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内外学者有很多研究证明,桑园土壤中缺硼能引起桑树粗皮病的发生,使桑叶产质量下降.本课题组于80年代曾对桑粗皮病区和无病地区桑树叶片、枝条皮层、根部、土壤作了大量的分析及研究,其结果也证明了以上事实.其中发病桑园土壤含硼量为0.025~0.115mg/kg,不发病土壤中含硼量在31.5mg/kg以上(详细结果已在江苏蚕业杂志上发表).本试验在上述研究结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硼肥用量对桑叶产质量和桑叶硼元素的吸收量的影响,旨在明确桑园中硼肥的最佳用量,供患发病地区施肥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三江源地区进行了青海草地早熟禾小区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对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腐熟羊粪20000kg/hm2的施肥量下,牧草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施肥当年在施用有机肥的各处理中,株高处于峰值,盖度最大(48.33%),比对照高5.33%,且与其它处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高寒地区微肥对多年生人工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建植5年的中华羊茅(Festuca ovinavar.china)和冷地型早熟禾(Poa alpigena)人工草地上,进行不同微量元素肥料配比的追肥试验。结果表明:(1)在中华羊茅和冷地型早熟禾处理组中,进行的硼砂、硫酸铜和硫酸锌的追肥处理,对牧草的地上植物量和种子产量有提高作用。在中华羊茅草地里,硼肥处理分别提高地上植物量和种子产量为12.2%,10.2%;在冷地型早熟禾草地里分别为13.2%,10.2%,差异均显著;但Cu肥,Zn肥处理组间的差异不显著;(2)硼肥对中华羊茅和冷型地早熟禾两种植株的分蘖密度和有效小穗数影响显著,分别提高12.3%,9.3%;10.5%,8.8%,铜肥和锌肥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5a中华羊茅(Festuca china)和冷地早熟禾(Poa alpigena)人工草地上,进行不同微量元素肥料配比的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在中华羊茅和冷地早熟禾处理组中,进行的硼砂、硫酸铜和硫酸锌的追肥处理,对牧草的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有提高作用。在中华羊茅草地里,硼肥处理分别提高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为12.2%和10.2%;在冷地早熟禾草地里分别提高13.2%和10.2%,差异均显著;但Cu肥、Zn肥处理组间的差异不显著;(2)硼肥对中华羊茅和冷地早熟禾两种植株的分蘖密度和有效小穗数影响显著,分别提高12.3%、9.3%、10.5%和8.8%;铜肥和锌肥效果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5a中华羊茅(Festuca china)和冷地早熟禾(Poa alpigena)人工草地上,进行不同微量元素肥料配比的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在中华羊茅和冷地早熟禾处理组中,进行的硼砂、硫酸铜和硫酸锌的追肥处理,对牧草的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有提高作用。在中华羊茅草地里,硼肥处理分别提高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为12.2%和10.2%;在冷地早熟禾草地里分别提高13.2%和10.2%,差异均显著;但Cu肥、Zn肥处理组间的差异不显著;(2)硼肥对中华羊茅和冷地早熟禾两种植株的分蘖密度和有效小穗数影响显著,分别提高12.3%、9.3%、10.5%和8.8%;铜肥和锌肥效果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7.
人工草地在西藏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西藏草地利用发展现状及人工草地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指出加快人工草地建设是解决西藏高寒牧区冷季缺草和农区畜牧业发展,确保西藏畜牧业生产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西藏草地利用发展现状及人工草地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指出加快人工草地建设是解决西藏高寒牧区冷季缺草和农区畜牧业发展,确保西藏畜牧业生产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表施控释肥为300kg/hm2时,无芒雀麦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物质重量明显增加,与施用等量氮磷的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和包膜肥相比较,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在人工草地表施控释肥300kg/hm2时,羊草的干草产量为3720kg/hm2,净收益为1038元/hm2,与对照相比增产131.8%,增收61.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羊草的氮含量增加14%,磷含量增加106.4%.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退化、封育草地中植物形态与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特征,选择青海湖北岸退化草地为试验样地,以围栏封育草地为对照,通过各类型草地样方调查以及典型植物中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退化草地较封育草地植物中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且与植物株高、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如:烂泥湾退化草地、封育草地植被中Cu分别为10.480和7.275 mg/kg,而土壤中Cu分别为13.99 和24.19 mg/kg,植物株高则为13.3和17.3 cm;退化草地中植物株高与Cu、Zn之间相关系数为-0.987 3和-0.986 6。退化草地植物中微量元素营养含量的蓄积性既是草地退化的结果,又是退化草地再退化的原因之一,也是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一种“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12.
以在云贵高原上建植的人工草地为对象,研究了单播人工牧草的生长动态,采用生物控制论方法组建了人工草地放牧管理的最优控制模型,并根据试验区人工草地的观测结果,对实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确定出试验区单播人工草地的最优牧草采食量,提出了相应的放牧管理控制对策,为人工草地放牧管理提供了优化模式和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干旱缺水是发展人工草地建植的瓶颈,膜下滴灌技术是目前解决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该技术在农业上已经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效益,但在人工草地建植中的应用甚少。阐述了膜下滴灌技术在人工草地建植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内蒙古地区膜下滴灌技术在人工草地建植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旨在借鉴该先进技术,将其应用于人工草地建设中,从而为水资源匮乏地区人工草地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燕麦在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有着独特的适应能力,并具有丰产、稳产的特征,在放牧牲畜冷季补饲中发挥着其它饲草饲料作物品种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解决冷季缺草、确保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品种。农业栽培技术措施的科学化、合理化应用对燕麦营养体农业生产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黑土滩混播人工草地种间竞争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黑土滩"退化草地上,通过对多种牧草的混播组合试验,研究了"黑土滩"混播人工草地种间竞争的动态关系。通过4年的试验观测表明:合理的混播组合及适当的草地管理,能有效地提高人工植被的牧草产量。并且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各组合的相对产量总和(RYT)逐渐增大,种植当年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RYT〈1),环境资源仍有一定的利用空间;第2~4年种间竞争小于种内竞争(RYT〉1),各牧草的生态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离。"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碱茅"混播组合能获得相对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16.
宁夏人工草地种植面积达53万公顷,约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本文分析了影响人工草地最大效益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制约人工草地发展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微量元素复合肥料喷施在桑树上对提高桑叶产量有较好的效果,春叶比对照区增产15.3%,秋叶增产5.80%,全年平均增产11.57%。喷肥区养蚕成绩与对照区差异不显著,供试肥料对家蚕的健康和茧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云贵高原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草地资源分布的时空特征及增长动态,运用生物控制论方法组建了牧草资源种群保护性利用的最大持续产量模型,并以试验为例,确定了具体的保护指标与放牧管理措施,研究了单播人工草地的最优控制模型与放牧对策,进行了相应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江汉平原地区涝渍地特高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及刈割留茬高度对照试验.土壤测定表明:耕作层有机质含量23.65 g/kg、碱解氮105.23 mg/kg、速效磷6.69 mg/kg、速效钾132.55 mg/kg.以此确定各组施肥比例,试验Ⅰ、Ⅱ、Ⅲ、Ⅳ、Ⅴ组施入总氮分别为75、150、225、300、375kg/hm2;施入P2O5与K2O相同,分别为30、60、90、120、150 kg/hm2.试验Ⅰ、Ⅱ、Ⅲ、Ⅳ、Ⅴ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5.35、59.61、67.87、69.08、67.76 t/hm2.结果表明:特高黑麦草产量随着化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第Ⅳ组的产量最高,达69.08 t/hm2,经方差分析,与试验Ⅰ、Ⅱ组的差异显著(P<0.05),与Ⅲ、Ⅴ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留茬试验分为Ⅰ、Ⅱ、Ⅲ、Ⅳ组,留茬高度分别是2、4、6和8 cm,各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4.91、63.30、56.08、54.28 t/hm2;结果表明:第Ⅱ组的总产量最高,经方差分析,与Ⅰ、Ⅲ、Ⅳ组的总产量差异显著(P<0.05),而Ⅰ、Ⅲ、Ⅳ组之间的总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 67.76 t/hm2.结果表明:特高黑麦草产量随着化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第Ⅳ组的产量最高,迭69.08 t/hm2,经方差分析,与试验Ⅰ、Ⅱ组的差异显著(P<0.05),与Ⅲ、Ⅴ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留茬试验分为Ⅰ、Ⅱ、Ⅲ、Ⅳ组,留茬高度分别是2、4、6和8 cm,各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4.91、63.30、56.08、54.28 t/hm2;结果表明:第Ⅱ组的总产量最高,经方差分析,与Ⅰ、Ⅲ、Ⅳ组的总产量差异显著(P<0.05),而Ⅰ、Ⅲ、Ⅳ组之间的总产量差异不显著(P>0 05). 67.76 t/hm2.结果表明:特高黑麦草产量随着化  相似文献   

20.
海花  英陶 《青海草业》2008,17(3):50-52
针对柴达木盆地人工草地杂草危害现状,分析了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