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犬产后子宫炎为适龄生产母犬产科常见病之一,中兽医称为产后恶露不尽,为子宫黏膜在分娩时或产后因细菌感染而致的炎症;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型和熳性型两类(中兽医辩证分为瘀血内阻型和气血虚弱型两类),重者可发展为子宫蓄脓,病程长达数月,不能自愈,现将本站该类病犬材料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产后子宫淤血是兽医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在高产奶牛和初产奶牛中最为常见。该文探讨了牛产后子宫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论述了产后子宫淤血的几种中兽医治疗方案,探讨了中兽医治疗产后子宫淤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牛子宫内膜炎,是在母牛分娩时或产后由于致病菌感染所引起的,通常是子宫内膜及其深部组织的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子宫内膜炎是母牛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因为炎症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可致死精子和胚胎。引起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有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产后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种,  相似文献   

4.
牛子宫内膜炎,是在母牛分娩时或产后由于致病菌感染所引起的,通常是子宫内膜及其深部组织的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子宫内膜炎是母牛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因为炎症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可致死精子和胚胎。引起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有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产后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种,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发热证,是我区兽医临床常见病之一,也是临床上较难治的一种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或延误病程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造成淘汰,严重影响了奶牛业的发展,给广大养牛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笔者据30余年的临床治疗性选筛采取中兽医的治疗方法,以中兽医的理论、病因、病机及证候,将奶牛的产后发热分型治疗,分为气虚血亏型产后发热、瘀血滞留型产后发热、营卫不和型产后发热、暑湿阻遏型产后发热等,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分类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后奶牛子宫经常受到细菌污染而导致炎症过程,严重的可造成奶牛不孕.然而以往对奶牛产后子宫炎性疾病的分类及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回顾子宫复旧的细菌学进程及易感因素,为奶牛产后子宫炎性疾病提供一个清晰的分类,即产褥期子宫内膜炎、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及隐性子宫内膜炎;同时总结其病理特征、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性子宫弛缓的病例多有发生,临床以并发症多见。1子宫复旧的相关变化1.1子宫复旧不全的概念产后子宫恢复过程中,由产后膨大的子宫恢复到未孕时的子宫大小的正常过程称复旧。由于产后受不同致病因素影响,不能如时正常复旧的为子宫弛缓。1.2子宫复旧的时间一般在胎儿排出后子宫的长度约达1m左右,粗30~40cm,牛此时仍处在生产力作用下,子宫不断阵缩,随之子宫的水肿逐渐消退,子宫内的胎膜、胎水及恶露逐渐排出,子宫体逐渐变小,达到正常期的大小。从剖检产后的牛观察到,于产后24h死亡的牛子宫长约3…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身体虚弱,加之泌乳活动加强,营养代谢处于负平衡,抵抗力减弱,所以容易发生胎衣不下、子宫复旧不全、子宫脱出等疾病。据报到,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100%~25%,有的高达30%,其中引发子宫脱出的占4%~10%,占不孕奶牛的60%~95%。子宫脱出中兽医统称为垂脱症,近年来在兽医临床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兽医治疗母猪产后几种疾病的临床策略。方法:从2020年6月~2021年6月,某养猪场怀孕母猪中的80例,开展此次研究。中兽医治疗母猪产后疾病试验开展共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方法为西药治疗母猪(40头),试验组为中兽医治疗组,中草药治疗母猪(40头),对两组母猪产后恢复作出总结。结果:中兽医治疗组母猪产后恢复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 <0.05)。结论:母猪产后疾病治疗建议优先采用中兽医治疗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母猪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多发生在产后2周内,一般发病率为20%~35%,多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是奶牛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如不及时治疗,急性常会转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最终导致长期不孕。  相似文献   

1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常发病之一,也是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60%-90%的奶牛不孕症主要由子宫内膜炎引起,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20%-50%。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20.08%;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29.3%。本文主要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家畜产后子宫内膜炎是分娩或产后子宫在一定条件下感染而发展为炎症。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全身抗菌消炎和子宫冲洗、理疗、放药的综合疗法 ,收效较慢。笔者近几年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再配合使用催产素辅助治疗家畜产后子宫内膜炎 ,具有疗效高 ,病程短 ,费用低等特点 ,收效甚佳 ,值得大家一试。方法 :在采用全身抗菌消炎和局部洗涤、放药的基础上配合催产素按 5~ 6U/1 0 0kg体重 ,8~1 2h皮下或肌肉注射 ,2次 /日 ,连用 3~ 5d即可。病例 1 :①本镇河北村某个体户饲养的 1头母猪 ,体重 1 5 0kg ,产后子宫内膜炎 ,由本村兽医冲洗子宫肌注…  相似文献   

13.
产后子宫瘀血是牛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繁殖母牛生产后的7日龄左右,主要是因为患病牛子宫当中会蓄积有很多的瘀血,坏死黏膜组织和大量的黏液,不能够正常向外排出,从阴道当中持续流出很多污浊的或者深红色的脓性分泌物,造成子宫出现不同炎症病变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在很多养殖场当中,产后子宫瘀血不具备一定的传染性,但是在母牛的繁殖阶段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引起该种疾病的原因也十分复杂,需要兽医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明确产后子宫瘀血的具体原因,然后实施针对有效的治疗,确保在短时间内缓解患病牛的临床症状。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产后子宫瘀血的原因、临床特征,并论述了中兽医治疗产后子宫瘀血的方法,希望对更好的防范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兽医治疗母猪产后疾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的90例母猪,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挤压方式以及常规性的导尿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兽医的干预方法,对两组母猪产后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母猪产后疾病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母猪产后疾病治疗状况的研究,在中兽医治疗中,可以结合母猪产后的症状特点,进行中兽医治疗方案的构建,改善母猪产后疾病的症状,提高治疗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雌激素对产后奶牛免疫功能,子宫感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将32头产后妈牛随枘发成对照组(n=12)和用药组(n=20),用药组奶牛产后第9,10天肌注20mg雌激素。在两组奶牛产后3,5,7,9,11,13,15天采集子宫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发现用药后子宫粘液涂片中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及白细胞总数比同时期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比用药前组内的各时期显著增加(P〈0.01),并且用药组产后21天子宫炎发生率为10%,而对照组为33%,  相似文献   

16.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两头奶牛产后第1、7、l3、20、26、32、38、45、52、60天的子宫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发现:分娩使奶牛部分子宫内膜破损,并且与其相邻的细胞也在产后1~7d内坏死脱落;未破损上皮细胞的纤毛和微绒毛也受到损坏;产后第13天时,基底细胞开始生长以修复分娩时被损坏的子宫内膜,到45d时生长基本完成,产后60d时组织修复完成,纤毛和微绒毛覆盖整个子宫内膜表面。在产后1~7d内,子宫组织内胶原片段多、胶原纤维呈溶解状、横纹不清楚、胶原束内出现空腔;从产后第26天开始胶原纤维片段较少并排列较整齐,而第32天以后胶原纤维束交错整齐排列、横纹清楚、无胶原片段。在产后1~7d内,子宫平滑肌细胞核呈扭曲状、胞质内充满肌丝,并且体积较小;从产后20d开始平滑肌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增多。产后1~32d之间,子宫组织内巨噬细胞数量增多,其胞质内溶酶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增多;产后13~32d之间,浆细胞数量增多,其胞质内粗面内质网池扩大、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增多;淋巴细胞大量浸润。产后20~45d之间,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其胞质内细胞器增多;产后7~45d之间毛细血管周围的周细胞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产后正常奶牛子宫内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产后时期正常奶牛子宫内细菌的数量变化、种类及细菌与子宫复旧的关系。实验发现 ,产后第 2 ,7,14,2 4d子宫内细菌平均数量为 (1.91±0 .44 )× 10 5,(3.93± 1.6 1)× 10 6,(3.40± 0 .94)× 10 3 ,(2 .49± 2 .92 )× 10 2 个/mg子宫样品 ,而产后 39d时子宫内细菌数量均小于 1× 10个 /mg子宫样品 ;共分离到细菌 5 7株 ,其中葡萄球菌 2 4株 (占 42 .1% )、大肠杆菌 11株 (占 19.3% )、链球菌 7株 (占 12 .3% )、芽孢杆菌 8株 (占 14% )及微球菌 7株 (占 12 .3% ) ;经直肠检查在产后 39d时所有受试牛均完成了子宫复旧。结果表明 :细菌从分娩前的无菌状态增加到最高点较迅速 ,约 7d左右 ,而下降比较缓慢 ,到复旧完成 (39d)时 ,才接近于无菌状态 ;产后奶牛子宫内的细菌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芽胞杆菌和微球菌 ;产后子宫内一定数量的细菌对子宫复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炎是在母牛分娩时或产后由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是奶牛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以慢性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后恶露排出持续时间的长短往往反映了子宫恢复状况,时间越长则说明子宫的恢复较慢或发生了子宫感染。因此,及时冲洗子宫是防治相关疾病发生的一种重要手段。长期来,母猪饲养中基本无产后子宫冲洗的习惯,任恶露自然排出,造成部分母猪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和子宫收缩无力导致子宫内恶露长时间滞留,继发某些疾病。1 子宫内膜炎 因子宫恶露未能及时排出,病原微生物容易通过阴道侵入子宫,继发子宫内膜炎。造成母猪停奶后不能及时配种或配种受孕率明显下降,严重者可导致产后感染并发症(败血症)。2 泌乳障碍 恶露滞留往往导致子…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使奶牛产后配种时间拖延、延长产犊间隔、降低产奶量,延误治疗,可造成终身不孕。在治疗上,单纯依赖抗菌素或激素治疗对于不同生理状态(卵巢状态)的奶牛,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奶牛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按照卵巢所处生理状态可大体分为2种:具有卵巢周期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和带持久黄体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现将笔者在治疗实践中对上述2种子宫内膜炎的区别诊治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