虫的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和蛴螬,防治方法主要有:用20%种衣剂19号进行种子...  相似文献   

5.
作物地下害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对农作物的种子、地下根、茎等造成危害。对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辽南地区园林植物种类丰富,种植面积大,害虫种类多,而地下害虫是一类园林植物重要害虫,其发生面积广,防治困难。调查了辽南地区地下害虫的越冬情况,为防治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花生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市场信息》2003,(15):29-30
<正> 近两年来,随着棉花等传统经济作物价格的一跌再跌,"经济"意义的逐步丧失,花生作为河南省经济作物中的后起之秀,国内市场价格和出口形势看好,种植面积日益增加。但是由于花生的重茬种植,也加重了花生地下害虫虫害的发生,对花生的优质、优价、高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花生地下害虫的防治就成了摆在广大花生种植户面前的一大难题。花生地下害虫常见的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害虫,其中又以蛴螬发生最为严重。下面就以蛴螬防治为例,结合两年来在河南杞县的成功经验,介绍一下花生地下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白僵菌防治甘薯地下害虫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防治效果明显,以穴施白僵菌2kg/667m^2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对喹硫磷生产和应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地下害虫是我国重要农林害虫,新中国成立后二十世纪(50-60年代),六六六是防治地下害虫的当家农药。上个世纪70-80年代地下害虫又一次猖獗危害,尤以黄淮海地区为甚,当时六六六残留问题已显现,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接受取代六六六、研制防治地下害虫新农药的任务后,随即联合有关农药、植保院、所开展工作,对数十种杀虫剂进行了毒力测定、药效试验,其中也包括喹硫磷,初步试验证明其对地下害虫有一定防治效果。但那时因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有关农药单位提供的样品,质量低劣,且不稳定,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无奈我们当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从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田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年山东临沂花生地下害虫防治示范现场会传来好消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发的18%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在花生地下害虫防治中防治效果优异,深受与会专家和当地农户的肯定。据介绍,18%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采用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混用,配方独特,剂型先进,制剂中的核壳  相似文献   

11.
蔬菜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蔬菜地下害虫危害严重,难以防治,造成了蔬菜缺苗、伤根、死苗,以至缺苗断垄的现象,给菜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地下害虫种类很多,包括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根蛆、根结线虫、根蚜、根象甲、根叶甲、根天牛、蟋蟀等。其寄主种类复杂,多在春秋两季为害,主要为害作物的种子、地下部及近地面的根茎部。现结合本地实际,将蔬菜地下害虫的种类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关洪江 《作物杂志》2006,22(5):47-48
阐述了黑龙江省蓖麻最佳播期、施肥量、整枝方法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防治粉歪鳃金龟子(CyphochilusapicalisWaterhouse)有效的化学杀虫剂,用几种防治地下害虫的常用药剂和从当地受白僵菌感染的僵虫采回实验室,在室内分离、纯化、生产得到少量菌剂一起进行田间试验,以期找到防治该害虫的有效药剂和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农作物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三大类,这几类害虫可啮食作物种子和幼芽、截断幼根茎,影响作物生长,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生产中建议采取以下八招进行防治。1.开展统防地下害虫发生范围广、发生量大、持续时间长,主要原因是统防统治不够。例如同一块田,有的农民防治,有的却不加防治,有的按技术标准,有的不按标准执行,整体防效难以保证,故而农民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弄清温度对蓖麻粉虱若虫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为未来蓖麻粉虱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我们使用人工气候箱,设置了20、25、30和35℃ 4个恒温条件,测定蓖麻粉虱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蓖麻粉虱卵期从20℃的15.4天缩短到35℃的3.6天。整个若虫发育期从20℃的53.1天缩短到35℃的18.7天。30℃是蓖麻粉虱生长发育最合适的温度,在40℃恒温条件下卵不孵化。在恒温25℃时,卵和若虫死亡率最低。在30℃恒温时,雌性比有增高趋势。所有结果表明蓖麻粉虱能适应高温,随着未来全球气温变暖可能导致蓖麻粉虱为害范围扩大,制定完善的蓖麻粉虱防控措施亟不可待。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科学、合理使用“扫虫光”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探讨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安全性,以辣椒品种‘苗丰三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就“扫虫光”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处理前后辣椒种子发芽率、幼苗长势、移栽后辣椒株高、主茎粗、叶宽、分枝茎长、花蕾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辣椒苗移栽时用“扫虫光”1000倍液、1500倍液、2000倍液浇灌植株或30 kg/hm2、45 kg/hm2、60 kg/hm2处理土壤对地下害虫均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处理过的植株生长正常,且处理后30天均未发现存活的地老虎、蛴螬和蝼蛄等地下害虫及其为害;移栽时用“扫虫光”500倍液浇灌植株,虽然对地下害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植株生长畸形;移栽时用“扫虫光”2500倍液、3000倍液浇灌植株或15 kg/hm2处理土壤均不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为害。综合考虑经济、高效和简便等因素,移栽时用“扫虫光”1000~2000倍液浇灌植株或30 kg/hm2处理土壤可广泛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7.
熊飞 《科学种养》2008,(7):31-31
山区种植中药材常见的虫害较多,一般分为地下害虫、线虫、螨类、刺吸式口器类、咀嚼式口器类5大类,可分别采取简易措施加以防治。1.地下害虫包括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①毒饵诱杀。每亩用95%晶体敌百虫50克,或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对水500克化开,拌炒香麦麸5千克或切碎鲜草25千克,于播种前后晴天傍晚分小撮均匀放置田间即可。②颗粒剂拌种。  相似文献   

18.
<正>(接上期)四、华北麦区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1.主要防治对象山西、河北中南部麦区以麦蚜、红蜘蛛、吸浆虫、地下害虫、纹枯病、白粉病为主,兼顾条锈病、赤霉病和叶枯病;北部麦区以麦蚜、吸浆虫、地下害虫为主,兼顾红蜘蛛、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2.综合防治策略针对华北麦区不同生态区域、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地下害虫是一类重要的害虫,在我国为害多种农作物、中药材、草坪及园林植物等,局部地区可造成非常严重的为害。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地下害虫的优势总会有些不同,但常见的类群主要有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蟋蟀、跳甲幼虫等。目前化学防治通常仍是防治这些地下害虫的主要措施。常用药剂主要有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和克百威(呋喃丹)等。90年代以后,随着这些农药的大规模应用而产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它们的高毒、高残留、高抗药性等缺点,已不适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辛硫磷在国内也是较早应用于防治地下害虫,但辛硫磷见光易分解,若…  相似文献   

20.
目前水稻旱育秧田育苗仍采用药剂浸种、床土调酸、消毒和苗期喷药来防治水稻恶苗病、青枯病,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使用技术严格,防治效果不稳定,而且传统的防治方法易造成药害,产生弱苗,成本高。水稻旱育秧田使用种衣剂进行水稻种子包衣处理,可有效地防治水稻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和地下害虫等苗期病虫害,药效稳定,对秧苗安全。稻可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