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含缺陷压力设备的断裂失效分析模式,考虑缺陷尺寸、疲劳裂纹的随机扩展以及材料机械性能的随机特性,计算压力容器和管道泄漏失效概率、临界裂纹尺寸预测失效点的泄漏口面积,分析泄漏及其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特点,运用事故模型定量计算事故后果严重度,并综合考虑设备的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含缺陷受压设备风险评价方法,并结合工程案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地质灾害对长输天然气管道危害的基础上,借鉴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将地震灾害的风险要素归纳为成灾背景、致灾体活动、受灾体特征、破坏损失和防治工程5个方面.从多角度、多因素出发,对影响管道安全并可能导致管道失效的各项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管道失效后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管道震害的主要形式细化部分指标.在震害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埋地管道震害破坏等级划分和对应失效概率的范围,实现了基于风险矩阵方法的地震地区长输天然气管道失效风险等级评价.该方法能够对区域内长输天然气管道的震害风险做出概括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计划并行敷设的某油气管道进行失效概率分析,以欧洲石油公司CONCAWE针对原油管道的失效统计结果和EGIG发布的欧洲天然气管道事故数据为基础失效概率数据,对其进行修正和调整,确定并行敷设的原油与天然气管道的失效概率修正值.根据天然气管道失效引起原油管道失效的事件树及概率,得到原油管道并行敷设时的失效概率为6.66×10-5 km/a,比单独敷设时的失效概率增大不超过0.9%.结合管道失效后果,计算管道并行敷设带来的附加风险,将计算风险与可接受风险进行对比,指出两条管道并行敷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单克  帅健  杨光  孟伟  张浩 《油气储运》2020,(5):530-535
为充分利用油气管道历史失效数据,减少失效概率评估过程中的主观性,提出油气管道基本失效概率的概念及评估方法。对美国管道及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局数据库的油气管道里程数据、事故数据及失效因素数据进行全面分析,采用基于事故统计的方法评估油气管道基本失效概率。结果表明:美国危险液体管道、输气集气管道、配气管道发生一般事故的基本失效概率分别为1.29次/(103 km·a)、2.17次/(104 km·a)及4.08次/(105 km·a),发生较大事故的基本失效概率分别为4.58次/(104 km·a)、1.41次/(104 km·a)及2.38次/(105 km·a),发生重大事故的基本失效概率分别为9.09次/(106 km·a)、9.79次/(106 km·a)及1.11次/(105 km·a)。美国基本失效概率可作为油气管道失效概率评估的基准线,也可作为风险可接受标准的依据,但不能直接应用于中国管...  相似文献   

5.
管道绝对风险评价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风险值的描述方法提出了管道绝对风险评价方法.基于可以获得的信息对破坏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了分析,对事件的破坏状态分配了失效概率.分析了失效概率与风险值之间的关系.通过概率方法对指数和进行了计算,将指数和转化为失效概率,建立了计算失效概率的公式.  相似文献   

6.
油气管道地震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两个方面对管道地震风险评价的现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和模型。通过计算管体应变超越管道允许应变的概率来获得地震引起管道失效的可能性,采用统计管道事故平均失效后果的方法进行后果分析,并通过计算获得了某输油管道沿线地震风险分布的量化值。该方法可用于指导管道抗震设计和管道运行期间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赵建平 《油气储运》2007,26(11):5-8
从失效可能性分析和失效后果计算两个方面阐述了油气海底管道的风险评价。介绍了海底管道失效的主要形式和三种失效概率模型,给出了失效可能性等级划分的方法。从安全后果、经济后果和环境后果三个方面说明了海底管道失效后果的计算方法,并根据风险矩阵确定了油气海底管道的风险状况等级。  相似文献   

8.
基于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评价指标和模型,介绍了定量风险评价的基本过程.分析讨论了定量风险评价在成品油管道站场应用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危害识别、失效概率估算、后果模拟及风险可接受指标.在某成品油管道站场进行定量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对油气管道站场土地使用安全规划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仍存在诸多局限性,有待于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是完整性管理的核心环节,随着管道完整性管理精细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管道风险评价由半定量评价逐步向定量评价转变。通过分析油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在计算模型、技术标准、软件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缺少历史失效数据库、失效后果模型适用性较差、缺乏风险可接受标准及定量风险评价软件等。针对管道定量风险评价的技术瓶颈,提出建立统一的管道失效历史数据库、制定管道定风险评价技术标准以及风险可接受标准等对策,以期为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图1,参25)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对城镇高压燃气管段进行定量风险评价的重要性,分析认为城镇燃气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为第三方破坏。为计算城市高压燃气管道的第三方破坏失效概率,提出了基于修正因子的失效概率计算法和通用失效概率主观修正法两种失效概率计算模型,并针对实际城市高压燃气管道,分别计算得出两个失效概率值,最终取较大值作为定量风险评价的失效概率值。采用两种模型计算管道第三方破坏失效概率能够起到相互比较、相互验证的作用,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该方法可为我国城镇燃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价研究提供参考。(图1,表4,参15)  相似文献   

11.
城市燃气管网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宇  张鹏  李江  晏科  张立 《油气储运》2006,25(9):16-19
介绍了油气管道风险评价的三种方法,指出了城市燃气管网系统风险评价和长输管道的异同,分析了燃气管网系统风险评价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步骤,同时还介绍了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专家调查法、模糊综合评价、不确定性分析等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余建星  刘天  余杨 《油气储运》2020,(1):112-120
顶张紧式立管(Top Tensioned Riser,TTR)主要应用于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单柱式平台和张力腿平台,为了保证海洋工程作业的安全可靠,对复杂载荷条件下顶张紧式立管作业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根据美国大陆架区域立管失效资料整理、统计结果,对立管关键工作步骤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进行风险源的识别;将风险源按照因果关系建立了TTR的失效故障树,通过上行法求出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将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评价法相结合,对故障树进行定量分析。基于专家评价结果,确定了故障树中基本风险事件、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并针对概率较大的风险事件提出了防控措施。通过对TTR作业风险源进行识别,建立了基于故障树的失效模型,解决了深水立管事故数据缺乏且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为深水立管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图2,表7,参23)  相似文献   

13.
因受环境噪声干扰,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系统次声波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误差较大。为此,采用基于硬件的双传感器检测方法,对检测信号进行滤噪处理。具体方法是:在检测管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两个同型传感器,一个作为测量传感器,一个作为补偿传感器,利用补偿传感器的输出结果和测量传感器的干扰量作用,使检测系统的输出结果不受被检测参数以外的干扰量影响,实现信号的补偿。系统优化后进行实验应用,计算泄漏点与设定泄漏点的误差为123 m,定位精度相对较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统计分析了X80管道的主要结构与力学参数,包括母材屈服强度、母材拉伸强度、焊缝拉伸强度,母材冲击功、焊缝冲击功、热影响区冲击功及管道压力,这些参数均服从正态分布,给出了其均值和标准偏差,并采用威布尔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计算缺陷分布.基于FAD技术和Monte-Carlo法,采用国外目标可靠度指标对长距离含缺陷X80输气管道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即使存在缺陷漏检,含缺陷X80输气管道的可靠度也完全可以满足标准要求.该方法适用于输气管道的安全评定,具有工程实用价值.(表2,图1,参9)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客观地定量评估天然气管网系统风险,以北京市天然气管网系统为例,深入分析了引起管网事故的原因,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天然气管网系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对事故可能性的评估中,结合天然气管网本身参数设计和周围环境特点,通过对管道与管网的可靠性分析,实现对事故可能性的修正;在对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估中,引入管网事故风险的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对天然气管网脆弱性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后果严重程度的修正.对事故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分级后,通过风险矩阵可以计算出天然气管网系统的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16.
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油气管疲乏的定量风险评价技术是一门新型的管理技术。介绍了定量风险评价技术的内容,以及国外在定量风险评价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我国进行管道的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管道管理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了解管道的完好状况和提前掌握管道的危险地段情况,以便合理地分配维护资金,交管道的盲目被动维修为预知主动维修,提高管道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