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家蚕染色体数2n=56。雌雄蚕染色体组成不同,在雄蚕是由两条Z染色体和54条常染色体组成(ZZ+27AA),雌蚕是由一条Z染色体、一条W染色体和54条常染色体组成(ZW+27AA)。Z和W是性染色体。已知Z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如支配油蚕性的os、od,支配  相似文献   

2.
王运湘 《蚕业科学》1993,19(1):51-52
<正> 家蚕普斑限性品系是由田岛作成的。该品系雌蚕W染色体上带有第Ⅱ连锁群普斑(+p)基因在内的一个片段,表现为限性遗传(sex-limitedinheritance)。该限性品系虽对于提高雌雄鉴别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易位产生的生理障碍度降低了茧丝质和蚕体生命力,使其在生产上推广受到限制。多年来,家蚕遗传育种工作者一直试图准确观察到W染色体上易位的片段长度,以便利用各种辐射进行有效的过剩片段切割(Traut1976;王运湘1990)。但由于技术处理方面的限制,观察结果尚不够理想。本文通过该晶系较好的联会复合体标本,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核型分析,在一些标本中发现了不对称的ZW—SC,并估计  相似文献   

3.
家蚕性连锁致死突变的诱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安英  方瑗 《蚕业科学》1993,19(1):47-48
<正> 家蚕是雌性异型昆虫,雌蚕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蚕为ZZ。W染色体除了有决定雌性的功能外,还没有确认存在其他的生理或形态基因。已知有许多形态和生理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凡是Z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支配的性状表现为性连锁遗传。如果隐性致死突变发生在Z染色体上,就表现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为实现雄蚕育,田岛(1951)和Strunikov(1969)等选育出了限性黑卵,但这些系统要有待别的选卵装置。Strunikov(1979)又利用Z染色体的平衡致死选育出雄蚕全部致死的系统。大沼,田岛(1983)首先利用包括第5染色体在内的性染色体转座系统(鬼丸、田岛,1983)进行由卵色基因识别雌雄的平衡致死系统的培育,选育出雌蚕全部致死,只有雄蚕能孵化的系统。但在实际应用中总存在非用T(W;S)5  相似文献   

5.
用点滴法测定家蚕对丙体—666(γ—BHC)的抵抗性,探讨了抗性与发育时期、生理状况的关系,抗性与茧质、体质的关系,抗性的遗传。结果表明:雄蚕抗性略大于雌蚕;随着蚕的发育,抵抗性也增大。但以单位体重的抗性值,分析同一品种不同龄期几乎无差异;起蚕食桑后抗性显著增强,其增强程度超过体重增长率;抵抗性与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有正的相关性,与死笼率无相关性;品种间抵抗性的LD50值(微克/克)的对数值近似正态分布;家蚕对γ—BHC的抵抗性受多基因控制,无母体影响。但由新九与兰5一组杂交试验的分析,认为还有不完全显性的主基因存在,位于常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6.
家蚕性连锁致死突变位点与Z→W.~(sch)染色体易位片段关系的研究徐安英,方瑷,黄君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前报报道了用4000伦琴钴60—r射线照射家蚕雌蛹,诱导性连锁致死突变,从1410个F2代蛾卵中获得了三个Z染色体上隐性致死突变。暂?..  相似文献   

7.
中国野蚕染色体结构及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细胞生物学的电离辐射方法研究了中国野蚕染色体形态和结构变异。结果表明 :中国野蚕 2 8条染色体粗线期大小在 1~ 3 μm之间 ,而且变异范围小 ,在生物界属于小染色体类。在电离辐射作用下 ,野蚕染色体结构异常的表现主要为易位、缺失、倒位等 ,其中易位的类型为相互易位和简单易位 ;缺失的类型为中间缺失和顶端缺失。本文从染色体变异角度对蚕的起源与分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有关蚕W染色体转座的研究,从田岛(1941)的赛白尔转座系统发现以来,作成各种常染色体的一部分转坐在W染色体上的系统.但性染色体间的转座尚稀.我们这次在田岛博士的指导下,试行W和Z间转座系统的作成,得到相应的成果,故兹报告其结果.供试材料是蚕品种研究所分让的134a(中母交杂种)系统.给蛹中期的雌照射4,000R的X线(300R/分),羽化的个体  相似文献   

9.
用methoprene的250倍(5μg/ml)和500倍(2.5μg/ml)液对三、四、五龄,四、五龄及五龄的各龄初期雌蚕作体表涂布,并用硫堇作丝腺活体染色和摄食阻害剂皂角苷作添食试验证明,JHA对蚕体和丝腺的发育有延缓作用,但这种延缓作用只在五龄期有明显表现,处理区比对照区经过延长24—34小时,食下量、消化量和体重等在处理后暂时低于同时期的对照区,旋即回升并超过对照,最大体重是五龄500倍区重(4.98g/头),最后体重以五龄250倍区最大(4.513g/头)。JHA的生理效应,不像皂角苷只是起因于食下量减少,而是通过影响蚕体内分泌平衡所引起。JHA的处理能使茧重增加23—46%,茧层增加13—35%,但茧层率下降4—18%,从五龄积算食下量,消化量看处理区显著增加,而饲料效率对茧层低,对蛹体高,JHA浓度过高还出现畸形蛹和永久幼虫。  相似文献   

10.
专养雄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正>家蚕是雌雄异体昆虫,需通过雌雄个体间的交配来繁殖后代,养蚕生产上所用蚕种的雌雄比例为1:1。由于雄蚕体质强健、好养、饲料效率高、茧丝品质好、雄蚕茧出丝率比雌蚕茧高20%左右。如果能全部饲养雄蚕,可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多产丝15%。因此,在生产上光养雄蚕是科技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目标。 要做到光养雄蚕,就必须在卵期或尽可能早地在幼虫期将雌雄蚕分开,以及用生理学方法将胚胎期雌转化为雄,或使用各种手段控制只有雄蚕孵化。要在早期将雌雄蚕分开,一般用限性遗传的手段。限性遗传是指某一性状只限于在一种性别上表现的性连锁遗传现象,家蚕的限性遗传也称W染色体连锁遗传,现在生产上所用限性品种是通过诱变方法使带有标志基因的常染色体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育成。已育成卵色、蚕体色、茧色  相似文献   

11.
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发明现行蚕品种转育成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的方法,新育成的蚕品种“雄晓”雄茧为黄荧光,雌茧为紫荧光,判性率100%。茧质成绩:全茧量1.499g,茧层量0.366g,茧层率24.42%,具生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在5龄期将雌雄蚕分开饲养,调查其饲料效率,结果表明雄蚕的50kg桑茧层量为1089.94g,比雌蚕的50kg桑茧层量905.55g高出20.36%。而且雄蚕强健好养,生命率高于雌蚕。在生产上专养雄蚕能够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形蚕品种转育成斑纹限性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田岛弥太郎(1938)用X射线照射诱发第2染色体含斑纹基因断片易位到W染色体上,获得首例斑纹限性系统以来,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新斑纹限性系统创造与改良及优良斑纹限性蚕品种的选育工作.日本先后育成了"日131×中131"、"芙·蓉×东·海"、"日140×中145"等一批优良限性品种,至1985年就占生产推广量4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家蚕性别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为了查明专养雄蚕的经济价值,以限性形蚕品种科1号及科2号为材料,对雌雄蚕在经济性状上的差异作了一系列的调查,得到以下结果: (一)雄蚕优于雌蚕的经济性状有:5龄丝腺成长倍数大,5龄食下量少,对高温多湿的抵抗力强,蛰中经过短,4龄起蚕健蛹率高,茧层率高,茧丝长及解舒丝长长,茧丝纤度细,净度优,出丝率高。 (二)雄蚕与雌蚕相仿的性状有:幼虫经过、消化率、对胃肠型脓病的抵抗性、万蚕产茧层量、茧层量、茧丝量。 (三)雌蚕计量大于雄蚕的性状有:蚕体重、万蚕产茧量、全茧量、纤度。 (四)解舒率因受环境的影响较大,雌雄间没有一定的倾向。 (五)分析了雌雄蚕经济性状发生差异的原因,並指出了养雄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雌雄蚕饲料效率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是雌雄异体昆虫,雌雄家蚕在诸多性状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如雄蚕茧比雌蚕茧茧丝纤度细、净度高、缫丝品位高等.本文着重调查雌雄蚕的食下量、消化率及茧层饲料效率等方面的差异.蚕一生中摄食桑叶量的80~85%是在5龄被食下的,故一般用五龄食下量代表蚕的摄食量.茧层饲料效率(又称叶丝转化效率)可表示为:茧层饲料效率=茧层量/五龄食下量×100%.  相似文献   

16.
孤雌生殖家蚕品种952、953通过5代的选育,平均单蛾产卵量达到254—300粒,着色卵率99.9—100%,着色卵孵化率80.1—83.4%,实用孵化率80.1—83.3%。本次饲育结果表明:孤雌生殖蚕发育齐、快,与对照种相比,五龄期相仿,全龄缩短1天;生命力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953还稍强于对照。从经济性状表现看,全茧量:952、953分别比对照提高8.25%和11.04%,与对照雌没大的差异;茧层量:952稍低,953则比对照提高2.86%,与对照雌完全一样;万头产茧量:952、953虽略低于对照雌,但比对照提高11.17%和12.66%;万头茧层量提高2.03%和4.68%;五龄50kg桑产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7.22%和21.95%,比对照雌提高4.30%和8.51%;五龄公斤桑产茧层量比对照提高7.48%和9.87%,比对照雌提高1.81%和4.07%,表现了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蓖麻蚕染色体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蓖麻蚕雄蚕有丝分裂中期、减数分裂粗线期和雌蚕有丝分裂中期、减数分裂粗线期、双线期进行了染色体组型排列 ,并对不同时期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进行了方差比较分析 ,结果发现 :不同时期染色体的核型基本一致 ,但也存在着明显差异的染色体。因此在考虑利用形态进行绢丝昆虫核型分析 ,以相对长度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时 ,有必要将各个时期的核型相互参照。  相似文献   

18.
Ⅰ前言家蚕染色体研究,从外山(1894)开始,以雄蚕为材料,认为染色体数是14,但谷津(1913)发现为28,以后胜木(1918)、小熊(1919)、川口(1923)等均有研究.田中(1917)发现伴性油蚕,在实验上证明家蚕性型是尺蠖型(Abraxas),雌为异质性.但究竟为zw抑为zo尚未明确,川口(1928)发现家蚕雌卵母细胞染色体亦为  相似文献   

19.
四倍体雌蚕与带有伴性隐性基因的二倍体雄蚕交配。产生ZZW、ZWW两种性染色体构型的三倍体雌蚕。通过幼虫特征,这两种三倍体雌蚕可被区分开来。ZWW三倍体雌蚕产下的卵和四倍体雌蚕产下的卵一样大,ZZW三倍体雌蚕产下的正常卵中混有许多不规则卵,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ZWW蚕有两个W染色体,而W染色体上存在决定蚕卵大小的数量性状基因-Esd。如果Esd基因表达受环境因素如激素,类脂化合物,蛋白质等的影响,那么被移植到ZZW三倍体雌蚕体腔内的ZWW卵巢移植体所产生的卵将变小而和宿主卵一样。本研究在ZZW三倍体和ZWW三倍体雌蚕之间以及带与不带大卵基因Ge的两种二倍体雌蚕之间进行了卵巢移植,以分析环境因素对卵的发生的作用。结果表明:宿主卵巢、移植体卵巢都产生由原基因支配的蚕卵,而环境因素对卵大小不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浙农1号蚕品种幼虫五龄期间,对各种桑叶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率和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向茧层和蚕卵的分配利用率。五龄期间蚕体对桑叶氨基酸总最的消化吸收率为80.19%(雌蚕)和79.86%(雄蚕),而且五龄前期大于后期。蚕体对各种桑叶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率在86—72%之间。五龄蚕食下桑叶中的氨基酸总量向茧层的分配利用率为60.99%(雌蚕)和73.47%(雄蚕),向蚕卵的分配利用率为8.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