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水资源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需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本文概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针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冯敏  寇建波  邢增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10-512,515
在分析城乡一体化概念与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淄博市城乡发展的现状和重点,即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心,必须加强城乡布局一体化、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王堰永 《农林科学实验》2013,(23):330-330,333
从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实情况出发,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并提出济源市今后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弥合城乡文化发展的鸿沟、整合城乡文化精神、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初步具备了诸如物质、文化、社会和政策等条件,但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必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探索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路径,积极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乡镇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是建设科学规划、城乡协调、健康发展的现代化小城镇,乡镇要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运作平台,发挥规划现代化乡镇、推行"三个集中"、开展"三个置换"、推进"三大合作"、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充分发挥乡镇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在合理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努力探索城乡一体化建设配套政策、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市场运作平台、培育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等方面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6.
薛宗保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138-11140
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新型城镇化的总目标。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深入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助于破解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亦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富民强国的必然路径选择。该研究以四川达州为例,概述了达州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分析了目前城乡一体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深化达州城乡一体化需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7.
城乡一体化建设开拓了环境绿化的空间,城市周边的农村逐步成为城乡一体化最美丽、最生态的地方。为探索城乡一体生态化建设的新路子,根据江苏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经验,分析了环境绿化的景观效果、长寿效果、风格体现效果和功能体现效果,反映环境绿化的审美效应,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在农村,阜阳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制约城乡一体建设的因素仍然较大。为此,提出阜阳城乡一体建设的建议,以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加快广西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制约我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因素及加快广西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策略进行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道路运输管理处(下文简称:济源市运管处)立足该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的体制优势,不断加强城乡客运网络化建设,致力于实现城乡客运线路开辟一体化,城乡客运服务设施一体化,城乡客运管理措施一体化和客运场站建设一体化,基本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77-4880
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偏重城市用地规模外延扩展、村镇建设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统筹城乡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和原则,提出统筹城乡用地布局,切实转向内涵挖潜、多途径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的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即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乡区域发展中的统筹和控制,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土地集约利用为核心,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提升土地人口、生态和经济承载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琼琪  董晓峰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86-87,104
城乡融合最早是在研究城市化问题时提出的,而我国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突出背景下进行的新农村建设,给城乡融合带来了契机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下,应当寻找并实施加快城乡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农村建设发展是重点.农民教育促进云南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路径有三个方面:一是为促进城乡发展培养产业人才,加速城乡产业的联动发展;二是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转移提供智力支撑,破解农民问题及农民增收问题;三是以人才的培养优势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土地整治逐步成为协调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重要手段,并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该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为例,对该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整治潜力进行分析,剖析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土地整治面临的新形势,从土地整治模式、管理体制、融资渠道、土地整治激励机制、加强公众参与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乡融合的基础是产业融合,而产业融合的基础又是产村融合。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是城乡纽带中产村融合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应在产村融合的导向下,构建"产业模式—行为规律—乡村公共空间"科学联系,遵循适度开发、分类建设和营造田园意境的原则。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要以产业引领、民生促进和生态保障为设计维度来营造符合现代村民、城市居民行为规律的人居环境,从而激活城市边缘区乡村内生动力,实现城市边缘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化发展,最终促进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快速扩张的冲击下,城市乡村之间整体呈现出割裂关系,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城市边缘区乡村用地地位于城市农村的腹地,是未来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纽带。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产业结构转型为代表的田园综合体为未来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探讨了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城市近郊乡村地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可行性、建设原则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城乡一体化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初探——以乌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绿地建设重点的分析,借鉴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经验,阐述了开放空间体系和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的必要性,以乌海市为例,分析该市城市布局与资源分布特征,提出了营造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以及用廊道将城乡丰富的绿地资源有机串联的构思,并提出构建由大到小,由主及次,互相渗透的"树状"生态网络结构的策略,以期在绿地系统规划中使城乡绿地贯穿为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针对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出了不同的政策工具选择:城市化初级阶段的地区主要采取城乡统一的制度安排———户籍管理、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土地经营、公共财政。城市化中级阶段的地区除要求城乡统一性制度安排外,还必须保证连接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信息通信服务设施。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地区要求实行城乡统一的制度安排、连接城乡的基础设施和针对农村地区的干预性措施———特色产业、居住方式、文化方式。  相似文献   

19.
刘金岗  李凤瑞  赵清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489-9492,9495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冀中南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冀中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冀中南城乡一体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