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广西巴马县油茶生产低产低效的问题,进行以平衡配方施肥为主的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试验,研究不同低改技术措施对改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增产作用显著,4种处理措施比对照分别增产57.69%、50.00%、30.77%和19.23%;而且增产效果因低改技术的实施程度不同而有显著差异,4种低改技术措施组合中,处理C1(密林疏伐+整枝修剪+垦复深挖+合理施肥)的改造效应最显著,增产最明显.说明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每项措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全面实施综合改造才能获得最佳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2.
2014~2016年对古田县大甲镇岩前村18.67 hm~2油茶低产林,开展密林疏伐、整形修剪、平衡施肥、土壤垦复等不同技术措施的改造试验,并调查春梢数、春梢长度、花芽数、单株产量、冠幅产量、果实含油率等生长量和产量指标。分析表明,在4种低改技术措施中,效果最显著的为4种技术措施共同实施,可使油茶林增产292.3 kg/hm~2,产油量增加371.2%,在油茶低产林改造中全面实施密林疏伐、整形修剪、平衡施肥、土壤垦复的综合改造技术可达到丰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茶林低产的问题,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的低改技术措施对改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低改技术措施中,增产效果因低改措施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以处理A(密林疏伐+整形修剪+土壤垦复+平衡施肥)的改造效果最佳,比对照增产371.4%.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油茶(Camellia oleifera)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本试验以嫁接4年的油茶高接换冠林分为对象,设计4个处理(处理A:有机肥2.50 kg+化肥0.50 kg,处理B:有机肥3.50 kg+化肥0.25 kg,处理C:有机肥5.00 kg+化肥0.10kg,处理D:化肥1.00 kg),研究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在生长结实、产量及经济性状、效益面的施肥效应,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冠幅面积、叶片数、花朵数、春梢数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株的平均成果数、产果量和产油量3个指标,均以处理A最高,分别达到150.78个、3.72 kg和0.24 kg,比处理D分别提高65.69%、47.04%和50%;不同配比施肥对果实经济性状影响较大,从果油率来看,4个处理两两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依次为处理C处理D处理A处理B。投入产出比为处理A处理B处理D处理C;施肥效应综合评价为处理B处理A处理D处理C。  相似文献   

5.
于2015—2018年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对毛竹笋竹两用林分别采取垦复+除杂(处理A)、垦复+除杂+施肥(处理B)、垦复+除杂+施肥+灌溉(处理C)等不同经营措施组合管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措施组合对毛竹笋竹两用林笋产量和毛竹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冬笋、春笋产量和产值,成竹数、胸径、高度、立竹数、立竹产值排名均为处理C处理B处理A。年总产值处理C比处理B高出7.3%,比处理A高出25.1%。说明灌溉、施肥是毛竹笋竹两用林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垦复+除杂+施肥+灌溉是毛竹笋竹两用林最佳的经营模式,施肥和灌溉加入常规经营组合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用不同苗龄型红松幼苗进行造林试验,以研究红松不同苗龄型对其生长和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年生播种苗(2+0)为对照,则移床苗不同苗龄组(2+1,2+2)之间生长量和侧根数有显著的差异,不同苗龄造林的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及侧根数也有显著的差异。以苗龄2+0为对照,试验处理2+1的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分别比对照提高43.96%、78.29%和37.79%;试验处理2+2提高造林成活48.79%,苗高提高147.43%,地径提高116.39%。以2+2和2+1试验处理造林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吲哚丁酸IBA和ABT生根粉两种溶液的不同浓度处理及不同土壤基质处理分别对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扦插生根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吲哚丁酸IBA和ABT生根粉两种溶液的不同浓度处理对黄花倒水莲扦插根数、根长、稍长和生根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佳浓度均为0.1g/L,生根率分别达到95%与90.4%,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田园土+细河沙与黄心土+细河沙两种不同土壤基质处理对黄花倒水莲根数、根长、稍长及生根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效果最好的是黄心土+细河沙处理组,生根率达到91.6%,田园土+细河沙处理组效果次之,生根率为79.4%,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湖北林业科技》2015,(5):32-34
采用间伐降密、品种优化、整形修剪、水肥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对7~9 a生核桃低产园进行改造试验,研究不同措施对核桃园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措施对促进核桃园丰产的影响和作用不同,但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形成完善的改造系统。改造试验后,效果达到最优,产量由改造前的150 kg·hm-2上升到1 500 kg·hm-2,增产1 350 kg·hm-2,增产率达900%。  相似文献   

9.
施肥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为了了解肥料对日本斤柿幼树营养生长的影响规律,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及10种处理,进行了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日本斤柿幼树的营养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对照树(未施肥)相比,施肥后试验树的树高、地径增长量、冠幅、发枝数、叶面积分别提高了27.6%、17.1%、54.0%、60.0%2、3.3%;不同施肥处理对日本斤柿幼树营养生长的影响也不同,其中以施用N3P3K1组合配方肥料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对枣树进行开甲、摘心、喷肥、喷尿素和喷KH_2PO_4处理,以及不同水平组合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开甲喷肥处理不仅能极显著地提高株产和增加果重,而且能较好地保持树体的营养生长。是枣树丰产配套技术的最优组合;开甲摘心喷肥效果亦好,但摘心较为费时费力;开甲摘心或开甲虽能提高株产量,但对树体营养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采取单种措施处理时,增产效果不及有开甲参加的组合处理大。开甲喷肥组合处理,可在枣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连续3a采用花期综合技术措施提高枣吊结果密度、结果枣吊率和产量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枣吊结果密度和结果枣吊率。其效果为:开甲+GA310mg L+RE(稀土)300mg L+尿素0 3%>开甲+NAA10mg L+RE300mg L+尿素0 3%>开甲+GA310mg L>开甲+NAA10mg L>GA310mg L,以开甲+GA310mg L+RE300mg L+尿素0 3%处理表现突出较对照枣吊结果密度提高了0 5个,结果枣吊率提高了85 5%,增产46 3%,单果重≥30g果提高了24 8%。根据以上结果认为,花期多项技术措施并用提高枣吊结果密度、结果枣吊率和产量质量较使用2种和1种措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蓝靛果忍冬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T生根粉质量浓度、处理时间、扦插基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蓝靛果忍冬扦插试验,结果表明:ABT生根粉质量浓度和扦插基质对生根率有显著影响,处理时间影响不显著;适宜的组合为ABT200 mg·L-1+处理时间4 h+基质为1/5珍珠岩+4/5河沙,平均扦插生根率达到86%以上。在圃地对扦插苗进行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经过3 a的试验研究表明:采取林地垦复、抚育、管理、施肥、整形修剪、林地覆草、林分调整改造等丰产管理措施对油茶的冠幅、根幅、抽生枝梢数、枝梢生长量、产油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天然茶秆竹采取不同垦复措施后的出笋数、成竹数、成竹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年度的天然茶秆竹采取相同的垦复措施,垦复效果一年比一年好;(2)茶秆竹林采取不同的垦复措施效果不同:采取劈山+全锄+施肥处理,2a出笋数10995株·hm-2,比其它2种措施提高15 5%~16 0%。成竹数7455株·hm-2,提高20 5%~23 3%;成竹率67 8%,提高4%~5 9%,明显高于其它2种措施;(3)经过劈山+全锄处理的茶秆竹发笋个数和新竹株数与劈山处理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高效的臭椿苗木组织培养技术体系,选取臭椿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种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组合对腋芽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的适宜组合是70%酒精30 s+0.1%氯化汞9 min,污染率最低(33.33%),萌发率最高(79.43%)。极差分析结果表明,0.1%氯化汞处理时间对萌发率的影响较大,是影响腋芽萌发的主要因素。5种基本培养基中,芽萌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N6培养基效果最佳,萌发率达到86.67%,并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且芽生长状况最好,叶深绿色、叶片伸展、茎粗壮。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试验中,2.50 mg/L 6-BA+0.05 mg/L IBA+0.10 mg/L NAA处理效果最佳,茎段腋芽萌发率达到83.33%,芽生长状态最好,各处理诱导的均以单芽为主。  相似文献   

16.
采用4种不同抚育措施开展黄甜竹笋用林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出笋量以处理Ⅱ效果最好,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21.0%、52.8%、75.2%,新竹成竹率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2.0%,3.3%,4.5%。新竹平均眉围处理Ⅱ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6.3%、24%、28%。新竹平均高处理Ⅱ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9%、24%、35.8%。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抚育措施处理对黄甜竹出笋量和新竹平均眉围均有极显著影响,对新竹成竹率没有显著影响。多重比较表明:处理Ⅱ增产效果最好,处理Ⅰ次之,处理Ⅳ增产效果最差。经济效益以处理Ⅱ的纯收入最高达8.112 5万元/hm2。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优化长白忍冬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了长白忍冬嫩枝扦插技术的优化试验。正交试验的3因素为不同生根促进物质、不同浓度和不同浸泡时间,试验观测指标有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度,计算根系指数、根系效果指数,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差分析后3个指标的Sig均为0.000,在0.05水平上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后,综合3个指标的综合表现,确定处理号2为最佳处理组合,即最佳组合为A1B2C2,即用200 mg/L双吉尔-GGR生根粉处理30 min,直接进行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分别为89%、15根和17.5 cm,根系效果指数达13.91。  相似文献   

18.
对2种引进树种牛蹄豆(Pithecellobiumdulce)和智利牧豆(Prosopis chilensis)的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的不同浓度对于2树种的插条生根大都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生根率增加、生根根数增多、最长根长增长等方面。低浓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浓度过高则表现出负效应。适宜的激素组合比一种激素处理效果更为明显。扦插2个月后,牛蹄豆直接扦插的生根率达到60%,但IBA2 000 mg/L+NAA2 000 mg/L处理可以将生根率显著提高到90%;智利牧豆直接扦插的生根率仅有5%,而IBA1 000 mg/L处理可以将生根率极显著提高到57.50%。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不同低产林改造技术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产量的影响,以探索有效的低产林改造技术,结果表明:2006-2013年,各种低产林改造技术均提高了茶油产量;未处理、清林垦复、清林垦复+施肥、病害防治和整形修剪油茶林的茶油增产率分别达到-2.66%、22.66%、72.62%、20.26%和44.00%;其中清林垦复+施肥和整形修剪油茶林的茶油产量持续增长且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49.73 kg/hm^2和31.35 kg/hm^2;除了病害防治,其余低产林改造技术对促进茶油产量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绿菇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本研究采取一系列的林间管理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清除林下杂灌草、疏伐/间伐、林地覆草、人工开沟、林间施肥等林间管理措施均可以显著增加绿菇的自然产量,包括自然出菇数及个体均重。各种处理中,个体数均增加60.0%以上,而个体均重的增加以施肥处理效果最佳,达到24.1%。文章最后还对野生绿菇的增产提出其它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