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柠条饲料生产的开发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把整株柠条粉碎加工制成草粉、颗粒、饼状、块状饲料饲喂肉牛,取代了豆饼类蛋白饲料,成本降低25%左右。平茬复壮更新是改良天然柠条草场最有效的措施,产量提高5倍,又充分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科尔沁沙地适宜大面积种植柠条,雨季前播种最佳,田间管理粗放,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鲜草产量7500kg/hm^2。柠条饲料生产的开发是科尔沁草原生产与生态相结合的一项庞大而复杂的改造和治理沙地的生产-生态工程,属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资源开发的重大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2.
<正>柠条是豆科锦鸡儿属植物的俗称,为多年生落叶灌木[1]。柠条具有抗性强、易繁殖、耐啃食、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在冀西北地区明显优于其他树种。随着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林业工程的实施,冀西北地区的柠条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通过观测,柠条作为防护林,除了生态作用外,还可成为草食动物的优良饲料。为了在干旱地区充分利用这一饲料资源,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总结出柠条饲用价值的综述,现报道如下。1柠条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3.
根据河北省坝上地区柠条5月发芽、6月开花、9月落叶的生长情况,采样柠条发芽期、分枝期、开花期、秋后落叶期进行水分、粗纤维、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和磷的常规分析。结果表明:柠条的营养成分在生长各阶段不同,粗蛋白质含量为发芽期5.80%、分枝期17.84%、开花期13.54%、秋后落叶期9.30%。粗蛋白质含量以分枝期最高,类似花期苜蓿,比秋季禾本科混合牧草粗蛋白质含量蛋白高85.83%|在开花期粗蛋白质也达13.54%,比当地秋季混合禾本科牧草的粗蛋白质高41.04%|秋后落叶期也与秋季禾本科牧草相当。综上,柠条是一种很值得开发利用的饲料林。 [关键词] 柠条|生长阶段|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4.
柠条既是林又是草。它既可以防风固沙,又是牛羊等牲畜的饲料,它作为饲料在畜牧业中有着很大的意义。1柠条的生物特性1.1柠条也称小叶锦鸡儿、牛筋条和雪里洼它具有抗寒耐热,同时又有耐干旱和耐贫瘠的特性,很容易栽植繁育。1.2分布广泛其垂直分布在海拔1000~2000m之间,水平分布在北起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至青海、新疆和陕西等地。1.3喜光它是不耐庇荫的落叶豆科灌木,它在-32℃~55℃范围都能生长。1.4抗逆性强在黄土、沙盖土、砾岩、石灰岩山地以及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均能生长。1.5生长旺盛,萌芽力强它根系发达,主根深,须根多,具有根瘤。2绿…  相似文献   

5.
针对毛乌素沙地柠条不同种植密度对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选择不同种植密度和自然恢复地进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自然恢复地以狗尾草、虫实、猪毛菜为主要优势种,建植柠条后,种植密度为1660丛/公顷的带间草本植物的重要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年生的植物种草木樨状黄芪、白草开始侵入并逐步成为优势种。种植密度为2490丛/公顷的带间草本植物则逐步演替为白草、沙蒿为主的植物群落。群落的植被盖度则以2490丛/公顷、1660丛/公顷的较高,分别达到了86.17%、80.33%,3330丛/公顷最低为64.17%,比自然恢复地低13、28%。通过对种植不同密度柠条林各样地群落种百分数与累积相对频度比值的计算,发现种植密度为2490丛/公顷、1660丛/公顷样地群落种百分数与累积相对频度比值最接近20/80的稳定点。可以看出随着柠条带间距的增加柠条带内的植物群落更加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柠条的饲用价值及喂奶牛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柠条作为水土保持、防风固砂作物,已经在生态条件恶劣的地区大面积种植,业已产生或正在产生着社会生态效益。同时柠条作为耐牧作物,特别是柠条的幼嫩枝叶,又是当地农民放牧牛羊的良好饲料。夏秋季节,牛羊采食枝叶,膘肥体壮;而冬春季节,牛羊采食枝条,仍可保持健康。而在生态畜牧业建设中,家畜以舍饲为主。为广开饲料资源,发展草食畜牧业。尤其是解决家畜冬春饲草料紧缺的问题,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柠条这一饲料资源,无疑对生态畜牧经济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因而我们设计并实施了对柠条饲用价值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优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柠条锦鸡儿属于豆科锦鸡儿属,是广泛分布于北方地区半固定和固定沙地区的优势植物。其不仅是荒漠地区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优势品种,也是畜牧养殖中重要的优质粗饲料资源。柠条锦鸡儿的根、茎、叶和花中均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免疫调节和促进生长作用。本文综述了柠条锦鸡儿生长和营养特性,剖析其作为饲料资源的优势和局限性,总结了柠条锦鸡儿活性物质对绵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发利用柠条锦鸡儿作为新型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柠条的开发利用及草粉加工饲喂技术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针对柠条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易老化,营养物质中家畜难以消化的粗纤维含量增加,适口性差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对柠条利用可采取隔行(丛)逐年平茬(收割)、晾晒、粉碎成粉的加工工艺,并在柠条草粉中加入适量的酶制剂添加剂和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等饲喂技术,是开发柠条资源,用于畜禽粗饲料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毛乌素沙地柠条不同种植密度对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选择不同种植密度和自然恢复地进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自然恢复地以狗尾草、虫实、猪毛菜为主要优势种,建植柠条后,种植密度为1660丛/公顷的带间草本植物的重要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年生的植物种草木樨状黄芪、白草开始侵入并逐步成为优势种。种植密度为2490丛/公顷的带间草本植物则逐步演替为白草、沙蒿为主的植物群落。群落的植被盖度则以2490丛/公顷、1660丛/公顷的较高,分别达到了86.17%、80.33%,3330丛/公顷最低为64.17%,比自然恢复地低13.28%。通过对种植不同密度柠条林各样地群落种百分数与累积相对频度比值的计算,发现种植密度为2490丛/公顷、1660丛/公顷样地群落种百分数与累积相对频度比值最接近20/80的稳定点。可以看出随着柠条带间距的增加柠条带内的植物群落更加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柠条林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柠条林是一条恢复植被的捷径,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意义,其原因是;生态适宜,选林成活率高;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生态价值高;提供饲料,燃料,肥料及工副业原料,可养蜂,榨油,入药,经济价值高高改善生态环境,为森林植被的进一步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柠条种子主要害虫及其防除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具有防风固沙、保水保土、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等生态价值,同时又是很好的工业原料、饲料、木料、燃料、油料、肥料。柠条种子产业也已成为了我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民提高收入拓宽经济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柠条种子害虫已经成为了柠条种子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障碍。为了充分发挥柠条的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因此,研究柠条种子主要害虫的防除技术,对发展柠条生产业乃至天然草原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平茬措施是提高柠条林地生产力的主要方式,研究平茬措施对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对科学种植人工柠条林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林龄为6a的人工柠条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测定其平茬前后土壤机械组成、水分、pH值、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平茬前后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平茬措施对人工柠条林地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产生积极的影响,平茬后土壤pH值和容重下降,砂粒含量减少,粉、粘粒含量增加,0~5 cm土层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升高,0~4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人工柠条林耗水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柠条饲料补饲滩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柠条、玉米秸秆配合成全价饲料替代精料饲喂滩羊。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试验1组(柠条粉状全价饲料)、试验2组(柠条颗粒全价饲料)滩羊日增重分别为134、144和156g;饲料报酬分别为13.73、12.77和11.80:每增重1kg需饲料费用为4.05、3.90和3.64元,试验2组饲料增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孙毅  闫兴富 《草业学报》2016,25(7):186-195
为了揭示柠条种群实生更新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在宁夏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的人工柠条灌丛群落,设置不同的灌丛(柠条灌丛、沙蒿灌丛和裸露沙地)基部生境、不同坡位(底部、中部和顶部)的沙丘生境和柠条灌丛植株基部不同距离(0.5,1.5m和丛间沙地)生境,研究了柠条种子在不同生境下的出苗和幼苗生长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柠条灌丛、沙蒿灌丛和裸露沙地)和沙埋处理对柠条种子出苗率和留存率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沙蒿灌丛,沙埋种子的早期出苗率显著高于地表种子(P0.05),且显著高于裸露沙地和柠条灌丛的沙埋种子(P0.05);种子的出苗率在沙蒿灌丛的沙埋处理最高,但不同生境间、沙埋和非沙埋种子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2)沙丘底部的种子出苗率显著大于沙丘顶部(P0.01),试验结束时约为沙丘顶部的20倍;各时期出苗率均在距柠条灌丛基部1.5m处最大,灌丛间沙地最小,沙丘不同部位生境的出苗率均在7月18日最高,整个试验期间的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在不同生境间均无显著差异。3)幼苗株高、基径、主根长、根茎比和总干质量均在沙丘底部最大,而根冠比在沙丘顶部最大;距灌丛基部0.5m处幼苗的株高显著大于1.5m处幼苗(P0.05),幼苗主根长、根茎比和根冠比均随距灌丛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总干质量随灌丛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对宁夏毛乌素沙地退化草原种植不同林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后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及草地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柠条林对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有积极的作用,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随柠条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随林龄年份的增加,群落结构更趋于稳定.草地生产力由于土壤储水量相对较高,表现为随林龄的增加,草产量受季节降水量变化的影响较小,相对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坡度、坡向柠条的生长情况有差异。阴坡平地的高度、盖度、密度均大于其它几种条件下的数值,得出该试验区在阴坡平地种植柠条效果最好,补播柠条后,草地的盖度、生物量均增大。结果表明,最适宜种植柠条的是固定沙地的阴坡平地,在阴坡平地补播柠条的经济价值最高,经济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荒漠草原饲料短缺的问题,利用当地较为丰富却不能被动物广泛利用的柠条资源,开发了柠条TMR发酵饲料,并与常规饲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验动物对柠条TMR发酵饲料与常规发酵饲料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但与颗粒饲料的采食量差异显著。试验期间,柠条TMR发酵饲料不仅可以维持小尾寒羊育成羊正常的生产性能,而且其成本较常规发酵饲料低,甚至远远低于颗粒饲料。由试验结果可知,柠条TMR发酵饲料可以代替常规饲料作为过冬母畜保膘及抗灾保畜的饲料代替品。  相似文献   

18.
柠条饲料加工利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柠条饲料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为出发点,主要针对柠条原材料贮备、粉碎、饲喂方法与制粒技术等问题,重点阐述了柠条饲料研究与开发的意义、柠条的调制和粉碎方法等,旨在为加速柠条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促使其向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柠条发酵饲料对宁夏滩羊生长性能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探讨柠条发酵饲料在滩羊饲粮中适宜添加比例。选择健康、体重[(24.42±1.53) kg]相近的断奶滩羊公羔羊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5只羊。对照组饲喂100%柠条饲料,试验1组饲喂75%柠条饲料+25%柠条发酵饲料,试验2组饲喂50%柠条饲料+50%柠条发酵饲料,试验3组饲喂25%柠条饲料+75%柠条发酵饲料。结果表明:1)试验2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目均低于对照组,OTU数目顺序为对照组>试验3组>试验2组>试验1组。3)各组间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试验2组的ACE和Chao1指数略高于对照组。4)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滩羊瘤胃液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厚壁菌门和Patesci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滩羊瘤胃液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20.
柠条平茬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柠条平茬的角度出发,主要针对柠条饲料开发的必要性、利用方式、平茬与未平茬、逐年平茬与逐月平茬对柠条的高生长、地径和再萌发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观测和综合分析。确定出了柠条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平茬技术、平茬时期等,提出了柠条平茬技术中仍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观测发现,无论围栏还是放牧区柠条当年最大高度都出现在8月,月最大生长量在7月。绘制出了平茬后2年内柠条高生长曲线。提出了放牧柠条草场可通过减少草场载畜量,实行轮牧、休牧和减少草场内山羊比例等可持续经营策略和适度放牧有利于柠条生物量的增加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