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潇 《湖南饲料》2021,(1):34-39
产蛋率是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 市场调研发现, 产蛋率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开产到高峰难,病愈后的恢复产蛋不理想,及产蛋高峰维持较短.春季是母鸡产蛋高峰季节,要取得好的饲养效益,必须调整好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进入夏季后有的蛋鸡常产软壳蛋,鸡群虽然产蛋率不低,软壳蛋的数量却增多.蛋鸡生产性能受品种、环境、疾病与饲养管理等影...  相似文献   

2.
秋季新人舍的蛋鸡,一般在春季(21-47周龄)达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期是鸡群生产性能保持尖峰的时期,是鸡群产出回报率最高的阶段,也是鸡群产蛋期最为脆弱的阶段。如果管理不好,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脱肛、啄肛和软骨病等时有发生,就会严重影响蛋鸡养殖效益。针对春季蛋鸡产蛋期易发的问题,从饲养管理、忌用药物和疫病防治等几个方面都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蛋鸡产蛋率达90%以上称为产蛋高峰,其持续时间长短不仅直接反映了鸡群产蛋能力的大小,也影响着产蛋高峰期后产蛋曲线的下降幅度,与全期产蛋量有密切关系。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蛋鸡的产蛋高峰,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注重育成鸡的培育要选择高产蛋鸡品种,能达到较好的产蛋高峰。要保持育成鸡健康整齐,均匀度达到本品的技术要  相似文献   

4.
产蛋鸡在临近产蛋高峰期时,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用科学的方法保障鸡群正常生长,确保蛋鸡在产蛋高峰时期的生产性能,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蛋鸡在产蛋高峰前期,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采用科学的方法保障鸡群正常生长,确保蛋鸡在产蛋高峰时期的生产性能。产蛋高峰前期饲养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产蛋鸡能充分发挥产蛋遗传潜能,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期,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适时科学转群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蛋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转群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影响蛋鸡的  相似文献   

6.
蛋鸡的产蛋率达90%以上的时期称为产蛋峰期。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的长短,不仅直接反映了鸡群产蛋能力的大小,也影响着产蛋高峰后产蛋曲线的下降幅度,与全期产蛋量有密切关系。因此,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提高蛋鸡的产蛋高峰,才能挖掘最大的生产潜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重视育成鸡的培育1.1选择高产蛋鸡品种。高产蛋鸡品种其生产性能潜力大,选择高产的蛋鸡品种饲养能达到较好的产蛋高峰。1.2保持育成青年母鸡健康整齐。育成母鸡的状态与产蛋高峰期的生产成绩有密切的关系,鸡群体重整齐性好、骨骼坚实、肌肉发达,一般能获得较高的产蛋高峰。因…  相似文献   

7.
蛋鸡的产蛋高峰水平对整个蛋鸡生产周期有很重要的影响,产蛋高峰维持时间,决定了整个生产周期的生产水平。蛋鸡在产蛋高峰期时生产处于高产出状态,鸡群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这时主要工作是为鸡群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充足的营养供应,尽最大限度减少应激。对于高峰期的饲养管理应该从以下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8.
在生产实践中,大多数养鸡专业户十分注重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管理,而当产蛋高峰过后往往疏于管理,使蛋鸡后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养鸡经验,浅谈一下蛋鸡产蛋高峰期过后的管理要点,供养鸡户参考。 1.适当减料降消耗。当鸡群产蛋高峰过后,  相似文献   

9.
养鸡专业户大多注意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而疏忽产蛋高峰过后的管理,使蛋鸡后期的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现就蛋鸡产蛋高峰过后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1.适当减料,降低消耗。当鸡群已过产蛋高峰期、产蛋率有下降趋势后,可适当减  相似文献   

10.
产蛋高峰期是鸡群产出回报率最高的阶段,也是鸡群产蛋期最为脆弱的阶段。在商品蛋鸡的整个生产周期内,即使育雏、育成期以及产蛋高峰期前后的饲养管理做得好,但如果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不善,则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啄肛、软骨病等时有发生,会严重影响蛋鸡的养殖效益。本文就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做一简单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蛋鸡在一个产蛋周期(19~72周龄)的生产水平决定于其产蛋高峰所处的季节,一般立春前后上产蛋高峰的鸡群比立夏前后上高峰的鸡群平均饲养日产蛋数要多5~8枚。春季气温开始回升,鸡的生理机能日益旺盛,各种病菌易繁殖并侵害鸡体。因此,必须注意鸡的防疫和保健工作。1关注鸡群产蛋率上升规律,加强鸡群饲养管理立春过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  相似文献   

12.
蛋鸡在产蛋高峰前后的饲养管理李道良,吴传清(安徽省合肥市食品公司养鸡场230011)经育雏育成阶段后,蛋鸡进入产蛋阶段,其经济效益在此间才能表现出来。为保持鸡群健康和高产、稳产、维持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高峰前后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一、前期前期的产蛋与...  相似文献   

13.
产蛋鸡群的科学管理是最大发挥蛋鸡生产性能、提高效益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鸡群防御机能、防治鸡病的关键措施。目前,产蛋鸡群发病后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病愈后产蛋难以达到高峰或恢复以前水平的现象在大多数蛋鸡场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强和重视产蛋鸡群发病后的科学管理。现将产蛋鸡群发病后的科学管理作一概述,以供养鸡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蛋鸡饲养过程中,有许多养鸡专业户的鸡群,迟迟不达产蛋高峰。据调查分析鸡群产蛋高峰迟到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一些养鸡者,想多养鸡多得利,却忽视了饲养密度问题。按正常要求地面平养鸡,在产蛋  相似文献   

15.
蛋鸡的产蛋率达90%以上的时期称为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持续的长短,不仅直接反映了鸡群产蛋能力的大小,也影响着产蛋高峰后产蛋曲线的下降幅度,与全期产蛋量有密切关系。因此,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提高蛋鸡的产蛋高峰,才能挖掘最大的生产潜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吉学仁  王苹 《水禽世界》2004,(10):34-37
高产蛋鸡群产蛋异常表现主要有:鸡群产蛋没有高峰,有产蛋高峰但不能正常维持,以及蛋色、蛋壳、蛋型、内容物变异等。产蛋异常是由不同的管理因素引起的,都将对鸡群在第一个产蛋年的生产成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势必引起有关专家和饲养者的高度关注。1产蛋没有高峰,一直在低产蛋率徘徊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1.1鸡群均匀度差鸡群均匀度是评价一个鸡群的重要指标。通过均匀度评价鸡群的指标是:均匀度达到80%~85%,为合格鸡群;均匀度达到85%~90%,为良好鸡群;均匀度达到90%以上,为优秀鸡群。鸡群均匀度与鸡群生产潜力密切相关。因此…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近两年产蛋鸡普遍存在无明显产蛋高峰、高峰期产蛋下降、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等产蛋异常问题。基于这种现象,开展了“云南省蛋鸡产蛋加固工程”项目的试验,以梅里亚公司系列疫苗为基础,科学设定蛋鸡免疫程序,并对鸡群重点免疫疫病的抗体进行动态追踪监测。  相似文献   

18.
吉学仁  王苹 《山东家禽》2004,(10):34-37
高产蛋鸡群产蛋异常表现主要有:鸡群产蛋没有高峰,有产蛋高峰但不能正常维持,以及蛋色、蛋壳、蛋型、内容物变异等。产蛋异常是由不同的管理因素引起的,都将对鸡群在第一个产蛋年的生产成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势必引起有关专家和饲养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安强  何元龙 《水禽世界》2007,(10):23-24
产蛋鸡经过产蛋高峰后会进入产蛋率缓慢下降的阶段,此时的产蛋下降是蛋鸡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产蛋鸡群产蛋  相似文献   

20.
王绍锋 《吉林畜牧兽医》2019,40(5):45-45,47
产蛋鸡群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致使产蛋鸡群达不到产蛋高峰(产蛋率在90%以上),此类现象是困扰蛋鸡生产者最常见的问题。本文作者详细讲述鸡群产蛋量下降的多种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