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产犊后12h以上胎衣还未排出,又称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正常健康的奶牛分娩后胎衣不下发生率在3%-12%之间,而异常分娩牛(难产、早产、流产、剖腹产)和感染布病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约为25%~40%,甚或更高。胎衣不下常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不但使产奶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当归益母汤加味治疗奶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12小时胎衣未排出体外的病例现象,是奶牛的一种产科疾病,一般多发生于正常分娩后,但在异常分娩(流产、难产)后,本病的发生率更高。临床上奶牛胎衣不下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加大配种力度,导致配种次数增加,奶牛繁殖周期延长,甚至造成部分奶牛不孕,被迫提前淘汰,  相似文献   

3.
母畜娩出胎儿后,胎衣在第三产程的生理时限内未能排出。就叫胎衣不下或胎膜滞留。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小时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据资料显示,正常健康奶牛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在3%-12%之间,平均为7%。而异常分娩的(如难产、流产和早产)母牛和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在20%-50%之间,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是胎衣不下,在产后12小时如果胎衣未能自然并且完全排出,即可以认为是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经过2015—2017两年间在永靖县30多家奶牛养殖户中的调查,数据显示正常健康产犊母牛的胎衣不下率为15%-20%,异常分娩的母牛如双胎、难产、早产、感染布病的奶牛患胎衣不下的就相对比较多,高达20-40%。产后胎衣不下不仅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胎衣不下的奶牛60%的会继发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5.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正常分娩或非正常分娩后12h内胎衣不能自然脱落.健康奶牛在正常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为3~12%,异常分娩的奶牛,如双胎、难产、流产、早产以及感染布病的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20~50%,发生过胎衣不下的牛,其代谢性疾病、乳腺炎、子宫炎和以后发生流产的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影响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因素,笔者对新疆呼图壁种牛场产犊记录资料进行整理,通过SAS 8.1统计软件分析了产犊季节、胎次、性别、犊牛初生重等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春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达到了40.72%;胎次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尤其是3胎以上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高于40%;犊牛性别和初生重对奶牛胎衣不下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12h胎衣未排出体外的病理现象,是奶牛见的一种产科疾病,一般多发生于正常分娩后,但在发生异常分娩(流产、难产等)后本病的发生率更高。据统计,产后5h胎衣脱落的占55.5%,6h脱落的占41.5%,10h内脱落的共占97%。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犊后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间是不超过12小时。各种动物均可发生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但以奶牛最为常见。各地由于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水平不同,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也不同。近年来,河北省定州市饲养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此病多例,均获良效。  相似文献   

9.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不能在正常的时间内(4~12小时)将胎膜排出。临床上根据胎衣垂钓于阴门外的多少,将其分为部分胎衣不下和全部胎衣不下。笔者通过在奶牛基地十多年的实践统计,有5%-10%的牛产后胎衣不下,必须对其进行治疗处理。  相似文献   

10.
子宫灌注戊酸雌二醇治疗奶牛胎衣不下诊疗报告刘厚渊新疆巴州畜牧技术推广中心(841000)产后12小时胎衣未排出,即为胎衣不下。因胎衣不下多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是奶牛常见病之一。本病给牛的繁殖,尤其是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过去胎衣不下多...  相似文献   

11.
用直线回归法对英国南部10个奶牛场3603头泌乳奶牛三个以上产犊季节的围产期疾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价。犊牛死亡与难产呈强相关。产双胎和难产是造成犊牛死亡的重要预测因子。产双胎同时也是胎衣不下的显著预测因子。胎衣不下、产双胎、犊牛死亡和难产依次为导致阴道排出物的危险致病因子。配前已出现过产双胎、难产、胎衣不下和跛行,都可使配前乳房炎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同样地,配前的乳房炎和难产也可使配前跛行的危险性增大。经观察,配前已有过产双胎和跛行的奶牛,其发情期有所缩短,而后者则对第一胎的影响比老龄奶牛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2.
预防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两种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两种有效方法山东省滨州地区农科所(256615)孙通海,芦云福,顾树勤,赵峰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产科疾病。国内外对奶牛胎衣不下有各种不同的研究与防治方法,取得了不同的效果。多年来,我场采取了“益母草膏法”(益母草膏等配伍)与“补硒...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手术剥离与药物疗法治疗奶牛胎衣不下效果的比较赵宜援(黑龙江省香坊实验农场奶牛场150038)奶牛的胎衣不下是高产奶牛的常见病之一。当胎衣不下治疗不当时,可并发子宫内膜炎,轻者,使产后发情迟延,泌乳量下降;严重者,可造成长期不孕甚至导致死亡,给奶牛...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物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疗效对比○黑龙江八五七农场(158322)刘彦敏李燕焦永林韩润明蒋文志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产科常见病,以往多采用手术剥离的方法治疗,近些年来常用药物治疗减少了人为感染子宫内膜炎的机会,从而可提高奶牛的繁殖率。药物治疗奶牛胎衣不下有...  相似文献   

15.
奶牛胎衣不下防治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胎衣不下防治概述甘肃省镇原县畜牧兽医站阎克敏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者视为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国外报道发病率9%-25%(有报道美国为7%-8%),我国报道此病发病率21%-38%。胎衣不下患牛88%以上继发子...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规模化万头牧场全面兴起,单产不断提升,然而奶牛胎衣不下常有发生,本文旨在查明分娩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规律,为防治奶牛胎衣不下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2022年11月—2023年10月一年间分娩的2 936头荷斯坦奶牛从分娩胎次、胎儿性别、单双胎、胎儿出生体重、产犊难易度等生产实际状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其与分娩母牛胎衣不下的关系。结果显示,二胎次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最低,初次分娩的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高达24.41%,发病率最高;产公犊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母犊的奶牛(P<0.05);产双胞胎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单胎的奶牛(P<0.05);犊牛初生重<30kg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高于其他体重群体;在胎天数<260d的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分娩奶牛(P<0.05);自然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低于助产奶牛(P<0.05)。综上,分娩胎次为二胎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最低,头胎发病率最高;产公牛犊,母畜怀有双胎,胎儿出生体重<30 kg、>36 kg,早产...  相似文献   

17.
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自行完全脱落者,即称胎衣不下,又称胞衣不下,胎盘滞留.正常分娩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3%~10%,异常分娩,如双胎、流产、难产,发病率可高达30%~45%;奶牛的胎衣不下常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久配不孕或发情推迟,产奶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正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12小时内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的症状。无布病地区,健康奶牛在正常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为3%~12%,平均为7%;异常分娩的奶牛,如双胎、难产、流产、早产以及感染布病的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20%~50%,甚至更高。胎衣不下不但能引起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症和子宫复旧延迟,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  相似文献   

19.
缩宫素和新斯的明配合治疗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宫素和新斯的明配合治疗牛胎衣不下罗建平(湖南省南山种畜牧草良种繁殖场,城步422512)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病。用缩宫素100单位、甲基硫酸新斯的明40毫克在奶牛产后12小时内胎衣不下时,分别肌肉注射。注射3小时以后胎衣自行排出。对奶牛的正常发...  相似文献   

20.
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与探讨崔凤岐,唐战役(哈尔滨市道里区兽医院.150010)(黑龙江省闫家岗农场)目前虽然国内外有各种不同对胎衣不下的研究与试治方法,但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效的防治措施,迄今尚无满意的解决措施.为此我院于1990~1993年对各养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