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雄性不育性在异源胞质背景的遗传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早籼金早6号天然雄性不育株与金早6号正常可育株杂交F1为父本,9个水稻种质O. barthii、O. glaberrima、 O. sativa的印度春籼T141、非洲栽培稻Gambiaka Kokum、中国早籼珍汕97、印尼爪哇稻Boak和Gannal品种、中国粳稻花壳糯和日本粳稻南粳56 与早籼珍汕97杂交并多次回交的同核异质代换系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遗传表现。杂交F2代结果表明,金早6号雄性不育性在9个异源胞质背景下全部分离并出现雄性不育株,未发现与金早6号雄性不育基因互作导致可育的胞质类型。  相似文献   

2.
1976年在大田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美国比马棉植株。棉花雄性不育作为标志性状和在人工杂交中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是很有用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基因控制的比马棉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和检测比马棉雄性不育基因与其它突变体基因之间的可能连系。比马棉雄性不育株和正常的雄性可育“比马S-5”植株之间进行杂交,产生了雄性不育和雄性可育的F_1 植株,其比例为1∶1。F_1 不育株与比马S-5杂交的BC_1 后代符合1不育∶1可育的比例。F_1 可育株与比马S-5杂交只产生可育的后代。这些资料证明雄性不育性状受一个显性基因控制。该性状定名为雄性不育12,基因符号为Ms_(12)。连锁测验证明Ms_(12)与23个棉属突变体基因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本文还讨论了Ms_(12)与其它遗传的雄性不育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金早6号雄性不育材料杂交后代的遗传观察表明,金早6号雄性不育性属单基因隐性遗传。雄性不育性与褐色颖壳两个性状属独立遗传。用金早6号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F1植株为父本,10个早籼品种为母本,配制10个复交组合。F1代正常可育。F2代10个早籼胞质的组合都分离出雄性不育株。未发现与雄性不育基因互作导致可育的胞质类型。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安农光敏籼型雄性不育系 今年7月通过鉴定 湖南省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研究室25岁的 邓华风,在国内首次从籼稻中发现生育成的 “安农光敏雄性不育系”,1988年7月27日在 湖南怀化通过鉴定。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 平和国内有关育种专家、教授出席了技术鉴 定会。专家们认为,这项新的发现,是继1973 年在我国实现三系配套后,杂交水稻发展史 上又一个里程碑,并再次展示我国杂交水稻 在世界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邓华凤是杂交水稻专家李必湖的助手。 1987年7月16日,他在该校已定型的早籼品 系中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在袁隆平指 导和李必湖的主持下…  相似文献   

5.
1960年前后,在美国堪萨斯州的 Hays 做了帚枝高粱(Sorghum virgatum)×康拜因·卡佛尔—60的杂交,部分目的是寻找新的细胞质引起的雄性不育。帚枝高粱品系 TS1636来自 J.Stephens 在得克萨斯州收集的遗传材料。经过几代回交以后发现了雄性不育株,并证明这种雄性不育是核遗传,而不是细胞质遗传。这个雄性不育基因暂定名为 ms_v。随后象其它四  相似文献   

6.
雄性不育大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在大豆田间偶尔可以发现大豆雄性不育株,其中有的是部分雄性不育,在这种植株上结有5—6个少量的豆荚。在引种外地品种时和在某些杂交组合或辐射杂交后代中往往见到这种现象。Hadley和Starnes(1964)首先报导了由于染色体联会上的障碍所造成的雄性不育。他们还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不育性与某些变态是相关的,如矮态、短柔毛的缺乏。通过部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进行杂交的实验,可以说明这种部分的雄性不育是受细胞核控制的。根据醋酸洋红等染色方法对花粉进行检查,发现在部分雄性不育中只有5—10%的花粉是有活力的。  相似文献   

7.
转Bt基因抗虫棉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中抗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棉花转Bt基因抗虫棉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中抗A是通过杂交、回交和株对株侧交等技术,将从美国引进的原始双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ms5ms6)转育到丰产、优质、抗病品种中棉所12中去,经过定向选择,培育具有综合优良性状的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在此基础上,又将...  相似文献   

8.
以前有些研究人员关于陆地棉遗传的研究揭示了决定雄性不育的许多基因,例如隐性基因ms_1,ms_2,ms_3,ms_5,ms_6,ms_8,ms_9;显性基因Ms_4,Ms_T。这篇论文的目的是报告决定雄性不育的一个新的显性基因Ms_(10)。1972年在陆地棉的鸡脚叶扭转苞叶无蜜腺品系的一株上,发现有一枝条生有雄性不育的花。用姐妹株作为花粉来源对不育花进行杂交。以后种了不育株×可育株的F_1代,种了雄性不育株的开放授粉的种子,还种了F_1代和F_4代的可育株的自交种子。不育株×可育株的F_1代出现不育株:可育株为1∶1的分离。这提示了一个显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雄性不育系生产农作物杂交种,是目前利用杂种优势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由于核雄性不育具有恢复系广、不带对产量的不利因子、易于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等优点,已在国内外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上广泛应用。因为核不育制种需拔除约50%左右可育株,尽早拔除可育株,从而进一步提高杂交制种产量,是广大育种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棉花核雄性不育育性是否与生长势有关、早期拔除壮苗是否能够提高不育株率,从而为棉花核不育杂交制种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分别为通过连续多年兄妹交选育的ms5ms6核不育系绵A1、绵A2和与抗虫棉杂…  相似文献   

10.
花粉发芽实验NJ89-1雄性不育度高达99.25%以上且稳定,人工授粉试验NJ89-1的雌性育性正常,说明NU89-1是一个雄性不育雌性可育突变体。不育株自然粉后代中育性分离结果表明NJ89-1雄性不育性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1.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湖北光敏感细胞核雄性不育水稻至今最高世代已在20代以上,虽经长期单株选择,群体的不育性仍在分离之中,本试验阐明造成这种分离的原因是这种雄性不育的遗传特性和小育基因所处的遗传背景密切相关。遗传背景不同,育性分离的模式也不相同,因而表现为同一杂交组合后代经连续多代单株选择的株系内仍有育性分离。因为由不育株后代不断分离出可育株,这种雄性不育特性不可能用来生产杂交种子。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品系雄蕊雌化不育系的发现和遗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年在自选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株系中发现了一种突变不育株,进而育成无花瓣油菜突变不育系(简称AMS).经连续4年研究,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系不育性彻底,是一种雄性器官雌性化而引起的新的不育现象,其植株形态特征与无花瓣相同.用来自国内外不同品种(系)和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恢复系及杂种F1共549份材料配制了779个杂交组合,全部恢复育性.2002和2003年收获的100个杂交组合有29份较对照(秦优7号杂交种)增产5.7%~23.5%,达显著水平.该突变不育株与可育株测交,后代不育和可育符合1:1的遗传分离模式,经对AMS测交、杂种自交,表明不育性很可能由4对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3.
国内首次发现柱花草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柱花草种质——1979柱花草,该种质套袋不结实,异交结实正常,小孢子发生异常,花药不开裂,与其他品种(系)的杂交后代出现雄蕊育性分离,雄性不育株与雄性可育株的比例为48︰52。  相似文献   

14.
雄性不育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起重要作用,不育系繁殖是杂交水稻生产体系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广泛应用的不育系繁殖体系主要有以细胞质雄性不育为基础的三系法杂交水稻、以环境敏感型雄性核不育为基础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和以普通隐性雄性核不育为基础的第3代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体系。介绍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环境敏感型细胞核雄性不育和普通细胞核雄性不育等三大水稻雄性不育类型,综述了水稻雄性不育机制的研究进展,对杂交水稻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甜菜雄性不育选育工作,历经6—10年的时间,陆续培育出一批甜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并配制出数百个杂交组合,其中有些组合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这些都是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个别甜菜雄性不育系的育性不稳,一些不育系的不育株率有所下降,在选育的理论和某些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至此,初  相似文献   

16.
以川杂棉13号中的不育株和中棉所35杂交,获得了品质优异、配合力强的雄性不育系德A2.以德A2为母本,选用丰产性强的3个品系为恢复系配制杂交组合,在丰产性和纤维品质方面对杂交组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德杂1和德杂2在纤维品质上均优于对照中棉所49,在产量上3个杂交组合都明显高于对照,说明该不育系在生产上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作者研究了低芥酸油莱品种奥罗(Oro)自然突变产生的雄性不育株,并育成了稳定的低芥酸雄性不育两用系S45AB。用S45A与低芥或双低油菜品种广泛测交选育恢复系与筛选强优势组合获得成功.低芥酸杂交组合S45A×8208在1987年度全国优质油菜区域性试验中表现突出,增产显著.经继续试验后,该组合很有希望能在生产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川杂4号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用核雄性不育两用系473A中的不育株为母本,与抗病品种川73—27作恢复系父本杂交组配的我国第一个棉花核雄性不育系抗病杂交种。该品种较好地结合了抗病、丰产、优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的选育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从国内外远距离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杂交后代F3群体中发现光温敏雄性不育株,经套袋自交结合人工辅助授粉,选育出甘蓝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多年的南繁北育结果证明:当温度为3~10℃,日照小于12h的条件下表现为完全雄性可育;当温度为11~23℃,日照大于12h转换为完全的雄性不育。该两用系恢复源广,异交结实率高,杂种优势明显,可用于配制两系法杂交油菜。  相似文献   

20.
大豆突变体NJS-1H核雄性不育性的细胞学与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诱变剂叠氮化钠(NaN3)处理大豆品种南农86-4,获得雄性不育突变体NJS-1H。细胞学观察发现,该突变体不育株NJS-1H(s)的小孢子在减数分裂前期I染色体联会异常,出现单价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落后、不对称或不同步分裂等现象;在四分体阶段,出现各种畸形多分体及大量微核;所形成单核小孢子细胞核消失,细胞质变稀薄,最后成熟花粉粒无内容物,完全不育。从减数分裂到花粉粒发育成熟都有败育发生,但大量败育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阶段。人工平行杂交试验表明其雌性育性不正常。对突变体后代育性分离株系及株系群的遗传分析,发现NJS-1H的雄性不育性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