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3年安徽沿江地区在棉花生产上遇到近 1 0年来最为恶劣的灾害性气候 :前期持续低温阴雨 ,中后期持续高温干旱 ,严重影响了棉花正常生长发育 ,导致生育期推迟 ,蕾铃脱落率增高 ,成铃率减少 ,单产大幅度降低。1原因分析1 .1灾害性气候。 3- 4月份低温阴雨天气 ,对棉花苗期生长有一定影响 ;6月 2 9日到 8月 1 0日的持续 42天日平均最高气温超出 35℃高温干旱天气和 8月 1 1日到 8月 2 0日日平均气温在 2 5℃以下的低温阴雨天气 ,严重影响了棉花正常生长发育 ,造成花粉败育和蕾铃脱落 ,棉株中部形成空枝。据对望江、宿松两县 3万公顷棉田调…  相似文献   

2.
怎样解决棉田“当家肥”以满足棉花花铃期对养分的要求,从而达到保花、增铃,获得丰产,是当前棉花栽培上有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公社曾试验在棉田插种过春夏绿肥,由于前期气温低,干旱少雨以及选用绿肥品种不当,绿肥长势不好,鲜草产量低,效果往往不理想。近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摸索到,棉田早春插种草木栖,是多、快、好、省地解决棉花“当家肥”的一个新途径。试验表明,早春插种草木栖作棉田“当家肥”,效果显著,棉花一般增产30—50%。一棉田早春插种草木棲的好处1.草木栖适应性强,耐低温,抗干旱,适于早春插种,且有较强的抗蚜能力,植株生长好,鲜草产量高。一般二月底三月初播种,五月底六月初掩青的,亩产鲜草量可达二千斤上下。  相似文献   

3.
2005年河北省春播棉播种面积56.7万hm2,由于播种基础较好,出苗情况好于上年,5月下旬以来,晴天多,气温高,有利于棉花生长,但由于前期低温阴雨,播期拉长,长势不均衡;又遇持续高温和干旱,导致棉铃虫成虫产卵量大,孵化率高,虫口基数大,危害严重;棉田盲蝽象为害期提前;部分棉田密度偏大,长势过旺,棉花现蕾晚,蕾铃脱落严重。为此,2005年7月河北省农业厅组织省内棉花专家对邯郸、邢台、沧州、衡水4个市的邱县、成安、威县、冀州、河间5个县市的棉田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中后期棉田管理指导意见。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以三代棉铃虫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据生产…  相似文献   

4.
一毛主席离开我们快两年了。回顾他老人家二十年前的八月九日视察我院棉田时的情景,我们心潮汹涌,豪情满怀!毛主席指示“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落或不落。”我院干部、工人和科技人员,对毛主席的这一伟大指示铭记在心。从那时起,我们就着手进行棉花蕾铃脱落问题的研究,对蕾铃脱落的生物学规律做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到1963年,综合济南、临清所内所外不同条件棉田的研究资料,初步明确在认真治虫的基础上,棉花蕾铃的生理脱落常占整个脱落的95%以上,这是蕾铃脱落的主要方面。从脱落的时期来看,6月份很少,仅占1.72%;  相似文献   

5.
我县棉田耕作制度以棉、麦两熟套种为主,棉花套种在麦林里,加之春季气候多变,阴雨低温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苗。因此探讨棉花全苗技术,对确保棉花增产十分重要。多年来,我们在全苗技术上推广了方杨公社上岗大队连续十二年“一次播种,一次全苗”的经验,对促进全县棉花的稳产高产,起到很好作用。特别是一九七八年,由于抓住了全苗密植这一环节,全县平均密度每亩四千六百二十九株,比一九七七年每亩增加四百株,在长期高温和连续大早一百多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们这里是产棉区,60%以上的土地种棉花,40%种小麦、黄豆、玉米、甘薯等。棉田多年重茬,三分之一已连作20年以上,造成棉田地力下降,病虫害严重。不少棉农想调换一下棉田的茬口,但棉花收完后已近“小雪”,无法再种小麦,我们迫切需要轮  相似文献   

7.
我们大队有二百五十亩棉田,文化大革命以前棉花产量一直很低,皮棉亩产长期在四十斤上下徘徊。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抵制“四人帮”形而上学谬论的影响,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植棉实践,推广育苗移栽等先进经验,较好地解决了棉花生产中的一些矛盾,获得连年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8.
新疆棉花早衰原因分析及防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红霞 《中国棉花》2007,34(6):41-42
棉花是新疆兵团的支柱产业,棉花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可观。但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连作年限的延长,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加重,早衰棉田大量发生,已成为制约棉花综合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对垦区的棉花生产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1棉花早衰的发生特点棉花早衰即“未老先衰”是棉花生产长期存在的问题,近两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地膜棉田问题尤为突出。根据本区近几年技术调查统计,一般正常年份,早衰棉田占20%左右。受灾年份,如:2003年北疆棉蚜大发生,造成北疆片区40%棉田早衰,200…  相似文献   

9.
棉花害虫防治,我省历年来一直都是采用老方法,老药剂,致使害虫的抗药性日益严重,防治效果逐年降低,似有“越治越难”的趋势,略有疏忽便暴发成灾。为了控制其危害,广大棉区只好盲目增加喷药次数,提高药液浓度,造成防治成本提高,环境污染严重,加重棉农负担等弊病,群众说是“打不完的药,治不完的虫,治虫难办,棉花难种”。为此,我们开展了“棉花病虫测报新方法和防治新途径的研究”,并取得明显的效果。1977年进行的“溴氰菊酯防治棉花害虫试验”,就是其内容之一。从药效试验中发现,溴氰菊酯在棉田施用,不但药效试验中发现,溴氰菊酯在棉田施用,不但防虫效果卓著(杀虫广、击倒快、毒力强  相似文献   

10.
棉花蕾铃脱落,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的资料表明:棉花蕾铃脱落一般都在百分之七十左右,严重的达到八十以上,比较轻的也有百分之五、六十,在我们江西棉区,每年七、八月间伏天,连日高温亢早,正是棉花开花结铃盛期,每遇暴风骤雨,更是“落花满地”,成铃无几,倘若开花当天上午遇上阴雨,脱落常是百分之百,因此群众中有“茄子开花朵朵真,棉花开花哄死人”的说法。伟大领袖毛主席很关心这个问题,他老人家一九五八年八月在山东省农科所视察棉花试验田时说过:“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  相似文献   

11.
丘陵旱地棉田的特点是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棉花发育早、不易从长郁闭,但土壤蓄水力差,遇到干旱很容易中途衰老,生长困难。因此在栽培措施上与平原灌区有根本的区别;即不是如何注意防止从长,而主要是防止老苗的问题。一、发生老苗的现象及原因由于丘障旱地不会造成土壤水分过多,因而地温较高,棉花苗期生育快,有利于争取多座伏前桃,但在现花后,棉花需要水分养分多的时候,却容易遇到伏旱,加以土壤保水力差,水分不足,根系发育和吸收能力都受到很大限制,棉株生长就发生困难。在这样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程清海 《中国棉花》2003,30(4):42-43
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部 ,是河北省主要的产棉大市之一 ,素有“冀南棉海”之称。由于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 ,本棉区全年降水分布很不均匀 ,每年 5 0 0~ 60 0 mm的降水量约有 65 %~ 70 %集中在 7~ 8月。近几年来 ,该棉区又出现了连续的冬季干暖多风 ,春季干旱少雨 ,春旱连伏旱的严重干旱气候 ,既影响棉花播种保苗 ,又制约棉花前期和中期生长 ,造成后期早衰和减产。旱地棉田约占该区棉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 ,探讨适合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 ,确保棉花产量进一步提高 ,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也给类似该区物候特点的棉区 ,提供技术…  相似文献   

13.
“CCC”在棉花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对人为有效地控制棉花生长是一个新的飞。但是,“CCC”是种微量、高效的植物长调节剂,具有抑制植物细胞伸长而不抑细胞分裂的特性。实践证明,低浓度“CC’控制旺长棉花效果很好。但是,若使用度过高,则会影响棉花正常生长,使棉花生药害。“九二○”具有促进植物细胞伸、分裂、分化的功能,因而在一定浓度范内能解除高浓度“CCC”对棉花产生的药。在实践中,我们用“九二○”解除高浓“CCC”对棉花的药害,抢救受害棉花,得较好效果。一九八一年六月六日,九江爱国大队第六生产队,因瓶装“CCC”的标损落而误为“DDV”,用2,000倍的浓在棉田中喷雾,结果使40亩棉花产生严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及表现、总结棉花高产栽培经验,对2014年河北威县3块早衰棉田的土壤养分状况、棉花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棉田起土、复耕棉田由于起土或持续失耕造成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降低导致棉花早衰;前茬为苜蓿的棉田由于苜蓿的固氮作用,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增加,能够减缓棉花早衰的发生。棉花早衰在冠层上表现为株高降低、棉株变细、叶绿素含量降低、果节数减少和最长果枝长度减小等方面,根系上表现为主根长和最长侧根长度变短、侧根数目变少,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本调查早衰棉田棉花主根长度和最长侧根长度分别降低9.7%和31%,一级侧根数减少36.4%。早衰棉花产量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早衰棉花单株成铃数和铃重降低,起土棉田、复耕棉田和前茬棉花棉田棉花理论产量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分别低29.3%,13.2%和4.3%。本调查说明土壤养分状况变差是造成棉花早衰的主要原因,棉田持续耕作可能造成棉花早衰。  相似文献   

15.
蕾铃脱落是棉花生产上存在的重要问题。有人认为,蕾铃脱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人为的努力虽然可以减轻一些,但收效毕竟有限……。这显然是一种消极的看法。同样在夏秋阴雨较多的年份,有的棉田脱落严重,有的棉田却脱落很轻;即令在同一块地上,有的棉株脱落严重、结铃少,有的棉株却脱落很轻、结铃很多;这些都说明,棉花的蕾铃脱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只要我们处理得正确,脱落可以大大减少。脱落是不良的环境和栽培条件所造成的。只要努力改善棉花的生活条件,使适合它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控制棉花的生育,使适应于某些自然条件,就可以减轻脱落到极少的程度,而使产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黑龙港地区棉田面积约600万亩,干旱和半干旱棉田占60%以上。由于土壤干旱,棉花不易全苗。半干早棉田也只能灌一次底墒水,生育期需水全靠降雨补充。针对本区严重春旱缺水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的现状,研究了棉田不同造墒方式与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关系,以期达到节约用水与合理用水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氮磷钾等常量元素肥料施用量的增加,棉花对硼的需求日益增多。1975年,我们在湖北省新洲县首次发现棉花“蕾而不花”症,是由于土壤速效硼缺乏所引起的。试验证明,在棉花生长一般正常的棉田,可  相似文献   

18.
粉碎“四人帮”,人们齐欢唱。我们天门县和全国一样,百里棉乡一片欢腾,热烈庆祝我们党又有了自己的英明领袖华主席,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反党棠团的伟大历史性胜利。全县一百三十万人民,怀着对华主席无比崇敬,对祸国殃民“四人帮”的无比仇恨,深揭猛批“四人帮”妄图篡党夺权和破坏革命、破坏生产、破坏农业学大寨的滔天罪行,运动似江水怒涛,一浪高过一浪,形势越来越好。一九七六年,全县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高举大寨红旗奋勇前进,冲破了“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战胜了低温、阴雨、干旱、病虫等自然灾害,夺取了农业全面丰收。粮、棉、油、猪都创造了历史新水平。粮食总产过了九亿斤,比去年增产一亿一千万斤;七十八万宙棉田,总产突破了百  相似文献   

19.
杨淑玺 《江西棉花》2005,27(5):39-40
在棉花生长后期使用乙烯利,已经成为一种很受棉农欢迎的增产技术.特别是各地的一些棉田,有的因为持续干旱,棉花滞育;有的因为播种出苗较晚;或有些麦套棉发育晚等多种原因,造成一些晚熟棉田,即秋桃比例大,晚熟.这不仅直接影响了棉花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而且还影响工业用棉和棉农的经济收入.所以促使棉花后期早熟,是棉花生产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棉农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0.
棉花灌水技术是制约世界主产棉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生产的关键技术。新疆地处中亚大陆腹地,干旱少雨,属灌溉农业,多年来灌水方式以畦灌为主。自宽膜植棉技术、高密度植棉技术在新疆棉花生产上推广以来,尽管部分棉田实现了滴灌,但多数棉田仍以常规灌溉方式为主。这种方式多年来坚持“见花浇水”为主的“头水晚、二水赶、三水适时灌”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